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文丑》第一百八十八章再见流民[2]

汉末文丑最新章节目录
   居乡野,不得上进呢?君为遗腹子,君母把你养大贩果供你学经实为不易,吃了很多的苦今君已énrén,正当是回报君母养育教诲之恩时君有贤母,我当使君孝母!”
    他心道:“我到任以来,一直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军事上,除辟用了元氏荣郭嘉寥寥数人,还没有怎么辟请本郡的贤人名士为我中尉府吏我这次行县。一是为了察看各县的民情地理,二来本也就有访贤用能以扬我爱贤重才之名的意思,这个岑竦,他母亲贤良。他本人也是个贤士,我不可放过这个机会”问李宣,“卿之主记室的员吏是不是仍未补齐?”
    李宣应道:“是,尚缺主记史记室史并及书佐小史等数人”
    文丑笑问岑竦:“君母不为县斗食吏,那么中尉主记史如何?”
    文丑笑问岑竦:“君母不欲君为县斗食吏,那么中尉主记史如何?”
    中尉有开府之权。府中的员吏和相府郡府一样,分掾史等种,“史”比“掾”低,但比再往下的书佐小史等高,秩虽不及百石,然亦绝非斗食最
    重要的:“主记史”这个职位是亲近吏
    主记掾录事掾主记史记室史这几个吏职同属“主记室”主记室“主录记书期朝会”,是一个专管记录簿书的办公室,相当於一个曹记录簿书本是归主簿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主簿的权力责任越来越大,渐成“拾遗补阙”之职,与功曹共同成为了长吏的左膀右臂,精力放在了参与政事上,其原本之“主计会之簿书”的职责就转给了主记室担负
    公卿以下至三百石的县长,均有门下五吏,此五吏皆是长吏的亲信,有功曹有主簿,也有主记,主记仅次主簿主记如此,做为主记副手的主记史之地位亦由此可见了
    对属吏们来说,与其当一个不重要的“曹”的“掾”,似不如当一个主记史记室史之类比“曹掾”稍低然却能得到长吏亲信的吏员文丑与岑竦是初见,只因奇其人敬其母感其家世而便辟请他为主记史,不可谓不是重用
    文丑笑吟吟地看着岑竦,岑竦愕然
    他惊讶地注目文丑,又看元氏荣荀彧等人,说道:“中尉主记史?”
    元氏荣笑道:“好教岑君知晓:这位便是吾郡中尉文君”
    “翱”
    元氏荣是本郡有名的士子,他不可能说假话
    岑竦措手不及,一下没反应过来,呆了下,这才连忙下拜,拜到一半忽又踌躇,止住了下拜之势,欲拜不拜的弯着腰停顿住不动,抬起脸,颇有尴尬的神色
    文丑荀彧聪明,立刻猜出了他拜到一半忽然停下的缘故
    文丑心道:“这个岑竦不认识元氏荣,他俩此前没有见过他这定是忽然想到:万一眼前的这个元氏荣是假的?”
    文丑是微服私行,单从外表来看判断不出他是不是“常山国中尉”如果元氏荣是假的,那么文丑肯定也就是假的了岑竦正是想到了这一,所以下拜到一半退下来
    荀彧瞧着他弯腰仰首的尴尬涅,微微一笑,心道:“此人不算聪敏,反应略微迟缓”若是个聪敏之人,在下拜之前必会先试探一下文丑元氏荣的真假
    荀彧又心道:“此人亦非奸猾狡诈之人”若是个奸猾狡诈之人,下拜前忘了问,下拜中忽然想到此节,却也不会中途停止,而定会若其事地拜下去,等拜过之后再寻机刺探文丑真假
    虽然做出了这样一个判断,荀彧并未露出轻视一来,他和文丑一样敬重岑竦的母亲,同时亦奇岑竦方才赠食给青壮流民的举动,二来,岑竦固谈不上多智敏捷,可他这番举动却正说明了他的淳朴实在只有淳朴实在的人才会不加掩饰地跟着想法去走,而且他能在下拜到一半时想到“文丑是真是假”这个问题,却也不是很迟钝笨拙,比大部分的寻常百姓强多了
    文丑示意李宣取出中尉蝇出示给岑竦看有元氏荣,有中尉蝇这应不是假的了岑竦涨红了脸,深为自己方才的下拜迟疑而感到不安,忙一拜到底,说道:“小民拜见中尉”
    文丑一把搀住他,不让他行伏拜大礼,笑道:“地上脏孝子奇士之衣岂能被脏土所污?”
    岑竦心道:“听说这位来上任的中尉是豫州人,出身颍川荀氏,从邦伯征讨数州,转战数郡,战功赫赫,乃以军功被朝廷拜为吾郡中尉却没想到他居然这般年轻,又这般随和”因见文丑等微服便衣,文丑所带的随从也不多,遂问道,“中尉缘何微服出行?”
    “州牧传檄,令我安守赵郡为了熟悉民情地形,以便击山中贼,故此我微服行县”
    岑竦肃然起敬,说道:“为安吾郡,中尉不顾秋凉,微服行县,查探民情地理,实令小民钦佩”问道,“有什么是小民可以帮得上忙的么?”
    “正有两事想要借君之力”
    “中尉请言,只要能做到,小民必竭尽全力”
    文丑笑道:“其一,就是我刚才说的,不知岑君可愿屈就我府主记史之职?”
    岑竦面现难色,顿了会儿,说道:“竦是乡野俗人,有长才,而竟能入中尉眼中,被擢用为主记史,竦诚惶诚恐以竦之能,得为此职,已是奢求,本不该推拒,可家中有老母,此事,竦需得先禀告老母,若家母允可,自乐於供中尉驱用,可若家母不愿竦离家而不许?”
    “君是孝子,如君母不许,我当然也不会损君孝子之名”
    岑竦如释重负,拜谢文丑
    荀彧在边儿旁观,把岑竦的表情举止看得清清楚楚,心道:“换个旁人被本郡中尉亲口擢为主记史,怕早就兴奋激动了,而这岑竦却一儿也没有惊喜,首先想到的是他母亲此人果然淳朴孝母”
    岑竦问道:“不知第二件事是什么?”
    “我等多是外州人,唯公宰是本郡人,但却不是石邑本地人对贵县的情况,我等都不很熟悉,君若有暇,我想烦请君为我等做个向导,如何?”
    文丑这句话半真半假
    他们几个人多是外州人,这句是真;对石邑的情况不熟悉,这句是假元氏荣虽非石邑本地人,然而他土生土长,在常山国生长了三十多年,对石邑等县的情况却也是很熟悉的,要不然,文丑不会只带他这一个常山国人随从出行
    之所以这么说,毕竟是与岑竦初见,文丑虽奇其行敬其母,一见面就要辟用他为主记史,可说到底,这个辟用主要是根基於岑竦的淳朴孝顺和奇行,就目前来说,却是与岑竦的能力关,多的是为了扬他自家“辟贤用能”的美名
    因此,文丑想借着“请岑竦为向导”这个由头多与岑竦接触接触,以能好地了解其人能力若是普通,那么如果岑竦的母亲不答应他出仕中尉府,也就算了,不强求;可若是此人不止有奇行,而且可堪大用,那么如果他的母亲不愿意他出仕的话,文丑还要再请三请
    “此易事耳,竦愿为中尉领路”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