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大黄袍》第263章等一人归

汉明大黄袍最新章节目录
   ; 龙王爷不长眼,天公就不作美。农忙时一滴雨都不下,现在颗粒无收,快入冬了,河南的秋雨,一场接着一场。马车缓缓驶入一处偏僻的小村庄。穿着蓑衣的赶车夫抬起头,露出稚嫩的脸庞。少年对着车内说道:“你等等,我去找找人家。”
    他跳下车,刚走几步,又转身回来,将马车拉到一棵树边上,系好缰绳,又说道:“马系好了,不会乱跑,你别怕。”对于车里边的那个人,少年真的是呵护地就差拿香炉供着了。
    “恩。”车内传来一个声音。很轻,但听了让少年很有力量。
    这个声音,足以让少年郎开心一阵子。这是今天她对他说得第一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少年郎就每天开始期盼起车内的那个女孩子,对他说第一句话。
    有时候,大抵就是“我饿了、我想方便”之类的,但也令少年郎激动好一会儿。似乎意识到自己有些犯花痴了,他摇了摇头,甩干脸上挂着的雨水,朝村内走去。
    少年郎步入村子。东村的庄稼汉这时候都已经闲了下来,坐在自己院子内,倚靠这门框抽着旱烟,这烟,大抵是山上土生土长的土烟,过过嘴瘾,卖都卖不出好价钱。妇人们雨天也没啥活可以干,坐在院子里,将湿哒哒的麻搓了又搓。看到一个陌生人走进村子,顿时警惕起来。
    他刻意避开那些不善的眼神,轻叩了几下一户还算宽敞的院门。里边传来低沉的沙哑声,然而那声音一声比一声高亢,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开嗓了一般。
    “福贵!是福贵回来了吗?快!快进来!门没锁。”
    少年郎有些犹豫,犹豫是不是要进去。但最后,还是走了进去。院落很大,少年瞧了瞧,收拾得很干净,地上竟然还铺了平滑的地砖,看来以前也是户富裕之家。少年郎摘下头上的斗笠。正是那罗一飞。
    “福贵啊!快进来。大爹眼睛瞎了,看不见了。唉,一年没消息了,你高中没?进来。让大爹摸摸你!”声音有些颤抖。
    罗一飞缓缓走进屋子,看到里边的装饰,不像是个穷苦人家。不知道为何沦落到这等地步。他一眼扫过去,看到太师椅上坐着个老头,手中的拐杖点在地上。似乎只听到一个脚步声,便道:“福贵啊,二郎呢?二郎还在外边吗?”
    “老人家。你认错人了。”罗一飞道,“我不是福贵。”他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老头,似乎是真的看不见。“老人家,你就一个人住吗?”
    老头没有听罗一飞说的话,整个身子慢慢垮了下来,靠在椅背上,呢喃自语道:“不是福贵回来了啊。不是福贵。”他叹了口气,“一年了。还没音讯。”他的手不断地拍着大腿,有些丧气。
    “老人家?”罗一飞侧过身子,看着老头的眼睛,轻声喊道。
    “你有什么事吗?”
    罗一飞张望了片刻,道:“我和舍妹二人,途经此地,天色不早,便想在此留宿一宿,不知道老人家可否行个方便?”
    “随便吧。若是不行小老儿这里脏,后头有间空房。自个儿收拾一下,能凑活睡。”老头似乎沉浸在悲伤之中,不喜说话。屋内静悄悄的,只有雨点打在屋瓦上的滴答声。
    罗一飞眉头舒展。笑着感谢道:“那边多谢老人家了。”他赶紧跑出去,将村口的马车牵过来。他送马车边上抽出一把黄纸伞,撑开来,道:“王……王絮儿,出来啦。今晚就在这边住下,等雨停了。咱在走。”
    王絮儿带着头纱,走出马车。罗一飞赶紧伸出手搀了一把,将她引下车。黄纸伞被他举在王絮儿的头上,忽然意识到自己穿着蓑衣,瞬着滴下来的水,都落在了一边王絮儿的衣服上,赶紧道:“衣服要淋湿了,你自己拿着伞。”
    “哦。”王絮儿接过伞,跟在罗一飞身后。两人一前一后,走到堂屋前,罗一飞脱了蓑衣,看到一个中年妇女,正提着个篮子,从门口走进来。
    “你们两个是什么人?”走进看,是一对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女,稍稍放松了警惕。
    “哦,大娘。我们是借宿的。”
    中年妇女点点头,道:“哦,那我等会儿帮你们收拾下。”她走进去,将篮子放在桌子上,端出一碗饭菜,道:“叔公,吃饭了。”
    两人看着中年妇人服侍完老人,帮他洗好脸,然后扶进屋子。她收拾好碗筷,道:“你们跟我来。”
    妇人帮着收拾干净一件空置的屋子,里边一张床很精美。一盏油灯点起来,屋子里敞亮了。罗一飞站在一边。
    “能问一下,福贵是谁吗?”
    妇人收拾床被的手停顿了下来,叹了一口气,道:“是叔公说的吧?”
    “我们进来的时候,他一直在念道着这个名字。”
    妇人回过头,道:“是他的儿子。算起来,也是我的一个大表哥了。年纪才不到二十岁,去年到京城赶考,今年我家那个去县学问消息,结果一个很看好福贵的老爷告诉他,福贵缺考,没有参加科举。后来就杳无音讯了。这些事我们都瞒着叔公,怕他知道了难过,就这么整日干等着。都一年了,叔公的眼睛本来就不好,时常流泪痛苦,眼睛也瞎了。好好的一个家,现在就剩他一个人了。本来还有点底子,也被一次赤脚贼抢了个精光,唉,都是命啊。”
    妇人收拾好被褥,道:“你们就凑合着在这里睡吧。”
    “多谢大娘了。”罗一飞走过去,道:“絮儿,钱。”
    “哦。”王絮儿从腰间拿出几钱银子,估摸这也差不多了,交给罗一飞。“大娘,我们也没什么吃的,这银子您收着,算是我们留宿伙食的银钱。”
    几钱银子,多于一个农村人家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朴实道:“用不了这么多。你们拿回去吧。”
    “没事,大娘你就收着。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下得完,就收着吧。”
    妇人笑了笑。道:“唉。那我去给你俩做些好吃的。”
    “那就谢谢大娘了。”罗一飞下了山,走入俗世之后,这话匣子更多了。妇人离去之后,他看向坐在油灯下看书的王絮儿,担心地问道:“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都一个月了。”
    他不经意地瞟过那张干净地瓜子脸,油灯下很好看,说不出的好看。王絮儿自从离开京师之后,整个人都有些沉闷冷淡,话也不多。
    她翻到后边一页,看了眼罗一飞,这个保护她一个月,跟她差不多大的小道士,道:“我生病了。”罗一飞嘴巴一滞。“啊?你生病啦。那也不和我说。我给你找大夫去。”
    他刚走到门口,王絮儿便抬起头,道:“没有用的。京师里看过好多大夫了,看不好。”罗一飞的手,从门上放下来,转过身子,看着很安静地看着他的王絮儿,坐回到桌子边上。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一个看病都看不好的女孩,嘀咕了一句,“真的治不好吗?”
    王絮儿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本书上。道:“说不好,也许能治好,不过大夫治不好,我自己可以治好也说不定。道长说。求生的办法就在这本书上了。”
    “你能治病?”罗一飞的眼睛瞪大了。他有些怀疑王絮儿说得话,道:“那个杨帆他治不好你吗?”
    王絮儿手一颤,眼中出现一丝波动,问道:“你和杨大哥认识吗?”
    “认识啊。”
    青灯下的两人,似乎话多了起来。罗一飞歪着脑袋,好奇地看着这个瘦弱的女子。
    “能和我讲讲吗?”
    “我们在道观偷吃的时候认识的。他还耍赖皮。将我师父叫过来,结果我就惨了。”
    “呵呵。”王絮儿掩嘴轻笑,看得罗一飞惊呆了,张大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你……你……笑了。”
    王絮儿瞥了一眼呆呆的罗一飞,道:“我不能笑吗?”
    “不是,我是说……我是说……你笑得很好看。”
    王絮儿看了很久的说,车上看,路上看,就连睡觉时也要默念当中的句子,才入睡。她相信老道说的话,也信苏先生给她这么说的用意,所以,坚信求生的方法就在这书中。“这些天来,多谢你照顾了。真的很谢谢你,一飞。”
    小道士脸颊红红的,眼神飘起来,抓了抓头发,道:“我……你……我是师叔祖嘱托的,你不必谢我。”他的口齿有些不利落了,说话都是吞吞吐吐的。屋外的敲门声,正好替他解围了。
    “我去开门。”他蹭蹭蹭地跑开了。
    进来的时候,罗一飞手上多了两碗面,热气腾腾的。这年头,能吃上这样的好东西,已经是少有的了。那妇人也是看在那几钱银子上,才将家中剩下的一些白面,混上黍米面,做了顿好吃的,给这两个少年。
    “面来了,快吃吧。”罗一飞将其中的一碗面递给王絮儿,道:“你快吃。吃了身体就暖和了。”王絮儿将碗里一半的面,又倒给了罗一飞,故作生气道:“这么多,你让我吃这么多,变大胖子啊。”
    “啊?你还能变大胖子吗?”罗一飞笑道。
    王絮儿哼哼了一声,闷头吃面。雨淅淅沥沥,这对少年,欲往巴山蜀水而去,还有大半的路途等着他们。而现在,他们似乎没有经历过什么风浪,很幸运。
    王絮儿吃了面,便继续坐在桌前看书。罗一飞贴心地收拾起碗筷,靠着屋外接起来的雨水,将碗筷喜好,送回到了一边大娘的家中。却看到那老头,又折返出来,独自一人坐在门槛上,倚着门框发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点点水花。
    他蹲在门槛边上,道:“福贵……他是去京城赶考了吗?”
    听到福贵这个字眼,老头的脸上才有了一丝波动,将头稍稍直起来,听着雨声,道:“我的福贵啊,算起来今年也有十九岁了。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俺不信。福贵他从小就很喜欢读书,背书什么的,在村里最有才气。后来,我怕村里那些顽劣的小子带坏我家福贵,专门从城里聘了教书先生,来教我家福贵读书。”
    罗一飞蹲着,将手垫在下巴底下,道:“你家福贵有你这个爹,真好。我都不知道自己的爹娘是谁,从下在山上跟着师父。”
    “师父?你是小沙弥吗?”老头问道。
    “不是沙弥,就是个打杂的。后来师父走了,我也下山来了,带着自家的妹妹,往老家回去。”罗一飞这套说辞,是王絮儿教他的,算不上骗,至少能够圆过去,算是半真半假,所以他说起来,也没有那么难。
    老头继续讲道:“我家福贵啊,什么都好,就是人太单纯了。记得乡试的时候,为了背一个昏倒在地的老头儿回家,差点错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