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二十四章、新建磨坊

大明绿色风暴最新章节目录
   交易归交易,萧夜见这个富家子弟能塌下身段来交流,顺势就提出赠送火铳一事,让黄昌祖很是高兴,面子嘛,他看的相当重要,一旦不谈生意,他还是相当自傲的。
    火铳之事没法遮掩,还不如大方地拿出来,哪个想买的话,价钱还不是他说了算。
    至于望远镜,萧夜没有提起,这物件还是有点敏感了,交浅言深的事他不干。
    “哈哈哈哈,好,萧老弟,”爽朗地高笑连声,对于颇有些投脾气的萧夜,黄昌祖相当满意,眼里精光一闪,长身而起,“萧老弟和我投缘,如若有幸,我黄昌祖愿意和萧老弟结为金兰,也不知道,萧百户意下如何?”
    他这一番话,让萧夜顿时目瞪口呆,也令赶来的杨天受抚须不语。
    只有站在旁边侍候的黄管事,眼角蹦蹦乱跳,三少爷的金兰兄弟,哪个不是被他吃的死死的,太原府已经是闻名了。
    “怎么,萧百户莫不是看不上我黄昌祖?”萧夜很是呆滞的脸上,那傻傻的表情,令黄昌祖面色不愉,也让杨天受暗暗摇头。
    “不是,哪个,我一个小百户,咋能攀得上你黄少爷?”尴尬地挠挠头,萧夜没多大惊喜,而是谨慎的凝重,却是让黄昌祖再次愉悦起来。逢喜不惊,遇事不慌,他的兄弟就该如此。
    “什么高攀不高攀,因人论事,世家身份不在其列,”大手一挥,黄昌祖令黄管事备起香烛,拉着萧夜,干脆地去了土地庙,直接就和萧百户,在杨天受、黄管事的见证下,于土地神前插香结拜为异性兄弟。
    交换生辰八字,鬼神前立香盟誓,明朝人相当的郑重。
    萧夜的心里,还是很激动的,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多了一个兄长;黄昌祖比他大三岁,当仁不让地做了大哥。做事老道的黄昌祖,轻易地就把萧夜拉到了自己阵营。
    至于是真心还是假意,他在石关屯黄灰泥交易上,随即就占据了优势;这一点,让杨天受很不看好萧夜的寡柔。
    吃软不吃硬,是萧夜的一个硬伤。
    此时,萧夜才知道,黄昌祖在太原府还有两个异性兄弟,都是家中经商的富家子弟,眼下在太原府治下的威武镇,新设的营兵里当管队官。
    而他,竟然成了黄昌祖的四弟。
    萧夜家小院里,拿着沉冰冰的火铳,黄昌祖兴奋地摆弄了好一会,要不是天色已晚,他早就拉着萧夜去打铳了。这种造型修长,和以前见的火铳迥然不同的武器,他看在眼里,也是满心的好奇。
    “老四,明天,明天早上咱们就去打铳,听说你用火铳和鞑子对阵,颇有收获,为兄是得见识一二,”和一脸好奇的黄昌祖不同,萧夜倒是很慎重地交代。
    “火铳危险,黄大哥要谨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不得已用之,切记不能连续开火,炸膛的创伤,李郎中那里就有伤例,”萧夜好心的话,黄昌祖只是点点头,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萧夜手里有从波斯人那里换来的货物,眼下他得到了三样,这次上山,加上遇见黄灰泥的惊讶,已经是所获颇丰了。
    黄管事早派了老吴,去练兵场搭起了帐篷,屯里石屋阴潮,黄少爷受不得遭罪,萧夜亲自把刚认的大哥送到帐前,这才躬身告退。
    萧夜连连保证,今后但有从波斯人手里拿到货物,首先供应大哥,这才摆脱了黄昌祖的挽留,匆匆向岳父家里走去。
    “萧百户,这大家子弟,不好打发吧,连你也给绕进去了,”小院里,杨天受一把摇扇在手,冷笑着调侃着萧夜。
    “看黄昌祖其人,喜好猎奇人亦眼光独到,黄家商事兴旺也在情理之中,但太过铜臭味了,”言语里的讥讽,让萧夜脸上一红,今天他可是也当了一把商人,和大哥谈货论价,可是让岳父全看在了眼里。
    “岳父大人,萧也知道黄公子所想,但背负家仇,还是让岳父失望了,”一改刚才恭敬的神色,萧夜拱手肃然。
    萧夜不顾一切地想搭上世家,又下意识地保持距离,心里所想,杨天受也隐隐有感,但他对萧夜竟然拿出了火铳,去换并不现实的友谊,还是颇为不满。
    “火铳是石关屯守山利器,还是慎之又慎的好,”关切的轻责,萧夜只能连连点头;火铳打造不易,王铁匠已经有所断言,尤其是弹丸,他不相信黄家就能仿制出同样威力的器械;要真是那样,只要原料不断,自己一天两支的速度,也能把五个小旗,尽快武装起来。
    手里有了实力,那才有复仇的希望。
    要是被蒋杰逼迫紧了,大不了,拉着石磨跑进草原,去那湖泊边重新开始;草原上众多的汉人奴隶,人数势必不少,也悄悄打开了他的眼界。
    军户们只要有饭吃有饷拿,就已经千恩万谢了,只要骨干在,他也不怕队伍会散掉。
    “萧哥儿,你已经束冠,还没有取字吧,”萧夜的慎重,杨天受很是受用,转而提出了萧夜的字号来。
    “已有,西门萧夜,字噬刀,”恶狠狠的咬着牙,萧夜轻声应道,能把家仇深藏在心里不动声色,他是忍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没数过。石磨吞噬缳首刀的一幕,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
    “噬刀太锋芒,坚刚易折,还是叫石道吧,坚石铺道,也是维护我大明边关之意,”杨天受温和地瞧瞧这个日趋老辣的孩子,暗自忧虑,“转过年,你就迎娶了梅儿,也了了我的心意,”。
    “西门石道,是,小婿记下了,”脸上一喜,萧夜慌忙给老爷子一个躬身礼。
    油灯暗淡的石屋里,梅儿添了两次茶水,见父亲和萧哥儿低声谈论不休,遂转内屋回休息去了。
    凌晨,萧夜从石磨里,又拿出了两支德莱赛针发枪,四个满当当的牛皮匣,小心地收进了武器库;现在,石关火铳已经单独存放在一间厢房里,有亲卫昼夜看守。
    每月月银二两,粮三石的亲卫,小旗待遇,就算是黄家也难以大量供养;小六子更是拿到了总旗的月饷,不过碍于保密军规,他们不能对外夸口罢了,也交代了家属不得外传。
    第二天,萧夜和黄昌祖,站在练兵场外的高地上,看着老吴在小六子的指导下,拿着石关火铳,彭彭地打个不停;一百五十步外,厚厚的木板靶子,被打得木屑纷飞。
    摇着一把绸扇的黄昌祖,自是不会轻易赴险,但也是看的目光闪闪,动色不已,“石关火铳?这波斯人传进来的火铳,当真是犀利如此,”
    火铳枪管、机匣打制精密,弹丸亦是精巧,他打死也不会想到,石关屯能造的出来。
    羡慕归羡慕,但萧夜能在草原上找到波斯商队,那是福分,黄昌祖眼热之余,也明白火铳价格为何高的离谱了;“一支五十两,”萧三弟给出的买价,哪怕是打对折,也是二十五两银一支,弹丸的价钱还不在其中。
    看来,还是回去了让家族里的匠人,精研一番,看是不是能仿出来。
    “要不是巧不巧地帮了那些波斯商人,这些火铳我也是不敢用,实在太贵重了,”萧夜皱着眉头的诉苦,黄昌祖不甚相信,但很快,他就犹豫了。
    交割物资,收拾干净的练兵场,黄家家卫和驮马已经下山。
    一队小旗十人,手拿三尺棍棒,五人一列,木棒前举成阵;对面百步外,一队斥候骑着健马,挥舞着弯刀,怪叫连连地驱马上前,直直向十人小阵扑去。
    刀光闪闪的利刃,碗大的马蹄,隆隆而来的高头大马,闯到距离步阵面前不到二十步,依旧没有减慢速度,马蹄落地溅起的碎石泥土,甚至都能打在脸上;两列步阵里,终于有人忍不住后退。
    “喝喝,”马头上缰绳一紧,偏过马身,马队快速地分成两列,从步阵两边呼喝着跑了过去,烟尘滚滚叫嚣不止。
    “你,你,出来,”一旁监视的亲卫,在小旗泛黑的脸色中,把三个忍不住后退两步的军士,拉出步阵,就地按到,抡起木棍啪啪就是一顿狠揍,十五军棍后,又把他们踢进了步阵。
    杨天受自打被鞑子袭击后,自觉兵阵不适合山上的防御,自己纸上谈兵之误,使得山上折损了军士、匠人,伤好后也没有要求继续操演,转而操心起了防御工事,一天和王大力说不完的话。
    他现在每天主要的活动,就是在私塾里交孩童读书认字,倒也过得轻松自在。
    但萧夜没有撒手,借鉴了教训,与几个老军户商议后,拿出了一个练兵法子。
    二十名亲卫,平时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人,鉴于鞑子健马冲力恐怖,他就想出了这般的操演方法;先让每个军士适应了鞑子的马队冲击,火铳才能显现出最大的威力。
    督战队也就成了亲卫的一项职责。
    每天一队小旗,要面对斥候小队从早到晚重复往返的冲击恐吓,一天下来,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简直是从土坑里爬出来的一样。
    整整一个上午,一队小旗的步阵,被马队不停地冲击折磨,手里的木棒在军棍的敲打下,渐渐拿的更稳了,也让远处看热闹的黄昌祖,失去了兴致。
    这般拼死结阵的打法,黄昌祖对炮灰一样的军士,同情归同情,遂也打消了对火铳压价的想法;如果火铳易得,三弟也不会玩命地操练军士长枪对抗马队。
    嗯,下次来给三弟带些铁矛长枪来,也不过百十支罢了。
    他的注意力,转向了灌模场,这个名字他刚听了很奇怪,萧夜也是如此,但王大力和匠人们这么叫,随他们去了。
    两队小旗二十人的工匠,在王大力指挥下,用已经干透了的黄灰泥石块,在灌模场边缘靠近山后的位置上,开始修筑磨坊;没错,磨石头的磨坊。
    昨晚不明白石磨奥妙的杨天受,提议萧夜,把石磨挪出院子,哪怕是再建一个小院,百户所里放这打一个石磨,外人看了岂不是笑话。
    思索片刻,萧夜应了下来。大晚上的,王大力他们再仔细,黑咕隆咚的也免不了嘈杂,岳父大人是书生,受不了聒噪。
    让亲卫叫来王铁匠,萧夜告诉他,明天把石磨挪去灌模场,建围墙安置好,“哪怕是白天你让牛拉石磨,也可,我不介意,但晚上匠人需要休息,时辰不能过晚。”
    大喜之下的王大力,连连点头,他也是让颠倒白昼的工作,搞得白天直犯迷糊,遂连夜召集老工匠,准备开建磨坊。
    商议之下,竟然给石磨做出了两道宽大结实的铁箍,箍住石磨下盘,帮上木架,两头犍牛拉上跑是不成问题的,不过要运出小院还的把院墙拆掉,再修补好院墙就是了。
    吊架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长长的木杆支在三角架上,吊起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