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残汉》第二十五章无双夏侯

热血残汉最新章节目录
   比起伤亡更让毕舒生气的是对这样的局面他还真没有解决办法。
    你说水淹吧,怀县的地势还比较高,水根本就上不去。
    破墙吧,这可是个力气活,而且这得拆到什么时候啊!
    火攻?每次只能烧一小块地方有什么用处?
    用炸药?且不说这性价比酸爽的让人难以接受,而且敌军会傻不愣登的看着你在那里埋炸药吗?
    用人命去填?用谁的?自己的部下当然不行了,张辽的部下好像也不行。
    匈奴人?也不行,自己这样搞了以后匈奴人还会愿意给自己卖命吗?再说了就匈奴人那小短腿进去不和送死一样嘛。
    这司马家实在是太可恨了,将来要是落到了自己手里一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才能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可是再发狠也没有用啊,看着部下闪烁的眼神,毕舒知道他们也同样没有好办法。
    也是,大家都是正常人,那见过这种奇葩呀!
    正常人谁会没事把自己的地盘搞成一个老鼠洞啊?这样做除了恶心死对手之外自己也难受的要死啊!
    不过这可怪不得司马家,谁叫双方实力这么悬殊呢?你以为司马家这样的世家贵胄就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破地方?这不也是被逼的嘛。
    思前想后也没有想出好办法,最后毕舒一狠心还是决定稳妥为上,一个字——拆!
    其他人从这怀县城只看到了敌人的无耻,自己却看到了敌人的才华和坚韧,这样的敌人是最不好对付的。
    虽然毕舒也是一个老行伍出身,年龄也比主公李归还大的多,但是他真正行军打仗的本领却是跟李归一点一点的学出来的。
    而在他所有学到的东西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对不冒任何不必要的风险,错过战机可以再等,冒失送死只要一次就没有再来的机会了。
    不就是耽误一些功夫吗,自己耽误得起。
    按照原来的计划毕舒应该迅速南下和贾诩夹击曹操,使其首尾不能兼顾,现在看来一时半会是难以实现了。
    但贾诩那里有足足六万大军,其中还有众多精锐,就算不能一举击败曹操也绝不会处于下风。
    相识多年,毕舒对贾诩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在他看来贾诩实际远比自己要强,之前的一些失误只不过是因为缺少了一些运气而已。
    贾诩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就算是只让给他这一路兵马讨伐曹操他也不会有丝毫畏惧。
    当然了,对于李归安排了这么大的阵仗对付曹操他也是没有意见的,狮子搏兔还需用尽全力,何况是定鼎之战呢?
    但是偶尔一想到自己的光辉可能会因此而大为失色,他的心里也不是没有一丝遗憾的。
    不过他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不会为这点虚荣而干出任何不理智的事来。
    在毕舒南下的时候来自关中的大军也已经全部到位,再加上这些年收编的李傕部队和新招募的部队,贾诩手里已经有了齐装满员的六万大军。
    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部队,就算是单挑曹操贾诩也有八成的把握。
    在接到毕舒已经南下的消息后,贾诩留下大将杨昂、邓芝率领来自关中的农兵留守宛城,又派李严、李应带领一万旧部进驻了比阳,和李通、刘晔对峙。
    这样安排一方面防止他们偷袭自己的后方,另一方面是防止他们北上去增援曹操。
    而贾诩自己则亲率四万大军北上,以黄忠率领的五千李傕旧部里的精锐为先锋,浩浩荡荡的向着许昌蜿蜒而来。
    得知明军进犯的消息后,曹操经过深思之后留下长子曹昂看守许昌,自己则集结了所有的精锐前往昆阳和贾诩决战。
    这次明人动员了近十万大军,全部都是战兵,实力上远远超过了自己,自己唯一的胜机就是趁着两路明军还未汇合的时候各个击破。
    河内的地形毕舒南下固然不容易,自己北上需要渡过大河,要想大破毕舒军也是十分困难的。
    而从南阳直到许昌这一路地形平坦,没有什么名山大川可以作为天险屏障。
    这样的地形决定了贾诩北上固然容易,但是曹军的反击也可以变得十分犀利。
    只要运筹得当,消灭了贾诩这大军毕舒只能不战自退。
    为了抢占先机,曹操派遣最为信重的大将夏侯渊为先锋,先行赶往昆阳据守。
    而这个时候贾诩选派的先锋大将黄忠立功心切,率部疾行也试图抢先拿下昆阳打开通往许昌的门户。
    但这样一来他就和本应护着他侧翼的潘璋和太史慈两部脱离了。
    倒不是说黄忠就真的有勇无谋,而是以之前的军情判断,曹操的部队要到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这期间黄忠有绝对的把握攻下兵力稀少的昆阳。
    但是夏侯渊的行军速度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所有将领的认知,他只用了一天就率部赶到了昆阳城外。
    就这样,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生死冤家宿命般的在昆阳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遭遇了。
    但这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夏侯渊统帅的的先锋部队是一万精锐,不但人数上比黄忠多了近一倍,质量上也不可同日而语。
    迅速的判断了一下形势,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夏侯渊不顾疲惫展开了鹤翼阵型企图一举消灭黄忠所部。
    夏侯渊的部队是曹军中最能打、装备最好的部队,刚一接战就打得黄忠所部节节败退。
    愤怒的黄忠立刻亲自带着数百死士突击夏侯渊的右翼,企图凭借个人的勇武扭转不利的战局。
    黄忠确实是万中无一的猛将,他的亲卫也都是百里挑一的豪杰,但只可惜战争不是单挑,面对进退有度的曹军大军,他的努力只是可笑的挣扎罢了。
    虽然黄忠确实一度突破了曹军的阵列,但是训练有素的曹军却每次都很快的构建了新的阵列。
    几次冲击未能得手,而夏侯渊的骑兵已经包抄了过来,眼见大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黄忠不得不下令全军退往西南的孤山固守待援。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