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五十一节-第五十五节[8]

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汉战旗,三万多军队突然倒戈,鲜卑人措手不及,瞬间崩溃。
    张郃指挥大军呼啸杀上。
    公孙续、管亥、昌豨、公孙康等人各领大军,四面围杀。
    鲜卑人狼奔豕突,四散而逃,死伤无数。
    乌丸人、扶余人和高句丽都不想誓死血战,一来他们想保存实力,二来他们也不想和鲜卑人结下深仇,所以鲜卑人的突围非常迅速。加漠、沙末汗、成律归等鲜卑首领各带人马死战而逃。
    一场声势惊人的大战至午时结束,汉军斩首三千七百级,俘虏两千四百人,大获全胜。
    襄平大战赢了,汉军的实力也暴露了,胡族各部震惊之余,也对镇护大将军张郃感到万分恐惧。
    乌丸人急速撤过了大辽水,唯恐遭到汉军的围杀。张郃请他们到襄平议事,楼班等人百般推托,死活不敢到汉军大营去。
    八月上,在辽东都护李溯和代辽东太守公孙康的亲自陪同下,扶余王尉仇台、高句丽王伊夷模等人心惊胆战地走进了汉军大营,拜见镇护大将军张郃.张郃出辕门相迎,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赏赐了很多战利品,然后非常婉转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两国国主能多派自己的孩子到长安去看看,学习治国经验。
    当柳毅用扶余话把张郃的要求说出来后,尉仇台和伊夷模不禁暗暗吃惊,强作笑脸叫苦不迭。张郃的意思很明白,他向两国讨要质任,要把扶余国和高句丽国纳入大汉的疆土。
    “你们考虑考虑,过两天答复我。”张郃笑道,“此次我大汉天子御驾亲征,亲自统率大军从金雪原东进,平定扶罗韩、射隆的叛乱,一部由我统率,由辽东北上攻击乌侯秦水,平定加漠的叛乱。我朝天子离京之前曾说过,此次不但要平定大漠,还要稳定辽东……”张郃看看两位国主,一语双关地说道,“稳定辽东的意思不仅仅是调解乌丸人之间的矛盾,还包括与辽东诸国共议国界,竖立界碑。这界碑应该竖在什么地方,相信你们应该很清楚吧?”
    两位国主在张郃的威逼下,诺诺连声,一个“不”字也不敢说。
    “另外,有件事我要拜托你们。”张郃的脸色渐渐严肃,“乌丸人的大单于顿杰死了,按道理这个大单于应该由顿杰的儿子继任,但顿杰的儿子太小,所以我们打算奏请天子,让楼班继任这个大单于,但是……”张郃冷笑了两声,“楼班、乌延、苏仆延担心我们报复他们,要把他们杀了,不敢来了。”
    “麻烦两位国主在大辽河畔建一座营帐,以你们的信义做为担保,把他们请来,和我们好好谈谈。”张郃指指李溯,“我和李大人亲自去,不带军队。我希望尽快解决乌丸人的事,以便我们能重建信任,合兵一处,继续北上平叛。”
    给大汉和乌丸人做个斡旋,重建彼此的信任,两位国主当然愿意。不过张郃北上征伐,还要征调他们的军队,这就让两人懊悔不迭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在襄平苦战,趁乱把鲜卑人杀得血流成河。这下弄巧成拙了。
    两人不好不答应,一边笑脸承诺,一边暗中思索对策。这兵是无论如何不能出,否则肯定像顿杰一样,到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八月中,在扶余王和高句丽王的劝说下,楼班、乌延和苏仆延带着亲卫渡河而来。
    张郃和李溯已经先到了,两人出帐相迎,说了一番安慰话。
    其实双方也没什么商量的,楼班这个大单于已经做定了,不过就是如何安排顿杰的后人,如何瓜分顿杰和追随他作战的各部落财产而已。
    张郃提到了调兵的事,要求楼班统率乌丸大军跟随自己攻打鲜卑人。楼班、乌延和苏仆延马上以各种理由拒绝。顿杰和六千乌丸人是怎么死的,他们一清二楚。张郃这个借刀杀人计已经用了一次,再想用第二次就不灵了。
    张郃不以为意,不厌其烦地劝说,但李溯的话就很难听了,威逼利诱,各种招式都用上了。楼班有些害怕,想答应,但乌延和苏仆延坚决不同意。
    李溯火了,指着乌延破口大骂。当年打卢龙塞,乌延是胡族联军的首领,双方的仇恨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扶余王和高句丽王坐在一边看热闹。李溯、乌延、苏仆延就象三头红了眼的野牛,互相用乌丸话指责谩骂。
    “绑了。”张郃突然一拍案几,厉声吼道,“捆起来……”
    话音刚落,帐外扶余、高句丽卫士一拥而入,把楼班、乌延和苏仆延打翻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三人听到这些卫士嘴里喊出来的都是大汉话,这才知道中了计,气得眶眦欲裂,冲着尉仇台和伊夷模怒声叫骂。
    尉仇台走到三个面前躬身致歉,“我也没办法,身不由己啊,三位多多包涵吧。”
    伊夷模也苦笑道:“昨天晚上,我们的人都让张大人抓起来了。两千多人啊,你让我怎么办?三颗人头换两千人的性命,我没有选择啊。”
    公孙续提着血淋淋的战刀走进了大帐,“大人,外面杀干净了。”
    “杀了……”张郃一挥手,冷声说道,“先祭奠你父亲,然后把脑袋拿进来。”
    楼班望着两颗血淋淋的脑袋,号淘大哭。
    “我给你一个选择。”张郃指了指地上乌延和苏仆延的脑袋,“要么在辽东做大单于,统领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三部乌丸,要么和乌延、苏仆延一样,把脑袋留在这里。”
    楼班没有选择,他只能拜伏在地。
    “你不要以为河对岸的一万多骑能对我造成什么威胁?”张郃面如寒霜,“我只要拿着你们三颗人头到对岸吼一嗓子,一万多人就一哄而散了,我想杀谁就杀谁?”张郃走到他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派个人到对岸去,把乌延和苏仆延的亲信都叫来,我帮你把他们都杀了,免得你统领三部的时候,有人和你作对。”
    十六岁的楼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连磕头求饶。
    张郃不为所动,“叛乱是灭族之罪,我不过杀一群大小部落首领而已,这已经是最轻的惩罚了。站在你面前的如果是公孙瓒将军,那么对岸的一万多骑,恐怕早已经在辽河里喂鱼了。”
    张郃转身望着面无人色的尉仇台和伊夷模,脸上露出一丝冷森森的杀气,“我大汉陈汤将军曾有一句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谁敢乱我大汉,我必诛他的族,灭他的国。”
    八月中,镇护大将军张郃上奏朝廷,襄平大捷,辽东一战而定。
    ****
    八月,大漠,金雪原。
    大汉天子和大将军率军赶到金雪原,会合了漠北都护铁钺的军队。
    大漠北部鲜卑的大小王早已赶到,纷纷觐见天子,表示效忠。
    北部鲜卑王拓跋韬已经六十多了,王庭的军政大事基本上交给长子拓跋泓处理。但最近一年多来,由于扶罗韩的使者跑遍了整个北部大漠,很多部落看不清形势,左右摇摆,和扶罗韩秘密来往,迫使拓跋韬不得不出面予以镇制。幸运的是,目前尚没有一个部落公开背叛。
    大汉天子御驾亲征,大将军亲自率军从河西赶到金雪原,给了鲜卑诸部一个巨大的震撼。这次,扶罗韩算是把小命玩完了。
    八月上,镇北大将军阎柔书告大将军,他和武猛将军吴雄东西夹击,已经围杀代郡乌丸首领修武卢,目前大军已经推进到高柳、马城一线,直接威胁弹汗山。
    过了几天,征北将军鲜于银书告大将军,他和柯比熊、射虎、射缨彤、鹿欢洋等人合兵一处,在仇水河东岸重创射隆,将他们赶到了广宁一带,但鲜卑人还是没有退出长城。
    当天晚上,大将军和众人正在商讨北疆战局的时候,小天子突然问道:“大将军,我们准备何时进军弹汗山?”
    “这要看辽东的形势如何发展,如果张郃、李溯两位大人不能及时扭转局面,今年上谷的仗也只能打到长城为止了。”李弘说道,“另外,还有一个难题我们要解决,在这个难题没有解决之前,大漠上的仗暂时还不能打?”
    “什么难题?”小天子惊讶地问道。
    “如果我们杀了扶罗韩、射隆和加漠,大漠鲜卑诸部的势力平衡就被彻底打破了,需要重新划分各部落的领地。如此一来,我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大漠陷入更大的危机。”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五十五节
    李弘的担心同样也是骠骑将军鲜于辅的担心,他早在去年就上书朝廷和书告大将军,详细分析了大漠形势,预测了未来几年的发展,对大漠的前景忧心忡忡。
    大汉征服大漠十六年了,鲜卑各部得到了十六年休养生息的时间,一代人成长起来了,柯比熊、阙昆、拓跋泓、加漠、沙末汗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他们和当年的慕容风、拓跋锋一样,最大的梦想就是雄霸大漠,像他们的英雄檀石槐一样纵横天下。
    大漠上的老一辈人渐渐离世,射墨赐、弥加、熊霸先后死去,而大汉赖以稳定大漠的射缨彤、弧鼎、弃沉、拓跋貉、裂狂风等人也渐渐老迈,这些人因为出身和实力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十六年来,一直未能在大漠竖立足够的威望,未能代替射墨赐等人获得镇制鲜卑诸部的强大实力。
    大漠上的狼烟迟早都要点燃,不是扶罗韩,就是其他人,原因很简单,鲜卑人需要生存。
    最近几十年以来,大漠上的气候非常恶劣,雪灾、干旱等灾患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大汉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但这只能解燃眉之急,而不能根除他们的生存危机。
    这种死亡的阴影笼罩在鲜卑人的心里,让他们非常恐惧,非常不安。他们想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他们想南迁,想越过长城,想得到更好的生存环境,但大汉对他们的南迁心存犹豫。这里除了世代的仇恨外,更重要的是社稷的安全,而社稷的安全,归根到底就是大汉百姓的生存。
    争夺生存的土地,才是汉、胡互相征伐几百年的最根本原因。
    步度更、弧鼎、弃城等人不惜代价帮助大汉攻打河西,为了什么?还不是想迁居到河西,迁居到美丽的祈连山下,求得一块更好的生存之地?
    拓跋韬、射墨赐等人十几年来,为什么对大汉言听计从?还不是想得到大汉的信任和帮助,让更多的族人逐渐迁到阴山以南,迁到代郡和上谷郡栖息?
    熊霸、弥加等人为什么极力怂恿柯比熊远行数千里,帮助大汉军队一起远征河西?不为别的,就是想有一天可以实现慕容风的梦想,让鲜卑人越过大燕山,迁徒到可以摆脱生存威胁的地方。
    鲜于辅在奏章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朝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