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三百二十四章伟大基础[2]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最新章节目录
   送一批粮油米面,由于条件所限。肉类只能到冬天这样不易腐烂的季节才能配送,而其他季节则选择咸鱼、鸡蛋、鲜活鸡鸭等这类肉禽来补充学生们的蛋白质。
    不管是在哪里,对于学生的膳食补贴,这一条让多少家庭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学校中就学,而正是有了这么多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学生,这才能让在十多年后段国学有着这么多可以选用上的人才。一个国家的未来希望是体现在这些孩子们身上的。
    “你的课上的不错,特别是对那些学生,你非常懂得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段国学来到网才的那位老师身边。
    “谢谢,总指挥,这是从我的老师那里学来的。对于学生的梦想,不能简单的指出学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愿望和理想,要学会引导他们如何判断哪些事情是对是错有些苍老的老师在见到段国学后并没有激动的失态,而是很淡定的与段国学交谈着,就像是两位老朋友那样轻松自如的交谈。
    “哪毕业的?。
    “原高等技术学校,二六年毕业,毕业后我没有进入工厂,因为我学的偏文,当时我也没选择进入政府机构任职,而是选择了当一名老师“二六年毕业的,如果是这个时间毕业的可都是一批老同志了,按年限你也应该是一个校长级别的了。”段国学有些惊奇,因为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人居然是第一批系统培刮出来的学生,这批学生到现在不是这个市的市长就是哪个工厂单位的管理层,很少能有着像他这样还默默无闻的。
    “难道我现在不是校长吗?。
    他的反问让段国学哑口无言,的确,他现在也是一名校长,带领着这么接近一百多名学生的校长。而在段国学的心中,这样的老同志应该在条件更好的学校中就职,而不是在这样简陋的学校中忍受着生活上的不便利。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按规矩,前往支援条件不好的地区当教师可以做到三年一轮换,只是每次我选择时我都选择了继续前往条件不好的地区进行支援教育,一眨眼就过了这么快十八年,我去了六个地方支援教育,贵州、云南、四川、甘弃、陕西,再到这里的东北,每一斤。
    地方都留下了我的学生,每一个地方我都留下自己青春。”说完,老师没有再和段国学多说,而是带着年龄较大的学生开始搬运一些较小的新校舍施工材料,准备修建起新的校舍。
    他的话让段国学肃然起敬,三年的支教生活虽然艰苦,但是经历过支教的老师会在今后的工作岗位评级时得到优先考虑,这使得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都会选择一次前往条件艰苦的地方进行支教工作。不过段国学还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六次支教老师。就走到目前为止,最高的记录还只是八次支教。
    面对这样无私奉献的人,段国学千言万语不知道如何说起,正是有着象眼前这样无私的人,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而中国的普及教育才能更加深入到中国的每一寸角落,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到教育。就和段国学所说的那样,科技金字塔的顶峰虽然高不可及,但是铸就顶峰的是地下庞大而又坚实的基础,基础打的越牢固,顶峰就能修建的越高。
    这所学校今后也许并不会出现一个国家科学院士,但是它会在今后的岁月中培养出成百上千数万名接受过小学基础教育的学生,也会培养出少量考上大学的学生。正是这样成千上万所这样的基础教育学校,将成为中国未来科技体系的坚固基石,也通过这些学校,逐步改善中国人口的文化教育普及,从一点一滴的做起,一个个的学生从小培养起。这些学校不仅改变着这些学生未来的命运,也在改变着国家的未来的命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