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第一百八十七章经略蒙古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最新章节目录
   李富贵戴上罗马皇冠的消息被送到欧洲之后几乎每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目瞪口呆,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意大利人可能是除德皇威廉之外最感愤怒的人了,毕竟要数正宗的罗马帝国还得说是他们,德国当年说起来和罗马的疆域多少也挨点边,可是现在一个中国人自称是罗马皇帝就让人受不了了。大部分意大利人现在还沉浸在统一的喜悦当中,他们当然明白这是庇护九世在向意大利示威,这些性格热情的人儿立刻也以行动来反击教廷对他们的侮辱。
    梵蒂冈的很多主教对于庇护九世这样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搞突然袭击也很不满意,虽然这次意大利为了统一从教廷抢走罗马伤了无数神职人员的心,可是在教廷里意大利籍的主教还是占有多数,他们对于庇护九世这样毫不客气的抽了意大利一个耳光也不能接受,尤其是这样做会进一步加深双方的裂痕。
    在其后庇护九世借口身体的原因不能回国而要求将教廷的一部分职能迁移到东方来配合纽罗马的时候大部分的主教们给予了抵制,这个时候关于教皇临终时的遗言已经传扬了开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庇护九世的确要把这两个疯狂的念头付诸实施,而且已经完成了一半,所以他们就更不能继续姑息这个疯老头,真的让他一意孤行下去君士坦丁堡的惨剧或许会重现。
    虽然大部分主教因为担心教皇胡作非为而反对纽罗马的建设,不过庇护九世毕竟当了将近三十年的教皇,他甚至在第一次梵蒂冈会议上通过了教皇一贯正确论的提案,再加上少部分真的拥有狂热信仰的主教,到东方去的口号也喊的颇为响亮。
    除了意大利和德国之外其他国家的民众在最初的惊愕过去之后大都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幽默,这荒谬绝伦的变化让人感到无比滑稽,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其中也包含了德皇威廉,他在看过德国公使发回的详细报告之后苦笑着问俾斯麦:“你能够想象世界上竟然会有这种事情吗?我们该怎么做?”
    俾斯麦耸了耸肩,“陛下,李可不是个好对付的家伙,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个大国的皇帝,而且还把这个积弱多年的国家带向了繁荣,我不认为我们有任何办法能让他放弃这个称号。”
    “这我明白,”苦笑仍然挂在威廉的脸上,“可是总得有所表示吧?难道我们就真的承认他是罗马皇帝?”
    “那当然不行,李富贵同样不能逼迫我们承认他,他是个聪明人,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跟我们较真的,毕竟只是一个称号,他既然找到了法理上的落脚点我看还是冷处理为好,他们现在对我们的用处越来越大了。”
    威廉想了一下,“你是说利用中国牵制俄国?”
    “不完全,俄国人虽然一直摇摇摆摆,不过他们毕竟加入了三皇同盟,我们潜在的主要敌人不是俄国而是英国。”
    “是吗?可是中国和英国可以算得上是盟友。”
    “中国和美国可以算盟友,和英国还差得远,英国人现在想必还没有意识到他们面临的困境,要不然他们早就和李富贵结盟了,要知道同时在欧洲和亚洲遭到挑战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照这么说我们不是应该尽快和中国结盟,我认为他们毕竟只是一支牵制性的力量,如果我们在欧洲无法获取胜利他们在亚洲干的再好也没什么用。”威廉并不认为中国的出现会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太大的影响。
    “我们和中国结盟会刺激俄国的,这是不必要的,现在只需要逐步接近就可以了,也用不着走得太近,中国和美国不一样,我看得出来他们有野心,英国人如果继续抱着老一套去对待他们将来很有可能会起冲突,到时候我们的机会就大多了。”
    二唐民间对于北方满国的建立十分愤慨,不过政府和议会当中也有不少人觉得国家正属于草创阶段不但大片的土地还缺乏有效的统治,那些刚刚依附过来的民众对于国家的认同也不深,再加上各地军队的整编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这个时候贸然出关,尤其是可能还会和俄国起冲突,这样算起来开战所冒的风险实在有些不划算,要知道二唐立国的地基恐怕有一半都建在李富贵的不败威名上,可是这次他对上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若是有个闪失实在是得不偿失。
    李富贵也承认他们说的有道理,同时参谋总部每天都在计算着北方的各种可能,李富贵没有发布动员令,他只是把甘肃和青海交到左宗棠手中,同时调林雨长到宁夏,准备让他吓唬一下蒙古人,这几年来林雨长在西北建立的赫赫威名放到蒙古草原上绝对能震得住一些人。至于向北京派兵不管开不开战都是要的,人选李富贵都已经物色好了。
    刘铭传的那个师有不少人是来自河北,现在他们回去镇守北平自然是正合适,至于出关之后的任务李富贵觉得刘铭传也是不二人选,他需要一个很狡猾的家伙来和俄国人周旋一番。这个时候李富贵忽然发现,如果要完全按照程序来行使自己的权力会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尤其是知道这些规矩都是自己定下的同时自己随时都可以把它们废除,自我约束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事情,比如说现在,虽然作为三军总司令的确有调动部队的权力,不过这里面本来还应该有很多程序要走,而把甘肃和青海划归左宗棠管辖这样大的事也是凭借李富贵一句话就在政府和议会里畅通无阻,事后李富贵做出了反省,同时培养议会自主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河北目前还需要安抚,另外对于东北究竟如何处置政府还没有最后决定,所以刘铭传到达河北之后暂时仍然是安抚地方,同时派出一个旅进驻山海关。作为新政权的一项德政紫禁城和圆明园都向普通民众售票开放,以前的太监们有很多都留下来担任公园的下级管理人员,这前所未有的新鲜事,倒是给因为失去了首都地位的北京市民们沉重的心情带来了一些缓解。
    和刘铭传不同,林雨长到了宁夏之后可就没那么老实了,他在西北的时候很少在一个地方常驻,很有那么点游牧的味道,一个师的兵马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行动起来并没有多大的累赘。这次到了宁夏他也是如此,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骑一师的驻地规划好了以后就带着大部人马深入蒙古草原,这可以算是一次威吓游行,目的地就是鄂尔多斯草原,这里是象征成吉思汗陵寝的八白室最初建立的地方,林雨长打算去那里凭吊一番,如果方便的话还可以拜祭一下这位一代天骄。
    这一次声援奕欣的蒙古王爷有不少,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蒙古人都站在满人这一边,新疆、青海的蒙古部落自不必说,就是在传统的蒙古草原上也有不少人并无愿意和刚刚成立的中原政府为敌,一方面双方强弱对比十分明显,另一方面蒙古人在经济上对中原的依赖也很严重,双方在贸易上互补的地方非常多,李富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显露出对蒙古人有任何经济制裁的意图,而与东北的贸易却已经完全断绝了,这种区别对待让不少蒙古人感到双方的关系还有回转的余地,另外李富贵通过载淳和那些留在关内的八旗贵族向不少蒙古部落抛出了橄榄枝。
    林雨长这次进入内蒙摆出的气派颇大,他的这个师在行动的时候排出了一个边长约为十公里的菱形,由五个侦查气球互相联络,在队伍的中央除了辎重之外还有一支商队,林雨长打算利用他们来表示自己并无恶意。
    草原上的牧民哪里见过这个阵势,对于这样一支大军绝大多数部落都选择了回避或者合作的态度,而林雨长从他们的领地上通过时也总是找一些草原人喜欢玩的游戏来赛赛马、摔摔跤以增进相互的感情。
    鄂尔多斯的那些蒙古王公察觉到这支汉军似乎并无什么恶意,虽然林雨长当年在甘肃的名声凶恶要远远多过善良,不过草原上的汉子也抵敬重英雄,只要杀的不是他们的族人喜欢屠杀并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在观察了几天之后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的库扎决定派人去和林雨长接触一下,他可不希望弄出什么误会,要说库扎一点都不怕林雨长那可是在说谎。
    台玛木是这是库扎王爷的管家,在蒙古草原上王爷满地走,其实真的要算起来很多人并没有多少部下。台玛木管家是个精明的人物,在这片草原上他也算是一个大人物,这次汉军突然出关,排出的阵势又如此之大,他也在暗暗为自家的王爷担心。
    见了林雨长台玛木先表示了劳军的意思,看到林雨长兴致颇高他才开始转弯抹角的问起林雨长的来意,毕竟这么多人出关,还带着这样的武装,总不能是郊游。
    “我到鄂尔多斯来主要是向拜祭一下成吉思汗,”林雨长幽幽的说道,虽然也快四十岁了可是他身上的英雄情结没有丝毫的消退,所以对他来说成吉思汗陵远比北面的昭君坟更吸引他,虽然后者他视情况也准备去一趟,别得方可以暂时不管,黄河流经蒙古的区域是林雨长第一步的目标。
    “拜祭成吉思汗?这是好事啊,”台玛木一提起成吉思汗陵立刻兴奋了起来,这是所有鄂尔多斯人的骄傲,虽然八白室离开鄂尔多斯已经多年了,可是他们仍然把这一段经历视为无上的荣耀,“那为什么不事先通知一声呢?”台玛木还有些疑惑,虽然他看着为汉人将军的样子不太像是说谎。
    “我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本来也用不着通知谁。”林雨长的口气很大,不过自从来到西北这倒的确是他的作风。
    台玛木对与林雨长的傲气有所耳闻,这位将军少年得志,而且还是当今皇帝的心腹爱将,口气大一点倒也不算什么。“这倒也是,谁不知道林将军是纵横天下的英雄人物,这鄂尔多斯草原还不是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林雨长点点头,“我这次来宁夏就是奉命巡守蒙古,这一次除了拜祭成吉思汗之外也想看看这片草原上的风土,你们继续跟在满人屁股后面是没有前途的,回去告诉你家王爷这一次我不会逼你们表明立场,不过你们的时间不是很多了。”
    林雨长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让库扎比较满意,他还是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鄂尔多斯这几个旗本来对抗中原的情绪就不高,现在的蒙古部落流动性已经远不及他们的祖先了,广阔的蒙古草原都被划给了各个盟旗,若是开战南方的盟旗立刻就要遭受巨大的损失,如果战败就再也找不到这样丰美的水草了。相反,如果能够保持和平他们不但能够继续占有最好的草场,而且还能分享贸易带来的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