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五节[6]

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凄惨的声音随着呼啸而肃杀的寒风传出很远很远。
    战场后方,数不清的民夫在兵曹营将士的指挥下,组成了几百条长龙,井然有序的忙碌着。有的驾驶着马车,给战车营运送石头和弩箭,有的肩挑背扛,给前方将士运送各类武器。同时,从战场上走下来的民夫抬着阵亡将士的尸骨和大量伤员一路飞奔,更多的民夫驮运着损毁的武器和收集的敌方箭矢向后方大营而去。
    在大营里,阵亡将士经过登记后,立即就地掩埋。伤员经过初步处理后,急送弘农大营。损毁的武器要回收再利用,敌方的箭矢尚是完好的则立即分门别类,分送到不同的军队里。
    徐荣在一帮亲卫的簇拥下,缓缓穿过大营,向战场走去。
    玉石、华雄和张郃接到禀报后,各自从战场上急速赶来。徐荣和三人寒暄一番,然后指着烛水河方向问道:“今天牛辅攻了几次?”
    “上午攻了三次。”回道,“过了中午,大概还要攻三次。最近几天,北军的攻击已经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猛烈了。”
    “天气越来越冷,如果牛辅决心要在大雪来临之前打到函谷关,那下个月的战斗将非常激烈。”张郃疲惫地摸摸脸,勉强笑着说道。
    徐荣点头道:“十一月下到十二月初,河水会冰封结冻,北军可以如履平地,迅速越过烛水河,直扑弘农、渑池。”他看看三人,猛地挥动手中的马鞭,“十一月对我们来说是个关键,所以我们无论用什么代价,都要在这里坚守到十二月。从下月初开始,组织兵力展开反击。”
    “反击……”玉石迟疑了一下,问道,“大人,我们兵力不足,无法从正面强行击退北军。而且,如果我们展开反击,大军的伤亡……”
    “局势有变化了。”徐荣微微笑道,“大将军来书,袁绍和公孙瓒已经产生矛盾,两人近期内可能决裂。现在冀州各部正按照大将军的命令,迅速向邯郸集结。估计十一月中的时候,北疆军将和公孙瓒展开激战。”
    玉石、华雄、张郃三人非常意外,他们互相看看,惊喜地问道:“这么快?冀州这么快就要开战了?”
    “我也很意外。”徐荣笑道,“冀州打起来之后,袁绍的注意力将很快转向洛阳,所以,豫州要立即让给袁术。”
    “我已经下令田畴和吴雄迅速撤出阳翟城回洛阳。原来驻防洛阳的高览和高顺则率军赶到函谷关会合颜良。颜良一到,我们就展开反攻。”
    “现在把豫州让给袁术,是不是早了一点?”玉石说道,“我们打冀州需要一段时间,同时还要防备袁绍和公孙瓒突然联手反击。如果袁绍出尔反尔,再度和公孙瓒联手,麴义的大军势必会陷入粮草尽绝的险境。因此今年春天我们从南方郡县购买的粮食能否安全送达北疆,将直接决定着冀州战场的胜败。过早把豫州让给袁术,把通往北疆驰道的控制权交给袁术,对我们来说,存在着很大风险。”
    “袁术现在的力量相对弱了一点,尤其孙坚被我们击败后,他后继乏力,无法同时在豫州和荆州两个战场上作战。”徐荣解释道,“如果袁术被袁绍和刘表前后夹击,迅速败亡,北疆就面临被董卓、袁绍和公孙瓒三面围攻的危险。现在把豫州让给袁术,可以给他充足的时间扩展实力,而他能迅速扩展实力的先决条件就是洛阳的稳定。如果洛阳被董卓占据了,他还怎么扩展实力?从这一点出发,袁术在实力没有得到扩展,刘表这个后顾之忧没有彻底解决之前,肯定要和我们搞好关系,指望我们把董卓拦在关西。”
    徐荣看看三人,挥了挥手,“只要我们挡住董卓,粮食就会安全送到河东。这个时候,袁术绝对不敢激怒我们。”
    玉石三人连连点头。
    “我们展开反攻的目的,主要是想吸引董卓的注意力和北军兵力。董卓一旦得到我们和公孙瓒在冀州打起来的消息,必定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兵河东。”徐荣继续说道,“大家想一想,如果董卓以一部分兵力把我们牵制在关西,一部分兵力攻打河东,一部分兵力南下武关攻打袁术,京畿一带会是什么局面?”
    “袁绍会毫不费力地拿下洛阳、豫州,甚至荆州。”张郃说道,“袁绍有各地州郡力量的支持,实力不可小觑。”
    华雄浓眉微皱,“袁绍拿下洛阳,直接面对董卓,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袁绍占据洛阳后,依托洛阳东、南方向诸多州郡的支持,实力会骤然膨胀。”张郃摇头道,“袁绍有了强悍的实力,首先可以联手北疆击败董卓,然后再和北疆对垒,在拯救和稳定社稷这个大前提下,北疆将非常被动。”
    “俊乂,你说得对,但那是将来的事。将来的事,谁能预测得到?”徐荣望着张郃赞道,“现在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北军拖在关西。袁绍能不能占据洛阳,我们不管,我们只要能拿下冀州,彻底解决困扰北疆的危机,这一仗,我们就算打赢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占据洛阳?”华雄指着关东方向说道,“洛阳现在就在我们手上,为什么要送给别人?”
    “目前我们没有两面作战的能力。”徐荣笑道,“如果冀州能够迅速拿下,而洛阳还在我们手上,那我们当然不会放弃洛阳了。”
    猛烈的战鼓声突然冲天而起,声震天宇。
    众人齐齐抬头看去。远处的战扬上,旌旗飘扬,吼叫声犹如阵阵春雷,此起彼伏。所有行色匆匆的民夫们忽然调转身形,不约而同地向着大营方向潮水一般呼啸而退。兵曹营的将士们在人群中一边策马飞驰,一边纵声狂呼:“开战了……前方开战了,大家撤下去……撤下去……”
    “轰……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前方犹如山崩地裂一般四处炸响,天地骇然变色。
    紧接着,一片片黑色云朵冲上了烛水河上空,巨大的厉啸声撕开了天幕,让人肝胆俱裂,魂飞魄散。
    血雨腥风霎时从天而降。
    都尉苌弓骑在一匹火红色的枣镏马上,高举血红色的令旗,沿着抛石车阵打马狂奔。
    一架架巨大的抛石车象张开了血盆大口的嗜血猛兽,低声咆哮着,用尽全身力气趴伏着,等待着发出最凌厉的致命一击。
    每一架抛石车上都已经放上了一块重约三十到五十斤的石头,近百名拽动绳索的强壮民夫手握粗重的麻绳,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高举令旗的掌旗兵,蓄势待发。
    苌弓纵声狂吼:“兄弟们……准备发炮……”
    抛石车是抛射石头的,所以战车营的将士们都亲昵地称之为石炮。站在炮车后方指挥发射的什长们看到都尉大人巡阵,非常兴奋,一个个放声高呼:“大人,待发……”
    “大人,一切准备妥当……”
    “大人,开始轰吧……”
    苌弓猛地拉马直立而起,竭尽全力挥动令旗,振臂狂呼:“放……放……”
    所有令旗在瞬间一劈而下,掌旗兵们一个个怒睁双目,舌绽春雷:“放……”
    在数千民夫惊天动地一般的吼声里,三十块巨大的石头块带着风雷,以雷霆万钧之势一飞冲天。
    “杀……”
    徐荣望着巨石一路撕开箭幕,撕开黑云,怒吼着,咆哮着,以泰山压顶之势呼啸而去,不禁心神震撼,热血沸腾,“走,我们去看看……”
    玉石急忙阻止道:“大人,你公务繁忙,还是先回大营吧。”
    “哈哈……”徐荣一鞭抽到战马上,犹如腾云驾雾一般疾驰而去,“走,兄弟们,到战场上……”
    ****
    北军大营。
    牛辅接到了董卓的急书。
    由于攻击连连受阻,北军将士伤亡严重,牛辅和李傕等将领不得不急书董卓,请求援兵。北疆军占据了地利优势,又有犀利武器,尤其是那炮车,威力实在太大。一块大石头砸过来,士卒们总要死伤几个,很难应付。如果这样硬打下去,等打到函谷关,四万北军能剩下一半就不错了。
    董卓在书信中说,出发前我曾对你说过,我们攻击北疆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象榫子一样钉进北疆和关东之间,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所以攻击不能停止,要把关东方向的北疆军全部引到关西来,这样我们的目的就成功了一半。董卓特意嘱咐牛辅,再有一个多月就要下雪了,黄河封冻后,北疆和关东之间的联系也就基本上中断了,那时大军的攻击就可以暂时停下来。
    增援的事,董卓拒绝了。董卓告诉牛辅,北疆军统帅是名震天下的龙骧将军徐荣。此人用兵如神,奇正两道无所不精。他和你正面对敌,说明他正在筹划和实施全歼北军之策。你一定要小心防范,不要孤军深入,免得中伏。至于大军能不能打到函谷关,无关紧要。你只要把北疆军拖住,大量损耗北疆军的兵力,你就立功了。
    另外,关于炮车的事,董卓比较在意。他命令牛辅,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派人潜伏到对岸,画一个炮车的图送到长安来。长安的能工巧匠多得是,北疆能做的武器,我们一样能做。等我们造出了炮车,马上就给你送过去,狠狠地还击他们。
    牛辅把这份信给李傕、郭汜等人看了一下,然后问贾诩,“文和兄,你看我们怎么打为好?再这样打一个月,我们的损失还是非常惊人。”
    贾诩笑道:“太师大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们只要拖住北疆军,拖到下雪,黄河封冻的时候就可以了。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再这样强攻,我看,先改为三天一攻吧。半个月后,我们再改为五天一攻。今年,我们就把战场稳在烛水河一带。”
    ****
    大汉国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一月。
    十一月上,冀州,邯郸。
    骁骑中郎将王当率领八千大军赶到邯郸城。
    镇军将军麴义、扬武将军杨凤、武烈中郎将文丑、强弩中郎将孙亲四人一起到城外迎接。
    风尘仆仆的王当看到麴义亲自出迎,十分意外,连连拱手说道:“下官怎敢劳大人出城相迎,下官实在不敢当,不敢当。”
    “应该的,应该的。”麴义笑道,“大将军说了,如果此仗打败了,他要亲自砍下我的脑袋。我脑袋掉了,估计你们的脑袋也保不住了。”
    众人大笑,策马进城。
    “听说杨大人是邯郸人,这地方过去也是杨大人的……”麴义举起马鞭,指着城楼笑道,“后来……”
    “后来给大将军抢去了。”杨凤连连摇头,“那次我亏大了,两个妹妹也给颜虎头抢去了,不堪回首……”
    “那这次算不算衣锦还乡?”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