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第十九节视察

蒙山军最新章节目录
   “呀,怎么怎么多的死人呀?!”进入硝烟未散的张庄,16旅军医院的新兵小孟被张庄村内层层叠叠的死尸所震惊。
    “别说废话!先看我们的人,有没有活着的。”罗新华院长呵斥道,“就是那个院子了,将旗帜插上,让他们一眼就看到我们进来了。”
    为了就近抢救伤员,罗新华带了一个精心挑选了急救连,战斗一结束就进了张庄,选择了一所看上去完整的院子,设立了战地医院。
    男兵们将院落中的日军尸体拖出了院子,阵亡战友的遗体则摆放在院中,接着第一道晨曦,急救连开始登记阵亡战友的胸牌。每个官兵军服内都缝了一个标准规格的胸牌,上面写着姓名、职务、军衔、部队番号及血型。
    “都是1营的……”小个子中尉军医对罗院长道。
    “检查仔细些……”罗新华大声道。她的目光落在院子角落里两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尸体上,一具是自己的战友,另一具却是日本兵。一枚手榴弹在两人当间爆炸,但面容都完好无损。
    第一个新兵开始呕吐,紧跟着又是一个。罗新华没有责备,她第一次见到血肉横飞断肢残臂的情景也曾控制不住过。
    罗新华就是曾做过王月蝉丫鬟的罗二丫。建国后一位老首长亲自为她改了名字,“叫新华吧,咱们的新中华已经出现了。”
    开始送来伤员,急救连已经搭起了四座手术台开始忙碌。
    那边是手术室,这边是献血站,越来越多的士兵带着满身硝烟,过来为战友献血。
    “少校,最多400,这是规定。”罗新华对一位坐在椅子上的少校军官说,这位少校要求捐献血液。
    “什么狗屁规定!俺们营的仗已经打完了,回去喝点肉汤,睡上一天一夜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是你?陈豪!”罗新华认出了对方,是陈家崖的陈豪,她惊喜地站起来,“喔,升少校了!”
    上次在郑家庄聚会,陈豪还挂着上尉肩章。
    “啊,是你呀罗中校。”陈豪也认出了罗二丫,“够意思,亲自来抢救伤员了。”
    “越靠近前方,抢救的意义越大。你们打的够惨的。”罗新华亲自抽了陈豪的血。
    “可惜了我的1营了……”陈豪让出位置给后面献血的士兵。
    去年春节,回到家乡探亲的在职军官们曾在郑家庄聚会过。当初蒙山军老根据地参军的子弟们活下来的几乎全是军官了,陈豪是其中军衔最低的。他是陪着母亲回去的,不经意间,结识了一批军中显贵。
    “不准救他们!”陈豪猛地看见抬进两个日军伤兵,立即怒叫起来。
    “你冷静些,仗打完了,鬼子被你们歼灭了,他们有权获得救助。别忘了军规!”
    “什么狗屁军规!我看谁敢救他们?!”陈豪下意识地去摸腰间的手枪。
    “我说的也不行吗?”曲致庸准将走进了院子。
    天光已经放亮。
    “旅长……”陈豪看见兄长般关心着自己的旅长,眼泪登时蓄满了眼眶,拼命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
    “好小子,干的不错。”曲致庸上前抱住了陈豪,“没有负伤吧?”
    “没有。但我的1营完了……”
    “屁话!1营永远不会完。我给你补充!一个月,最多一个月,还你一个满编的1营。”
    可是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再也回不来了。他们的身躯将埋入故乡的土地腐烂为泥土,他们的名字将被人所遗忘,包括跟他们出生入死共同面对侵略者的战友。除了他们的父母家人,谁还会记得他们?
    “别垂头丧气的!18师团完蛋了!紧跟着将是第3师团和第6师团!知道吗?就在刚才,对第6师团的最后攻击已经发起了!”曲致庸使劲拍拍陈豪的肩膀,“已经接到了命令,咱们旅就地整补,很快就有大批的补充兵到来了。”曲致庸准将看了看院子里忙碌的官兵,“还有一个好消息,总统要来视察我们旅!”
    陈豪没有吭气。用残疾的右手抹去了眼角的泪滴。但院子里已经欢呼起来,罗新华抓住了旅长的衣袖,“旅长,你说的是真的?司令要视察咱们旅?”
    “没错!我亲自接的电话。他听到我们旅歼灭18师团的捷报后亲自打来了电话,向我们表示祝贺并问候所有参战官兵。”
    “司令他还说什么?”如果论资历,罗新华也是国防军第一等的老资格,她在郑家庄初期就正式参军了,所以对龙谦以司令相称。
    “司令说16旅不愧是蒙山军的起家部队!给他争脸了!”曲致庸对罗新华说,“立即安排救治这两个鬼子,我还要从他们嘴里掏出有用的情报呢。”
    连番血战的第6师16旅终于结束了他们山东之战的历程。在张庄一带转入了休整。因为16旅巨大的伤亡,前进指挥所取消了调16旅南下参加高密之战的计划,更没有赴青岛归建的安排了。如果没有意外,这支连续奋战了两个月的部队的山东之战算是结束了。
    作为营长,陈豪的消息当然比一半士兵灵通。他从团长那里获知曾并肩作战的第2师6旅已经南下高密了,以为自己所属的部队也将投入新的战场,不断追问上级什么时候来补充兵。但团里接到明确的指示,16旅的战斗任务解除了,高密之战没他们的份了。这个消息尚处于绝密,令陈豪既高兴又不高兴。
    团就驻扎张庄,一面休整,一面帮助村民整修民房。张庄百姓尚未全部归来,只有几十名解除支前任务的青壮先期回到了村庄。张庄一战将偌大的村子毁得一塌糊涂,全村有三成房屋彻底毁于战火,另有一半左右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完好无损的不足两成。冬季将至,马上就返回故土的张庄村民的过冬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政府的专项善后资金尚未到账之前,46团接到了命令,尽力帮助乡亲们恢复家园生计。46团及旅属工兵营2连一面将轻微毁损的房屋进行修缮加固,一面运出垃圾,整理可资利用的砖瓦木料,准备明春的大兴土木,重建家园。
    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团陆续抵达,送来了大批的慰问品。部队的伙食陡然上了好几个档次,几乎每天中午都有肉,炊事兵们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变着花样为官兵改善着生活。
    国防部宣传局直辖的文工团来16旅驻地进行慰问演出,令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官兵兴奋不已。文工团在基本完好的张庄戏台连续演出四场,场场都受到官兵们的热烈欢迎。血战似乎已经远离这些年轻的官兵了,失去战友的伤痛正在淡去,他们尽力享受着胜利的欢愉。
    国防部宣传局及新闻出版总署派出的记者团也到了张庄。宣传局准备以开战以来屡立大功的16旅为蓝本编撰一个长篇通讯以鼓舞士气。既然是类的创作,总要有个对象,陈豪被旅团两级确定为原型,每天都被《国防报》那个同姓记者缠着讲自青岛之战以来的战斗经历。起初陈豪很反感,但曲旅长下了死命令,告诉他这不是宣传他,而是宣传16旅,宣传国防军无数在抗击外敌入侵中英勇奋战的英烈。陈豪这才配合起陈记者,讲述了1营数场血战的过程,谈及那些英勇捐躯的战友,陈豪数度哽咽失声,令陈记者耸然动容。
    陈记者笔头很快,熬了两个通宵,文章的框架基本上有了。这个过程中,陈记者又采访了1营参加了青岛、高密及杞城数场大战活下来的官兵,从旁观者的角度完善了主角的英雄形象。在创作过程中,陈记者发现原先以陈豪为中心的构想是不合适的,换做以1营为主角,文章就顺畅了许多。关键是陈豪所叙述的那些英勇战死的英烈事迹实在是太感人了。陈记者是现役军人,跟陈豪一样是少校军衔,明白如果大肆宣传16旅是不太合适的,16旅固然立下大功,但在这场动员了三十余万大军的大战中,还有着无数的英雄部队。但以一个主力营为蓝本来创作则问题不大。陈记者于是推翻了已经成型的提纲,在征得陈豪同意后,重新开始紧张的创作。陈豪对于宣传自己的营队自然是高兴万分,连日里陪着陈记者,向他提供了原先没有谈及的一些生动素材,让那些烈士的形象更加丰满动人。
    “老陈,你一定要写清楚,那些牺牲的战友是为了什么。”陈豪一再提及这个关键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采访了几十名官兵,从上校团长到列兵都采访过了,也曾提及为何而战,回答不一,有些回答陈记者认为根本上不了台面。
    “你不要觉得士兵们傻,他们之所以面对枪林弹雨勇往直前,绝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为了嘉奖,而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陈豪强调道,“你说一条命值多少钱?一千?两千?何况抚恤金也没那么高。但是我们懂为什么打仗!军人嘛,就是要保卫国家,保卫百姓!共和国成立了,再不会像甲午年、庚子了!你不要以为士兵们不懂这个,他们是不太会说而已。”陈豪反复强调这点。
    文章尚未写就,张庄迎来了大人物,龙谦总统自青州来视察16旅了。
    龙谦是在下午抵达张庄的,陪同他前来的有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宣传局局长、总参军情局副局长等军方将领,还有中央部委及山东省的部分官员,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部长端方也在陪同视察之列。
    开战以来,交通部承担了战区繁重的运输任务,配合总参军事交通局出色完成了军事运输任务,保证了山东战场数量极其惊人的物资转运任务,基本没有让前线出现缺粮少弹的情况,受到了中央军区的充分肯定。战场最高指挥官封国柱上将在青州前进指挥所见到端方后握着他的手说,“当初总统提名你做交通部长,我私下是不赞成的。现在看来我错了,你行,你的交通部行!特别是你们组织的几支汽车队,为战役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当着总统的面给老兄道歉,还是总统说的对,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咱们都是一家人。在参战部队里就有满族士兵,不含糊!”
    “封司令过奖了。这是国战!岂能不竭尽全力?!要说感谢,我们这些前朝过来的人才应该感谢啊,感谢总统的英明领导,感谢国防军的浴血奋战,甲午之耻,今朝可雪矣!”端方激动地说。
    端方对于已经取得的战果激动万分,他是从满清走过来的,骨子里对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东西列强有着极深的畏惧。开战之初,端方曾到总统官邸进言龙谦,非常担心万一仗打输了如何收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国防军收复青岛后,又打出了震惊全国的山东大捷!日军攻略山东的四个师团被分割包围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