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吉祥》第249章贺客

一世吉祥最新章节目录
   ;朱灵儿在杨府的身份定位,是杨家大少爷的侍妾。而所谓通房侍婢,不过是宛如猪狗的工具。一字之差,云泥之别。沈玉的“杨家大妇”身份无可撼动,连贵为大夏公主的赵妍、北燕郡主的玲珑都只能屈居平妻,朱灵儿还有什么好说的?事实上她已经很满意了。
    在这个尊卑等级森严的年代,杨致还没无聊到想做一个与传统世俗坚决斗争到底的圣斗士。侍妾就侍妾吧!这确实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一个身份安排。对朱灵儿而言,好歹也算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名分。
    杨致大感滑稽的是:倒好像是三位夫人求他、逼他娶个小老婆一样!自己年纪轻轻的吃饭喷香身体棒棒,子弹命中率极高。这万一朱灵儿也是一炮开花大了肚子,三位夫人会不会积极准备为他物色下一个?生活在万恶旧社会的男人真幸福啊!
    纳妾的规格自然无法与娶妻相提并论。
    在这个年代,官宦权贵、富商巨贾纳妾是再平常不过了事。令杨致汗颜的是,连当朝首辅王雨农、太尉陈文远这两个老不死的,竟然都各有七八房妾室。义兄秦空云的侧室、通房姬妾,恐怕手脚并用都数不过来。自家老爹那么个德性,还纳了好几房妾呢!放眼长安,满朝文武高官只有卫肃“从一而终”,与结发夫人相伴到老。世风如此,就算杨致是皇帝跟前炙手可热的头号红牌人物,也不会有人很认真把他纳妾当成一回事。
    因为本就事起仓促,加之杨致严令府中下人不得大肆对外宣扬,更没准备大宴宾客,是以成婚当日,只有侯府门前的大红灯笼和高悬的红绸才透着些许喜庆气氛。虽然显得有些冷清,但纳新规仪一样没少,杨致自问也只好如此了。
    八卦党古已有之。朱灵儿的境遇,引得杨府上上下下诸多仆婢艳羡不已。朱姑娘据说是侯爷在山东新收的部属,原说是给两位少夫人做护卫的。怎么刚来没几天就摇身一变成了侯爷的侍妾了?定然是那小妖精在山东的时候就和侯爷勾搭上了。
    阖府上下最感郁闷的人,莫过于杨府首席家仆阿福了。堂堂钦封飞虎侯,杨家大少爷,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怎么偏偏要跟一个下人抢老婆呢?暗暗发下宏愿:待我将来发达了。也要娶一个小妾!……不,娶两个!
    杨致正儿八经遣人相请的贵宾,仅有徐文瀚与秦空云。虽说二人平日出入杨府如自家后院一般随便,但徐文瀚乃是当朝宰辅,秦空云乃是大夏首富秦氏大公子。有两位这等身份的贺客,也不算委屈朱灵儿了。
    事实上这天除了两位义兄,别无外客。眼下长安乍经大变,局势复杂。不就是纳个妾吗?不去致贺也不算得罪他。倒不是心疼区区几个贺仪银子,怕就怕背上捧那小子臭脚的嫌疑,因此而招来皇帝猜忌,那就太划不来了!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徐文瀚和秦空云来了个大早,吉时未到,杨致仍如往常一样,迎了二人到书房落座。
    杨致在山东的经历对二人并无隐瞒。与常驻蓬莱的秦氏二公子秦骄阳相处融洽情同手足,朱灵儿的身份来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二人拱手道贺之后,也不多问。
    徐文瀚笑问:“怎么三弟蒙皇上召见之后,就突然想起要纳妾了?愚兄前日在朝房当值,但未见内侍传召三弟晋见,又是为何?”
    徐文瀚这种阴谋型的顶级人才,似乎就是专为乱世而生的,捕捉搜集朝堂上下的每一个信息,几乎已经成了职业习惯。
    杨致实话实说道:“纳妾是我那三位宝贝夫人的主意,而我对朱姑娘并不讨厌。她自己也愿意,与皇帝召见无关。前日皇帝是在御花园一处幽谧之地召见我的。”
    “御花园的幽谧之地?”秦空云不解的问道:“皇上极少在御花园召见大臣啊?三弟,皇上是单独召见你么?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杨致正自斟酌思量如何答复,只听徐文瀚抢先替他答道:“二弟。不要为难三弟了。你或许当真不知,但我敢保令尊秦公必可为你解惑。今日是三弟新纳如夫人的吉期,切勿扰了三弟的大好兴致。”
    又向杨致干笑道:“三弟,我们上回已议到皇上会找机会敲打你,此番召见是何情形,无需让人知晓。御花园中那幽谧之地不是什么好地方。日后为人行事更需小心了,切记莫要太过乖张。”
    显而易见,徐文瀚至少是听说过御花园中那个去处的。杨致本也无意与二人细说,时候尚早,岔开话题随口问道:“皇帝准备如何处置太子?谕旨下了么?”
    “无非是贬为庶人、圈禁居住罢了。愚兄以为,圣旨在这两日就会颁下了。”徐文瀚说道:“卫肃免罪开释、皇上擢拔三位部院大臣入阁为相,这一系列动作说明太子谋逆一案实际上至此已经了结。时下太子仍然住在东宫太子府,除了停用一应太子銮仪之外,日常用度与往常无二。皇上昨日还命内廷禁卫将军严方加派侍卫严加看守,饮食起居都有专人负责照料,任何人前往探望都需请旨获准。”
    秦空云叹道:“世事难料啊!试问谁曾料想,堂堂一国储君竟会谋逆?无怪乎都说天家无父子啊!”
    杨致摇头道:“也不尽然。皇帝这么做还是有点人味的,其实也是为了太子好。”
    秦空云反驳道:“皇上不杀太子,无非是怕担当杀子恶名尔!父子反目,以至身陷囹圄,永世不得翻身。都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好不好的?”
    徐文瀚接话道:“话虽如此,然事已至此,皇上还能怎样?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皇上还是想给太子一个天年的。如今太子虽已被废,却并非性命无忧。皇上这么做,就是为了尽力保全太子。”
    秦空云不以为然的道:“大哥这话说得玄虚了。杀不杀太子,只在皇上一念之间。何况太子已成死老虎,今后无力威胁到任何人,有谁一定要置他于死地?难道还有人能逼得皇上杀了太子不成?”
    杨致嗤道:“二哥,你到底是真笨还是假笨?”
    徐文瀚凛然道:“从明处说。皇上固然是怕在史书上留下杀子恶名,更是怕与金城、关中豪强氏族彻底撕破脸皮。”
    “须知大夏朝堂人才济济,能臣干吏何其多矣!皇上此番擢拔入阁拜相的三位部院大臣,有两位出身关中世家大族。原刑部尚书郭子光入阁之后。其位由原刑部任事侍郎补上乃是常理,何必擢升济南知府李子宽调任?只因李子宽乃金城李氏后族中人。从这两个层面上思量,皇上都需要太子活着!”
    “往暗处说,皇上此举更是用心良苦。一是防着太子自寻短见。二是防着居心叵测之人暗害太子。其三,正是防着有人逼得皇上不得不杀了太子。”
    见秦空云似懂非懂。仍是一脸困惑,徐文瀚抿了一口茶,耐心解说道:“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原本信心满满,有望一步登天,孰料一旦事败皆成幻梦,母死妻丧,众叛亲离,一夜之间身份处境天差地别。若非心志坚如铁石之人,岂能承受此等巨变?万念俱灰之下。谁敢保太子不会将心一横来个一了百了?太子真若这么窝囊一死,不是皇上杀的,也是皇上杀的。”
    “其二,太子理政多年并无大错,素有温厚勤勉之名,在温和派朝臣与清流文人士子中颇有德望。太子一日不死,这些人便一日不会死心。原在太子背后的金城豪强氏族在没有找准抓稳新的代理人之前,也不会轻言舍弃。这两类人必会不遗余力的想尽千方百计,暗中与废太子重新取得联系,或会有丧心病狂之徒借太子之名再行谋逆之事!太子与世隔绝。则自然与此无涉,罪不累及。如若不然,本已是背负谋逆大罪之身,只要稍有牵连。你说到时候皇上杀他还是不杀?”
    “其三,二弟方才也感叹天家无父子,何况兄弟乎?为夺嫡位而手足相残之故事,史不绝书。只有死人才能让对手真正放心得下,绝不可能再与活人相争。还有一节你别忘了,皇上于灭唐班师途中患病。绝不是为设局引太子入榖装出来的。此事朝中重臣皆知,另两位雄心勃勃的皇子会不知道?太子若是死得不明不白,龙体抱恙的皇上仍会无端背上恶名,却无从查究,怎能不折寿数?皇上看得很清楚,必须用心提防有人来上这么一手恶毒的一石二鸟啊!”
    徐文瀚说得仔细,秦空云听得入巷,说来说去总跑不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圈子去。杨致兴味索然的道:“二位老兄,下回我们碰头的时候,能不能说点别的?”
    徐文瀚歉然一笑:“我们都是府上的常客了,三弟无需客套,快陪你的美娇娘去吧!”
    虽说吉时未到,但新郎官总窝在书房陪客也不像话。杨致起身出门,刚想到府里四处转一转,不想迎头碰见焉头巴脑的阿福来报:“少爷,有两位客人前来道贺。老爷要小人来请少爷示下,这两位客人您见是不见?贺仪收是不收?”
    杨致不耐烦的斥道:“你个臭小子一早就没精打采的耷拉着脸,是不是为朱姑娘感到不服气?福哥,这事儿也要讲个你情我愿的,朱姑娘压根儿就不是你的菜。府里那么多侍婢,难道还不够你小子挑的?——我不是说了,今日不宴宾客,不收贺仪?是哪两个混蛋那么不识趣?”
    阿福委屈的答道:“少爷,小人哪儿敢不服气啊?大少夫人已经答应在侯府附近赏我一处宅子,婚事也由她为我做主。”
    不仅免费提供住房,还免费配备老婆一名,沈玉可真够大方的!前世的金领打工仔若知道福哥享有这样的待遇,恐怕都会羡慕不已。
    “……其实那两个人您都见过,一个姓黄,一个姓郭,早两日还来府上拜见过您。两位客人的贺仪十分厚重,连老爷看了都两眼发直,所以才命小人前来问过少爷。”
    杨致一听便知道是黄继德与郭开了,由此可见这两位豪客在密切关注侯府的动静,认准了要走自己的门路。
    老爷子杨炎虽然爱财,但迁居长安以来搂的银子已经多得让他麻木,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早就不是在信阳时的土财主做派了。连老爷子看了都两眼发直?杨致好奇的问道:“你倒是说说看,他们都送了些什么?”
    “见票即兑的龙头银票二十万两,两张地契文书。一张是长安城郊良田二百亩,一张是长安城外一处大宅。”阿福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道:“据老爷估算,如果把这些贺仪都折成现银的话,应该不下于一百万两。”
    一百万两?!还真是舍得出手,怪不得老爷子不敢收!金城、关中两地老牌氏族的豪阔由此可见一斑!
    “少爷,少爷!”老子看得两眼发直,儿子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