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第41-45章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一章刺激(七)
    跟随年轻汉子前来的十几名卫兵轰然应了一声,蜂拥而上,向韩雨嫣围攻过来。他们都是年轻汉子的亲卫,是军中的精锐,早就想上前帮忙,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将军的命令,此时见将军开了口,那还不奋勇向前?
    局势顿时大变,这些卫兵虽然一个个武功不高,却久经沙场,悍不畏死,最关键的是他们懂得用军阵之术来对付韩雨嫣,章法分明,进退有序。韩雨嫣武功虽高,却一时半会拿他们没有办法。
    而那边的和田稚子则立即陷入了危机当中。她最擅长的是伏击、暗杀之术,像这种面对面的交锋,本非她所长,先前之所以轻易当面杀了吴寿生,是因为对方本身的武功远在年轻汉子之下,又在和女人的交合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而现在就不同了,失去了韩雨嫣对敌人的牵制后,在对方高绝的功力下,自己的隐身之术根本没有机会使用,而面对面的作战,自己绝不是对方的对手。
    不到片刻,和田天稚子已在对方的强大刀劲下受了些许内伤,身法变得更加迟缓起来。韩雨嫣虽然有心相助,却被那些卫兵不要命的缠着,一时难以脱身。
    再过得片刻,和田稚子身上的紧身衣也被对方强大的刀气割开了数个口子,露出雪玉一般的肌肤,在火把的映照下耀眼生花。年轻汉子却丝毫不受影响,仍是一刀重过一刀,将她牢牢困在一丈之内。当他将“奔雷”刀使到第三遍时,和田稚子的身子已是摇摇欲坠。年轻汉子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募地大喝一声,宛如空中落下一个惊雷,就在和田稚子的身子一个剧烈的震动时,他手中的大刀猛然上扬,向着和田稚子当头劈落。
    韩雨嫣花容失色,再也顾不得自己受伤,一剑斩断身前的几件兵器,强行破围而去,竟置身后追击的兵器于不顾!可她刚刚破出重围,年轻汉子的大刀已离和田稚子的头顶不足三寸,她是无论如何也救援不及了,一颗心开始向无尽的深渊沉沦。
    就在这时,一柄精致的小钢斧从暗夜中飞了出来,刚开始时还无声无息,等到了和田稚子的头顶处才啸声大作,比年轻汉子的九环钢刀的声音还要大。等众人发现斧子时,它已准确地撞在了九环钢刀的侧面。轰地一声金铁交鸣中,年轻汉子手中的九环钢刀被远远撞在一边,而那柄小斧则空中打了一个旋,飞回到刚刚现身的一个不足五尺高的矮人手中。
    韩雨嫣心中一喜,知道是秦思远救援来了,有他在,敌人再也不可能将自己等拦截住。不过她随后就感觉到背心一痛,原来是一个卫兵的长枪刺中了她。
    韩雨嫣轻哼一声,身子加速前冲,却在同时反手抓住那杆长枪,将那名偷袭他的卫兵连人带枪扯了过来,紧接着一剑插进他的胸腹,当对方从空中跌落时,她忍不住吐了一口。毕竟是第一次杀人,她有些难受。
    而那边的秦思远一到场中就身形不停,双斧连环出击,宛如奔雷闪电一般向年轻汉子攻击,汉子一时不防,被他攻了个手忙脚乱。稍微恢复过来的和田稚子也加入了战圈,身子忽隐忽现,武士刀招招致命,对年轻汉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痛打落水狗是她的一向原则,此时有秦思远在身边,自己一点也不用担心对方还击,那还不全力刺杀?
    秦思远的武功本就在年轻汉子之上,又有和田稚子相助,年轻汉子如何是他们的对手?数招过后,年轻汉子反应不及,被秦思远在左肋上削了一斧,而和田稚子也趁他身子滞缓的瞬间在他的右肩上砍了一刀。
    年轻汉子发出一声痛哼,身子踉跄后退,和田稚子还待上前攻击,外面已传来呐喊声,显然是城主府的打斗惊动了军队,赶来救援了。秦思远喊了一声“走”,一拉和田稚子,向韩雨嫣那边冲了过去,三人会合在一起,迅速杀破卫兵的阵形,一溜烟似的奔黑暗中去了。直到这时,年轻汉子才一跤跌在地上,不住地喘息,显然刚才的一斧一刀令他伤得不轻。
    三人一路高蹿低伏,避开沿途的军队,沿来时的路线潜出了城,到得城外才知道墨战等人还在等着他们。秦思远不禁对他更是欣赏,这人在危险之时还不丢弃朋友,义气可嘉,值得交往。
    会合了的众人连忙向山中撤退,一路上倒是没有什么阻碍,天亮之时,他们已经回到了山中,等墨育强遣人请秦思远等人用早餐时,秦思远他们已经收拾妥当,好似整遐地走出了所住的山洞。
    此后一连数天,秦思远带着墨战等洞越战士袭击了苍夷山北麓下的数个城镇,杀死吴州的官员将士无数,一时之间,吴州南部边缘一带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啪!”一掌将写满情报的纸拍在案几上,孙宣剑眉倒竖,怒容满面,几上的那只茶杯跳了几下,终于没能站稳,翻倒在几面上,洒出的茶水将情报纸打湿,上面的字迹瞬间模糊一片。
    大厅两旁站立的吴州军将领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也不敢出。总督大人平常还算和蔼,可一旦发起脾气来,就如同一只怒狮一样,要择人而噬,此时若去惹他,简直是自逃苦吃。
    这个大厅是浔阳城的郡守府议事厅,厅内站满了吴州第三、四军团和水军师团的大小将领,今天的会议原本是讨论如何向湖州进攻,却因为这封情报,让会议的主题变了调。
    自李文昭率领的光明军夺回了湖州东部的两个重镇灵泉、皇石二城并消灭了吴州军近十万人后,吴州军的士气大受打击,吴州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的余部和水军师团相继退到了德州和吴州境内。孙宣在得知自己的部队大败后,亲自带着吴州第三、四军团赶到浔阳城,并命水军师团返回前线,在让第一、二军团修养补充的同时,也极力准备第三次进攻湖州。
    “你们说说,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孙宣威凌的目光在众将的身上扫了一眼,声音低沉地问道。
    众将你望我,我望你,都不说话,他们知道总督大人心里的怒火极旺,若是自己的话不合他的胃口,恐怕要招致无妄之灾。
    “你们平时一个个像了不得似的,在这个关键时刻怎么都成了哑巴?难道你们的大米饭都是白吃了的妈?”孙宣见手下的将领都不发言,不禁怒火更旺,声调也提高了不少。
    第三军团长左良玉是跟随了孙宣多年的将领,在座诸将中他的资历最深,此时见众人都不发话,只得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大人,洞越人不讲信用,率先挑起战火,实属可恶,尤其是他们重伤了二公子,如果不给他们一点教训,恐怕他们不知道我吴州军的厉害,以后会闹出更大的乱子。再说现在秋收在即,大量的粮食等待收割,如果洞越人频频对我方实施偷袭,只怕吴州南边的农户连粮食都不敢收割了,而粮食一旦收不上来,这西边的仗也没法打了。因此末将以为我们对湖州光明军可以忍耐一段时间,先集中精力将洞越人解决了再说。”
    他知道孙崇扬的重伤让总督大人极为心痛恼火,对洞越人也恨之入骨,急欲报复,因为孙崇扬是总督大人最喜欢的儿子。但如果是因为替儿子报仇而退兵,只怕将士们难以心服,军心士气必会大受影响,因此在反复斟酌以后他说出了上面的一番话,将总督大人的想法用自己的观点表露了出来。
    孙宣确实有先向洞越人用兵的意思,不过他的想法并没有左良玉想的那么简单,在他看来,对洞越人用兵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洞越人撕毁协议令自己的威信大受影响,若是不对他们实施报复,只怕其他的少数民族也会有样学样,尤其是越京国,听说近来有些异常,很可能会步洞越人的后尘;二是洞越人对吴州南边一带的袭击,使得相当多的城镇官府机构陷入了瘫痪,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局面,那一带的秋收确实难以很好的完成;三是为孙崇扬报仇。孙崇扬是他最宠爱的八夫人的儿子,能文能武,一向也深得他的喜爱,为了这个他最喜爱的儿子,报复洞越人也是应该的,何况若是不采取行动,只怕那八夫人对他要有满腹怨言。
    见总督大人听了左良玉的一番话后,脸色变得好看了些,众将的胆子也大了起来。第三军团第二师团长陈贻先鼓掌说道:“末将赞同左军团长的意见,那洞越人确实太可恶,自总督大人上任以来,他们就没少干抢劫、偷袭我吴州军民的事情,虽然最近两年他们老实了一段时间,但这个卑贱的民族始终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不将他们灭绝,我们的后方总是不得安定。”
    第九卷外交第四十二章动怒
    第四十二章动怒
    他的话音一落,众将纷纷表示支持,一时之间,大厅里充斥着对洞越族的声讨之音。
    孙宣将目光转到一直没有表态的第四军团长申公烈身上,问道:“申将军为何不说话?你对此又是什么看法?”
    申公烈原是德州的将领,在孙宣攻克浔阳后归附了他,虽然孙宣看重他的能力,让他做了第四军团军团长,但对这个外来将领一下子爬到这么高的位子上,其他的吴州将领们是有些抵触情绪的,因此申公烈一向是谨小慎微。此时见孙宣发问,他犹豫了片刻,在对方的一再催促声中咬牙说道:“属下本来不想说什么,但大人既然非要属下说,那属下就只好直言了。属下并不赞同对洞越人大举用兵的意见,洞越人虽然可恶,但相比光明军来说毕竟是疥癣小疾,他们再怎么折腾,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大规模的对其用兵似乎并没有必要。而光明军就不一样了,拖的时间越长,对方的实力就会越强,以后打起来也就越困难。而且我们前次在湖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败,如果不打几场胜仗,恐怕军心士气会大受打击。何况我们已经做好了对湖州用兵的准备,此时退兵,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属下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向西攻击。”
    孙宣皱了皱眉,像脸上微微露出一丝不悦的神色,问道:“如果洞越人继续对吴州南部进行袭击,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该怎么办?”
    申公烈似乎早有准备,毫不犹豫地说道:“黎水河及馨江流域虽然盛产粮食,但相对吴州广大的地域来说,该地粮食的产量毕竟有限,粮食的得失也不会对我方造成太大的影响。洞越人是天生的战士,个人战力强大,但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战略战术欠缺,在丛林作战或小规模的偷袭可以,大规模的作战根本就不行。前一段时间苍夷城一带遭到对方偷袭,主要是我方没有准备造成的,只要我们在苍夷山附近将兵力合理分布,加强戒备,及时搞好情报传递,并组织数支由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