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五节[6]

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据琅琊郡都是个头痛的问题,更不要说挥兵北上攻击兖州了。
    “开阳不能打。”高顺说道,“此仗关羽虽然损失很大,但他至少还有一半兵力,还有屯积在开阳的粮草辎重,如果强行攻击,我们的兵力损失太大。大军兵力不足,我们不但不能牵制徐州的兵力,更无法北上攻击兖州。所以,开阳不能强攻,只能智取。”
    “大人有何计策?”管亥兴奋地问道,此时他对高顺已经佩服到了极致。莒城大捷,完全得益于高顺的妙计。如果没有高顺的运筹帷幄,三万大军打关羽的两万大军,根本没有多少胜算。
    “宣高,刘备把徐州军主力带到江淮战场后,徐州是不是只剩下关羽的军队了?”高顺转头问臧霸道。
    “广陵郡的陈登还有五千人马。”臧霸马上说道,“前年孙策打徐州的事,让刘备对江东存有很大戒心。孙策这个人既然敢背叛袁术,当然也可以背盟再次打徐州了。另外,彭城的简雍还有一些人马。彭城处在中原南部,和兖州、豫州交界,驻兵防守也是理所当然。”
    “东海郡呢?”高顺问道,“东海郡是徐州第一大郡,郡治郯城是徐州刺史部所在地,也是徐州粮草辎重的主要屯积地,那里是否屯有重兵?”
    “自青州黄巾军起事后,琅琊、东海这些毗邻泰山的郡县屡屡遭劫,所以陶谦大人就把刺史部迁到彭城去了。现在徐州的刺史部还在彭城,徐州的粮草辎重主要也屯积在彭城。”臧霸看看高顺,若有所思。“东海郡的东部是琅琊郡,有关羽的大军,西部是彭城国,有简雍的军队,南部是广陵郡,有陈登的军队。因此,东海无需驻扎重兵。”
    “东海郡的郯城没有重兵?”高顺又问了一遍。
    “没有。”臧霸肯定地摇摇头,望着高顺诧异地问道,“大人莫非想长途奔袭五百里,攻占郯城,切断关羽的退路?”
    “行不行?”高顺谦和地笑笑,“你在徐州待了十几年,对徐州非常熟悉。你说行不行?如果此策可行,我们不但切断了关羽的退路,断绝了他的粮草供应,而且还直接威胁到了徐州腹地,彭城将直接面对我们的攻击。在徐州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刘备势必要分兵支援徐州。这样,我们既把徐州的兵力牵制住了,又不费一兵一卒把关羽的军队逼离了开阳,轻松拿下了琅琊郡全境。”
    管亥、孙观、项澄等人惊喜不已,围在地图边窃窃私语。昌豨眼露叹服之色。
    臧霸沉默良久,迟疑道:“大人,奔袭五百里,最大的难题不是大军行踪的隐藏,也不是粮草供应,而是时间。要想达到威胁徐州腹地,逼迫关羽不得不放弃琅琊郡回援东海的目的,我们不仅仅需要奇兵突袭,更需要时间。如果关羽把救援东海的希望寄托在彭城简雍和回援徐州的军队身上,他可以固守开阳,然后等待时机,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这样一来,徐州战局就形成了僵持状态。关羽有时间,但我们没有时间,我们需要速战速决。”
    臧霸的话一针见血,直接指出了大军目前陷入困境的要害之处。时间,大军需要的是时间。中原大战已经开始,吴雄在济北国的进攻也已经开始,大将军迫切需要高顺的大军进入兖州南部郡县,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主力攻击大军的后方。
    “宣高有何对策?”高顺神情凝重,“攻击东海,徐州告急,刘备肯定要分兵回援,问题是如何让关羽迅速回撤东海,从而让我们立即分兵北上。”
    臧霸犹豫了片刻,慢慢说道:“办法是有,但不知道能否奏效?”
    ****
    四月上,兖州济阴郡,定陶。
    定陶城四门大开,人流如潮,车马如梭,一片热闹景象,但这种热闹的气氛里因为缺少欢声笑语,所以空气显得格外的压抑和紧张。
    曹仁站在城搂上,望着远处的济水河,焦虑不安。
    接到北疆军渡河南下攻击中原的消息后,留守兖州的荀彧、曹仁、毛玠等文武大吏便开始了迎战的准备。坚壁清野,撤离人员和财物,紧急征募士卒,征调民夫,屯积粮草辎重,向袁绍、刘表求援,等等。待解决的事情堆积如山,压得众人几乎透不过气来,但随着从前线传来的一个又一个急报,众人不仅仅是喘不过气了,而是感到了窒息和绝望。
    面对排山倒海一般呼啸而下的强悍北疆军,面对处心积虑精心筹划了一年多时间的河北,兖州大吏们心里其实都很清楚,这一仗已经败了。要想把失去的优势重新扳回来,要想避免败亡的命运,不仅仅要把北疆军挡在定陶和昌邑一线,更需要强大的后援,需要调集所有可以调集的力量,联手共抗河北这个强大的几乎无法抵挡的敌人。
    将来的事将来再考虑,现在当务之急是利用现有力量,把北疆军的攻击势头遏制住,把北疆军这头气势汹汹的猛虎拦下来。
    兖州大吏们为此日夜不眠,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寻找阻击之策。
    然而,更坏的消息送到了定陶,濮阳丢失了。濮阳丢失,意味着北疆军有更近的路线运送兵力和粮草辎重,定陶的危机骤然加剧。
    曹仁叹了一口气,指着济水河上的船只,对身边的毛玠说道:“那是从乘氏城运出来的粮食吗?”
    “这一批是粮食,下一批就是府衙官吏的家眷了。”毛玠恨恨地说道,“李弘手段残忍,连续屠城。兖州遭此大劫,不知哪一年才能恢复元气。”
    “粮食要留一点下来给妙才(夏侯渊)。”曹仁说道,“乘氏城能否守住,直接关系到定陶和昌邑的安危,所以我想让妙才早一点撤到乘氏城,以免被北疆军连续追着打,导致全军上下疲惫不堪,转眼把乘氏城也丢了。乘氏城丢不起啊。”
    “时间太紧了,还是让夏侯大人暂时在成阳坚守几天吧。”
    “几天?”曹仁苦笑,“几天后,城下就是北疆军了。”
    “子孝,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毛玠平静地说道,“只要丞相大人和刘备的军队回到兖州,我们兵力上的劣势将得到彻底扭转。一万多人守两座城池,难道还不能坚持到丞相大人的回援?”
    曹仁又叹了一口气,情绪显得很低沉。
    “城外的壕沟挖了多少?”
    “北城方向的三道壕沟已经挖好。东城和西城的壕沟还在挖。”毛玠说道,“时间太紧,征调的民夫大都还在赶来的路上。”
    “让民夫们日夜挖。”曹仁说道,“三道壕沟太少,无法挡住北疆铁骑的冲击。”
    “子孝,我们只是守城,又不是和他们在城外决战,你挖许多壕沟干什么?”毛玠摇手道,“民夫也是人,也要吃饭睡觉。你把他们累趴下了,打仗的时候谁给你们运送食物和军械?谁帮你们守城?这个时候,不要把他们逼得太狠了。在这些百姓的心里,河北李弘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当年他在北疆屯田,救活了数百万流民,这些人心里都还记着。你说李弘是叛逆,他们不懂,他们也不管,他们只知道李弘给饭吃,李弘能让他们活下去。你把他们逼急了,他们撒腿就跑,倒过去帮助北疆军打我们,事情就麻烦了。”
    曹仁第三次叹了一口气,毛玠有些不高兴了,“子孝,你总是叹气干什么?这一仗虽然不好打,但只要小心应对,打个平手还是绰绰有余。”
    “然后呢?”曹仁问道。
    “然后就看运气了。”毛玠眉宇间露出一丝忧色,“运气好,我们还能拿回兖州。运气不好,我们就要另谋他策。”
    两人沉默下来,谁都没有说话。
    “袁绍答应给我们的军械,何时能够送到?”
    “快了,就这两天。听说由辛毗亲自率军押送。”
    “你看,我们要不要把辛毗强行留在定陶?”
    “袁绍这个人……”毛玠想说什么,但把话又吞了回去,“看情况吧。北疆军如果拿下了句阳,渡过了濮水河,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把他留下。”
    他话音刚落,校尉李恢就匆匆冲上了城墙。
    “大人,句阳失陷。”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九章逐鹿中原第二十四节
    四月上,兖州山阳郡,昌邑。
    荀彧接到了蔡阳的求援书信。
    蔡阳率军杀出无盐城后,在寿张城方向遭到了北疆铁骑的攻击,全军覆没。蔡阳和十几个亲卫拼死逃到巨野泽附近,寻到一条渔船,横渡巨野泽,赶到了位于巨野泽南方的巨野城。蔡阳告诉荀彧,巨野城里只有一曲人马六百人,根本无法抵挡北疆军的攻击。大人要想迟滞北疆军进攻昌邑城的步伐,必须急速增兵巨野。
    “巨野完了。”荀彧仰天长叹,“无盐城距离巨野不过三百多里,北疆铁骑日夜疾驰,两天内即可完成包围。按时间推算,此刻北疆铁骑已经到了巨野,我们来不及发兵支援了。”
    李通轻抚长须,浓眉微掀,十分不满地说道:“在茌平、临邑和无盐一线,我们有五千人马,有数座坚城,但蔡阳竟然在七天内把他们全部葬送了。从黄河岸边的茌平到无盐城有四百多里,有济水河等数条大小河道,就算北疆军不打仗一直行军至少也要五天。我实在难以想象,蔡阳和他的五千人马,是如何在两天内连续丢掉七八座城池的。这小子败家真是败到了极致。”
    荀彧摇摇手,“蔡阳能把主力撤到无盐城坚守一天,已经难能可贵了。”他回过头冲着站在身后的一名掾属招招手,“急报定陶曹仁大人,北疆军已经包围了巨野,昌邑城即将遭到北疆军的攻击。目前蔡阳的大军全军覆没,昌邑城防守兵力严重不足,请他督促辛毗大人尽快率军赶到昌邑相助。”
    “北疆军的高览已经攻克濮阳,麴义也已率军渡过了瓠子河攻击句阳,定陶的情况非常危急。此刻他会让辛毗率军相助昌邑吗”李通担忧地说道,“如果夏侯渊也像蔡阳一样全军覆没,定陶方向的局势会比我们更加紧张。”
    荀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筹莫展,“北疆军为攻击中原做了精心准备,攻击时机选择非常好,攻击速度也极其快速,我们要想在丞相大人回援之前守住定陶和昌邑,难度很大。”
    荀彧推开文卷,露出铺在案几上的地图,手指黄河说道:“从三月下开始,北疆军开始渡河攻击河南、关西两地,把袁绍的主力大军全部牵制住了。本来我们担心袁绍会趁着丞相大人攻打江淮之计袭击兖州,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定陶和昌邑一线,对北疆军攻击袁绍之举还沾沾自喜,但谁都没想到北疆军的真正意图竟然是中原。北疆军打着出寨平叛的幌子虚晃一招,集重兵渡河南下攻打中原,打了我们一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