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第11-15章[2]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最新章节目录
   运转的机器,发出隆隆的轰鸣。城里的居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部队,在心理上一时有些难以接受,好在城里的部队纪律严明,对他们秋毫无犯,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也就渐渐习惯了,不仅如此,大量部队的进驻还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财机会。
    龙洱城的热闹,不仅是因为它里面进驻了大量的蜀州部队,更因为它如今是蜀州军西南集群军的总部所在地。在占领了青州之后,秦思远令近卫一师团、第四军团第十一师团开进了春州,与原在春州的部队组成西南集群军,由李中良统一指挥,鲁少华任总参军,负责春州的战事。这样一来,云集在春州西部的蜀州军就有第三军团三个师团、第二军团第六师团、近卫一师团、第四军团第十一师团、水军师团,共计二十万大军。目前第七师团驻扎在华南,第八师团驻扎在宾川,第六师团驻扎在永平,水军部队驻扎在弥渡,第十一师团驻扎在鹤川,第九师团和近卫一师团驻扎在龙洱,而李中良的指挥部也设在龙洱。蜀州西南集群军已经对南诏城形成了三面围攻的态势。
    望着宽大的桌子上用沙盘垒起来的春州西部地形图,李中良陷入了沉思当中。
    沙盘是鲁少华最新的发明,它一诞生就立即引起了集群军所有高级将领的兴趣。饶是李中良身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领,对军事地图有独到的研究,也不得不承认用沙盘做军事地图确实再好不过。沙盘的最大好处是有立体感,一山一水,一城一镇,以及每一城每一镇的敌军驻军,无不可在沙盘上看得清清楚楚。
    鲁少华能够制造出这个沙盘,得益于蜀州的情报人员及时送来的情报。还在进攻春州之前,秦思远就令黑天的军情司向春州派出了大量的情报人员,尤其是春州西部,情报人员的密度更是达到了每镇一个的程度。这些情报人员也没有辜负秦思远的期望,不仅将当地的驻军情况搞得清清楚楚,还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也弄清楚了,这才有了这个沙盘地图。
    沙盘之上,敌我兵力的分布情况一清二楚,插红旗的地方代表着蜀州军占领的地方,插蓝旗的地方代表着春州军驻扎的地方。从插旗子的情况看,如今春州西部已有四成的地方被蜀州军占领,插蓝旗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大多数地方都是一面小小的蓝旗,最大的一面蓝旗是在南诏城。
    “南诏……南诏……”李中良默默地念着这两个字,一双浓眉深深地皱了起来。
    春州第一军团军团长向福田在蜀州大军进入春州后,就开始收缩防线,保存兵力,将军团所属的部队绝大部分撤到了南诏城,如今在南诏城内聚集了春州第一军团的近十万大军。南诏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乌龟壳,将春州第一军团严实地包裹着,蜀州军想拿下南诏城,不付出血的代价是很难的。
    这也是令李中良最为难的地方。南诏城是春州西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春州西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如果不将南诏城攻克,即便占领了春州西部的所有其它地方,也不能动摇杨玉坤的根基,而且南诏城的春州军还可以随时出城对蜀州军占领地进行攻击,让蜀州军不得安宁。
    作为一名投诚的将领,秦思远将这么大一支部队交给他指挥,不能不说对他是无比的信任,如果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占领春州西部,进而结束春州战事,自己也就有负名将之称,也辜负了秦大人对自己的信任了。
    但攻克南诏城却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南诏城高墙厚,防御设施完善,防守城池的又是近十万春州主力部队,虽然李中良相信以自己手头的二十万大军可以将南诏城强攻下来,但那必将给自己的部队带来巨大的损伤,这是作为一个名将的他所极不愿意看到的。对南诏城实行围困吧,据情报人员的情报,城内储藏了半年的粮草,围困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时间一长,只怕己方的士气都会大受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李中良不得不考虑,杨玉坤的手头共有三十多万军队,除了驻扎在南诏城的第一军团十万人外,第二军团十万人驻扎在春城,重组的第三军团十万人正在日夜加紧训练,时间拖得愈久,春州第三军团的战斗力就愈强,投入西部战场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杨玉坤会以其第三军团接防春城,将第二军团调往西部参战。而目前蜀州的兵力使用已经几乎到了极限,第二军团的两个步兵师团受损严重,正在青州一边布防一边休整,近卫二师团也在青州,第四军团的其他两个师团要监视粤州,第一军团和龙盘的部队要防备鞑凶军和南宫家族的部队,真正能够指望的也就是自己手头的部队,如果到时候形成二十万对二十万的局面,是战争陷入胶着状态,那就很被动了。
    “来人,去请鲁参军来一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李中良抬起头来向门外喊道。
    鲁少华很快就赶了过来,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将军是在为南诏城烦恼吧?”
    李中良点了点头,他颇喜欢对方直率的性格,虽然有时候对方不免表现出一些孤傲甚至稍微带点张狂,但在对大局的把握上对方很有分寸,而且他也确实非常有本事。
    “依参军之见,我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该怎样展开?”与直率的人说话,就不需要拐弯抹角,因此李中良也是直奔主题。
    “将军现在大概是在左右为难吧?如果强攻南诏,必然造成我军的重大伤亡,这是将军所不愿看到的,如果不拿下南诏,即便是占领了春州西部的其他地方,意义也不是太大,因为南诏会成为敌人插在我们心脏上的一颗钉子。更重要的是,战事拖延下去,杨玉坤很可能派其他的部队来援,使战争的形势变得更复杂,将军手握二十万大军,却不能迅速取得有效的战果,不仅对你名将的声誉有损,也辜负了秦大人对你的信任了。”鲁少华侃侃而谈,似乎完全没有顾及李中良的感受。
    李中良对他的过分直率有些恼火,不过对他一眼就能看清战争的态势和自己的心思还是很佩服,因此并没有和他计较,说道:“参军说得不错,春州西部的战事关键在于南诏城的得失,而南诏城的得失关键又在于能不能够将城内的敌人调出城来,我现在苦恼的就是这一点。若要逼迫敌人出城,有三种办法,一是攻击敌人的重要目标,使敌人不得不派兵相救,二是截断敌人的水源,三是断截敌军的粮草供应,而目前这三个办法似乎都不可行。在春州西部并没有敌人非救不可的目标;南诏城西北面是洱海,东面是丽江,地下水源丰富,取之不尽,根本无法截段水源;而敌军的粮草储藏了半年之多,短时间内也没有缺粮之苦。”
    鲁少华自信地说道:“将军说的都是要赢得这场战役的关键之处,但有一点将军似乎疏忽了,敌人的粮草虽多,难道我们不能让他们变得少些甚至没有了吗?”
    第九卷外交第十三章扫荡
    第十三章扫荡
    李中良眼睛一亮:“参军是说我们派人将他们的粮草烧毁?”
    鲁少华点头道:“不错,秦大人手下有一支特种部队,原先被称为黑鹰营,后来分为豹突营和鹰隼营,这豹突营可是专门从事突袭、刺杀等工作的,让他们去焚烧敌人的粮草,可说是将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李中良喜道:“参军说的不错,我也听说过这支部队,只是一直没有和他们接触过,所以并没有想起来。不过,近来南诏城防守得非常严密,我们还得使点手段才行,否则豹突营的战士想要混进城去还有些困难。”
    鲁少华思索着说感道:“南诏戒备森严,主要是因为我二十万大军三面包围,做出了一副进攻该城的架势,为了让敌人放松警惕,我们不妨让部队分散进攻其周边地区,使敌人误以为我们在短期内不会进攻南诏,敌人的警惕性就会有所放松了。另外我们可以驱使难民往南诏城集中,向福田就是再狠心,他的部下中可有不少是春州西部人,他总不能看着部下的亲属在城外日晒雨淋、又饥又饿而不管吧?那样容易造成兵变的,而只要他放难民进城,豹突营的战士就有机会混进南诏城了。”
    李中良赞同道:“对,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南诏以西和以北的大小城市已基本被我军占领了,南诏以东和以南还有不少城市,这些城市里虽然没有多少敌军,但在粮草、武器等方面还是可以给南诏城提供支援的,我军将这些城市全部占领后,就可以使南诏真正成为孤城一座。”
    鲁少华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在沙盘上指点着说道:“我们原来计划是以一部兵力攻占南诏以北十里外的卫城古城,然后再集中兵力攻占南诏,现在看来没有必要这么做了。可令第七师团从华南向东推进,占领浪雄城;令第六师团一路向南占领冲保、沧临、思毛等城,第八师团尾随第六师团南下,接应第六师团并接受占领地;令水军师团和第九师团沿丽江南下,水陆并进,相机攻占庆迪、宏德等城;令第十一师团迅速东进,接应第七师团。”
    李中良等鲁少华说完,一边点头一边说道:“别的都没有问题,只是第七师团乃是骑兵部队,推进速度太快,恐怕第十一师团跟不上。”
    鲁少华说道:“那就令第七师团放缓步伐,等十一师团到达后再行动。”
    李中良抚髯笑道:“我军在南诏周边地区展开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知向福田是否能够忍受得住救援的冲动!”
    鲁少华大笑道:“他忍不住最好,若是他将部队派出南诏城,那么他的末日很快就到了。”
    李中良将鲁少华的建议反复思索了一遍,最后一拳击在桌子上,断然道:“好,就照此命令下达,来一次大范围的扫荡战!”
    ******************************************************************
    沧临郡是南诏以南最近的一个郡,虽然没有南诏郡大,战略位置也没有南诏郡重要,但该郡在春州西部也是最富裕的郡之一,是重要的产粮区,春州第一军团的粮草供应有三成是靠该郡提供的。
    沙洪是沧临郡的郡守兼军队统领,昨天他接到第一军团军团长兼西部地区总指挥向福田的命令,要他将沧临城的所有粮草武器运送到南诏城,同时将该城的三千城防军也带往南诏。沙洪知道向福田打算集中春州西部的所有力量防守南诏城,虽然在南诏城已经储存了半年的粮草,武器储存也不在少数,但近来蜀州军对南诏城以北大片地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