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索马里》第965章战略优势对比

红警之索马里最新章节目录
   :新书成绩很不理想,华丽拜托大家去帮忙收藏一下,把推荐票也全给新书。◇↓
    华丽感激不尽了!
    ————以下正文————
    八卦城最高统帅部内,李岚此刻就坐在最高统帅的大位上,凌梁安静的站在他的身边,身旁半围着十几个高级参谋。
    “北约攻击我们的天气控制仪失败,你认为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李岚浏览了下实时战况情报后,问道。
    凌梁立即上前一步,分析道:“北约联军想要摧毁我们的天气控制仪,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接下来的全面攻击做准备。”
    说到这里,凌梁打开了投影地图,指着上面已经爆发战争的两个热点地区——叙利亚、埃及,继续说道:“目前这种攻势,对我们双方来说,连热身都算不上,而战争已经开始了将近二十个小时了,目前除了有限的空军投入外,都没有太大的动作。
    这与我们双方战争准备时间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各兵团都没有到位,一旦盲目的发动大型战役,缺乏后续的可持续性,补给也会变得很困难,所以才会保持目前只是两个战场的小规模战斗,这不单单是为后续的全面作战试探对手的实力,作为全面战争的基础评估,也为后续的全面交战换来时间。
    特别是空军,北约想要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就需要得到空中优势,就目前来看。北约的空军只是小小动弹了一下,一旦总归发起。北约就会第一时间将大量的空军力量压到前线。根据已有的情报,意大利境内已经在大量的修建临时机场。预计可以满足超过一千架规模的战机使用。一旦这些机场全部修建完毕,距离大规模进攻就不远了。
    根据另外的情报,美国海军两艘武库舰已经抵达地中海,这两艘武库舰是美国海军重拾当年武库舰的建造计划而秘密建造完成的军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拥有能够瞬间摧毁我们防御体系的超饱和攻击火力。根据情报分析,这两艘武库舰排水量都在四万吨左右,每艘武库舰上面都可以携带七百枚垂直发射的战斧-2超音速巡航导弹,且拥有先进的火控系统以及火力协同机制。能够在短短的十五分钟内,将所有的导弹全部发射出去,并且在空中协同,同时超低空飞向目标。
    这两艘武库舰的瞬间火力,瞬间爆发的火力和饱和打击程度,已经超过了两个航母战斗群,足以在眨眼摧毁任何一座城市。而这两艘武库舰,即将抵达地中海,其目标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后续的总攻计划。
    这正是由于这两艘武库舰,北约联军才没有在地中海布置航母战斗群,但欧洲的陆基战机,足以完整的控制地中海。加上地中海舰队的庞大两栖作战群,北约积蓄的力量,已经快速的膨胀起来。预计发起总攻的时间不会太远。”
    凌梁用了膨胀两字,充分说明北约集结兵力的效率。目前在地中海上,北约方面集中的近半的两栖作战力量。其中光两栖攻击舰的数量,就超过了十五艘,除了法国的两栖攻击舰和美国的两栖攻击舰外,欧洲各国的大量两栖船坞登陆舰和坦克装甲登陆舰也是纷纷云集,光凭两栖作战的主力部队,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大量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装甲部队,也乘坐船只源源不断的离港,北约积蓄的首波攻击兵力,正在快速的饱和起来。
    至于为什么选择地中海这个小小的海域,只因为这个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这个优势目前几乎都在北约这一边,索马里靠近印度洋,在地中海也没有任何出口,地中海也都不是索马里军舰重点活跃的地区。
    而地中海的一边全都是欧洲的地盘,拥有许许多多的港口,能够可以让北约士兵快速的登船出发,而无论是前往非洲还是中东,这个距离都不远。
    可以做到快速的兵力支援和物资的补给工作,地中海对北约的重要性自然是无法替代的。
    北约将地中海作为攻击的跳板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且地中海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非洲和欧洲相距最近的地方,只不过相隔一条直布罗陀海峡。
    采取主动进攻姿态的北约联军,也同时做好的防御的准备。
    李岚想要进攻欧洲,只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土耳其,一条就是控制地中海,然后再登陆欧洲大陆。
    而地中海的地理位置,比土耳其可重要得多,北方方面也是十分清楚这一点,地中海一旦被索马里控制,那战争就几乎可以宣布结束了。
    因为欧洲将面临被直接入侵的风险,反之土耳其一线也是如此。
    战前北约紧紧的加强和土耳其的关系,为了就是能够将这个通往欧洲的门户,守成铁通一般。
    北约做到了,北约各国的主力地面部队,正在朝着土耳其不断的集结,许多临时机场和防御型武器,也都在土耳其安家落户,俨然已经把土耳其当成的战争的桥头堡。
    而就目前的姿态来说,拥有强大的兵力的北约联军,则是占据了主动的地位,并且在地理优势下,拥有最好的进攻优势。
    反观索马里,要想主动进攻,首先就要打破北约对地中海的全面掌控,这是极难的事情。
    欧洲的北约联军战机数量已经超过五千架,其中有近半的第三代战机,就算李岚把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主力都派过去,也不顶用。
    除非是他可以牢牢的掌控非洲北部,可这需要时间,并且在掌控之后,能够修建大量的岸基防空和反舰火力。唯有如此,才能拥有和北约争夺地中海控制权的资本。
    想到达成这一条件。红警兵团只能是步步为营,着急是着急不来的。
    “那你认为。北约联军有没有可能选择从太平洋方向发起进攻?”李岚再次问道。
    目前第一个大战场的环境已经确定下来了,就是从中东一线到非洲北部,横跨上万公里这条线,都是第一战场。
    作为全世界第一的军事集团,北约虽然集中在欧洲,但是其他军事国家,也有很多都在太平洋沿岸,美军许多军事力量依旧在太平洋方向。
    与索马里相隔印度洋的澳大利亚,这里也成为了北约军事集团的第二个重要军事桥头堡国家。
    原本这个国家应该是印度。可印度已经被索马里打趴下了,已经无法成为北约的战争前线,这是北约联军最大的损失。
    否则西有土耳其,东有印度,南有澳大利亚,索马里联邦将陷入前面的被动。
    不过就目前的军事态势来说,北约方面依旧拥有很大的优势,印度洋这一片,北约拥有开发为第二战场的价值。而且这个价值还是极高的。
    澳大利亚作为英国的属国,也一直都是美国的盟友,战争准备期间,澳大利亚就成为北约军事集团重点打造的军事桥头堡。
    澳大利亚将作为北约联合部队进攻索马里的第二条线路。不过这一条线路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必须要被印度洋上的制海权夺过来。
    唯有控制了制海权,北约才有可能远渡印度洋。将兵力从东投送到非洲战场。
    别看现在印度洋已经被索马里海军掌控,但北约也不是一点实力都没有。
    在印度洋上。分部的诸多岛屿中,有近半都是英法两国的海外属地。只要修建好机场和保养设施,就是不沉的航空母舰。
    从索马里一步步崛起的过程中,北约方面就有意识开始建设这些印度洋上的岛屿,几乎在每一个岛屿上,都有军事基地的存在,并且修建有机场等设施。
    甚至很多岛焦也都被重金打造起来,成为北约海军重要的前沿观察或者补给基地。
    所以,李岚才会问出这个问题,因为北约的兵力,完全能够实现双线作战的战略。
    而索马里目前尽管兵力也不差,拥有雄厚的战斗力,可在地利优势上,天然落入下风,这需要战争过程中进一步来拉平差距。
    “暂时不会,除非北约海军组成庞大的联合舰队,逼迫我们的舰队进行海上决战,并且确保能够摧毁我们一半的海上作战主力,否则北约是不会冒险远渡印度洋,从遥远的太平洋来到非洲作战,这不符合战争的基本原则,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这种战争的常规,还没有被打破。”
    凌梁摇摇头,继续说道:“如果我作为北约方面的指挥官,我会选择在半年后,再打算开辟第二战场,到时候,我会集结超过八成的海军,然后以所有的海军主力,全线朝着我们压进,逼迫我们的舰队进行决战,争取一举摧毁我们的舰队,然后便发起最后的总归。”
    “那你认为北约接下来做我们?”李岚点点头,继续问道。
    “换位思考下,我会马上占领埃及和沙特,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打击中东各国的国力。柿子要捡软的捏,我会减除所有的羽翼,然后只留下我们一个,最后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彻底结束这场战争。”凌梁十分果断的回答道。
    李岚又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没有第二条方案,整个非洲北部和中东,都是我们的战场,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反攻。无论北约选择在什么地方进行作战,我们都必须做好反攻的准备,打乱北约的战略部署。”凌梁道。
    凌梁的想法和李岚不谋而合,目前战争已经爆发,战火正在到处燃烧着,一味的防守不是他的风格,而且在敌人优势下,越是防守就越是被动。
    所以他所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反击。
    所谓的反攻不是在派遣机动力量到敌人后方进行伞降打击,因为北约的兵力可以快速的剿灭任何空降的兵力。
    就好像现在派伞兵去空降巴黎,是可以对巴黎造成破坏。但伞降的部队,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回得来。
    空降兵必须是在地面或者空军能够随时支援的范围内作战。没有任何后勤补给和后续兵力抵达,空降就是找死的行为。
    当然特种作战并不在此列。只针对大规模部队的空降。
    而所谓的反攻是在合理的防守之际,然后寻找反进攻的进攻行动。
    目前两个战斗主要集中在中东和埃及,目前能够做到的反攻,就是将埃及上的北约联军赶下地中海,或者将已经进入叙利亚境内的北约部队,赶回土耳其,并由此掌握主动攻击权利。
    “说说看你反攻的想法。”李岚问道。
    “埃及方面,也不需要我多说了,我们的主力部队正在快速的支援埃及。可以应对大部分的战争变化。但是中东,我们在中东的驻军还不到二十万,而且红警兵团也就只有一个集团军在中东,而在土耳其境内,北约联军的主力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