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一百一十二章、无奈之举[2]

大明绿色风暴最新章节目录
   得好好养着了啊,嘿嘿,”
    胡适彪的独眼里闪过一丝忧虑,含糊地应了一声,把裹着粗布的伤手,不着痕迹地收进了大氅下。
    碎石堡人马下了石山,踩着地上的残雪转向正北而去。比起草原上的暴雪,这里降下来的大雪并不厚实,十来天下来,行走马车还是可以的。
    站在屯子外,萧夜腰杆笔直地看着下山而去的人马,面沉如水。
    小六子和王梓良都在看着萧夜,看他那藏在身后的右手;只要萧夜打出一个手势,那贼眉鼠眼的镇抚官,根本就走不到老羊口。
    奈何,面无表情的百户,只是在堡门口,愣愣地看着拿了银钱走人的孙德章下山,随后就回了百户所。
    他不表态,底下的人就不能乱动,有人失望之极,杨田受却是捋着胡须,低头漫步回了私塾;堂屋里,辛濡林看着小院对面的石屋,若有所思。
    回到百户所,萧夜坐在椅子上,慢慢拿起茶杯,喝干了凉茶,长长吐了口浊气,轻叹一声。
    抬起眼睛,定定地瞅了辛濡林一会,萧夜拔出腰间的手枪,拿块粗布,退出弹丸,细细地擦起了枪,不时用眼角余光扫下这个书生。
    他的意思很明显,你这个书生来了这长时间了,偶尔敲敲边鼓也就罢了,现在摊上大事了,你再不出了主意,可就说不过去了,总不能看着本百户带兵哗变吧。
    逼急了,萧夜也不会让自己太憋屈,大不了背着臭名声反出草原,大家一拍两散,就看草原上的冬天,你书生能熬的住不。
    辛濡林苦笑着摇摇头,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大概了解了萧夜的脾性,这个年轻气盛的百户,勤于练兵,不好享乐,却也和平常的年轻人一样,容易冲动,急事很难冷静,还真是要在一旁时时敲打,免得走误了路。
    前提条件,就是碎石堡的吃相,不要太难看了。不过不远的将来,肯定还有甘肃镇和其他人,再来咬上几口,利益损失过大的话,恐怕西门百户,就不会退缩了。
    “石道老弟,你还是插旗吧,”想了又想,辛濡林踌躇再三,决定帮上萧夜一把,敲着轮椅的扶手良久,遂吐口道。
    “插旗?插哪门子的旗?”萧夜茫然地看着辛濡林,本指望他出了好主意,让自己能保住石关屯的两个石堡,这突然的插旗两字,实在是不明白。
    “呵呵,这石关屯已经被惦记上了,搬又搬不走,交出去又有何妨,你还是把家属带去老羊口,那里才是你应该待的地方,老羊口石堡的房产,千户所也不会放过的,”
    “这里,有胡百户和王司吏照应,不会出大问题,老羊口那里,我也去吧,”
    “房产事小,百户你的位置至关重要,如若真有那一天,给他们又有何妨,”辛濡林略带惋惜的劝解,只能让萧夜苦笑着摇头不语。
    萧夜此前所做之事,辛濡林就能看出来,萧夜少年心性,小有得志之下,不免行事偏激,从他击毙竹川山一事看来,他极为护短,却也是个不小的软肋。
    现时节,上官坑下属,那是天经地义,是官威所在,但下官抗拒上司,就是大逆不道了,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屁股下的袍服补子。
    辛濡林的眼光毒辣如斯,他能看得出来,萧夜一方面很是仇视上官,另一方面又很隐晦地渴望能更上一步,为此他毫不犹豫地带着军士,敢于和鞑子刀枪相见,这种血性的军官,已经很不错了,起码能爱惜手下的军户,又能给他们吃饱穿暖的机会。
    这种藏有野心的军官,才是最危险的变数。
    而今,手下实有数百军士的萧夜,外忧内患重重,稍有不慎,恐怕两个屯子的军户,都得陪他去死,不是死于鞑子之手,就是被那千户所、指挥使司里的官油子玩死。
    城头失火殃及鱼池,为自己和李家村人打算,辛濡林不得不帮萧夜先渡过眼前的难关。
    “不论是石关屯,还是老羊口,大明地域所在,官家拿去合情合理,”见萧夜脸上露出的不忿,辛濡林笑笑,“没有实力,就没有站着说话的理由,他孙德章不过一饿狗而已,饿狼猛虎尚未到来,”
    “马道石堡,还有那鹰爪堡,处于鞑子势力之内,只要能站住脚,可以用盖伦部落名义,让那些人无话可说,”辛濡林的这句话,随即令萧夜眼前一亮。
    他怕的就是这个,毕竟纸里包不住火,消息早晚有泄漏的那一天,而辛濡林的这招,算是有快刀斩乱麻的功效。心思机敏的萧夜,知道该咋办了。
    “小六子,麻利进来,”冲着外面,萧夜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嗓子,在院子转圈的小六子,赶忙巴巴地小跑进了堂屋。
    “百户,是不是要去追那个老货?”一进门,小六子就瞪圆了眼睛,就等着萧夜发话了。
    “追个屁,”萧夜脸色一沉,“那个盖伦部落,他们的旗号是啥样的?”
    “哦,盖伦部落,他们的旗号是三角黑旗,上面一个白色狼头,草原上的蛮夷,崇拜的无外狼啊鹰啊的,早就让黄汉祥给一把火烧了,”搔搔额头,小六子不解地答道。
    “那行,你去找王叔,让他寻有裁缝手艺的婆娘,赶制几面三角黑旗,用白布绘上狼头,派人给王猛送去,马道石堡上先把旗插起来,”萧夜利索地一摆手,“马上去办,”
    “再让王猛派人,通知黄汉祥,盖伦部落的黑旗,还是要打起来的好,”
    “啊,是了,”小六子闻言一愣,见萧夜瞪起了眼珠子,赶忙叉手施礼,退了出去,扭身找王大力去了。
    “嘿嘿,还是三省兄你有办法,难怪你那两个老弟,夸你是鬼才呢,”心头微微畅快些的萧夜,起身拿着包了棉套的茶壶,给书生倒上热茶,也给自己倒上了才坐下。
    “老弟我读书不多,算是被千户所坑了一把,这次是认栽了,不就是两个,啊,加上老羊口屯堡,是三个石堡,丢了就丢了,怨不得旁人,怪自己考虑不周,”萧夜的爽快,平和的态度,让辛濡林轻轻颔首,脸上带着笑意。
    书生,哪个不是追求脸面上的荣光,甚或看不上钱财的大有人在,但爱惜脸面尊严的书生,十个里面九个半,这就是大明的书生,骄傲已经渗进骨头里去了。
    哪像后世的所谓书生,脸面和脚后跟的茧子一样,恨不得天天搓了扔掉,再踩上几脚兴奋地叫几声。
    放低了身段,萧夜怕就怕书生说一半藏一半,那他抓瞎也没办法。
    “挂了盖伦部落黑旗的石堡,想来指挥使司也不敢轻易打主意,何论一个碎石堡,”抿口茶水,辛濡林看着侧耳倾听的萧夜,忍不住多了几句嘴。
    “边军之内,实力为最,但违例的事关乎声誉乃至生死,石道你要慎行,旗队军士数量不得超限,”
    “但那些军士,你可以操演他们成为代旗官,役丁可以操演成军士,多加演练,如遇急切,一个军士就可以带起一队役丁,抗击鞑子入侵自保有余,”轻描淡写的词令,辛濡林只不过是给萧夜提供了一条隐晦的办法。
    从没操心过柴米油盐的辛濡林,压根就不清楚,萧夜的一个旗队,操演出来的花费,就是那弹丸一天每人十发的射击量,加上吃穿耗费,搁其他百户所,早就停下不搞了。
    但是,萧夜却是豁然开朗,嘴巴登时就咧开了,多花点钱不怕,怕的是今后被两面夹击,自己连跑路都不安生。
    这个旗官制度,他原先是在亲卫队里暗行,亲卫拉出去一个,就能顶的上一个旗官,大多还是遮遮掩掩地在白龙湖用,没想到,被新濡林拿出来一梳理,那威力可就不是一般的厉害了。
    两个百户所,二百四十几人的军士,不说都培养成了代旗官,只要有一半合格的代旗官,加上役丁是不限人数的,只要萧夜舍得拿出银钱粮食,舍得火/枪弹丸消耗,那不用一年的时间,一个千户所的兵力,可就随时能调用了。
    当然,这是在对抗鞑子时可以用,要是炸了刺往草原上跑,那些役丁愿不愿意跟着走,他们的家属咋办,萧夜没把握。
    如果这些代旗官里,能出来一成的代总旗,呵呵,萧夜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娘的的鞑子,老子可是要去草原上找你们的晦气了。
    当然,这些他也只能先在心里乐呵一下而已。
    代旗官制度,加上百户所一月一次的旗队大比,萧夜自信可以挑出足够有能力的旗官,拔高他们的粮饷待遇,搭起几个百人队的架子。
    借鉴那两本书来操演,火/枪队的攻击力,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震撼。
    到这时,萧夜才真正意识到,这个双腿残疾的书生,为何会被称之为鬼才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