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热血时代》第四百零三章东北抗联

重生之热血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月大捷并没有改变鬼子继续扩大中日战争的决心,也鬼子继续动更大规模攻势的计划,但九月大捷对于鬼子航空兵来说却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痛苦印象,那就是见不得圆球形的气球。->第三舰队舰载机部队和台湾驻屯军的航空兵部队被迫改变了自航空兵创建以来的习惯,把圆形的气象探空气球愣是改成了圆柱形。八十年后的某一天,当一个日本航空兵舰载机飞行员自豪地向上舰参观的人们介绍说,圆柱形探空气球是第三舰队航空兵的优良传统之时,立刻就遭到了来自中日双方网友的口诛笔伐,以至于这位飞行员最终不得不刨腹谢罪。无孔不入的日本小报记们对那位刨腹的飞行员进行了深入的报道,他们惊奇地现这位飞行员和他的祖上上学时,他们的历史课成绩从来就没有合格过。八十年之后的事情当然不是戎瑞所关注的,他不愿意也懒得管小鬼子们的事情,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正有一件特别棘手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戎长官,您还是去一趟吧,不就是一个新闻布会嘛!”
    “不,我不参加记招待会,从来都不参加,呵呵!”戎瑞摆摆手,笑着回应高志贤参谋长的话。“你是知道的,说白了我其实还是个真正的商人,做我们这一行的越低调越好,所以这个新闻布会还是由你来代表我们指挥部去参加吧。”
    “戎长官……”高志贤参谋长无奈地摇了摇头。
    对于显摆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将领都会削尖了脑袋去做,而戎瑞长官倒好,就算是最高当局再三指示也楞是不去。令高志贤很不明白的是,戎瑞长官甚至连淞沪前线总指挥部布的新闻稿上都不希望出现他自己的名字。虽然想不通这并不妨碍高志贤参谋长对戎瑞长官愈地敬重了起来,这年头像他这样的不为名不为利的长官实在是太少了一点甚至连陈诚长官都无法相比拟。
    戎瑞的晋升命令早就到了,他现在已经是中将了。对于戎瑞的晋升,老蒋和军委会的高官们甚至连讨论的会议都不用开,他们都很明白这个人情再顺风顺水不过了,作为大资本家的戎瑞将军也不希罕说了戎瑞的职位也没有见长不是。老蒋他们想得一点都不错,戎瑞还真不希罕他们的晋升奖励,对他来说这不过是领章上多了一颗装饰的星星而已。老蒋起奖来从来也不吝啬一点戎瑞算是见识了,一枚大大的国光勋章让戎瑞的眼睛都有点晕的感觉。
    九月大捷直接助长了上海乃至全国民众的抗战和支前热情,全国各地的祝捷电报像雪片一样飞到了淞沪前线作战总指挥部和国民政府军委会。除了雪片一样的祝捷电报,蜂拥而至的还有蝗虫一样的记人群。在这些记中了国内的新闻媒体,还有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新闻记,甚至还有日本背景的新闻媒体记。这些西方记的采访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搞清楚中国人到底是如何做到与强大的日本帝队相抗衡的。刚开始还在记们的光灯面前洋洋得意的顾祝同等人,每过多久就怕了记们的轮番轰炸。虽说显摆是件非常令人风光的事情,但作为淞沪前线总指挥官不能整天应付新闻记不是,否则他这个副司令张光也该当到头了。被记们逼急了的淞沪前线总指挥部最后倒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立定期的新闻布会和新闻言人制度,这样一来既满足了记们的采访需要解脱了顾祝同和陈诚等高级军事指挥官们的烦恼。当然了,高级军官们想要显摆一番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此次九月大捷引起的舆论影响自然令身在南京的蒋介石大为高兴但更为高兴得还是远在陕北的党内高级长们,因为多年来还是第一次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报端。这些有关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报道不仅是正面的,而且报道的次数相当频繁。国内的各大报纸和记们似乎如今才刚刚想起来,远在东北沦陷区还有一支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也在浴血奋战抗击着日寇。杨靖宇、王德泰、魏振民、周保中、李延禄、柴世荣、陈荣久、赵尚志、夏云杰等等,一个个响亮的抗联将领的名字一一出现在了报里行间。不过,遗憾的地方总是会有的,国民党控制之下的报纸、电台就从没有出现过这三个字眼。对于这种情况,明眼人不用想都知道是什么原因,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会把这个伤疤揭开而已。
    在这个全民抗战的时候,伤疤虽然没有人去揭,但国民政府遗忘东北沦陷区抗联将士的事情却被报纸给揭露了出来。不仅延安的新华社和新华广播电台疾声呼吁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要给予东北抗联以必要的援助,就连一些著名的民办报纸也大声地疾呼,坚决要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应当给予抗联部队以正式番号,以承认其武装部队合法性。对上海九月大捷和东北抗联铺天盖地的报道,不仅国民党没有想到,显然也没有料到。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还生了民众的游行示威,他们一边庆祝九月大捷,一边也在抗议国民政府漠视民众抗战的力量。
    “……九月大捷已经充分显示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威力,给予了日寇以有力的回击,这种合作就是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先生所呼吁的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的号召之下所取得的。
    然而。综观全国武装力量以及爱国民众之抗战。将委员长地号召是否已经得到彻底落实了呢?我看还远远没有。因为全国民众所熟知地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所进行地自地抗战斗争尚未得到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地承认。他们还在日寇铁蹄之下地东北沦陷区独力浴血奋战。他们没有后方。没有支援有枪支弹药。也没有足以果腹地粮食们地爱国行为甚至不能得为之奋战到国家地承认。这不仅是东北抗联将士们地无奈。也是领导全国抗战地我们地国民政府及军
    会地悲哀。更是全国那些前赴后继自奋勇抗击日~民众地悲哀。……为了响应全国民众地呼声。中国及八路军已经作出决定。将对东北抗联队伍给予力所能及地支援。我党领导之下地平西抗日已于日前派出一支小分队越过了日寇地封锁线进入东北地区们……”
    “娘西皮!……又给抢先了一步。啪!”蒋介石恼怒地把手中地报纸往桌子上一摔。
    “委员长……”
    “不要说了。我问你们件事情现在怎么办。嗯?”蒋介石摆手阻止了中央党部宣传部长地话。“一定要把舆论从有利于地一面抢回来。要抢回来!民心你们知道吗。绝不能让民心向一方倾斜是绝对不可以地!”
    “是!”宣传部长掏出手绢擦了一下额头地冷汗。
    “委员长,我以为次针对东北抗联的舆论宣传战,虽说是被抢先了一步,但我以为中央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并非是一味被动的局面。”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吸了一口香烟,微微一笑。
    “布雷先生请说!”蒋介石的睛一亮。
    蒋介石看陈雷的眼神让会议室内的许多人多多少少感到了一丝妒嫉位智囊先生最近以来深得最高当局的信任,好多重大决策都要听听他的意见。
    从陈布雷的身上仿佛又看到了年刚刚在江汉关轮渡码头被暗杀的政学系领头羊杨永泰的影子。
    “委员长!”谦谦儒生陈布并没有感觉到其他人的嫉妒眼光。“此次关于东北抗联的舆论宣传战问题完全是由于九月大捷所引的,全国民众及舆论均为之侧目。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东北之抗联部队于沦陷区坚持抗战已经整整六年之久。自民国二十年起,由于日军在东北已成气候军于东北已无可能生存,再加上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失败,国民政府遂逐渐停止了对东北民众抗日力量的支援。如今已过多年,东北抗联全属遗留在东北的原东北军、地方武装和民众所自组建,其中甚至有东北土匪的参与,能坚持到现在实属奇迹。”
    “布雷先生还是谈题吧,委员长想知道您到底有什么好建议呢!”
    “呵呵!”陈布雷对酸溜溜的打岔并不么在意,依然不紧不慢地说道。“刚才军统戴局长也说过了,我们在东北的情报人员对他们还是有所了解的。东北抗联虽说是一支民众自的抗日武装,但在的运作之下,如今已经颇有一番气候。我们不得不予以高度的重视呀,我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因为如今的舆论,也不仅仅是因为这支队伍实际上处于的领导之下。”
    “那为什么?”
    对于陈布雷的说法,会议室内的高官们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倒是最高当局和军统局长戴笠两人似乎从陈布雷的话里面听出了一些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因为我们需要东北抗联这支队伍,不管这支队伍是我们的正规部队也好,又或是领导之下的民众武装也好!”陈布雷笑着说道。“如今的沪战况想必诸位应该比我要清楚多了,所说我们和日本人各有胜负,但前景却依然不……不明朗。所以从军事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有东北抗联这样一支敌后部队牵制日本人在东北的兵力。从舆论上说,作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国民政府也不可能对他们不予理会,因为民心的力量是巨大的,民心不可违呀。”
    “布雷先生,说说你的意见吧。”最高当局打断了陈布雷的话,他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些什么。
    “是!”陈布雷颔道。“我的意见是,应当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给予东北抗联以正式的序列番号!”
    “什么?!”
    “这不可能!”
    “我反对,绝不能再给以正式的部队番号!”
    “对,这不是摆明了在为扩军提供方便吗?!”
    “够了!”最高当局一摆手压下了会议室内的吵闹声。“对于布雷先生的意见总参谋部有什么看法吗?”
    “委员长,撇开政治因素军事角度说我同意布雷先生的意见!”白崇禧见蒋介石把眼光瞄向了自己,便开口说道。“因为我们的确需要一支有理的部队在敌后活动,以牵制日军的兵力,并让他们不得不顾忌自己的后方。不过我想布雷先生的意见应该还不止军事方面,还请布雷先生说说吧呵!”
    “布雷先生?”蒋介石又把目光转回到了陈布雷的身上。
    “是,委员长,健生将军说得确实不错军事方面的意义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关键还在于政治。”这位白健生果然是小诸葛,陈布雷心想。“先,东北抗联在东北坚持抗战多年国民政府不管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尤其是在如今全民抗战的政治氛围之下是绝对不可取的。其次,国民政府乃中华民国之最高合法政府,一支武装部队没有归于政府之管辖,将有损于国民政府领导全国一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