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第两百七十七碗政治风暴席卷朝廷[2]

极品御用闲人最新章节目录
   殿来。接过证词,遍示众臣。
    王钰冷笑道:“郭大人,你是国家法度地维护者。你就是这么维护的?亏得你还敢在这资政殿上大义凛然,一副慷慨赴死,舍生取义的模样,你做给谁看?本王生平最恨地,就是你这样满口仁义道德,却是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殿前武士!”
    话音一落,殿外金甲武士闻声而入!
    “将郭淮摘去乌纱,扒去朝服,革除一切职务爵位,贬为庶民,永不录用!”王钰看来是真动了怒,厉声喝道。
    文武百官见此情形,无不胆寒!
    “许昌,勾文仲,马士元,张洪远,范必达,齐元盛。”王钰一连叫出了六个名字。
    突然,从文武两列中,奔出数人,齐齐跪在地上,其中一人哀声说道:“王上,臣,臣有罪!”
    王钰看也不看他一眼,自顾言道:“此六人,藐视朝廷法度,知法犯法,为泄密一案共犯。即刻革除一切职务,交由大理寺依法严办,以儆效尤!”内卫禁军,拥入朝堂,将六人摘去乌纱,扒去官服,一个个死猪一般拖出殿去。
    群臣骇然!今天一朝,查办了七名朝廷大臣,实为近年罕见!王上迁都之心,如此坚决,这些人又是何苦来着?好在王上还心怀仁慈,没有杀他们任何一人。
    而吴用等大臣都在心里拍手称快,这几个月来,就是这帮人上窜下跳,极力抨击迁都,为赵氏招魂。现在傻了吧?一次摘了七顶乌纱,下一个该轮到谁了?想到这里,不由自主地往上面瞧去。哟,福王地脸色怎么如此难堪?
    赵此时是如坐针毡,他眼睁睁看着在朝中为数不多的支持自己地大臣,被王钰一口气全罢了官,可自己却使不上任何一点力气,心中地怨毒当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
    王钰走回宝座,略整衣袍,重新落座下去,神色平静的问道:“列位臣工,还有事上奏吗?”
    都这模样了,百官就是有事也不敢挑在今天上奏,正等着无本退朝之时。忽然两列文武官员齐齐扭头。就连王钰也瞧向了殿外。
    那是一阵急促地鼓声。
    本来,打鼓有什么奇怪地?民间有个喜庆婚嫁,都得敲锣打鼓,热闹热闹。可问题是,这里是禁宫,能随便打鼓吗?这鼓声连资政殿都听到了,说明离得不远。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有人在打“登闻鼓”。
    所谓登闻鼓,在晋代就有所记载。到了宋代,在朝堂外面,设立一面大鼓,全国的人民,不管你是官是民,若你有冤情,各路衙门不受理,或者判决不公,你就可以到京城来,击打这面登闻鼓,向皇帝告御状,或你本人无法上诉,亲戚朋友都可以。
    在宋太宗地时候,京城有个中富之家,他的奴仆弄丢了一头猪,这人是越想越委屈,于是去击打“登闻鼓”,向皇帝伸冤。奇特的是,皇帝还受理了,下诏赔他一千钱补偿丢失的猪。事后,宋太宗向大臣笑说,这么小的事情都来找朕,那朕岂不要忙死?但是,朕以身作则,带这个头,给官员们作个表率,还愁天下不太平么?
    从这之后,朝廷就对打击登闻鼓作了严格规定,要不然你老百姓丢了一只鸡,或者老婆偷汉子,都来找皇帝,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啊。于是就规定说,天下地臣民,不得越级上访。后来又限定上诉期限,普通百姓一年,官员为三年。而且规定说,如果不符合规定的,你来打击了登闻鼓,是要吃官司地,皇帝可不是随便就能惊扰的。
    在满朝文武地记忆里,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去打这个登闻鼓了,甚至还有大臣曾经提议,现在四海升平,百姓没有冤屈,是不是撤消这个制度?现在,这登闻鼓居然又响了!
    “怎么回事?”王钰虽然作官这么久,可他对这个登闻鼓制度不太熟悉。
    就在这时,一名官员快步入殿,具大礼参拜之后,紧张地奏报道:“王上,福王殿下,宫外有百姓击打登闻鼓鸣冤,登闻检院已经受理。”
    “击鼓鸣冤?是什么人,他有什么冤屈?找开封府,或者大理寺不就行了么?”王钰问道。
    “回王上,打击登闻鼓的是一个妇道人家,她要告的是当朝权贵,谋杀他的丈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