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十一节-第十五节[5]

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r>就在他为兵力不够,无法取得战场优势,一筹莫展的时候。孙坚怒气冲天地出现了。袁术大喜,他以为孙坚撤军了,顿时高兴得心花怒放。这下子刘表死定了。
    袁术兴高采烈,孙坚却睚眦欲裂,他一手握着刀把,一手指着袁术,纵声狂呼:“袁公路,你是大汉奸侫,罪在不赦。”
    袁术全然不当一回事。他一蹦多高,捶胸顿足,状若疯狂,“文台,大汉奸侫是刘表刘景升,那个老混蛋竟然打我,他要攻占南阳,要把我们都赶尽杀绝。你知道不知道?为了挡住他,我已经把所有的兵力都投上去了,但我还是挡不住他。文台,快救救我,快救救大汉社稷啊。”
    孙坚愣了一下,接着怒气更威,“你敢骗我?”
    袁术立即赌咒发誓,接着从旁边的案几上拿出许多战报文书递给孙坚,“文台,你看看,你看看,刘景升这个恶棍不杀,天理何在?”
    孙坚扫了几眼文书上的字,顿时气得破口大骂。
    “文台,打洛阳的事先放一放。”袁术说道,“我们先把刘表杀了,然后再北上。刘表不杀,我们怎么北上讨董?如今家也被人占了,粮食也被人抢了,我们还打什么仗?”
    孙坚摇摇头,“我是一个人回来的,大军还在阳人。我要粮草,立即给我粮草。”
    袁术瞪着眼晴,举手吼道,“文台,你是不是疯了?这个时候还要打洛阳?粮草给你了,我怎么办?南阳还要不要?南阳给刘表了,你我兄弟到哪里落脚?流浪讨饭啊?”
    孙坚狠狠地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鄙夷地看着他,“公路,你是什么人我不知道?你给我老实说,这事是不是你挑起来的?你想干什么?你不想讨董也就算了,但你要把粮草给我。”
    袁术颇为尴尬地呵呵一笑,然后拍拍孙坚厚实的肩膀,老脸皮厚地笑道:“文台,我说的也是实话。不把刘表这个老恶棍杀了,你将来怎么办?你当真以为讨董勤王成功后,你可以入朝为卿?算了吧,不要痴心妄想了。还是现实一点,你我兄弟先把荆州拿下,等将来兵强马壮了,有实力了,我们再想想勤王讨董的事。这个世上,除了你,没人真的想去讨董勤王,振兴社稷的。”
    孙坚冷哼一声,“公路,现在天子蒙难,社稷危亡,生灵涂炭,你身为大汉重臣,一点报国之心都没有?报国之心没有也就算了,但你和董卓之间有血海深仇,难道你连家仇也不报了?忠孝仁义你都不要了?你还是人吗?”
    袁术嗤之以鼻,“我不是人?那你睁大眼睛看看,如果我不是人,这世上还有人吗?早没了,都是两条腿的畜生,你也是。”
    孙坚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一拳打烂他的脸,“给我粮食。”
    “帮我杀了刘表,我就给你粮食。”袁术寸步不让,“你想去讨饭,我不想。”
    “打下洛阳,我就帮你杀刘表。”孙坚让了一步,“荆州是你我兄弟的,谁敢占,我就杀了谁。”
    袁术想了一下,叹了口气,怜悯而无奈地望着孙坚,“文台,洛阳真的打不下来了。”
    袁术随即把袁绍在河阳大败,黄巾军即将肆虐州郡的事说了一遍,“骠骑大将军虽有心却无力,长公主和朝廷那帮阴险的老家伙,迟早要把那头豹子连皮带骨头吃得干干净净。”
    孙坚沉默半晌,然后坚定有力地说道:“我走了。”
    袁术看着孙坚高大的背影越走越远,心神蓦然震颤,鼻子霎时一酸,眼眶顿时便红了,他突然纵声叫道,“兄弟,活着回来……”
    孙坚朝后挥挥手,头也不回地大步而去。
    ****
    三月上,河内郡,清水口大营。
    许攸,逢纪和陈琳匆匆返回河内,同行的还有冀州府的审配。
    最近韩馥感到了袁绍对他施加的压力,心里有点惊恐不安。这次朝廷让他代理国事,暂掌权柄,让袁绍代领监御史。两个人的权柄加起来相当于控制了大半个朝廷,正好是一次重修旧好的机会。于是韩馥就派审配来探探袁绍的口风。审配早先准确预计到了朝廷形势的变化,这让韩馥对审配非常赏识,对审配也逐渐倚重起来。
    晋阳朝廷的应变之策都在袁绍等人的预料之中,唯独大出意外的是骠骑大将军李弘对权柄的拒绝。由于李弘拒绝主政,韩馥顿时权重。这让袁绍拿下冀州军政权的难度大大增加。其次就是袁滂的那句话。
    袁滂这句话大有深意,绝不能简单理解为朝廷支持袁绍赶走韩馥,执掌冀州军政。这句话里一定还隐藏着更重要的内容。
    沮授、许攸、荀谌、淳于琼、曹操等军政大吏围坐四周,一边互相议抡,一边发表各自的看法。(河阳大败后,袁绍急书屯兵濮阳的曹操到河内相助。)
    袁绍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时不时也停下来倾听一下幕僚们的高见。
    “我看,朝廷要杀大人,要杀尽讨董联盟中的州郡大吏。”田丰一语惊四座。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田丰是二月底赶到河内袁绍大营的,这期间,袁绍、沮授、荀谌等人数次去信相邀,田丰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接受了袁绍的征辟。田丰不是摆架子不来,而是有点诚惶诚恐,瞻前顾后。田丰虽然出身门阀世家,但他祖上是旁支,家道已经中落。他做过的最大官是信都令,他的声望和审配、沮授等大名士也不能相提并论,但他有才华,性情刚直,在冀州颇有盛名。袁绍知道田丰这个人,是因为审配的举荐,后来沮授也大加赞赏,袁绍这才重视起来,于是亲自书信相邀。袁绍天下闻名,又是袁阀家主,这让田丰很担心,如果自己的才学不能让袁绍满意,那就很丢脸了,而且也让沮授和审配非常难堪。
    审配抬头看看田丰,赞许地一笑。沮授不动声色地四下环视一眼,许攸、逢纪、郭图等人脸上尽是惊妒之色。沮授缓缓垂下眼帘,唇角掀起一丝嘲讽的笑意。
    袁绍停下脚步,一脸的疑惑。这有什么根据?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眼中顿显杀气。
    赵岐老大人在送众人离开晋阳的时候,谈到了皇权和相权,谈到了文景盛世,谈到了昭宣中兴。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一带而过,但审配却从中听到了赵岐的弦外之音。由于赵岐说得非常隐蔽,许攸和逢纪都没有注意到,刚才向袁绍禀报晋阳之行的时候,两人提都没提。不过,审配适时做了一些补充。审配注意到,他的补充,只有沮授和田丰非常认真地听了进去。
    田丰从赵岐老大人的寥寥数语中,推断出了朝廷有改制之意。改制势必要触及皇权和相权的分配问题。过去孝宣皇帝改制失败就是因为皇权实在太过强大,相权无法将其削弱,随着孝宣皇帝的驾崩,一些利国利民的国策也就烟消云散了。皇帝不愿意执行,朝廷有什么办法?现在天子蒙难,社稷危亡,皇权被极度削弱,正是改制的最佳时机,但随之而来的根本问题是改制中皇统如何解决?在皇统问题上双方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长公主、晋阳朝廷和骠骑大将军要尊奉当今天子,而袁绍和韩馥,还有一帮州郡大吏,则坚持要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
    皇统不解决,改制就无法进行。要想统一皇统,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袁绍和韩馥等州郡大吏放弃皇统之争,要么朝廷把袁绍和韩馥等州郡大吏全部杀了。
    正因为如此,袁滂才希望袁绍占据冀州,不能占据冀州,也要占据豫州。袁绍只要拥有了强大的实力,就能和朝廷坚决对抗。皇统也罢,改制也罢,都牵涉到袁阀的命运,袁阀要想一直辉煌下去,一要控制皇统,二要控制改制。控制了皇统其实也就控制了改制,控制了改制,袁阀就能世世代代辉煌下去。
    “元皓,继续说,你继续说。”袁绍看到田丰皱眉不语,急忙催促道,“如何应对?今日我们将如何应对?”
    “非常复杂,后面的事非常复杂,我们必须要一件件理清头绪,才能从容应对。”田丰说道,“大人若想控制皇统,控制改制,首先就要独掌权柄。”
    独掌权柄牵扯到三个人,长公主、冀州牧韩馥、骠骑大将军李弘。长公主我们可以暂时不谈,因为她对大人暂时没有威胁。骠骑大将军李弘拒绝执掌权柄的原因是因为他吸取了董卓的教训,他不要权柄就可以远离朝堂,远离了朝堂,他就可以雄踞北疆,将来他就可以成就霸业。如果时机好,他还可以图谋王业,所以骠骑大将军暂时也不会对大人构成致命的威胁。
    冀州牧韩馥才华有限,名望有限,权势有限,实力有限,大人要取代他,易如反掌,大人所顾忌的,不过就是此事对自己声望的损失而已,所以我们只要掌握好时机和策略,自然水到渠成。因此,冀州牧韩馥对大人也没有威胁。
    “对大人独掌权柄构成致命威胁的,恰恰是大人自己。”田丰再次语出惊人。
    袁绍和许攸等人目瞪口呆。沮授和审配若有所思。曹操猛然挺直身躯,一脸的敬佩和迷惑。
    “元皓,请直言,我洗耳恭听。”袁绍非常谦恭地躬身说道。
    “因为大人至今没有一个拯救社稷之策,更没有一个振兴社稷之策。”田丰躬身还礼,拱手说道,“大人从举兵讨董之日到现在,一直横冲直撞,左遮右挡,四下征伐,但大人面对今日之局,可有拯救社稷,平息战乱之策?平息战乱后,大人可有振兴社稷之策?”
    袁绍脸显惊骇之色,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年多来,自己干了什么,要干什么,将来要干什么,为什么就从来没有好好想过呢?
    袁绍羞惭无语,只能深施一礼以表感谢。
    “晋阳朝廷中的一帮老臣无一不是大汉柱石,他们主持国事多年,经验丰富无比,个个都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田丰再还一礼,继续说道,“现在他们既然能提出改制这种振兴社稷之策,自然也早已拟好了拯救社稷之策。所以大人现在处境危急,大人不仅要立即处理夺取冀州军政大权这种小事,更应该及早谋划图谋霸业,辅佐汉室,振兴社稷的大事。”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二章如临深渊第十四节
    袁绍极度震撼,心神不定地在大帐内来回走了几步,然后下令罢议。他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将来,社稷的将来。
    晚上,袁绍再度召集沮授、田丰、审配、许攸、郭图、辛评、逢纪、荀谌、陈琳、耿苞等十位僚属议事。
    袁绍和诸吏们一年多来殚精竭虑,浴血奋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心里都想着重振社稷。但面对今日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到底怎样重振社稷,他们却一直没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