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长城》267协防锡兰[2]

海上长城最新章节目录
   力,两个营稍微嫌多,和平时期,英军自然不会答应。但是双方现在站在一条战壕,两个营也不算过分。于是亚历山大将军很是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只是说明期限他不能给予肯定答复。
    能做到这个地步,李广已经相当满意。要知道海抗军驻扎唐港,实际上丘吉尔已经很是后悔。本来丘吉尔以为海抗军就那么几艘小小的战舰,对大英帝国的统治不构成威胁,随时都能控制住海抗军。但是海抗军其实只是和英国合作了小半年时间,就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仅是海军力量强大,连陆军都扩充到了超过英国在锡兰驻军的水平。
    而亚历山大能答应李广这个要求,主要还是看在海抗军曾经在敦刻尔克救援英法联军的面子上。在英国殖民地驻军,还不归其指挥,这种事情,除了美国兵,海抗军还是头一份。
    李广送几位贵客出门,亚历山大将军还着重请李广考虑海军的指挥权问题。李广表示一定慎重考虑,双方就此话别。
    条件谈妥,李广立刻安排部队出兵。
    首先是陆军,根据缅甸的地理地形,李广决定让苏青带队。
    说是两个营的部队大约两千人,但是可没有准确说明编制。李广迅速的给苏青调配了一个两千多人的混成团。
    其中一个丛林营--四个连,一个山地连,一个野战连,一个炮连,一个装甲连,一个高炮连。
    另外,还调拨了一个混成战机小队,十二架p40战机和六架运输轰炸机。也统一归苏青指挥。
    部队的总人数虽然超出了两千,达到两千五百。但是如果把高炮连和战机小队单列,仍然还是两千陆军,也算说得过去了。
    需要指出的是,苏青带领的装甲连,全部装备的都是英制威克斯坦克。海抗军现有的坦克只有法制的**1坦克和英制的威克斯坦克。而法制坦克的重量超过三十吨,实在不适合缅甸的地形,大多数缅甸的桥梁也难以承重三十吨。
    威克斯坦克,说是坦克,但是实际上只有两挺水冷重机枪,当不得坦克使用。为此海抗军已经改装了不少。苏紫紫生产的凝固汽油弹已经有了一些产品,根据这种胶装燃料,海抗军的工程人员很容易就造出了喷火坦克。
    另一部分,摘除了炮塔,仿造海抗军的坦克歼击炮,装备了一门三十七毫米高炮。防护仅仅是在前面加装了一圈一英寸的装甲。虽然样子很丑陋,但是具备了基本的坦克作战能力。
    李广在和苏青面授机宜之后,这支部队当天就装船奔赴缅甸。
    海抗军在锡兰的兵力再次减少,不过李广很心安,这次行动解决了一直以来压在李广心中的一个纠结。希望能对中国的抗战再多尽一份力吧。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