《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819章1942烽火全球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到了九月,中**队打通中亚,占领哈萨克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地区,在苏联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
    一千年后,中国人终于重返李白的故乡!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俄国人在辛丑年间对中国做的一切,全都被人家一股脑地报复回来,处境正好对调过来。
    这样的痛苦是深入骨髓的。
    试想一下,你正在前面对抗外国入侵,在生死关头,旁边的邻居张嘴吐出獠牙,袭击你,撕下你身上的大块肉,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一想到四亿黄皮肤的异教徒从东方像密密麻麻的蝗虫一样过来,铺天盖地,矫情的欧洲人或许会想起两个字——****。
    这种现象过于夸张,武装到牙齿的几十万国防军的确有让西方人敬畏的资本。
    而****的最大鼓吹者,最迷信人种学说白人——德国佬,满心欢喜地欢迎他们,鼓励他们继续前进,在莫斯科城下会师。
    会师莫斯科城肯定不现实,不过这结果真有太多讽刺的地方!
    中亚铁路成为西进战略的关键。
    占领中亚后,中国国防军一方面拓建中亚铁路,一方面追亡逐北,跟着俄国人的屁股后面南下伊朗高原。
    中东局势顷刻反转,苏德战争刚刚爆发时,苏联和英国合伙,联手灭了伊朗,苏军占领大半个伊朗,伊朗北部为俄国人控制。
    然而,没等俄国人高兴几天,中国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中亚杀了过来,消灭。驻守在伊朗的苏军,和北上的英军形成对峙。
    苏联在中亚中东的势力被连根拔起,中国人同时解救了数万在伊朗被英苏流放的德国侨民和伊朗亲德分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登上王位。
    希特勒听到消息大喜,致信武汉政府,感谢中国国防军拯救中东的德国侨民,并对西路军吴佩孚赞不绝口,重提两国结盟之事。
    然而中国国防军进入中东后,并无意继续进入欧洲,停了下来,派出大量官员进驻哈萨克斯坦等地,相继哈萨克斯坦等地建立起傀儡政权。
    显然,中国人暴露了他们的野心,他们修建中亚铁路和到中东的管道,把中亚的矿产资源和中东的石油运回国内。
    苏联人在当地统治不得人心,从集中营里被中**队解救出来的中亚人俄国人摇身一变,开始对斯大林和他的政委们发射仇恨的种子。
    总之,挑起世界大战,灭掉波兰的不只是德国,斯大林建立的集中营一点不比希特勒少,中国人也有样学样,把战俘丢进集中营,然后强制劳动,修建公路铁路,这渐渐成为亚欧大地的常态。
    苏联正渐渐的衰弱,一晃二十年,他们似乎回到了刚建国时在东欧大地上和列强作战,处处被人包围封锁的困境。
    远东丢了,西伯利亚丢了,中亚丢了,乌克兰丢了,外高加索也丢了,乌拉尔的工业区时常受到中国飞机的轰炸,肥壮的北极熊被人削了个遍,岌岌可危。
    不过,只要莫斯科,圣彼得堡还在抵抗,他们就没输。
    “该死的,中国人破坏了一切,他们比德国人还凶残,阴险,贪婪,不仅要侵略中东,连印度已经被他们包围了!”
    英国朝野开始痛恨中国,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人捣乱,局势不会免得那么糟糕。
    一旦苏联战败,英国人也难逃厄运,就算保住本土,但中东印度等殖民地也会被德国人中国人意大利人瓜分,这是一场灾难!
    丘吉尔在越洋通话中强烈要求美国立即参战,不然就无法遏制德国和中国这两个邪恶轴心国瓜分亚欧大陆了。
    中国很麻烦,这是一个工业实力和德国差不多,但人口资源都不缺,战争潜力高于德国的大国。
    唯一能限制中国的只有日本和苏联,如今苏联被打得半死,日本是岛国,很可能和中国达成某些默契,中国人西进中亚,日本人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招惹中国呢?
    德国人隔着海峡对英国狂轰滥炸,中国人也可以对日本做同样的事,总之日本不会为英美鬼畜火中取栗,所以英国驻东京的外交官每每试探教唆日本人,总会得到日本人暧昧的回答。
    罗斯福也明白这点,美国没有做好万全准备,现在不应该贸然参战,就算白宫有心,国会也不会通过。
    “富兰克林,时间不在我们这边,英国非常艰难,俄国人甚至要威胁和德国人谈判了。”丘吉尔感慨地提醒道。
    在丘吉尔的压力下,罗斯福同意加大援助,把美国的武器低价租给英国,(后来的租借法案由其而来,)并派出更多的美国轰炸机到英国,轰炸德国本土,不能让纳粹独霸欧洲。
    在丘吉尔的提醒下,罗斯福把目光转移到日本,日本和意大利德国曾经缔结过****联盟,如果从日本下手,和日本爆发战争的话,好像也能把意大利和德国牵涉进来。
    或许英美达成了某种共识,开始对日本进行封锁,禁止橡胶原油废铁等资源输送到日本。
    日本只能从南华中国进口资源,但在日本没兑现南下战略之前,中国和南华也默契地缩小对日本的物资供给。
    放下电话,罗斯福脸色疲倦,用手捏了捏眉头,一个人呢喃道:“美国参战,谈何容易啊!”一边摇了摇头。
    “怎么?很为难吗?”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走了进来,关心道。
    “丘吉尔又诉苦了,还说俄国人快扛不住了。而美国呢,纽约的银行家还沉浸在生意上,洛杉矶的明星们还靠战争题材电影骗取观众廉价的眼泪,乡下的农场主一点都不关心欧洲人的死活。”罗斯福叹气道。
    “美国人还记得上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无所获,在欧洲被人排斥……”埃莉诺·罗斯福提醒道。
    罗斯福点点头,沉默了一会,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过来了,两人出去散步,罗斯福坐轮椅被推着走。
    “如果美国加入英国,能赢吗?”罗斯福突然转过头来问马歇尔,“如果我们不参与进去,俄国人要输了。”
    马歇尔想了想,这问题不好回答,他点点头:“应该会,但代价会很大!尤其是中国人,他们也能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走向。”
    “或许我们应该和武汉谈一谈,你觉得呢?”罗斯福问。
    ……
    新唐山,又是高温多雨的一天。
    宋霭龄看着窗外的大雨,暗暗生闷气,因为她刚刚失去了一笔大生意,原本要卖给日本的橡胶突然被取消了。
    橡胶是紧缺资源,国际市场上橡胶价格已经卖到了美元一吨,而且供不应求,欧洲的美国的还有国内的商人都涌到南华抢购橡胶。
    南华是世界橡胶第一产国,占世界橡胶总产量四成,南华制造的各类橡胶制品畅销世界,轮胎胶管雨衣鞋子甚至避孕套等大量买到欧洲去。
    宋霭龄庆幸前几年行情差时没把橡胶园卖掉,不然就赶不上这好行情了,还有孙殿英载沣等投资南华橡胶种植园的国内来客,也都赚了。
    这次宋霭龄来新唐山,计划开一家轮胎公司,没想到刚到新唐山就听到和日本的一笔大生意告吹了,心情不高兴,于是她找到吴曼丽告状。
    “由于英美的压力,南华对日贸易受到限制,南华的橡胶首先供应给中国以及英美。”
    吴曼丽这样回答。
    宋霭龄有些意外,很快就感觉到事态严重,显示出政治敏感性:“这样激怒日本人有什么好处?”
    “只是较少日本的物资而已,为此我们已经承受了英美很大的压力。”吴曼丽道。
    宋霭龄看吴曼丽漫不经心的微笑,真看不出她有什么压力,此事没那么简单,宋霭龄沉思了一会,有些严肃地问:“你们这是在玩火啊?”
    “那又怎样,第一个烧死的肯定不是我们!”吴曼丽自信道。
    宋霭龄没再追问下去,吴曼丽这样说,肯定是南华高层的共识,甚至也是武汉的意见。
    宋霭龄见到****楠时,这位少爷已经长成高大英俊的军官,一表人才,寻思孔家大小姐至今尚未结婚,和这位“司徒少爷”来一段姻缘或许也不错。
    她向吴曼丽委婉提起这事,遭到吴曼丽的婉拒,因为****楠已经和安南华裔商人阮有成之女阮友兰青梅竹马,两人关系也得到司徒南的认同。
    阮友兰是个美人,有中西方教育背景,嫁给****楠,要比嫁给历史上那个“傀儡安南皇帝保大帝”强太多了。
    宋霭龄有些可惜,孔家大小姐的婚事成了他们夫妇俩的心病,至于二也罢。
    宋霭龄离开后,****楠问吴曼丽:“母亲,宋姨一向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为何事?”
    “一点生意上的事,她卖到日本的橡胶被取消了。”吴曼丽道。
    本来她把****楠送去美国读军校,没想到他闹出了一桩风波,把种族歧视他的白人教官痛扁了一顿,闹得挺大,把司徒南也惊动了。
    司徒南没有怪责他,和儿子深谈一番后,同意****楠回南华,成为一名海军少尉。
    “最近局势不安定,你也别上舰了,回到我身边吧!”吴曼丽有些严肃道。
    “不,母亲,我刚刚完成航母训练,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这时候离开大海回到陆地,岂不是白费了一番心血吗?”****楠皱起了眉头,不同意道。
    “我知道你很出色,我为你骄傲。只是,这次你要听我的。你父亲来信了,新的战争在太平洋爆发,他也不同意你处在危险的境地。”吴曼丽劝道。
    “要打仗了?”****楠有些惊讶,眼神里闪过一丝兴奋。
    吴曼丽看在眼里,心里一沉,更坚定要把儿子调离舰队的决心。
    她就一个儿子,儿子是她的毕生寄托。
    吴曼丽点点头。
    “作为一名军人,我不能临阵逃脱!”****楠坚持道。
    母子俩不欢而散。
    第二天,****楠接到调令,离开舰队被调到海军部坐办公室。
    他很不满,立即回家找到吴曼丽,质问她为何这样。
    “作为军人,你首先要遵从命令!”吴曼丽严肃道。
    ****楠闻言一滞,不知如何反驳。
    这才想起母亲在军方的巨大影响力,虽然她没有指挥过一场战斗,但是无论是军方将领还是地方官僚,没一个不忌惮她的,死在她手里的贪官叛徒以及“土著叛乱分子”不计其数。
    她要调动自己一个年轻军官太容易了,恐怕就算是自己的那些高官将军叔伯们也会乐见其成吧,不然怎么会命令下得那么快呢。
    “但你这是以权谋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