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六十四章、峡谷石堡的念头

大明绿色风暴最新章节目录
   交易目录拿出来后,首先凌乱的是三家商人,他们想不到的是,自己手里原先垄断的货物,竟然毫无保留地出现在了其他两家的眼里;于是,在和“波斯人”交易完毕后,营地里一间帐篷中,王执事和黄德山、田房俊,大眼瞪小眼地争论得好不热闹。
    争论的最后结果,是这次先交易完再说,反正大家手里都有波斯人的清单,等回去了三家主事人坐在一起谈判,谈出结果了再去西门百户那里下订单。
    萧夜那镖局一般的身份,也算是被坐实了。
    三大家族背后如何的利益交换,就不是他们三个中层掌柜所能做主的了。
    毕竟,能打造出这么多精巧物件的“波斯人”,所拥有的实力不用猜也是惊人的,不是他们商家能轻易撼动,草原上风险颇大,得罪了没太大的好处。
    于是,梳妆镜三十面,怀表六块,后装枪两百支,以及配套弹丸四千发,被三家给平分了,也给白龙湖换回了两百流犯,一千石的粮食,以及白银、盐巴、布匹、锅碗瓢盆等等。
    这还是堡德斯勉强同意的优惠价,要不然他们三家商人就得打欠条了。
    当晚,三家商人先后私下拜见了堡德斯,送上了价值不菲的见面礼,田家更甚,期间的原因就不用说了。
    深夜,按规矩六成的礼物要上缴百户所,小六子拿着大头走后,看着面前剩下的二百两金锭,堡德斯口水流的哗哗的,这些沉甸甸的金子,就是他个人的了。
    那啥海西村,啥得军官荣耀,已经被他忘在脑后了,跟着莉娜小姐才是金光大道啊。
    第二天一早,小六子带队护送着三家商队,返回石关屯,没有了沉重货物的拖累,驮队行进的速度很快。没人注意到,距离他们五里开外,黄汉祥带着一百军士,在不紧不慢地跟着。
    路上,尽管王执事和两家掌柜嘀咕着堡德斯的长相,以及那些红发的鞑子,却也懒得分辨清鞑子和波斯人的区别,他们关注的重点,是自己今后能得到多少利润,以及波斯人的驻地到底有多远。
    尽管,没有找到波斯人的老巢,但拿到了所需的清单,和波斯人取得了直接联系,不再盘算被中间环节盘剥,算得上一路顺利了,家主肯定赏赐是少不了的。
    三个人里最为开心的,就数黄德山了,一份黄灰泥的配方,足以让他升为执事一职了;萧夜开出的配方,要价实在是低了些。
    五千斤石料,掺杂期间的,有石炭百斤,硝石、硫磺百斤,铜、铁、木各五十斤,白沙五十斤,铅、锡二十斤,水银一斤,按顺序先添入配料,再投入石料,最好是含低铁矿的石料,加上特制的精铁石磨,牛马拉动石磨,就能产出近四千七百斤优质的灰泥了。
    当然,配料如果短缺了,灰泥的质量会相应下降,这可是明说了的。
    按照黄家的势力,就算王、田两家手里也有配方,不过要想打开销路,黄家的优势他们是没法相比的。
    况且以黄德山的思维,他咋也想不到,这种配方虽然繁杂,但也不是太过神奇,回去了一定建议先用普通石磨先试试。
    当然,三位家族里在石关屯的代表,嘴里说笑间,目光里夹杂的思绪,随着返回石关屯的距离缩短,越发的浓郁了;萧夜这个百户的位置,该如何替代处置,现在他们是哪个也说不清。
    对于萧夜的石关屯被波斯人挑选为商铺所在地,他们还是有想法的。很明显,波斯人还是想给萧夜一定的好处,才会把钱途灿烂的商铺放在偏僻的石关屯,而不是繁荣的卫府。
    小小百户一职,是个人都能干,你萧夜曾经帮助过波斯人,那是曾经,也拿到了足够的好处了。如果你换了地方,或者死了的话,那百户就得另选了。心里憋着一口气的三个商人,越是靠近石关屯,想法越是敏捷。
    他们没注意的是,小六子队伍里少了三名亲卫,多了三个斥候、传令兵,人数能数的清那些家卫已经够细心了。
    眼看的商队远去,黄汉祥派人回到白龙湖传递消息,顺便把百户送来的跳雷等物资,还的安排军士尽快熟悉掌握。有了六个小队营房,白龙湖畔也就能增加驻兵了。
    留在阿尔泰山南麓的鞑子人部落,家属被带走了,五十几名鞑子骑兵,上马为骑兵,下马为牧民,在留守的王虎小队监督下,给白龙湖养马放牧,同时看护着通往白龙湖后方的通道。
    王虎小队留下来,每旬和王猛小队一轮换,萧夜也是无奈,来到石关不到一年的时间,石关屯山顶以下的四周,方圆五十里范围,不经意间,现在已经成了藤草的天下,派出斥候四处巡视成了奢望。
    好在采石场、练兵场和两个石堡、屯墙四周,栽种了黄连树,通往碎石堡的道路两旁,以及石关入口,也是二十步一颗小树,成活率相当高,避免了藤草的侵扰。
    但是距离采石场石堡十里外,那个原先的那个石炭坑,算是被藤草彻底淹没了,密密麻麻半人高的坚韧枝干重叠,锋利的毒刺,让萧夜直接放弃了收复的打算,屯里石炭的消耗只能靠买了。
    土地庙前的三颗黄连树,四散的枝干几乎被截取干净了,光秃秃值溜的主干上,在王大力的阻止下,军户们眼看着黄、田家的伙计,拿着铜钱也买不到一条树枝了。
    就在返回的商队即将靠近峡谷的时候,远处的草原上,隐约露出了一片黑点,打马狂奔回来的斥候,“彭、彭,”地打出了警戒的枪声。
    “鞑子,有鞑子,鞑子骑兵来了,”一身汗水的斥候,驾马跑到小六子跟前,来不及下马就高声地喊道,“人数五百左右,”
    斥候的声音很大,那些原本自在地骑在马上的家卫们,轰地乱了起来,要不是黄德山和王执事大声地喝骂,估计他们会一股脑地加速跑向峡谷。
    只有跟着田房俊的五十名家卫,稍微乱了片刻,很快就聚在了田房俊身边,看护着两匹驮着货物的驮马。
    反观小六子,稳坐在马背上,掏出黄灿灿的单筒望远镜,啪地拉长了筒身,向远处鞑子方向看了片刻,等到斥候回归了马队,这才沉声吩咐道,“亲卫队,准备阻敌,”
    二十名亲卫闻声齐齐应了一声吼,有人跳下马,开始卸下备马上的军火分发,几个操着军铲的军士,带着驮有两箱仅有的跳雷的驮马,迎着鞑子方向跑远了。
    “小六子,你们这是?”脸色有着慌张的王执事,催马靠了过来,“咱们还是退吧,鞑子势大,一旦被缠住了脱身就难了,”
    他的话,也是另两个掌柜的心声,但他们的侥幸小六子随口破坏了,“退?如何退,这里距离峡谷八十多里地,鞑子速度太快,一挨被追上,这里的人能活下几个?”凉哇哇的声音,让王执事顿时无语。
    “家卫留下一半随我断后,其他人马上向峡谷转进,速度要快,”眼睛在家卫们身上扫过,小六子嗤笑着,摘下背上的火/枪,拔去枪口的塞子。
    让他想不到的是,王执事和另两家的掌柜,眼神交流几下,竟然一声不吭地催动健马,带头跑向远处;两百家卫也相当的聪明,拉着一溜驮马,紧随自己的话事人,轰隆隆快速向峡谷奔去,一个个身影矫健不甘落后。
    “草,跑这么快,真让黄汉祥给说中了,”目瞪口呆的小六子,眼睁睁看着跑远的大股烟尘,愤愤地吐了口唾沫,“想让老子当替死鬼,没门,”
    说话间,小六子瞄了眼身边的传令兵,姚保良正吹着信哨,催促黄汉祥的队伍前来汇合。
    当然,小六子一个小小的旗官,妄图指挥商家的家卫,他虽不奢望,但失望是相当大的;很快,布置了二十枚跳雷的军士跑了回来,“队长,可以了,”
    “不急,先上马喝口水,咱们退得太快,鞑子还是能追上的,万一那些商户折的多了,回去了也是挨百户的训斥。娘的,黄汉祥那家伙把跳雷拿走太多了。”
    小六子跳下马,遗憾地拉动枪机,熟练地开始装弹,这一次,他们二十人换装的,是清一色的猎枪。
    他身边的亲卫们也纷纷下马,整理手中的武器,把一枚枚震天雷摘掉后盖拉出火绳,摆放在顺手的地方;在马上和鞑子拼斗,他们没有优势,但打阻击战,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这里脚下多半的沙石地面,野草长得稀疏,用军铲挖隐蔽土坑是不行了,只能摆出一字队形打排枪。
    王黄田三家商队进入草原,很快就被塌瓦狼的游骑发现了踪迹,由于距离太远,直到第十天才有骑兵堪堪赶到白龙湖附近,几番寻找,却是也只能循着痕迹,去追返回的商队。
    沿着戈壁边缘围剿萧夜一行未果后,拉乃而特耐不住性子返回了部落,他们的驻地在阿尔泰山北麓,现在正是牛羊长膘配种的时节,手下的牧民可是耽误不起时间。
    只有不肯死心的塌瓦狼,派出了副千夫长带着五百精骑,不时去骚扰一下白龙湖,顺便就盯住了石关峡谷,一副守株待兔的架势。大队人马,退进了草原深处,在一个中型部落里休整。
    没想到,黄汉祥他们出了峡谷直接就进了戈壁,他们截杀的消息得到的晚了点。
    鞑子骑兵也需要休息的地方,他们暂时居住的部落在四百里外的一处湿地,接到警报能赶来也是尽力了。
    “轰隆隆,”五百鞑子骑兵,一千多奔腾的战马,在沉闷的草原上,掀起大团的灰尘,久久不散;马队前方一个身材彪悍的鞑子,远远看见自己的目标,顿时嚎叫了起来。
    随着他的喊声,经年生活在马背上的鞑子们,行进间,飞快地跳上身边的战马,拿起武器,伸手解开了系在马鞍上的缰绳;换上备马的鞑子骑兵,原地丢下疲惫的战马,再次开始加速。
    犹如一团渐渐散开黑沉的乌云,草原上刀光闪闪,震动心扉的马蹄声,不带任何迟钝地扑向那二十名挺立的明军骑兵。
    尽管熟悉了鞑子骑兵套路,但越来越近的鞑子,还是让小六子呼吸为之一顿,攥着火/枪的手掌有些发潮,“老王,跳雷没问题吧,”
    身边一脸黑须的军士,拧着眉头沉声道,“没问题,一字摆开二十丈,够他们喝一壶的,”不过跳雷到底威力如何,他也心里没底。
    五里,三里,一里,面前鞑子们的面孔越来越清晰,那闪亮的弯刀,黑乎乎的角弓,还有狂莽般飞奔的健马,让小六子呼吸不禁急促起来,“准备,举枪,”
    一溜排开的军士,站在马前哗地举起了手里的火/枪,枪口瞄准渐渐逼近的马队,每个人的心脏都在咚咚地狂跳;挑衅,是的,他们在挑衅着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