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第26-30章[2]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最新章节目录
   思远微一抱拳,说道:“在下来自蜀州,姓元名秦。”
    墨育强“哦”了一声,问道:“公子既然来自蜀州,当知道秦思远其人了?”
    秦思远微微一笑,点头道:“族长算是问对人了,在下曾与他朝夕相处几年,对他非常熟悉。”
    墨育强急切地问道:“那么公子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他的事情?”
    山中信息封锁,但是墨育强还是知道许多关于秦思远的传闻,尤其是他实施种族平等的传闻。当时,听到这些传闻时,墨育强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三百年来,天下大势一变再变,洞越一族的命运却未曾变过,无论是谁任吴州总督,对洞越族实施的都是封锁压制的政策,如今洞越族被封锁在苍夷山的深处,苍夷山以及苍夷山南边的少数府邑才是洞越一族全部的世界。想不到今天能够见到一个非常了解秦思远的人,他自然表现得有些急切了。
    韩雨嫣扑哧一笑,说道:“族长,您是不是太迫切了些?我们赶了很远的山路,可是连茶都没有喝一口!”
    对于墨育强有这种急切的心情,韩雨嫣心里很高兴,因为如此一来秦思远与洞越族达成协议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过和苏小娇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她也知道了很多谈判的技巧,明白有时候你越拖延,越能勾起对方的兴趣。
    墨育强揪了一下胡须,有些尴尬地笑道:“公主说的是,我倒是有些太心急了。”
    他一边请众人落座,一边吩咐身后的两个年轻洞越男子为众人倒茶,自己则在主位上坐了下来。
    那两个洞越男子三十多岁的样子,身高只比墨育强高出一寸半寸,左边一个比较壮硕一些,右边的那个则稍显清瘦,二人身后都背着一柄巨大的铁斧,斧柄几与身高等齐,斧头像蒲扇一般大。
    墨育强见秦思远注意二人,介绍道:“这是我的两个儿子,左边的那个叫墨车,右边的那个叫墨战。”
    秦思远赞道:“我看二位兄长步履矫健,肯定是身手高强之人。”
    墨育强手抚长须,颇为自豪地说道:“他们算得上是我族中勇猛善战之人。”
    秦思远点点头道:“我听说洞越族人力大无比,个个都是天生的战士,今日见了二位兄长身上的巨斧,才知道传言不虚。”
    墨车和墨战都露出傲然的神色,墨育强却叹了一口气,说道:“力大无比又怎么样?还不是被吴州人压制在深山中,过着千辛万苦的日子!”
    秦思远从墨育强的言谈中看得出来,这个老人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位先知,其实心底非常单纯,否则不会一见面就会将族中的困境透露出来。不过这对他来说倒是一件好事,离间洞越族与吴州方面的关系就不会太难。
    洞越人基本上都生活在苍夷山南北两侧的山中,苍夷山以南不远就是大海,大海与山之间只有几个小城,而且这一带都是烟碱地,不适宜于种植庄稼,居住的洞越人并不多。苍夷山中的洞越人以种植茶、桑、麻为生,在越黄两族对抗不太激烈的年代,苍夷山以南的温岭郡便能通过青铜峡与鸥水河谷孔道与云水郡相连,苍夷山北麓则可以通过黎水、磬江以及其支流河谷与百越郡、海宁郡相通,这两处也就是自古相传的东南茶马商道。越黄对抗激烈的时期,东南茶马商道就会封闭,苍夷山北麓的洞越人根本就下不了山,温岭郡则只有通过海航或是绕道越京国与中原相连。
    无论是海航或是绕道越京国到中原,路途都非常遥远,因此一旦东南茶马商道被封闭,洞越人的茶、桑、麻运不出去,生活就非常困难。而几千年以来,越黄两族的关系总是好的时候少,差的时候多,洞越人的生活也就是困难的时候多。近几百年来,两族的关系更是空前紧张,苍夷山被严厉封锁,五百年的时间里,洞越人由三百万众骤然下降到不足一百万。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洞越人就总是想占领黎水河谷,期望将那里开发出来种植庄稼,以养活族人,可惜黄族的军队太过强大,他们偶尔偷袭一下还行,要想将那里长期占领根本就不可能。
    黄族与洞越人关系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黄族内部的稳定程度,如果是在天下太平的时期,黄族就会极力打压洞越人,这时候东南茶马商道往往就会被封闭;如果是在天下大乱的时期,尤其是主掌吴州的势力要争霸天下时,他们就会对洞越人稍稍放松,免得为洞越人的事牵扯自己太多的精力。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在什么时期,黄族人都不会让洞越人在北麓的山下有立足之地,最好的情况也只是将东南茶马商道全部开放。
    孙宣与洞越人的关系也遵从了这样的规律。前几年,孙宣还未起事,对洞越人极力打压,不仅将他们封锁在山中,对东南茶马商道控制得也非常严,即便是有限度的让客商通过,也要收取昂贵的过境税。这一两年来,因为精力主要放在北边和西边,孙宣对洞越人也就放松了些,除了有限度的开放东南茶马商道外,还给洞越人提供了一些钱粮,这也是洞越人安静了一段时间的原因。
    不过,孙宣提供的少量钱粮和输出的少量茶、桑、麻所换来的物资根本满足不了百万洞越人的需求,正如墨育强所说,洞越人的生活依然十分贫困。
    秦思远正想接着墨育强话题说下去,却听得对方话锋一转,说道:“还是请元公子将那秦思远的事说一说吧,我们对他实施的种族平等那一套很感兴趣。”
    秦思远只得压下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将蜀州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番,当然重点是种族平等政策的内容以及政策实施以来对少数民族带来的好处。
    墨育强听得非常认真,不时地还问上一两句,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直到秦思远说完,他才叹道:“想不到那秦思远竟是一个有如此心胸之人,可惜苍夷山离蜀州太远,否则我会立即前去与他见上一面!”
    苏小娇等诸女偷笑不已,心说那秦思远就在你的面前,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如果你知道他正在阴谋算计你,不知你是否还这样想见他!
    秦思远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族长想见秦思远虽然不容易,但若是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在下倒可以效劳。”
    墨育强摇了摇头,说道:“说了又有什么用?苍夷山与蜀州相距遥远,他的政策再好,也不能用到我洞越族来。”
    秦思远点了点头,说道:“族长这话说得有道理,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洞越人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自己。”
    墨育强苦笑道:“我们何尝不想过上好日子?只是既没有能力将黎水河谷占领,又没有能力打通茶马古道,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第九卷外交第二十九章形势探讨
    第二十九章形势探讨
    秦思远肃然说道:“族长若是想有所作为,在下可以想法让蜀州方面支持你。”
    墨育强问道:“蜀州鞭长莫及,又是如何一个支持法?”
    秦思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族长说的不错,洞越族若想摆脱困境,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将黎水河谷占领,开辟良田百万亩,种植粮食来维持族人的生存,二是完全打通茶马古道,以山中茶、桑、麻换取物资维持族人的生存。如果这两个办法都能用上,则洞越族人不仅能摆脱贫困,还能过上较富裕的日子。要实现这两点,就必须与吴州方面开战,而以洞越族的实力,显然不是孙氏势力的对手,这就是族长最为难的地方。”
    墨育强不由自主了地点了点头,他的思绪已被秦思远所牵引。
    秦思远继续说道:“其实孙宣也不想与洞越人开战,至少现阶段是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他的目标是在中原,与洞越人开战只会牵扯他的精力;第二,与洞越人作战他也难以取得彻底的胜利,因为洞越人一旦打不赢,就可以退到茫茫群山之中,让他打不着;第三,即便是他赢了这场战争,对他也没有多大的好处,苍夷山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相对于占领中原的一个州甚至一个郡来说,花巨大的代价来占领苍夷山是极不划算的。正是因为有这些原因存在,孙宣才宁愿向你们提供一些钱粮,有限度地开放茶马古道,以换取你们的安静。”
    “反过来说,洞越族与孙宣作战,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一来是因为他不会花巨大的精力来对付你们,二来是因为他的大部队根本不可能到茫茫群山中来寻找你们,小股部队来到山中,也不是你们的对手。所以你们如果主动出击,可以向孙宣争取更大的利益。”
    墨车兴奋地问道:“元兄弟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无所顾忌地主动出击?”
    秦思远点头道:“是的,只要你们攻击得越凶,孙宣就会做出越大的让步,他有可能将茶马古道完全开放,也有可能允许你们到黎水河谷去定居,建立自己的城市,甚至两种情况会同时出现。”
    墨战却皱着眉头说道:“如果我们将孙宣惹恼了,他一面让部队封锁苍夷山北麓,一面派一支部队沿鸥水通过青铜峡出苍夷山以南,攻击温岭地区,那我们该怎么办?”
    秦思远暗暗心惊,这墨战倒是一个人物,竟能看得这么远,看来洞越族人也不乏能人存在了。他不禁将对洞越人的轻视之心收敛了几分。
    “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可能出现。”秦思远将目光在墨育强的身上扫了一下,又回到墨战的身上,“苍夷山绵延八百余里,你们从山上向下攻击,可供选择的攻击点太多,孙宣如果要完全实现对苍夷山的封锁,非得十几万大军不可,这是他难以承受的,此为其一。苍夷山以南虽然是洞越族的领地,但因为与越京国接壤,也算得上是越京国的势力范围,孙宣出兵苍夷山以南,必然会引起越京国的强烈反弹,甚至有可能造成兵戎相见,孙宣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墨战问道:“越京国不是和吴州方面结了盟么?他们会为我们出头?”
    秦思远笑道:“越京国和吴州方面结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孙宣的势力不得向苍夷山以南渗透,而且我还要告诉各位,越京国与吴州的盟约已经名存实亡。”
    墨育强将目光转到韩雨嫣的身上,问道:“公主,是不是有这样的事?”
    韩雨嫣点点头,严肃地说道:“确实是这样,考虑到孙宣与我国结盟是不怀好意,我国已经决定废除与吴州方面的盟约,并与蜀州方面结盟。不过这一切还未到公开阶段,所以还请族长保密。”
    墨育强点头道:“公主放心,越京国与我族算是同种同宗,孰轻孰重我们自然清楚,绝不会泄密。”
    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