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一百零六章、李代桃僵[2]

大明绿色风暴最新章节目录
   寺庙外墙,沿着山道下了山,接管了马群;接下来的事,就和秦石头无关了。
    第九天,天气转晴,牛角峰山下,十八辆拖架,近百的战马、骡马,都已经收拾齐当,寺庙里的人们也下到了山下,扭头看着那红墙寺庙。
    烟火缭绕的寺庙,大火很快烧了起来,撒上大量硫磺的柴堆,不出意外的话,会把这座不知何时修建的建筑,一天就烧成了废墟。
    装满了物资的拖架,根本就坐不下全部人手,好在战马多的是,军士们、女人们,还有归顺的马贼,不会徒步跋涉返回石关。
    “走吧,该回去了,百户都等急了,”秦石头怅然地看着这个风水宝地,裹紧了大氅,跳上拖架,坐在了重机枪旁边;他有这个搭车的便利。
    坐在他身边的,是被紧急培训出来的弹药手,一身臃肿皮袄的栾凤英,脑袋也裹在翻毛羊皮帽里。
    前有斥候探路,后有军士坐在押后的拖架上,挥舞着长长的松树枝清扫痕迹,料峭的寒风吹过,用不了一晚,雪地上就看不出多少印记了。
    他们还有十几天曲折的道路要赶,回到石关屯,也就到了年底了。
    坐在雪橇上,栾凤英厚厚的面巾下,只露出一双眼睛,睫毛上凝着几粒寒霜;身边脸色红晕,和赶车的军士说笑不停的秦石头,看起来很有劲头。
    她焉能不知道这个旗官的心思。
    但是,栾凤英现在无法面对自己,她要回到那个石关屯,找到秦旗官嘴里的百户大人,求他,让他答应自己,留在在草原上,哪怕是当军士也行,不杀尽那些马贼,她苟活下来又有何用。
    此刻的石关屯,萧夜正忙着自己的家事,百户所小院要扩大了,对面的几间军舍,被打通墙壁改成了宅屋;这个中间院落,南北相对六间房屋的建筑,虽然看着有点难看,但他还是乐意住下。
    不远处的甲字号磨坊,那里有军舍,离百户所又不远,萧夜住这里心里踏实。
    年关在近,白龙湖的秀秀也该回来了,梅儿两女也不乐意在火墩居住,他只能先打扫院落,等候佳人。
    天降暴雪,持续了三四天,也不知道草原上,秦石头他们现在如何,运气糟糕的话,被马贼追的又进了戈壁滩了。
    老羊口屯堡里现在住满了军户,石关屯军户搬离去了那里,剩下的没几户了,鸡鸣村的猎户也搬了过去。
    两个百户所所有匠户、猎户转籍为军户,其他地方来的哪怕是农户,也得转为军户,才会被萧夜接受。
    否则的话,那三个商家的工坊区,虽然也能挣钱养家,但住在简易的工坊区里,有没有安全感,萧夜不会操心,这里可是边屯。
    两个百户所里,各家军户按人口每日领取石炭,价格便宜,男人们就在磨坊里干活挣工钱,家里没有壮劳力的也有一口饱饭吃,萧夜现在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不过,石关屯和老羊口屯堡之间的道路上,人流量大了不少,在采石场磨坊里干活的匠人队,有人早上带着干粮来干活,下午收工就赶回家去了,却是让山下执哨的军士,很不适应。
    负责监督石炭售卖的王大力,发现在老羊口屯堡,买石炭的军户,家里储了过冬的石炭后,在逐渐减少日常用量;寻了相熟的打听,这才恍然,原来黑色果核的用处,大家都知道了,难怪各家老少都在外面找寻果子呢。
    田家商铺里卖的那种铁壳泥炭炉,添进果核点燃了,烧水做饭不成问题,远比那暖手适用的多,在屯堡里卖的很红火,就连石关屯里也有了。
    得到王大力的汇报,萧夜没有过多理会,正好,省下来的石炭,又可以从石磨里兑换更多的物资了。
    于是,萧夜大手一挥,派王大力去了田家商铺,订购了五十个铁壳泥炭炉,先在石关屯里用着,合适了王猛、黄汉祥那里也得送去一些。
    后山相隔不远的工坊区,下雪停了三天后,又开始了边生产边建设的热潮,一车车的良品黄灰泥,源源不断运往甘肃镇;甚至,黄家、王家已经全力走上了生产上品、精品灰泥的道路,毕竟他们手里的矿料储备量足,匠人数量更多。
    矿料不能卖给西门萧夜,还不能自己用啊。精品配方里需要的猛火油,堡德斯“无意间”透漏给了田家执事,就看他们的能耐了。
    萧夜给军士发放的粮饷丰厚,军户们看在眼里,自然在老羊口屯堡征召军士、杂丁时,应者奋勇。
    挑挑拣拣之下,两个百户所里,两百在编的名额已满,就连胡适彪名下的二十亲卫数额,也全部编入了旗队;挂在了王大力、马贵麾下的役丁,选出了两队共百人。
    手里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六百多,但分散于四地,说实话,萧夜还真和去年一样,底气颇虚;尽管一个新兵演练火/枪一旬后,就可以上阵,一仗打下来,新兵成老兵,战斗力就出来了,但奈何数量太少,伤损了哪里补充。
    至于最后多了一百人的役丁,打着防备鞑子的旗号,想来也不会有人来清点,自己没有拿千户所一文钱一颗粮,要管就得把一年半的粮饷补齐了先,两个百户所都有欠账的;想想那个贼眉鼠眼的孙镇抚官,萧夜就是牙根痒。
    储备训练役丁,是辛濡林出的主意,只要是青壮都可以参加,一旬两天训练,比萧夜训练磨坊匠人的次数多一天;在内地各村庄,屯丁已经很普遍了,倒是边军镇里不多见,大家都是军户。
    胡适彪住在屯里原先萧夜的院子里,他的家人也被接了过来,粮钱供应不缺之下,孩子在私塾里读书,倒也团圆了;胡适彪很快就适应了眼下的角色,按时给千户所去信,报忧不报喜。
    信使送出的每封信,萧夜不看,但辛濡林却是要仔细地看一遍,他点了头后,才能发往碎石堡。
    大雪突降,风雨欲来,甘肃镇传来的消息很多,转场后的鞑子骑兵,冬天不会太安生,恐怕迫近的脚步愈来愈近了。百户所目前出不得半点岔子。
    鸡鸣村猎户们搬离了石关屯,石堡隔壁的院子,再次成了一间仓库,十几间宽大的房间里,一半堆满了各种物品,就等着田家商队来拉了。
    萧夜的亲卫队,每隔几天,会在左石的带领下,去地下室里抬出大量的物资,民用的就推到隔壁仓库存放;郭二宝、张浩带着几个伤残军士,看管着仓库大院。
    十二个乙、丙字号石磨一起发力,甲字号石磨提炼出的精矿效率更快,萧夜得到的物品就更丰盛了。
    明年春天,他打算在百户所西面再建一个院落,和石堡连成一体,防御力就更强了,仓库也就有了现成的。
    前提是,他手里的军士足够。
    硫磺、铜料缺少,硝石也只能等着黄汉祥派来的驮队,萧夜无奈之下,鼓足了劲拿取军弩,这玩意还是牢靠的多。玻璃已经积攒了一个房间,就等着商队拉货了。
    五百多把崭新的军弩,两万支短箭,加上不多的火/枪弹丸、枪榴弹,守卫石关屯不成问题。马道石堡那里,也在有条不紊地储备着军械物资。
    修缮一新的百户所,萧夜马步站在院子里,刷刷地练着刀法,家传刀法不敢懈怠,将来也是自保的手段。
    扩大了一倍的院子里,辛濡林坐在轮椅上,穿着暖和的丝棉大衣,就连裤子也是丝绵大衣改制的,可见萧夜对他很是看重。
    但是,今天的辛濡林,手里拿着一个土黄色的小物件,当当地不停打开,啪地拇指一旋,一团橘黄色的火焰,彭地出现在眼前;有了猛火油供应的甲字号石磨,终于给了萧夜一个新的民用产品,打火机。
    矿料里含有不多的火石,铁料不缺,再有了猛火油,钢制打火机的出现,顺其自然了。当然,萧夜拿到打火机的第一反应,就是今后军士野外取火,不再累赘地用火镰子了。
    打火机不多,只有三十来个,而且那跟随打火机一起出来的,巴掌大小的铁罐装的透明火油,只有十罐;看过画面演示的萧夜,把打火机和火油留下了少部分,剩下的全部送到了马道石堡。
    黄汉祥和王猛那里,会更需要这种打火机。
    自然,辛濡林、王大力、王梓良,还有岳父杨天受,是必须给的,他们现在连怀表都每人一块,那是身份的象征了。
    “啧啧,石道兄,你手里的好玩意,实在是层出不穷,想挣钱的话,应该不难,”把玩着手里温凉的打火机,辛濡林笑着说道,眼仁深处的疑惑,愈发的浓郁了。
    啪,利刃归鞘,萧夜把弯刀丢给小六子,拿过毛巾擦着额头上的汗珠,大步走到石桌前,拿起茶杯咚咚地一口灌下温茶,长长喘了口气,坐在了石凳上。
    上身单衣下身皮裤的萧夜,宽肩蜂腰,俊俏的脸上一双卧蚕眉,要不是双眼不时露出的精光,辛濡林每次都恍惚是在和书院的同伴说话。
    “呵呵,就知道瞒不住你,”萧夜抿嘴想了想,“我不想说谎,但是,货物渠道事关重大,或许有一天,这个秘密会讲给你,但要看时机,”
    时机不到,带进棺材里又如何,萧夜没有多大的气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只不过秘密有大小,有轻重,辛濡林也有自己的秘密,他尚且不会跟萧夜分享自己的秘密,那么又怎能强逼别人说出自己的秘密呢?
    这点自知之明,想来辛濡林还是有的。
    “保密的事就拜托三省兄了,”诚恳地看着辛濡林,萧夜暗暗立誓,若非不得已,石磨的秘密,自己不会吐露给任何人,稍微大意的后果,眼前的秀才就是例子;没有自保实力,被打断了腿也只能自艾自怨,他哪里受得了。
    “无妨,石道兄坦诚,货物渠道的秘密还是留给你的好,隔墙有耳,第二人知道的事就不是秘密了,”辛濡林淡淡地笑道,似乎知道萧夜的答案,只是手里的打火机,被装进了自己的袖袋。
    半个月的相处,他看出来萧夜是个危机意识强烈的百户,否则也不会每日练武不断,练兵场一待就是半天,下大雪也没有懒惰。
    加上那本《战争论》对他的冲击,辛濡林脑海里的观念,转变的比萧夜还要快。在萧夜实力大涨之后,他或许会提出一些建议。
    而目前,还是以防备鞑子、马贼为主,背后的刀子也得防着点。
    他和萧夜都没想到,秦石头他们两个旗队,趁着大雪封山,趁着马贼的轻视,竟然把三百马贼歼灭大部,就连那凶名在外的吕一刀,最得力的手下野狼,也抛尸雪坑,最终落入狼腹。
    “哦,对了,”辛濡林从轮椅旁的侧袋里,拿出一封信函,是堡德斯传来的,“富贵楼来消息,甘肃镇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