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第八节血战西太平洋之三02[11]

醒狮最新章节目录
   仍在热衷于买外国飞机,尽管知道波音公司在飞机上搞鬼。这些并不是空军能控制的,但对国内的飞机制造业造成的伤害却是连美国人、日本人和台湾人都做不到的。
    王刚主政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连“大环境问题”都解决了,民航总局的领导班子更换了由一名退役的空军中将出任。停止了单纯购买国外航机的行动,大笔购机合约与技术转让紧密挂钩,大力扶持国内的飞机制造业。到金龙电池发明,电动螺旋桨研制成功后,外国飞机完全被逐出了我国的货机和支线民机的领域。这些举措夯实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基础。
    当然更直接的还是军费的大幅度增加,推动了空军的进步。连上将抓住时机推进改革,飞行员的训练强度大幅度上升,兰军忙得不可开交,训练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在装备更新上他更是支持那些大胆的创新。螺旋桨隐形小飞机能顺利问世与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如此的“倒退”阻力不小。空军得到了相当巨额的资金,不少人又要求大上新机型,他不为所动仍以大笔资金支持雷达、电子设备、发动机、材料研制,在传统势力看来也是“本末倒置”。实战证明了这些举措的有效性。
    在朝鲜事变中连上将初次展露了大无畏的胆识,他亲自下命令让飞行员以坚定的动作驱赶日军的战机。有人担心撞下日本飞机会引起外交危机,他说:“出了问题我负责,不能让日本鬼子在中国人目前嚣张。”
    中印战争更是为他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他为得到这么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而兴奋。在战争期间空军司令部的工作强度一点也不比前线指挥所的低,正可谓强将手下无弱兵。中国空军打出了自己的威风,从初战的突袭开始,一路压着印军打。在高强度的空战中,我军的战损率也是很高的,此时改进型的歼-7和超轻型歼-12M的效能就突现出来了。它们的成本低、产量高,更关键的是飞行员的培训效率高。所以我们的空军越打越多,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士气。按照效能统计的理论,在实战中数量要比质量更重要,如果一方的战机的单机效能为另一方的4倍,那也只能与对方的2倍数量的战机抗衡。
    如果说我军战斗机的进步确保了战区制空权的话,那么运输机、攻击机、轰炸机、预警机和侦察机的超常规发展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进步,否则中印战争和中南半岛战争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近乎势均力敌的战争中,连司令员不惜损失让空军的这些部队高强度地参战,超负荷的、残酷的实战让空军练出了真功夫。没有这个基础怎么能挑战美国空军呢?
    初战的胜利并没有让连司令员陶醉,美军还有强大的反击力量,自己的手下能顺利地顶住吗?
    台湾外海美特混舰队3月21日东京时间4:15
    “报告,中共再次出动40架重型运输机,60架中型运输机,500多架直升机向台岛南部抢运兵员和物资。台湾空军未作反应。”情报参谋报告道。
    梅里斯对此类消息没有兴趣,空战的失利对他的打击太大了。那些笔杆子也许可以把这场空战描述成小小的胜利,毕竟小伙子们击落了更多的敌机,刚才他也是如此激励联队官兵的。在超视距空战中战果是很难统计的,当时只能知道己方损失的确切数字,对击落的敌机数量,预警机可以探测到一部分,大多数只能根据飞行员自己的报告。如果是2名飞行员同时攻击多个目标,谁能搞清楚目标是谁击落的呢?大多数只能根据飞行员肯定多报的数据来统计,以后再根据截获的敌方情报来校正。梅里斯得到的数据是击落了包括苏-30、苏-27、歼-10、歼-7,甚至还有歼-6无人机共1架,可是他明白就这场空战而言自己是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损失了1架“海鹰”后,梅里斯制止再派搜救机群去打捞跳伞的飞行员。联队损失的不仅是47架战机,更要命的是68名飞行员没有了(EF-18和F-14都是双座的),尽管大多数能保住生命待在中共的俘虏营中,但在战争(目前在外交上称为是“冲突”)结束前,他们是不能再为联队效力了。现在补充的战机马上就能飞过来,可是那些新来的飞行员有经验的就少多了。到底是大国间的冲突,几个小时就损失了上百名精锐的海空军官兵,要按以前的估计总统会被迫退出冲突的。那么梅里斯中将就彻底失去翻本的机会,并肯定会成为替罪羊被追究失败的责任。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只能等待总统的决断。
    作为司令官,他比那些忙碌不堪的参谋人员有些时间注视政治层面的变化。现时有了网络等高科技设备,民意调查容易得多了,并可以很快地得到结果。在3个多小时前,美国人刚刚获悉他们的战机摧毁了大陆“武力进犯台湾的登陆船队”时,支持总统采取行动的比例高达90%,其中“坚决”支持的为70%,其余为“认可”的;反对的仅占10%,其中“坚决”反对的仅占4%。在我军奇袭美军舰载机联队,击沉宙斯盾战舰、导弹护卫舰、扫雷舰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支持的比例直落25个百分点。在5分钟前,尽管有国防部“鼓舞人心”的战报,总统的支持率跌到了39%。总统能顶住吗?
    现在通讯参谋把总统密电放到他的面前,梅里斯以紧张的心情接了过来。
    “…按3号方案实施打击,务必于随后的作战中歼灭中共的航母群和重型舰队。…”去除行文中的废话,核心的这句指令让中将松了口气。
    恢复坚毅神色的中将立即向参谋长下令:“立即按3号行动计划,组织实施打击!”
    完全明白华盛顿的这一指令将美中冲突推向全面战争的边缘,因为这是中共建国后,美国第一次大规模袭击中国本土。在美国海空优势大得多的朝鲜战争和越战中美军都从来没有打击过中国本土的目标。当年在朝鲜战场美军全力封杀志愿军在北朝鲜修建米格机的机场,但对中国东北边境的机场却不敢轰炸。米格-15的航程很短,只要炸掉这些机场,米格机就将无法飞到朝鲜战场,美军的绞杀战就能取得成功,其吸引力极大。直至美军被迫签订停战条约也未敢迈出这一步。在越战中美军轰炸北越的规模极大,甚至炸到河内,但华盛顿为了防止炸弹误落到中国境内,还把越南与中国接壤的大片区域划为“禁炸区”。
    3号方案要求以280枚“战斧”导弹打击台湾海峡的大陆沿海的14个重要战略目标,包含了厦门港、福州的机场、4个指挥中心、5个登陆舰队的集结地和3个前线机场。这是第一批目标,此后还将视情况展开更大的打击行动。
    当参谋长在组织行动时,松了口气的梅里斯中将静下心来想明白了。布赫曼总统之所以认为国内能承受如此大的伤亡,是因为美军彻底施行了志愿兵制。不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的征兵制,那时议员、各级官员,甚至总统的儿子只要符合征兵条例就得参军。死伤的官兵中自然也会有那些官老爷的亲属,炮弹和导弹是不分贵贱的。现在不同了,国家给官兵以高额报酬,官兵理论上是自愿参军的,实际上不少人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参军的。那些官老爷的子弟就不必为了强制的原因参军了,这次的死伤者中就没有一个是官老爷的子弟。总统受到的压力极大地减轻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