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二百零六章、阔西山之争上

大明绿色风暴最新章节目录
   两种丹药的发售,让马道石堡账房里的流水账上,终于出现了可观的收益,以前尽管看起来王贵和商家们每月交易额度颇大,但是绝大部分是以货易货,商家拉来的货物要价并不便宜。
    高价对高价,萧夜没占了便宜。
    这也是蒙古人不满意互市的原因,但内地与草原距离远、风险大,一个很普通的铁锅,在草原上换两三只大羊太常见,牧民们离不开的茶叶也是贵了翻翻;汉人商队远赴奔波为的不也是高额利润嘛,两方都在喊委屈。
    萧夜麾下粗略算起来过万人的吃喝拉撒睡,加上战兵营不菲的粮饷,要不是梅儿、田秀秀掌管的账房梳理账目,底下早就乱成一锅糊涂账了。
    尤其是王梓良的通讯队,那要起费用来简直是个无底洞,这还是两个不大的影队、亥旗队,想想朝廷遍布各地的锦衣卫,恐怕每年的花费是海量了,萧夜那是肃然起敬。
    马道石堡,萧夜正和刘易在书房里,看着一碗刚刚熬出来的淡黄色药汁,小声地商议着。
    早些时候萧夜从碎石堡里掳来的郎中李慕辰,现在在医馆里专事监督药带的制作,有时也去指点一下医护兵,但基本上不露面了;只要他的粮饷够买麦酒喝,李慕辰是不会来找萧夜的。
    当然,萧夜时不时派人送给李慕辰的汾酒,还是让这个郎中彻底安心留下了。
    和严格按照医书行事的刘易不同,李慕辰喜欢研究新奇的药方,结果,他用收上来看似无用的一些藤草果子,和黄连树果子的果核,混合起来,熬制成了萧夜面前的药汁。
    “这种药汁,李郎中用羊羔试过,少量灌了几次后,羊羔生长的很快,力气也大了不少,比别的羊羔长的高了很多,”刘易指着还在冒热气的药碗,低声地说道。
    “但在人身上,还没做过验证,”他的话,让萧夜的嘴角抽搐两下,这个李郎中,没事你干这没边的事干嘛。
    让李山把药碗装进食盒,这稠糊糊的药汁,想来也不会洒出去,几人转脚就去了王猛的军舍大院,到了那个半地下的石牢。
    昨晚侍卫队刚刚从西山顶那里,抓了一个官府的探子,这家伙也不知道如何做到的,能活着钻过密集的藤草,竟然靠近到了山顶西南两里以内,但还是被望远镜给发现了。
    精瘦的中年探子,被捏着嘴巴灌下了药汁,李山几巴掌下去,老老实实地把药汁全部吞进了肚子里,连吐都不敢吐。
    一袋烟的时间,这个探子浑身微微发热,精神头好了很多,直说身上有了些许的力气,其他的反应萧夜看不出来。
    几番验证下来,萧夜和刘易确定,这种偶然被李慕辰发现的药方,竟然是能缓和地增长人体力量的药剂,虽然只有那么一丝的增长,但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为此,李慕辰直接就得到了十坛上好的汾酒,刘易也亲自带着两个心腹大夫,开始专门配置这种强力汤药;没有取名天赋的萧夜,很干脆地借用了强力药剂的名头。
    剥去干硬的果子外皮,里面没有半点的果肉,豆粒大小的藤草果核,剥开厚厚的一层壳,不到指甲盖大的白色内核,要是积攒起一两的分量,需要将近半斤多的果子。
    这种没人看出有何用的果核,和一般的野果相似,也是藤草果子里最不离谱的那种;一番询问下来,竟然是在西龙河河岸边采摘到的,果子实在太小,但数量不少,王贵从田家商队那里收来的。
    黄连树上那苦巴巴的果子,来自石关屯山上的果子,终于找到了配伍的妙用。
    “难道,这藤草果子和种小麦一样,是要在有肥力的田地里,才能结这种果子?”疑惑的萧夜,不由得暗暗纳闷。
    三天后,契赫乃石的什队里,选出了两名鞑子侍卫,在众人的注视下,扬脖喝下了淡黄色的强力汤药,坐在木凳上良久,并无异常反应;一番感受之下,两个侍卫告知萧夜,他俩能察觉的出,身上的力量增多了一点,但效果不大。
    是效果不大,但是这药汁如果每天喝呢,水滴石穿啊;围在一起观看的几个百夫长,顿时眼珠子瞪了起来,就连习惯沉默的两个副统领,也是赫然喜上眉梢。
    “此汤药对外保密,只能在侍卫队及军士里饮用,不得告诉大院以外的任何人,医馆自己估个价,”原料不多,萧夜严肃强调了保密军纪后,让杨十八带人去了医馆;今后,医馆里也会有一个专门的小院,配制这种药方。
    专供侍卫队使用的汤药,萧夜也不会让侍卫们随意饮用,身体素质还要靠每日辛苦的操演来打熬,汤药不过是一个契机罢了;侍卫队里每人五天一次饮用强力汤药,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除了石关山下最早栽种的一批树苗,已经长过了两人高,结果的不多;其他地方的黄连树都是一些不大的树苗,要等结果还得看明年。
    书房里,喝下一碗淡黄色的药汁,闭眼感受着身体里缓缓扩散的几丝热流,良久,萧夜感叹一声,“这药方,看来真是不错,药效还是差了,”
    能察觉到力量有了一丝增长的萧夜,正想夸李慕辰几句,旁边静立的刘易,却是笑着摇摇头,“大人,这汤药里,属下增加了一钱的野参、鹿茸,其他人可是享用不到的,”
    哦,这么说来,强力汤药对于像萧夜这种六阶军士的级别,效果更加微乎其微了,三阶以下的军士和普通人,才会得到最大的好处。
    碍于财力所限,尤其是没有大量送进黑屋的人口,萧夜不能大肆放开手脚,只能把强力汤和丹药用在紧要处。
    眼下还未到惊蛰,加上草原春季晚半个月到来,终日寒风呼啸的王家堡、杨家堡、西门石堡工地上,除了挖好的地基壕沟纵横交错,后勤队的匠人们,全部返回了顾家堡、鹰爪堡。
    但是,石关屯那里陈平传来消息,那里已经废弃不用的磨坊石堡里,有石屋顶部出现了裂痕,裂缝越来越大,已经不敢住人了。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啊,”闻讯赶来的王大力,对着萧夜懊恼地说道,“灰泥必须掺进铁条,那样的话才能像岩石一样坚固,不过咱们那时没有铁条,只是掺进了树枝、干草,”
    见萧夜狐疑地看着书房房顶,王大力红着脸赶忙解释,“马道石堡里房间都很结实,这一点请大人放心,属下不敢懈怠了咱们自个住的军舍。”
    “王贵和商家门交易的货物里,每次都多要一些铁条,全部留在后勤队里当做灰泥块骨架用了,”
    “嗯,王叔,那收购铁条的事,你要多多查看,石关屯那里的石堡用木料加固,勉强用着就行,但咱们这里的每个石堡,必须要能经得住鞑子火炮铁丸的轰击,”对于萧夜的话,王大力连声称是。
    后勤队派人检查石堡的时候,各处磨坊日夜忙碌,大量储备黄灰泥,战兵营里操演终日不辍,侍卫队也开始了新的一轮练兵,一队队侍卫轮换去了鹰爪堡,向郝永良的炮队学习操控重机枪、雷击炮。
    一月底,余山开着运输车回来了,跟随他而来的,还有两个海西村的商人,他们想在顾家堡里也开一间商铺。看在交易回来的一大箱金币的面子上,萧夜点头答应了。
    准确来说,海西人在顾家堡开的商铺,就是一个收购点,用金币、银币收购萧夜手里的货物,以火器为优先,倒是没拿得出手的货物贩卖,这一点上,靳三娘他们还是能容忍的。
    当然,要是海西人能在其他商铺里买到些货物,那大家皆大欢喜了,萧夜的运输车,跑远途那是不会便宜的。
    正德九年二月初,梅儿和莉娜诞下两个千金,杨天受欣然取名西门灵雨、西门沁雪,小卫风多了两个妹妹。
    在鹰爪堡、顾家堡里设立了商铺,准备新建酒楼、客栈的众商家,纷纷送上恭贺礼物,靳三娘也送来了两筐橙子,这可是稀罕的果子了,寓意颇为强大。
    各战兵营的百夫长、千夫长,还有契赫骨也想派人送来贺礼,但萧夜通过信哨一律拒绝了。
    甘肃镇的三个商家,为的能弥补回来早前的损失,不遗余力地向鹰爪堡运送大量的铅锡矿料,虽然王贵压价压到了脚面上,但是架不住人家数量多车队多,仓库里积存的丝绵大衣、梳妆镜、白愣纸被交换去了大半。
    独自在书房里的萧夜,笑眯眯地拿着书籍,端坐在木椅上,但思绪已经陷入到了脑海中的军品目录里;马克沁重机枪,50口径的雷击炮,千呼万唤地终于再次显现。
    郝永良炮队里现有五挺重机枪,十门雷击炮,弹药基数足够打一场战斗了,不但如此,自己的侍卫队里,也悄然增加了两挺重机枪,五门雷击炮。
    铁匠铺里手巧的铁匠,在郝永良的指点下,打出了十四个精铁小轱辘,把重机枪上的大木轮,换上了更便于行进的铁轮子。
    “大人,”有侍卫敲门后,抬了辛濡林的轮椅进了书房;辛濡林看萧夜有些兴奋的表情,不知他在乐啥,“有喜事?”
    “呵呵,没啥,只要各石堡里众人能吃饱穿暖,那就是最大的喜事了,”对于萧夜的自夸,辛濡林没有多少反应,而是从轮椅侧袋里,掏出一卷白纸,摆在了书桌上。
    他这一阵可不是瞎跑,而是去了解了萧夜战兵营的实力,以及个石堡仓库储备的火器、弹药,甚至后勤队里的近三千青壮,他也几乎亲眼看了一遍。
    最后,王梓良通讯队那里收集来的各种情报,辛濡林埋头细看了好几天,这才来找萧夜。
    “大人,从阿蛮收到那济农的诏令来看,咱们这里应该是被注意到了,虽然天寒地冻,但难保鞑子会出其不意,出兵攻击顾家堡,甚至绕道清风谷,直接进犯鹰爪堡,威胁马道石堡,”
    “哦,调虎离山?釜底抽薪?”萧夜皱着眉头看看桌上的简易地图,那两条通往草原上的通道,显得更为刺眼了。
    “没错,王梓良收到刘水合通报,在鹰爪堡东面十里外,发现了有鞑子游骑的踪影,距离不到咱们的警戒范围,想来王梓良还没告给大人,”
    “好吧,柳仁兄,那你就做几个应对的策略,不论鞑子从哪里过来,咱们该如何应对,万一他们和边军勾连咱们又该如何下手,”萧夜点点头,遂派出了侍卫去王猛战兵营,提高了马道石堡的警戒。
    就在萧夜枕戈待旦忙于练兵的时候,从双塔湖出发的拉乃尔特,已经率军赶到了西北八百里外的扎卜罕河上游,先锋正是盖伦部落的两千步骑兵。
    一人双马甚至四马的情况下,要不是地上厚硬的积雪,他们的速度会更快。
    阿蛮和刀子带领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