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第三百七十四章予民以利[2]

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最新章节目录
   口粮!“刘莽对着麾下文武说道,他可不想养白吃白喝之人,如果有人不从军那就准备饿死吧。
    “主公不可!“刘莽话一落口,徐庶也站了出来,反对了,断掉那些百姓的口粮。亏刘莽想得出来,本来他们来到寿春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不就是那些寿春的土地嘛!也是为了更多一个活路,之前徐庶因为赵云私自做主,减少了口粮发放差一点把寿春搞成哗变。刘莽要是再来这么一出,当兵打仗是死,得不到粮食也是死,这些百姓一旦民变了,那么边上的刘备孙策可能会笑死的!因为他们攻打扬州,他们放任百姓不就是为了让这些百姓哗变嘛!更何况这百万百姓之中可是有着二十几万的山越人。这些山越人本来对于加入军队就很是反感,他们认为这是汉人故意想要让他们送死,这些山越可是孙策的一个大难题,要是能够让山越加入军队恐怕孙策早就做了也不至于到现在。
    “那难道就不作为了嘛!“刘莽有点怒了,白白养着百万百姓这可不是刘莽的风格。而且刘莽的预备役制度这是想要为之后争霸天下做好准备的,他占据的地盘小,只有扬州一地,而在北方老曹都快要统一河北了,南方长江之上江东和荆州也是比他刘莽军要富裕得多,底蕴也要强大得多。他又没有长江天险来阻拦敌人。整个扬州可谓是一马平川,和徐州兖州搭界一旦曹操空出手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刘莽。
    刘莽的扬州在各个方面都要比之这些个老诸侯们都要差得多,但是刘莽的扬州有着一个这些诸侯们都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士族少!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整个扬州寿春也就是百万百姓罢了!原先寿春的士族世家要么就搬迁到了江东,要么就是被人消灭掉了,所以寿春是一块无主之地,干净无比,就连庐江郡有士族但是像周家那种大族都被刘莽一把屠刀屠宰完毕了,可以说现在的扬州可以算得上是任凭刘莽施为的。
    本来他以为没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他能够政策更加的通达,但是谁知道还有百姓这道门槛在。
    下面的文武全都不说话了,这民义这个东西说他大吧,能有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嘛!自古以来就是官本位,哪里会在乎什么民义,说民义小吧,一旦搞大了,比如刘莽现在一旦真的用断绝口粮去威胁,可能导致的结局就是官逼民反,整个寿春扬州都陷入动荡之中,那么刘莽所用的征召之策,还有扬州之策可就都完了,甚至可能还要搭上自己麾下精锐。让刘备前来摘桃子,别看刘备现在怂了,被吕布军痛扁了一遍但是刘莽相信一旦扬州暴乱了,刘备绝对会从新挥军东来的。
    “元直子扬,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嘛!”徐庶和刘晔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征兵这个事情还真的难办,要是用强的,可能百姓就会哗变,就算不哗变这种不情不愿的士卒你敢用吗!别最后上了战场捅了你的刀子就不错了,不用强,百姓有田有粮食供应为何要和你打仗玩命啊,所以说自古以来汉人就是温顺的一个民族,只要不到绝路之上绝对不会起来反抗的,他们更加去会适应坏境而不是去改变坏境,这才是为何汉族能够一次次的被外族入侵但是却能坚挺下去的原因。
    徐庶和刘晔都陷入了沉思这后面的人更加没有好的计策,只有贾诩一人在那泰然自若。小眼睛都眯起来了,像是在假寐一般。
    “贾诩!”刘莽还是把这个老狐狸给忘记了啊!这个老狐狸这么多年来,当过的官职也不少了,对于百姓定然办法要比徐庶和刘晔这两个年轻人要有经验得多吧。
    “文和先生军政议事,可是先生却已经闭目养神了,先生定然已经成竹在胸了,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办法教我呢!”刘莽眼光烁烁的看着贾诩,要知道这个问题还是贾诩提出来的,也是贾诩一眼就看出了这征兵最困难的不是兵粮也不是军械而是这个民心,大家都不愿意参军你能这么办。如果贾诩有办法那么刘莽就自然可以实行屯田之策了,如果没有,这个贾诩军策之时闭目养神视为藐视主上啊,刘莽定然要收拾这个老狐狸一番,军政议事还能闭目养神这是在嘲笑这次军策嘛!刘莽不爽了,自然也不会让老狐狸舒爽的。
    “额!”贾诩完全属于躺着都中枪的人物,他本不想插入这次的军政的,毕竟他是刚刚加入刘莽军的,军政之上不管对错,那可都是会得罪人的。如果说对了,那么难免给人一种抢风头的感觉,特别是徐庶和刘晔等人在的时候,你说这两位都没有想出来,你贾诩说出来的,那算是什么事情?算挑衅嘛!你贾诩的能力比我们强?如果说错了又不免被人嘲笑能力不行,他贾诩在得到了生命保障了自然就需要得到荣华富贵了。你说这第一次的军策反正对错都是得罪人的,那还不如一言不发呢。
    可是贾诩像逃避过去,刘莽却不放过他啊!贾诩心中苦笑得摇了摇头,他也只能站出来了,再不回答以他的这个新主公的性格还真的能惩罚自己一番,这个主公可是从来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被逼迫无奈,贾诩就只能站出来了,果然贾诩没有让刘莽失望“主公,主公屯兵之策可行,但是迫民却不可取!“
    听了贾诩的第一句话刘莽白了白眼睛,在场的有是不是傻子会不知道嘛!这不是纯属废话嘛!
    “迫民可逼民反,那我军何必要去逼迫百姓造反呢!“贾诩又说了一句废话,要是不去逼迫百姓,百姓会心甘情愿的把自家的儿子丈夫送去参军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此言出自老子第七十一章,是说百姓们都不怕死,干嘛要用死去逼迫百姓呢!刘莽逼迫百姓直接就是把百姓朝着死路上逼迫,百姓为了活命自然会起来反抗反正都是一死不是嘛。
    贾诩这几句话是想如何,在数落刘莽的过错嘛!是想嘲讽刘莽一番?如果是那样的话贾诩的目的达到了,就在刘莽有些恼怒的时候贾诩接着又说道“可是太史公也曾经说过,太史公说过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不管是百姓还是士族活在乱世无非争利罢了,主公想要让百姓踊跃参军只需要給予百姓利即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9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