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卿》362袁掌柜

赤卿最新章节目录
   杨氏不好当着凤川面说什么。
    只能回屋子跟乔父念叨。
    这个凤川是个好姑娘。
    只是她太过于勇敢。
    乔元跟她在一起,总是会受伤。
    “你这个婆子,两人高兴便是,叮嘱元儿多加小心便是,其他不必操心,咱可不能做那拆散之事,人家姑娘可是把自己托付给了咱儿子。”
    杨氏当然明白,她不是那种恶人。
    只是担心,两个人年轻又冲动,热情又富有正义,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卷入风波,到时候受罪的还是儿子。
    乔父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这事情若是说了出去,凤川又要多想,何况人家未必会听,小两口好好过日子,过了一两年有孩子了,自然好了。
    可杨氏总是害怕,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惶恐。
    而令其最为生气的还是两人为了探案骗自己。
    “我只是担心他们的安危,他们可是宁可撒谎也要冒险,曾经我们乔元多听话啊,不让他出去,他都不会远走,这下可是有了凤川,什么危险都不害怕。”
    乔元虽然不是两人的亲生孩子。
    但杨氏一直把其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隔日,乔元来屋子探望娘亲。
    乖巧的同女孩子一样,帮着捶背,帮着揉腿。
    “娘和爹不能跟你们一辈子,以后你要多照顾凤川保护凤川,但更要知道照顾自己和保护自己。你若是有什么,她一个姑娘怎么办?”
    乔元知道娘亲的意思,答应以后两人一定会小心的。这次案子也是特殊,没想到那人如此狠心。
    “凤川是个善良姑娘,她总是想帮帮别人,来日一定会有人帮自己的,也算积德。”
    杨氏叹气,自己何尝不知她是一个好姑娘。
    她明理懂事,善良热情。只是不顾安全让人担心。
    “好了,你回去,我不会怪凤川。你让她不必多想。”
    杨氏心里不免担忧,正巧老友前来。
    正是茶庄袁掌柜。
    “袁掌柜怎么来了?”
    袁掌柜倒是不客气,先找了椅子坐下,接着问。“听说你家的儿媳是我们临安有名的女探师?”
    虽然杨氏不想承认。但还是点了头。
    袁掌柜垂头丧气,前两日自己带着娘子出门,害怕家中的宝贝被坏人或奴才偷走,便藏了起来,谁知道回来后还是不见了。
    “哦?这怎么会?若是不见,一定是熟悉你屋子的人,丫鬟拿的?”
    袁掌柜平时待人很好,他相信这些丫鬟。有的甚至跟了自己五六年有余,怎么会做这种事呢?
    何况自己藏东西的时候。一看书··只有夫人和自己在屋子里,根本没人看到东**在花盆里。
    说道花,他叹气,自己特别从外面弄了一盆花,放在那些花里,还调换了位置,将其放在最里面,不会有人知道的。
    回家也没发现有何不妥,屋子没有被翻,只是东西不见了。
    “所以,还是求你的儿媳来帮忙找找。”
    老友开口,杨氏自然不好拒绝,忙说着自己这就去找。
    过了一会儿,凤川跟着前来。
    “姑娘,我是杨掌柜的朋友,免贵姓袁。”
    凤川礼貌的回应,便问起东西。
    “我多嘴问一句,掌柜丢的是?
    他想了想,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宝石。
    前些日子自己认得一个商人。
    他非常喜欢自家的茶叶。
    自己便送了他些许。
    他便要从此运茶叶,在余娆一带做茶叶生意。
    商人为了保证两人永久合作,便送了一颗红宝石。
    他出门,担心红宝石被人偷走,又不想带在身上,只好弄了一盆郁金香藏在了花盆里。
    凤川咧嘴笑了一下,这个季节哪里有郁金香啊?
    正是郁金香惹眼了。
    “姑娘不知,我可是养了许多的郁金香,可这盆郁金香是我前些日从别处拿的,别人送的,我想它的盆子大,所以便放在其中,以为可以埋住,没想到。”
    越说越气,这什么人这么可恶?
    杨氏忧虑万分,催促凤川帮忙想想办法。
    “娘,我可以去那里看看吗?”
    杨氏点头,并让人叫来乔元一块儿跟着。
    她倒是没记着之前的事。
    看来杨氏还算通情达理,体贴。
    凤川暗自决定以后不再探危险的案子了,毕竟不能让娘亲跟着担心。
    “还好娘亲不计较。”
    乔元笑了笑,自己的娘亲,自己了解,可不是那种人。
    袁掌柜听到两人的谈话,笑呵呵的看着,“你们在说杨氏?”
    接着眯着眼睛,自己认识她有年头了。
    这个人就是看起来嘴巴不饶人,实际上没有比她更善良的人了。
    她也是因为善良,吃过不少的亏呢。
    说起过去的事,袁掌柜抿嘴。
    “这杨氏对你一定很好!”
    凤川连忙点头,婆婆很关照自己,疼爱自己如同女儿一般,自己能嫁给乔元也是福气。一看书要·1要kshu·
    “你婆婆嘴上不说,可娶了你这样的媳妇,心里也是高兴了呢。”袁掌柜微笑的看着凤川和乔元,两个人甜蜜的笑着。
    到了袁家,即为普通的院子,并不像其他人家那样富丽堂皇。
    看来平日袁掌柜并不是那种浮夸之人。
    想想也是,他为人看起来也很朴实,没什么架子。
    “这就是鄙人的宅子了。”
    凤川和乔元先后进入了院子。
    奴才们非常懂事,先后驻足问好。
    看到了几个奴才。凤川先观察了他们的眼睛,大家目光都很正常。
    掌柜先后将几个奴才叫到一起。
    凤川询问,当晚是否听到了什么声响?
    一个小丫鬟说听到了声响。当晚因为老爷和太太回母家奔丧,所以自己留下看屋子。
    午夜子时,突然风很大,将窗子刮的忽闪忽闪的。
    因为有些冷,所以她起身去关窗。
    可另一侧却出现响声。
    她因为当时也是困倦,就没在意那面有什么,关上窗子回头去看。那里窗子开着,倒是什么都没有了。
    凤川前去她说的那位置看。
    袁掌柜悄悄告诉凤川,正是那个位置。
    那个位置自己有放了花。
    “哪盆?”
    袁掌柜指了指地上的最大的盆子。念叨着,“就是这盆了。”
    凤川看了看,走上前闻了闻。
    “这是假的郁金香,真的应该有一股淡淡的香气。”
    袁掌柜说不出话。毕竟这花是别人送的。
    “假的?”他有些好奇。
    那假花有什么关系呢?
    凤川说没什么大关系。只是这假的东西一眼就会被人看出。
    如果是多年偷窃之人固然知道,这假花一般人不会摆放在屋子里,除非这里藏着什么,而这么大的花盆,他只要伸手就能将里面的东西拿走,毫不费力。
    袁掌柜摸摸下巴,这事情奇怪,自己都不知假花。也是刚刚凤川说了才知道,他人怎么就能看出是假花呢?
    说实话。凤川若不是上前闻也不知是假花。
    这种花不知什么花,但通过了人工的改造最终变成这个样子。
    不过这花外貌与郁金香无差,盗贼如何分辨的呢?
    凤川趴着窗子看。
    因为袁家的窗子高于普通家。
    所以下面有一个小小的脚印。
    看来这个人是攀爬着墙体上来朝着里面看的。
    可他若不是知道里面有宝贝,怎么会快速偷走呢?
    凤川推断,这个人应该还是院子里的人。
    “你们几个当晚都在做什么?”
    几个丫鬟和奴才站在那里。
    纷纷说了当晚自己在做的事情。
    “我当晚不当夜,正在睡觉,所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当晚当夜,老爷夫人不在,小姐少爷也睡着,我偷懒了,靠着院子的角落打了一会儿吨。”
    一个奴才看着老爷,说自己那晚自己三更天起来替换虎子,当时迷糊着抬头,看到弯弯的月亮带着皎洁的光环,照耀在头顶,自己困倦的晃着身子前去换虎子了。
    凤川点头,接着问丫鬟。
    可丫鬟还没说她就摆手。
    “你别说了。”
    丫鬟倒是紧张了,自己没做过这种事情,为何凤川如此断定?
    “我没说你,我想贼人是他。”
    凤川指着刚刚那个小奴才,看了看说。
    小奴才当然不服气,看着凤川,抿抿嘴。
    “你这个姑娘可是血口喷人,我都说了那晚起来替班,不信你问虎子。”
    凤川笑,案发时辰是子时,三更天的时候起来与那不发生关系。
    “可之前我一直在睡觉啊。”
    男子委屈的看着老爷,说自己可是冤枉的,来这儿也有一阵子了,自己怎么会偷老爷的东西呢?
    袁掌柜自然相信他,可凤川不会说无根据的话。
    她指着男子,若不是他为何要撒谎。
    “我说的都是真的,句句属实,没半句假话。”
    说到这里,凤川笑了,天大的假话,就是那天的月亮。
    “你这个人说谎真是撞倒了佛主,你可知那日是十五,月圆之夜,你竟然说看到了弯弯的月亮,你这不是说谎吗,你明明没看到却要说自己看到了月亮。”
    男子愣住了,摇头说自己那是没看,顺嘴说的,那也不代表自己偷了东西啊。
    凤川看着男子,忍不住说着,不仅这些。
    若是一个正常的人在亥时之前入睡,三更起,根本不会困成那副模样,若是说困得东倒西歪,那自然是睡的很晚。
    “当晚你一定是偷了东西,子时之后才睡,所以只睡了两三个时辰,才会困得东倒西歪是?”
    男子还想辩论,却说不出什么。
    袁掌柜看着他,问为何要偷东西?
    他摇头说没有,自己是夫人安排的。
    “什么?”这个答案不仅让袁掌柜吃惊,连同凤川等人都跟着吃惊。
    怎么会呢?
    “你确定?”
    他点着头,说这是夫人与老爷离开前特意交代的。
    袁掌柜有些不悦,叫其出来对峙。
    夫人美貌端庄,出来的一瞬间,流露出的表情便是自己知道了一切。
    “你们别怪他,是我让其这么做的。”
    夫人没有隐瞒,说出了实话。
    袁掌柜不懂,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她看着袁掌柜,说这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曾经有人说红宝石能带来幸运。
    她确实相信,且这东西价值连城。
    可这红宝石到了家之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