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十章问鼎中原第一节-第五节[7]

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智。韩翼这几年一直待在金城侍奉母亲,韩遂不在金城的时候,他就代替韩遂临时主持军政。韩遂出征在外的时候他就给大军筹措运送粮草。大概是出于私心,韩遂从不带他上战场。这次出战关中,韩遂一反常态,竟然允许他跟着自己。韩翼又惊又喜,认为父亲要大力扶持自己,所以格外卖力。
    韩遂笑笑,“你错了,杨凤的确要出兵了。”
    “他难道不怕我们和袁绍联手?”
    “我们和袁绍目前还没有联手。”
    “没有铁骑,他来了也是送死。”
    “你知道现在庞德的铁骑在哪吗?”
    韩翼愣了一下,没有说话。
    “当初北疆军攻打李傕、郭汜的时候,派一支铁骑从河套南下北地、安定,乘机夺取了萧关,占据了六盘山以南的所有郡县,牢牢控制了关中的北部要隘。”韩遂摊开地图,手指安定郡的萧关,无奈地摇头道,“李弘很有远见,这一抬让后来占据关中的袁绍寝食不安。当时袁绍愿意把扶风郡让给马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利用马腾的铁骑堵住关中防守上的这个破绽。我们占据了关中,这个威胁同样存在,所以现在对付河北的办法,不是不理不睬,更不是反目成仇,而是有条件地答应河北的要求,把杨凤留在河东。”
    “有条件?什么条件?”
    韩遂笑而不答。
    马超匆匆赶到大帐。看完杨凤的书信后,他犹豫了一下,问道:“先生是不是应该让我打下郑县,迫使袁绍尽快派人来议和?”
    “河东要出兵,袁谭第一个知道,他现在还有军队驻扎在临晋一带,防备蒲坂津的北疆军渡河。所以我们无需逼迫袁绍,他自己就会主动来找我。他来找我,我们议和的条件可以更苛刻一点。”
    “那我到蒲坂津去。”马超马上说道,“带三千铁骑就够了。”
    “你对杨凤怎么说?”韩遂问道。
    “长安可以给河北,但河北必须派铁骑戍守西疆。”
    “好。”韩遂用力一拍案几,大声赞道,“孟起,说得好。大汉的铁骑不去戍守西疆,那还叫大汉的铁骑吗?”
    ****
    十月中,洛阳。
    袁绍的身体渐渐好了一点。这天,他在袁尚的搀扶下,在自家的小花园内悠闲地赏花观鱼。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花园小径上传来。
    袁绍心里一窒,转身看去,只见袁微满头大汗,神色惊惶地飞奔而来。
    袁绍脸色骤变。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章问鼎中原第五节
    河内失陷。
    刘备、高干的大军先败于平皋,再败于温城,如今已经无法在河内立足,只能固守于河阳一城。刘备急告袁绍,要么即刻派遣援军,要么放弃河内带着大军退守于黄河南岸的孟津和小平津一线。
    袁绍难以置信,他瞪着袁微,厉声问道:“刘备、高干、高柔和朱灵四个人手上有近三万大军,这么多人马固守平皋城,竟然还会丢失?他们都在睡觉吗?”
    袁微气喘吁吁地擦擦汗,把手上的文书递给了袁绍。
    “我不看。”袁绍气怒攻心,把竹简狠狠砸到地上,“我不看。他们怎能丢失河内?他们不知道黄河对岸就是洛阳吗?”
    “本初,平皋城丢失非常意外。”袁微喘着粗气说道,“北疆军的大将颜良带着张郃、高览、司马懿三支大军增援河北后,北疆军的兵力不过是我们的两倍而已,并没有夺城的优势兵力。为了能在大雪来临前拿下河内,北疆军随即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攻城方法,但成效甚微。这时北疆军的司马懿指挥军队开始挖掘地道,刘备大人数次予以拦截,但司马懿毫不气馁,继续命令北疆士卒们在同一个方向连续挖了十几条地道通到了城墙下。刘备大人看到北疆士卒只把地道挖到城墙下,并没有继续向城内挖,也就没有想太多,直到城墙突然坍塌,他才蓦然醒悟自己中计了。”
    挖地道的人为了防止地道坍塌,需要用木板和木柱加以支撑。司马懿待十几条地道都挖到城墙下后,马上下令纵火烧毁了支撑坑道的木柱。城墙太重,而城墙下又被掏空了,城墙当然是轰然倒塌。北疆军呼啸而入,肆意砍杀。刘备、高干等人措手不及,抵挡不住,只好下令急撤温县和河阳一线。
    温县和平皋城分别位于济水河东西两岸,两城相隔大约百里。等刘备撤到温县附近时,北疆铁骑已经先一步围住了温县,而司马懿更是冒充高柔的军队骗开了城门,带着军队在城内四下杀戮。
    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刘备、高干等人只好拼死突围,撤到了黄河北岸的河阳城。这是他们在河内唯一能控制的一座城池了。
    颜良指挥大军直扑河阳,发力猛攻。文丑带着部分军队陈兵黄河,前锋军直指对岸的小平津关。
    袁绍听完袁微的述说,不禁又惊又怒,仰天悲叹,“显思(袁谭)正在关中和韩遂作战。为了防备北疆军乘机渡河杀进关中,仲简(淳于琼)正带着大军在风陵渡、弘农一带威胁河东。而河南战场上的军队现在都被北疆军拖住了,我哪有援兵支援河内?”
    袁微沮丧无语。谁能料到,三万人守半个河内,竟然只支撑了一个多月。河内丢失,洛阳北面受胁,形势对袁绍骤然不利了。
    “急告元图(逢纪),立即和韩遂议和。”袁绍考虑良久,只能行此下策了。
    “现在和韩遂议和,那个无耻的小人会讹诈我们。”袁微激动地说道,“如果韩遂要我们把潼关让给他,我们是不是也要答应他?”
    “叫显思(袁谭)退守华阴、潼关一线。潼关不能让,武关也不能让。”袁绍坚决说道,“韩遂如果贪得无厌,他很快便会死在关中。你以为河北李弘会放过他吗?他要想好好活着,就要知道进退。否则北疆铁骑马上就会出现在六盘山下,威胁长安。”
    ****
    十月中,河东,蒲坂津。
    马超带着铁骑沿着渭水河北岸,直杀黄河岸边。
    驻守于临晋城的袁军担心遭到西凉军和北疆军的前后夹击,不待袁谭下令,即刻渡过渭水河撤到了华阴城。这时袁谭正好接到袁绍的书信,知道河内丢失,洛阳已经无力支援关中,于是也匆忙带着军队撤到了华阴城。至此,关中全境被韩遂轻松占据。
    马超带着一小队亲卫,渡河赶到蒲坂津,拜见右将军杨凤。
    “关中三郡已被镇西将军收复。”马超见到杨凤后,从容说道,“镇西将军为了感谢大人,特让我携带重礼来谢。”
    杨凤颇为吃惊。韩遂这么快就占据了关中全境?关中对洛阳来说,事关生死,袁绍怎肯轻易放弃关中,拱手把关中三郡送给韩遂?难道袁绍在中原大战后损失惨重,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之力?
    杨凤说了句“谢谢”,坦然接受了韩遂的重礼,然后敷衍了马超几句,说什么同殿之臣,为了诛杀叛逆平定天下,当然应该齐心协力了。接着他话锋一转,直接说道,以西凉军目前的实力,显然很难阻挡袁绍的反攻。现在西凉边陲有羌人入侵之忧,而进驻关中的大军又有粮草紧缺之危。按照天子的旨意,我当立即率军渡河,赶到关中帮助镇西将军固守京兆三郡,为明年攻打洛阳做好准备。
    马超稍加沉吟,“大人现在率军进驻关中,有很多不便之处。”接着他说了一大堆理由,最后的意思只有一个,你杨凤此刻进入关中,有夺取西凉军功劳之嫌,会激怒西凉将士,让关中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不利于稳定关中。
    “没有大将军在中原大战的胜利,没有我在河东牢牢牵制袁谭,你们能这么轻松地夺取长安?”杨凤一脸不屑,冷声问道,“镇西将军是不是想独霸关中?他是不是又想背叛天子和朝廷?”
    面对杨凤的咄咄逼人,马超有些恼火,“羌人就在河西侵占我大汉的土地,大将军为什么不打入侵的羌人,收复被羌人夺取的疆域,却反而率军攻杀中原?镇西将军和我们在西疆为了保卫大汉的土地而浴血奋战的时候,大将军在干什么?大人你又在干什么?”
    “当今天下,晋阳有个天子,许昌也有个天子。镇西将军和西凉将士到底应该尊奉哪个天子?大将军和袁绍在中原大战,目的是什么?到底你们谁是大汉的叛逆?关中是大汉的根基所在,镇西将军和西凉将士要象捍卫西疆一样捍卫这片神圣的土地,有什么错?”马超剑眉紧锁,神情激愤地挥舞着双手,大声叫道,“你们都说自己是大汉的忠臣,而镇西将军和数万捍卫西疆土地的勇士们在你们的眼里竟然成了大汉叛逆,天理何在?”
    “难道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大汉疆土,是滔天大罪吗?难道在中原血腥杀戮,肆意摧残社稷,是盖世功勋吗?”
    “天理何在?”马超高举双臂,纵声狂吼。
    大帐内鸦雀无声。华雄、孙亲等北疆大将若有所思。杨凤眯起眼晴,脸上露出一丝赞赏之色,“说得好,说得好。”接着他一掌拍到案几上,长身而起。“说得好。西凉的汉子彪悍无畏,有气势。”
    他三两步走到马超面前,盯着马超愤怒的眼睛,笑着问道:“镇西将军想对我说什么?”
    “谁愿意出兵戍守西疆,谁愿意出兵击败西羌人夺回河西五郡,谁就是大汉的忠臣。”马超瞪着杨凤,一字一句地说道,“镇西将军和西凉数万勇士将誓死追随这样的忠臣,将和这样的忠臣一起尊奉天子,捍卫社稷。”
    杨凤的嘴角顿时掀起些许的嘲讽。接着他笑了起来,捧腹大笑,笑得前俯后仰。
    马超怒视杨凤,眼里的杀气几乎要把杨凤撕成碎片。华雄、孙亲等北疆大将神情冷肃,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不知死活的东西,以为自己捡了个便宜,就能和河北对抗……”杨凤手指帐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以为凭借关中之力,就能和袁绍联手对抗北疆大军,哈哈……,他真的老糊涂了,竟然连这种低劣的伎俩都能想得出来,哈哈……”
    杨凤靠近马超,用力拍了拍马超的胸脯,“我告诉你,我们即使没能拿下关中,但一样能攻占洛阳,哈哈……不就是打个洛阳嘛,还不是举手之劳。”
    “你回去吧。”杨凤擦了擦笑出的泪水,冲着马超挥了挥手,“镇西将军老了,需要时间多想想。等他想明白了,我们再谈。”
    ****
    十月中,关中,新丰城。
    马超把河东之行详细禀报了韩遂,“杨凤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放弃西渡黄河,但从他话中的意思来看,他已经估计到我们要和袁绍议和联手对抗河北。所以他可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