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五十六节-第六十节[5]

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和小黑一起走了。小黑去打仗,她给大军运粮食。生完孩子才两个月就走了,已经快一年没回家了。”
    李弘心里一寒,无颜以对。自己遇到小黑的时候,曾问起这个女孩,当时小黑的脸马上就红了,看来那时候小黑就已经知道自己要娶亲了。兵户本来免征徭役,但这两年战事频繁,民夫严重不足,所以从去年开始朝廷就下旨暂时征调兵户的徭役,但谁知道朝廷这道命令竟然让一个婴儿出生后就失去了母亲的呵护。
    李弘歉疚不已,“我能为你做什么吗?”
    大黑愣了一下。大黑的妻子脸露惊喜之色,伸手轻轻推了一下大黑。
    大黑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我欠大将军的太多了……”接着他抬头冲着失望的妻子神态坚决地说道,“我们欠大将军的太多了……”大黑的妻子痛苦地闭上眼晴,几滴泪水悄然滚落。
    “大黑……”站在李弘身后的任意拍了一下大黑的肩膀,主动说道,“让大将军把小黑……”
    “不……”大黑猛地站起来,连连摇手,“我不能这么做。这个村子里有六十二个人在前线,他们都有父母妻儿,他们都是生死与共的兄弟。要死就死在一块,活着的人会带回死去兄弟的尸骨,这是生死承诺,任何人不能违背。做人要信守承诺,要忠义,不能贪生怕死。如果小黑丢弃了他的兄弟,他就不是人,不是我大黑的儿子,我大黑在这个村子里无法立足,我也没脸活下去。”
    李弘心神震颤,良久无语。任意笑着摇摇头,“老小子,没有忘本,好。”
    随同李弘前来的钟繇、王凌、蒋济等人望着大黑,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在大黑的引导下,李弘又走访了几家兵户。临走时,李弘送了一些绢帛和粮食,让大黑分给全村的百姓。
    “我还能看到大将军吗?”
    大黑站在风雪中,任由呼啸的北风吹拂着单薄的身躯,象是在问李弘,又象是在问自己。
    “我一定会来看你的。”李弘飞身上马,冲着大黑用力挥了挥手,“等我平定了天下,我再来看你。”
    正月二十八,大将军到了青州平原郡。青州刺史臧霸、平原郡太守祢衡率众来迎。
    此时兖州刺史钟繇、冀州刺史郭策、东郡太守刘延、甘陵国相许混、渤海太守宋文等大臣随行在侧。大将军趁着三州大吏皆在大营之际,和他们具体商讨筹措粮草和征调民夫之事。
    “我最近接到朝廷圣旨,为确保年内攻克洛阳,朝廷正在竭力筹粮,并要求各地府衙强行征收民户家中的余粮,凡抗旨者一律严惩不怠。”李弘把手上的文卷重重放到了案几上,“此议大为不妥。我最近在三州各地巡视,发现百姓们的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得好。百姓手里的余粮本来就不多,一旦遇到灾荒,这些余粮更是救命的东西。我已经就此事上奏朝廷,请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慎重考虑,不要因小失大,坏了中兴大业。我请诸位大人们也考虑一下,如果同意我的看法,就麻烦诸位大人和我一起联名上奏。”
    “大将军,我正要向你说这事。”臧霸激动地站了起来,“朝中那些大臣们高高在上,根本不了解下面的情况。手中有余粮的民户主要是各地的世家富豪们,普通民户家中能有多少余粮?此策伤贫不伤富,吃亏的都是普通百姓。泰山一带的郡县百姓过去多为黄巾军,民风彪悍。如果此策实施,当地府衙必然要和百姓激烈冲突,极有可能激发民变。”
    臧霸刚刚说完,祢衡便跳了起来,把朝中大臣们一顿臭骂。郭策、许混、宋文等人也纷纷附和,对此策大为不满。
    “大家都觉得不满吗?”李弘示意众人冷静一点,不要太激动。
    “仗打得多,消耗大,我们能理解,百姓也能理解,就算多征一点徭役也可以,但无论如何不能从百姓的嘴里抢粮食。”祢衡愤怒地指着李弘叫道,“你抢了我口粮,还要我为你卖命,我能不造反吗?欺人太甚嘛。”
    “祢大人,说话注意点,不要自找祸事。”钟繇冷哼一声,出言警告。
    “我就是这么说话,怎么?骂到痛处,不高兴了?你去弹劾我啊?”祢衡趾高气扬,根本不给钟繇面子,“你们这些京官只知道站在朝堂上胡搅蛮缠,哪里知道下面郡县的苦处?早该让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京官下来做做事了。”
    钟繇两眼瞪多大,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有道理。”李弘突然拍手赞道,“祢大人,你这话说得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大臣们疑惑地望着李弘。难道祢衡张嘴骂人还有道理了?祢衡愈发得意了,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张狂模样。
    “针对朝廷此策,我们联名上奏,把理由和危害说清楚,务必请朝廷即刻更正。另外……”李弘指着祢衡说道,“刚才祢大人有句话说得好,京官不了解郡县,应该让他们下来待几年。我即刻书告长公主和太傅、丞相、太尉大人,和他们仔细商量此事。天子和朝廷马上就要迁到长安,中兴策略要随之不断调整,但朝廷在调整中兴策略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百姓的利益,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动摇。此刻如果能把你们征调入京,恐怕对朝廷稳定郡县,安抚百姓大有好处。”
    “我不去长安。”祢衡马上说道。
    “不去也得去。”李弘的口气不容置疑。
    ****
    正月,洛阳。
    年前,审配、荀谌六位大吏带着双方拟定的议和方案回到了洛阳。
    袁绍看得很仔细,一直在研究,直到正月十五才召集袁微等人商议给李弘的回复。这个回复很重要,李弘为了议和,真心诚意地花费了四个月时间,如果袁绍不答应,也就意味着北疆军将展开猛烈地攻击。
    “李弘为什么不愿意恢复五等爵位制?”袁绍待众人坐定后,望着审配问道,“他不愿意封王?以他的实力,封王之后坐镇北疆,可保世代荣华富贵。”
    审配无奈地叹了口气。他懒得回答袁绍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意义。
    “李弘请你们到冀州、兖州转了一圈,相信收获肯定不小。你们看,他有实力打下洛阳吗?”
    荀谌等人有意无意地避开了袁绍的目光,都没有回答。袁绍又望向了审配。审配点了点头。
    袁绍心里一窒,但脸上还带着笑容,“我们大概能坚守多长时间?”
    “这要看刘备何时能开辟西路战场。”审配沉吟良久,缓缓说道,“从汉中翻越秦岭打关中,难度非常大。刘备要想夺取关中,只有一次机会。他第一次奇袭长安城如果失败,那么他第二次夺取关中的机会就很渺茫了,而我们……”
    “先不要管刘备了,就说我们自己。”袁绍挥手说道,“我们能坚守多长时间?”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章问鼎中原第五十九节
    “我们在洛阳能坚守多长时间,取决于很多因素,无法预测,但如果仅从粮食的囤积数量来看……”审配伸出了两个手指头,“二十五万人坚守两年应该没问题。”
    袁绍的脸色很难看。
    逢纪嗤之以鼻,“以洛阳城的坚固,当今天下没有哪支军队能攻克,除非李弘带着五十万大军日夜不停地攻击,否则他根本没有任何机会。但李弘没有五十万军队,他最多只能带着二十万大军攻打洛阳。”
    “你想得太简单了。”审配摇摇手,缓缓说道,“要想守住洛阳,仅靠军队是远远不够的。”
    “去年十月秋收后,洛阳开始大量囤积粮食,但因为颖川被北疆军占据,阳翟城失守,我们只能从鲁阳、广阳关、伊阙关、大谷关一线运粮北上,这严重制约了囤粮速度。另外,由于我们要开辟西路战场,荆州的一部分粮食要供应给西征大军。今春洛阳大战一旦开始,北疆军将率先攻击鲁阳,颖川和南阳战场要持续作战,刘表和袁谭不得不为此准备粮草,这导致两州能提供给洛阳的粮食大为减少。因此,我们要想囤积坚守两年的粮食,必须确保大军能在六月之前守住鲁阳和京畿八关。否则,我们无法得到荆、豫两州最大的援助,也就是说,城内的二十五万人无法坚守两年。”
    “城内之所以仅留二十五万人主要是考虑到粮草不足。我们的粮草数量有限,消耗的人越多,败亡的时间也就越快。所以,从现在开始,立即下令,除了征调的二十万民夫外,其它人员急速撤离,争取在三月之前让京畿八关以内的所有百姓全部撤到荆州。”
    “目前洛阳还有六万军队,包括年底前刚刚征募的新卒。北疆军攻克八关后,我们最多还有五万军队退守洛阳。从洛阳武库的军械存量来看,现有的军械尤其是长箭仅够五万大军半年的消耗,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筹措军械。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长箭、檑木、滚石、火油、拒马、鹿砦、柴草、转关桥、悬脾、累答、尖刺木桩等等守城武器。但由于所需数量太过庞大,时间上已经不允许我们从荆、豫两州征调了,因此……”
    审配脸露痛苦之色,无力地说道:“百姓撤离后,命令二十万民夫把洛阳八关以内的所有房屋全部拆了。拆掉了这些房屋,我们就能得到守城所需要的东西,铁器、木头、柴草、石头,应有尽有,而且数量充足,还能节省大量时间。”
    “坚壁清野?”袁微吃惊地问道。
    “能拆的全部拆了,包括桥梁都拆了。不能拆的就一把火烧了,把洛阳城外、八关以内大约近百里的地区全部变成废墟。”审配无奈地说道,“如果我们能守住洛阳,能击败北疆军,将来我们可以重建,但如果我们失败了,我们就必须把它彻底毁去,绝不能让它成为北疆军乘胜南下攻击我们的坚守后方。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北疆军打进八关后,不管能否攻克洛阳城,洛阳城外的所有地方都会变成废墟,这是洛阳无法避免的悲惨命运。”
    “现在就决定坚壁清野,是不是太早了一点?”审配刚刚说完,荀谌急不可耐地站了起来,“去年北疆军虽然占据了关中,但韩遂死了,西疆肯定要大乱,那些羌人养精蓄锐了十几年了,怎肯错过这么好的机会?西疆一乱,关中岌岌可危,北疆军势必要撤军。”荀谌拱手对袁绍说道,“大人,我看还是死守洛阳城为好。洛阳城坚固无比,守上一年半载绰绰有余,再加上开辟西路战场的刘备,荆州的刘表,豫州的刘备,江淮一带的曹操也有可能帮上忙。北疆军的对手太多了,当李弘集中河北所有力量猛攻洛阳的时候,其它人不会白白放过反击的机会,因此……”荀谌转身望着神情冷峻的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