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十一节-第十五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七章风雷激荡第十一节
    “伯珪兄如果觉得为难,我可以把你和你的铁骑调到西面战场。”李弘笑着说道,“西面战场上的对手是袁绍、刘表、袁微和张扬等人,这样你就可以避开田楷和刘备了。”
    公孙瓒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李弘把公孙瓒征调到冀州战场,本是一番好意。现在朝中幽州籍文武大臣非常多,而且象刘和、鲜于辅等人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朝政影响力很大。李弘想趁着这个机会让他多建功勋,缓和与幽州士人之间的仇怨。
    虽然前太傅刘虞大人临死前已经把赦免公孙瓒的原因解释清楚了,但作为刘虞之子刘和,作为刘虞故吏的魏攸、刘放等人还是把刘虞之死归罪于公孙瓒。今天刘和等人可以不杀他,但并不代表这些人将来不会公报私仇。公孙瓒的功勋大了,官职高了,自保能力自然也就强了,受到这种威胁的可能也就小了。公孙瓒的生命得到了保障,他即使不愿入朝为官,也可以一直为大汉忠心耿耿地戍守边塞,不至于再心怀异志。
    另外,公孙瓒到了冀州战场上,不但可以出面招抚田楷、刘备这些故人,还能给攻打河北的叛逆们一个明确的暗示。只要尊奉天子归属朝廷,朝廷可以既往不咎,还依旧可以委以重任。
    李弘的这些想法,公孙瓒也估猜到了,但他无法克服自己的心障。他每走近战场一步,往事就愈发清晰,心里的怨气也就愈发浓烈。不管李弘、麴义这些人如何善待自己,他都无法排解心中的愤懑,他甚至十分憎恶北疆将领那一张张得意洋洋的脸,他觉得那些脸上的笑容都是对自己的讥嘲和侮辱。每当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对阵昔日的好兄弟田楷、刘备,他就有一股莫名的冲动。他想报答他们,想和他们一起并肩杀敌。当年,如果没有这两位兄弟誓死相救,自己早已化作一堆白骨了。
    公孙瓒为此寝食不安,他非常急切地想离开冀州。今天他之所以接受李弘的邀请,厚着脸皮,强作笑脸赶到大将军行辕,就是想求求李弘,尽早把自己调离冀州战场。
    “我不能再待在这里,我要疯了。”公孙瓒低着头,低声哀求道。“希望大将军能理解我的心情。我实在无法面对这一切。我可以去大漠,也可以去辽东,我甚至可以解甲归田,我没有任何要求,我只求快快离开这里。”
    李弘吃惊地看着他。从公孙瓒那憔悴的脸上,悲苦的表情上,无助的眼晴里,李弘似乎看到了公孙瓒心碎的眼泪。几年来的平静岁月,非但没有化解公孙瓒心中的痛苦,反而让他更加痛不欲生了。
    李弘想劝慰他几句,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大道理谁都会说,但如果自己是公孙瓒,自己未必能比公孙瓒做得更好。自己应该设身处地地替公孙瓒想一想。
    “我答应你。”李弘伸手拍拍公孙瓒,“但你要给我时间。我用什么理由才能奏请朝廷把你重新调回幽州?你走了,东面战场的铁骑大军应该由谁指挥?这些问题我必须全部解决了,我才能放你走。”
    公孙瓒抬起头,感激地冲着李弘拱拱手,“谢谢大将军。”
    过了几天,风雪因为想念孩子,和扶余国的几位使者一起离开了邯郸,往晋阳而去。
    从黄河北岸的前线大军里,各种各样的消息接踵而至。
    河内太守张扬的大军已经出了荡阴城,正沿着驰道向邺城逼近。河北都尉韩浩率军出了朝歌城,向魏郡的黎阳逼近。黎阳是冀州沿黄河北岸城池中最西端的一个。
    袁绍手下大将韩琼、潘凤、朱灵、陶升的大军已经进驻白马,和黎阳隔岸对峙。
    豫州袁微、高干、高柔、袁忠的大军已经进驻濮阳一带。
    荆州刘表的大军已经进驻鄄城一带,是不是在泰亭方向渡河,目前尚不能肯定。
    曹操的大军早已在东阿、苍亭方向集结完毕,随时可以渡河攻击东武阳。
    徐州军队逼近了临邑城、茌平城一线,和曹操的大军遥相呼应。
    田楷的大军云集于高唐和千乘两地,他是和曹操、刘备同攻甘陵,还是直接杀进渤海郡,目前也无法预测。
    根据现有的军情分析,叛军可能在九到十个渡口渡河攻击,如果加上河内方向的两处敌军,叛军的攻击大军多达十二路左右。这其中哪几路是叛军主力?哪几处渡口是叛军主攻方向?李弘和北疆军诸将为此彻夜不眠,连番商讨迎敌之策。
    最近,公孙瓒和吕布奉李弘之命,数次书信于青州的田楷和河北的张扬,希望能劝抚两人,但成效甚微。
    张扬一直拒绝回信。田楷虽然回信频繁,却都是劝说公孙瓒认清李弘篡逆的嘴脸,趁早临阵倒戈,或者干脆带着铁骑渡河南下,和自己会合一处。只要伯珪兄进入青州,青州就是你的。公孙瓒哭笑不得。
    眼看大战迫在眉睫,公孙瓒再次赶到邯郸行辕,请求调回幽州。公孙瓒情绪低沉,看上去疲惫不堪,人比前段时间消瘦很多。李弘担心别人知道公孙瓒的心事,特意把他请到自己的军帐,和他独自商谈。
    “武锋中郎将李溯已经和我会合,凭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统军之责。”公孙瓒慢慢地说道,“这次随我南下的将领有我的儿子公孙续,有长史赵恒、校尉赢秦、郭华,这些人和李溯大人很熟悉。他们会遵从李溯大人的军令,不会给大将军带来任何麻烦。”
    李弘劝他想开一点,暂时留下,“我建议让你回幽州的奏章已经呈送晋阳,很快就有消息,你再等等。”
    “子民,算我私人求你,行不行?”公孙瓒苦笑道,“你是大司马大将军,主掌朝廷的兵事大权,你完全有权把我调回幽州。”
    “伯珪兄,你是朝廷的一位将军,虽然受我节制,但我现在把你调回幽州,对朝廷来说是一件大事。尤其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充足的理由,不是我想调就能调的。”李弘苦口婆心地劝道,“今日朝堂上主掌国事的除了长公主殿下,还有包括我在内的四位上公,我个人是无权随意调动一位将军的。如果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我是什么人?大汉中兴首先需要重建天子的威仪,律法的威严,如果我都不能尊奉律法,那我还有什么资格说袁绍、曹操等人是叛逆?伯珪兄,你总不会希望我象董卓一样,骄恣枉法吧?”
    公孙瓒脸显恼色,十分不满地说道:“你根本没有上奏朝廷,你就是不想让我走。”
    “伯珪兄,你要替我想想,这时候我把你调走,别人会怎么理解?别人会认为我不信任你,不信任除了北疆旧将以外的其它将领,这会动摇军心的。你现在代表的不是你一个人,而是朝中除北疆旧将以外的其它各系将领。”李弘再劝道,“你走了,我怎么向大家解释?我总不能对各部将领说,你把兄弟之情放在社稷利益之上吧?值此大汉岌岌可危之际,河北危难重重之时,个人的兄弟之情算得了什么?你怎么就不能理解我?”
    “但你也要理解我。”公孙瓒绝望地说道,“当我面对田楷、刘备的时候,我怎么办?田楷、刘备是不是叛逆,你我心中都有数。这就象当年你我兵戈相见一样,没有对错之分。你说田楷和刘备是叛逆,那你说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叛逆之事?重建皇统,中兴大汉,你认为这是河北的事,但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事,那到底谁对谁错?”
    李弘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伯珪兄,你是这么想的?”
    “我是这么想的。”公孙瓒毫不避讳地说道,“去年先皇在世的时候,田楷、刘备都上表朝廷,表示愿意尊奉天子,只不过后来发生的事……”公孙瓒看到李弘一脸怒色,心里暗暗一叹,把后面的话收了回去。
    “你为什么不把话说完?”
    “算了,各人想法不同,也许我是错的。”公孙瓒哀声长叹,“我无法知道你的心思,也无法知道田楷、刘备的心思,但将来有苍天为证,有天下千千万万的生灵为证,谁对谁错自有分说。”
    李弘冷笑。
    ****
    四月下,晋阳。
    风雪回到晋阳后,长公主立即宣其进宫,详细问询大漠之事。虽然在这之前有漠北都护府都护燕无畏和河北郡太守田豫的奏报,但长公主还是想亲耳听听具体情况。
    鲜卑人在骞曼被杀,步度更亡命漠北之后,打算重建鲜卑王庭的事,给了朝廷很大的震撼。柯比熊一旦重建鲜卑王庭,大漠上必将再次进入多事之秋。
    崔烈此时不再提什么放弃大漠之说了。现在放弃大漠,北疆必然不稳,北疆不稳,平定天下就更难了。
    崔烈随即提出了威逼利诱之策,逼迫柯比熊放弃重建鲜卑王庭的打算,从而最大程度地稳定北疆。
    所谓威逼就是从三个方向威胁柯比熊。一是招抚步度更,把步度更请回金雪原,重建西部鲜卑部。步度更是鲜卑大王檀石槐的孙子,这几年他在大漠上左冲右突,颇有威名。虽然步度更的实力这几年被打完了,但他是鲜卑王族后人,有他在大漠,有我们给他撑腰,柯比熊就不敢重建鲜卑王庭,因为他连做鲜卑大王的资格都没有。其次,暗中支持北部鲜卑的拓跋部落、舞叶部落向中部鲜卑部发展,逐渐蚕食柯比熊的领土。第三,以重兵屯守玄莬、辽东两郡,并以扶余国求助为借口,屯兵扶余国。
    这样一来,步度更和漠北都护府在大漠西面,拓跋、舞叶等部落在大漠南面,玄莬、辽东军队和扶余国军队在大漠东面。我们可以同时从三个方向威逼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的柯比熊。他敢重建鲜卑王庭,我们就三面夹攻。
    胡人野蛮,武力威胁吓不倒他们,关键还是利诱。当三面夹攻之势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和柯比熊坐下来好好谈谈了。我们可以同意他派人到北疆学习我们汉人的文字和礼仪,可以同意给予他们有限的钱财物资援助,甚至还可以同意他向燕山以南迁移部落。只要他愿意归属我们,愿意象其它鲜卑人一样做大汉的子民,这事情就好办。
    大司徒崔烈的建议充满了妥协,结果他遭到了朝廷上下的一片指责,除了太傅赵岐外,其它公卿大臣几乎都同声反对。
    代领大司空事的光禄勋鲜于辅、大司空刘和、太仆盖勋、代领卫尉事的镇北将军阎柔、尚书令张范是坚决的主战派。
    崔烈年纪越大,火气也越大,据理力争,寸步不让。
    九十岁高龄的太傅赵岐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他去年和马日磾出使州郡,结果在扬州饱受打击。回来后又独立支撑摇摇欲坠的晋阳朝廷,殚精竭虑。然后天子驾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