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第两百三十三-四碗幽云动乱[3]

极品御用闲人最新章节目录
   民心”,即大金皇帝位,更改年号,重置百官,誓言为“先帝”报仇。
    在这种微妙的时刻,王钰按下了林冲的请战奏折,命枢密院全线出动,于金国国内四处散布消息,称金帝仍在人世,并被大宋“以礼相待”。厚加封赏。
    两国之间,军事斗争还未开始。政治战争已告爆发。王钰还派出使节远赴西域,知会西辽国,约定共同起兵伐金,并许以“事成之后,平分土地”的承诺。同时,以宗主国的身份,命令蒙古大汗,高丽王积极备战,协同宋军破金。
    金国处在大宋军事合围之下,政治上被严重孤立,普天之下,竟没有一个盟国。只有一个国家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说是静待时机,若中原有变,他们或许会出兵相助,进攻高丽,这个国家,就是日本国。
    前两年,大宋登州水师在金蒙战争期间,进渤海湾进攻金国。当时金国孤立无援,水师又几乎被全歼。便派出使臣,携带重金前往日本国游说,至今才传回这一点点消息。
    在金国危急存亡之时,沈王兀术上奏完颜亮,提出了“收缩防御,集中兵力”策略。只因金国连年征战,又数次败北,损失惨重,如今兵力完全不占优势,若是还想着防守整个国土,必然被宋军各个击破。不如主动放弃靠近大宋前线的一些城市,将兵力集中起来,准备在广阔地平原上,与宋军打“骑兵游击战”。
    原因就是,如果防守城池,目标就是固定的,宋军有迹可寻。可如果放弃城池,集中骑兵,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四处游走,让宋军疲于奔命,再侍机进攻。纵使消灭不了宋军,但他们必须严重依靠内地的补给,耗上一个月,宋军自然会退。
    而女真人从根本上来讲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有草有水的地方,就不会饿死。如此一来,宋军纵然势大,又有何惧之有?
    完颜亮在全盘分析天下局势之后,批准了兀术的建议,下旨放弃大定,来州一线所有城市,将军队撤入国内,准备打游击。
    幽云卫戍区立即得到了消息,金军前脚一撤,宋军马上驻防,占住城池。可这些城池,在金军撤退之前,遭到严重破坏。城楼被焚毁,老百姓的民居也不可避免,凡是城中地东西,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砸烂,烧光。
    当宋军进入这些城市之后,发现这些城里,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几十万张等着吃饭的嘴。为什么呢?因为老百姓的粮食全部被抢光了,甚至连衣服也给扒了,家里地农具,家具,连铁锅,锄头都没有了。
    好啊,我撤退,我把钱粮和一切有用的东西全部带走,毁坏,但把老百姓留给你。你们大宋不是号称天朝上国,以仁义治天下么?那好,老百姓没吃地,你们国家管不管?你管了他吃饭,以后呢?救急救不了穷,要耕作,得有牛吧?得有工具吧?这几十万人口。得花费多少银子?仗还没有开始打,我就先让你出出血。
    各地报急的公文,如雪片般飞到了幽云卫最高军事长官萧充的公案上。前线将士,尽全力救助百
    士兵也要吃饭,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萧充感到火速上奏朝廷。
    汴京皇宫,中书省,政事堂。
    往日庄严肃穆的政事堂。今天忙得一团糟,省官房官们进进出出,东北的奏章一道接一道的发来。一会儿粮食不够了,让朝廷赶紧发。一会儿那里老百姓拖家带口要跑去内地讨饭,跟军队发生了冲突。好像突然之间,东北就乱成一锅粥了。
    尚同良正抱着一叠奏章匆匆忙忙往政事堂走,一个不小心。正与对面地人撞了一个满杯,折子掉了一地。抬头一看,原来是刚刚被召进中书省参与议事的陆游。
    “陆侍制,已经够麻烦了,你就别添乱了。”尚同良叹了一声,俯下身去捡东西。
    “冲撞大人。恕罪恕罪。”陆游赶紧赔罪,帮着捡起奏章。
    “毒啊。真毒,老夫为官数十年,历经多朝,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毒的""叹道。
    “谁说不是呢?能带走的全带走,带不走的都破坏,只把吃饭的嘴留给你,哼,金国这回还真击中我们的软肋了。”旁边一位大人插了一句,又匆匆离开了政事堂。
    “尚相。听说那边粗略估计,都有六十多万人口,金国十几万兵马一撤,这个麻烦就留给大宋了。管还是不管?”陆游刚刚被王钰召进中书省,任命为侍制,也就是参谋,顾问的职务。
    “你这不是废话么?先不说什么仁义不仁义,你不管他,他往内地跑,六十多万人。幽云不全乱套了?幽云十六州能乱么?”尚同良摇了摇头,赶紧走开了。
    王钰匆匆走进政事堂。他一出现,众官齐唰唰围了上去,七嘴八舌报告着事情。闹得他头都大了,一边往里走,一边还要随口应着。
    就政事堂门口到他的公案前,几十步路,愣是走了半柱香地时间。
    “大人们!大人们!天塌不下来,稍安勿躁好不好?你们一起嚷,本王一句也听不清,一个个的说。”王钰终于坐了下去。
    “王上,臣作了三十几年的官,还没有见过这等稀奇事。钱粮带走不奇怪,城池焚毁也不奇怪,可连老百姓家里地铁锅,锄头,甚至是衣裳也不能幸免,这,这,这简直是天下奇闻!”一位五十来岁的老臣头直摇,一副哭笑不得地模样。
    “哼,国之将亡,必出妖孽,让他们折腾吧,到时候民心尽失,女真人就知道什么叫众叛亲离了。”孟昭一语道破天机。
    王钰一下盖上茶杯,看着孟昭说道:“这话本王爱听,一针见血!闹,尽管闹,本王倒要看看女真人还能玩出什么把戏。这些狗日……”他虽然说得轻巧,但不难看出来,摄政王很为这件事情闹心。
    换作谁恐怕也轻松不了,六十多万人等着吃饭,听说金兵抢粮,一颗也没留下。幽云卫戍区不得命令,又不敢把军粮拨出去,那边都快闹翻天了。
    从道理上来说,金军已经撤退,宋军占住了城池,那城里的百姓,就是你大宋地子民,道义上大宋朝廷必须要管。即便你说兵荒马乱,死几十万百姓不算什么,不去管他,那他往中原跑,你拦还是不拦?总不能把人全杀了吧?
    更为严重的是,北伐马上就要开打了,那里的老百姓安置不好,就是一个动乱的根源。要知道,这六十万人成分很复杂,不光有汉人,还有契丹人,女真人。万一来个没有活路了,树起反旗,号令百姓吃大户,进攻幽云,这可就是有名的“农民起义”了。那这北伐还没打,就得先平乱。
    北方民风剽悍,这六十万人里面,青壮年男子有个十万吧?要是真反了,可够东北军头疼的。
    大臣们仍旧在争论着,王钰端起茶杯陷入沉思,忽然,他把茶杯一放:“传本王谕令,让萧充紧急拨出一部分军粮,先救救急,把老百姓稳住再说。让他告诉百姓,朝廷不会不管他们地死活,正在想办法,叫百姓安心。同时,军队要加强戒备,对于趁机闹事,图谋不轨的人,就地格杀!一人闹事,全家连坐!知情上报,重重有赏,知情不报,同罪!”
    吵闹地政事堂突然安静下来,大臣们被王钰如此铁血的手腕震慑住了。要知道,自王上摄政以来,可是天天把以仁义治天下这句话挂在嘴边的,这回竟然如此残酷。
    “王上,这会不会严苛了一点?”陆游突然问道。他是新进的官员,按道理说,没有他说话的份儿,这时一开口,前辈们的目光齐齐盯向了他。
    “臣认为,王上此举非常必要。乱世就得用重典,恩威要并施,稳定局势是当前首要任务。女真人希望看到的,就是东北乱起来,北伐就要受阻,朝廷千万要顶住压力,迅速稳定下来。”孟昭当即说明王钰的用意。
    “知我者,孟相也,把本王意思马上拟出来,今天就发下去。对了,去叫户部许尚书叫到中书省来见本王,还有兵部韩世忠也一起来,枢密院刘三石也来。咱们必须马上拿出对策,救急如救火。行了,诸位大人,都去忙吧,今天情况特殊,各位辛苦一点,十二个时辰都呆在宫里,本王叫御膳房给大家准备饭菜,本王陪大家吃住都在这里了。”王钰大声说道。
    连王上都以身作则了,那大臣们还有什么意见?纷纷应诺,各回本职去了,刚才还乱作一团的政事堂,马上又按部就班地运作起来。王钰一见,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女真人,现在是困兽犹斗啊,还别说,这一手还真给自己出了难题。
    幽云那边,只能暂时稳定局势,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是这么简单,还得靠内地才行。六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啊,你喂不饱他,他就反过来吃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