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第一百八十八碗蒙古[2]

极品御用闲人最新章节目录
   一口唾沫。他急于向王钰禀报事情。
    “尚相不用着急,喝口茶再说。”王钰将茶杯亲手递了过去,尚同良道了一声谢,猛喝一气之后,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王上,出大事了!”
    一句话听得满堂皆惊,尚相向来以稳重著称,什么大事能让他急成这般模样?王钰也急于知道,拉过一张椅子让他坐下。急不可待地问道:“出什么大事了?”
    “蒙古王汗俺巴孩被杀了!”尚同良语出惊人。
    “什么?俺巴孩被杀?这,这怎么可能?谁杀的?”闻焕章曾经在蒙古草原上见过俺巴孩,那是一位勇士,与合不勒情同手足,在各部族之间威望甚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合不勒死后,没有让他的儿子继位,而是让自己这位兄弟作了大汗。
    “是女真人干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蒙古人突然提出要与他们的死敌塔塔儿人联姻。塔塔儿人明里答应,暗地里却与金国勾结。将俺巴孩骗到塔塔部,奸杀了他的女儿,又将他与合不勒的长子解送上京,被女真人所杀!眼下,合不勒的次子忽图刺继承了汗位,派出使臣来到大宋。”尚同良一口气说完,听得众人瞪目结舌,蒙古草原上竟然出了这么大的变故!
    吴用立即察觉到了什么,转向王钰说道:“王上!”!你说,蒙古人突然提出与塔塔儿人通婚?”王钰一头,疑惑地问道。
    “回王上,是地,此事臣也是百思不其解。按说蒙古人与塔塔儿人是死敌,怎么可能与他们通婚?”尚同良回答道。
    在所人人都猜测着蒙古人的来意时,王钰思考的,却是蒙古人为什么会突然转变了态度,与自己的死敌通婚?而俺巴孩以蒙古王汗之尊,竟然亲自送女儿前往,这样大的规格,说明蒙古人急于促成此事。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有了这样的转变?
    “王上,其实蒙古人与塔塔儿人是同宗同族,同一祖先。他们之间的战争,可以说是兄弟相残。塔塔儿向来被视为女真地家奴,从女真人那里得到赏赐,得到先进的装备,所以在历次对蒙古作战中,身为先锋地塔塔儿人都占据上风,这也是女真人一贯奉行的策略,让蒙古人打蒙古人。”闻焕章向王钰解释着两者之间地渊源。
    “尚相,您还没有说蒙古人此次入宋的来意?”吴用提醒道。
    “哦,倒忘了。王上,蒙古人此次入宋,是来称臣地!”尚同良今天似乎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句话出口,别说诸位大臣,就连王钰也从椅子上窜了起来。
    “什么?称臣?”王钰大声问道,吓了众臣一跳,他估计也察觉到有些失态,缓缓坐回去,喃喃自语:“奇了!这是哪一出?”
    众臣也是不得要领,这话怎么说的,前些日子还时常袭扰我们地西北边境,骂我们背信弃义,要与汉人誓不两立,怎么突然又派来使节说要称臣?这蒙古人玩的什么把戏?
    “蒙古使臣说,新近继位的大汗忽图刺,已经正式宣布与金国决裂,断绝臣属关系,要拜大宋为宗主国,请求大宋天子的册封。蒙古还进贡了貂皮一千张,鹿茸。熊掌若干,已经随车押运到了京城。”
    王钰思之再三,也猜不透蒙古人的用意,转向闻焕章问道:“闻大人,朝廷内,只有你熟悉蒙古的情况,你来分析分析,蒙古人这是什么意思?”
    闻焕章略一沉吟,随即分析道:“王上,蒙古人有仇必报。他们各部族之间的战争,除去争抢地盘,牛羊,奴隶外,有许多是为了替首领报仇。蒙古人与我大宋不同,他们的首领不像我们地将军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崇尚勇武,首领以先身士卒,冲锋陷阵为荣耀,所以,首领时常战死沙场。据臣估计,按常理忽图刺继位以后。首先要作地第一件事情,就是替俺巴孩报仇。可他们刚刚打了败仗。以目前的实力,想要对金国发兵,力不从心。唯一的出路,就是先团结好自己的人。对了,刘大人,你枢密院掌管军情,可知蒙古草原如今的态势?”
    刘三石面露难色:“这个,实话讲,枢密院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金国。对蒙古知之有限。只知道上一次金国大将胡沙虎深入草原讨伐蒙古,虽然被打败,可蒙古人再度陷入混乱。如果所料不差,蒙古人眼下正处在分裂之中。”
    “刘大人,你们枢密院办事不利啊。俺巴孩被杀这么大的事,却由蒙古使臣说出口,而你们枢密院事先居然没有刺探到消息,你这枢密使怎么干的?”王钰突然责问道。
    刘三石一惊,起身告罪道:“臣有失职之罪,请王上发落。”
    王钰摇了摇头。不再多说,继而问道:“闻大人。你继续说。”
    “是,王上。依枢密相公所言,蒙古正处在分裂之中,那么忽图刺想要报仇,首先要统一蒙古草原,这必然要通过武力解决。可金国不可能坐视不管,如此说来,蒙古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找一颗大树来依靠,纵观天下,似乎只有我国合适。”
    听完他的分析,王钰觉得颇有道理,蒙古人也不傻啊,竟然能够及时地转变策略,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可他们地难题解决了,大宋的难题就来了。
    结果接受蒙古地称臣,让他们拜大宋为宗主国,金国必有所顾忌,而蒙古人趁此良机,发动统一战争。一旦蒙古人完成统一,羽翼丰满,不管对金国,对大宋都是巨大的威胁。
    “既然如此,那我大宋则不必犹豫,接受蒙古的请求,让他们成为我大宋继日本,高丽,大理,吐蕃,西夏之后的第六个藩属国。或许,很快很就有第七个了。”孟昭笑言道。他说地这第七个,指的是交趾。大宋安南郡王柴桂,当年以三万残部,横扫交趾,一度打到交趾的都城。后来因为战线拉得过长,被迫退回交趾北部,以此为根据地,向南发展。据说这两年柴桂以小规模战斗为主,一面发展生产,一面向南蚕食,已经侵占大半个交趾。虽然实际上这是柴桂的割据势力,可名义上,他还是大宋的臣子,奉大宋天子为主。
    孟昭能这么乐观,王钰却不能,凭心而论,诸如日本,高丽,大理这样的臣属国,他们地实力远远不能和金国相提并论,有这样的臣属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地。
    金国自立国十多年来,虽然屡败于大宋,可还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他们的实力仍然在,仍旧具备与大宋一决雌雄的本事。君不见,金国虽屡败,可每次战役,都是由他们先发起的么?他们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这种情况,让王钰深为恼火。
    “孟相,恕我给你浇盆凉水。蒙古人是养不家的野狼,你一旦把他们养壮实了,他反过来就会咬你一口,这是他们的体制与民族性格决定的,千万不要大意。”闻焕章提醒道。
    王钰赞同这种说法,可如今大宋最大地敌人仍旧是金国,而非蒙古。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老人家说得好,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斗争。政治没有绝对,任何事情都要权衡利弊,选择对我最有利的处境。
    “安排蒙古使臣明天朝拜天子,明日下午,本王在保和殿设宴招待。”王钰一锤定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