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五节[2]

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声说道,“你将功折罪,带着丁原的人头立即到城外大营召集河内将士,安抚军心。明天一早,河内兵全部并入北军。”
    吕布就像没有听到一样,神情木然,一双眼晴呆滞地望着丁原的人头。痛苦、仇恨、愤怒、惊惧、恩义,百般滋味霎时涌上心头。吕布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突然象发疯一般冲上去抱起了丁原的人头,嚎啕大哭。
    董卓神情落寞,默默地看着痛苦至极的吕布,眼睛里渐渐露出了一丝深深的悲哀。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想丁原一样被人砍掉脑袋,那时,会是谁抱着我的脑袋坐在地上嚎啕痛哭?董卓叹了一口气。我的脑袋不能被人砍掉,不能被人砍掉。
    董卓走出侧殿,对跟在身后的董越、牛辅、李肃、张济几人说道:“这个吕布是条汉子,我喜欢,是条汉子。”
    他指指董越说道,“你先出城,到平乐观带上两万军围住河内兵,以防意外。”接着他又指指李肃,“你和张辽都是并州人,这两天你们就多陪陪吕布。如果他愿意跟着我们,要钱要官要女人都行,就是要我那匹赤兔马也行。如果他不愿意,就把他杀了,以免留下祸患。”
    八月甲戌(三十日),嘉德殿。
    皇宫内外兵甲重重,嘉德殿上百官云集。
    太后、天子和陈留王惶恐不安,战战兢兢。太傅袁隗平静如水,司空董卓欣喜兴奋,文武百官疲惫不堪,精神委顿。
    司空董卓首先宣读《策废少帝》。少帝天姿轻佻,没有帝王应有的威仪,在服丧期间,怠慢懒惰,德性恶劣已经昭然于世,淫秽之举已为人所知,他的所作所为严重侮辱了神器和宗庙。太后教导无方,没有母仪之德,使得社稷荒乱。永乐太后暴崩,至今仍令人困惑不解。天地所设立的三纲之道,已经有了缺陷,这都是莫大的罪过。……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于朝。
    董卓问,可有异议?众臣沉默。
    尚书丁宫随即套用《春秋》大义来印证废黜少帝,拥立新帝的合理性,用诸多天象和事例来说明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大汉新帝的正确性。
    董卓又问,可有异议?众臣沉默。
    尚书何颙随即宣读太后诏,废黜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大汉新皇帝。
    太傅袁隗把少帝刘辩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然后扶弘农王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兄弟两人一下一上,相视流泪。何太后哽咽流涕,痛苦不堪。众臣悲凄。
    众臣参拜新帝,新帝登基。
    尚书何颙宣天子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汉。
    董卓上策,说何太后在先帝归天不久,即逼迫太皇太后遣返藩国,致使太皇太后忧虑悲伤而死,违背了儿媳孝敬婆母的礼制,应该受到责罚。
    董卓问,可有异议?众臣沉默。
    尚书韩馥随即宣读了太后的罪己诏。
    天子下诏,赦免太后不孝之罪,迁太后居于永乐宫。
    大汉国永汉元年(公元189年)九月。
    九月初一,洛阳。
    这一天,预感到山雨欲来的洛阳官员们开始了大逃亡。京中的大小官僚名士大儒们一日之间纷纷辞官,更有甚者丢下印绶,逃之夭夭。荀爽、王谦、申屠⒊录汀⒑凇⒅L⒑物J等人转眼间就在洛阳消失了。
    这一天,司空董卓忙于整顿十万北军,准备分兵驻守京畿八关和洛阳城。同时,天子下旨遣返河东屯田兵,命令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桥瑁和泰山郡都尉鲍信各领兵马返回州郡。
    这一天,太傅袁隗忙于京官外任。京官外任是官僚避难的另外一种办法。其实外任的也不是真的去做官,他们的归宿是家乡,此事大家都知道,彼此心照不宣而已。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牧,骑都尉张邈为陈留太守,孔伷为豫州牧,张咨为南阳太守。另外,尚书许靖也在外任之列,本来安排他去做巴郡太守,但是没成行,他被董卓留下做了御史中丞,帮助尚书令周毖重建尚书台。
    这一天,天子下诏,任命朝中公卿及以下官员的子弟为郎官,以填补原来由宦官担任的职务,在宫殿侍侯皇帝。
    九月丙子(初二),洛阳。
    董卓上书,说大将军何进之死,都是因为太后、奸阉和骠骑将军何苗所害,恳求陛下下旨予以责罚。天子遂下诏。
    董卓下令毒死何太后。公卿及以下官员不穿丧服,在参加丧礼时,只穿白衣。董卓又下令把何苗的棺木挖了出来,把他的尸体肢解后砍为节段扔在道边。同一天,董卓还下令杀死了何苗的母亲舞阳君,把她的尸体扔在御树篱墙的枳苑中。
    洛阳之乱,从八月戊辰日(二十五)开始,到九月丙子(初二)日止,历时八天。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十一章鹿死谁手第二十二节
    大汉国永汉元年(公元189年)九月,大漠。
    鹰唳长空。
    阎柔霍然心惊,举头看去,一只黑鹰正在蓝天白云间展翅翱翔,其声凄厉,摄人心魄。
    阎柔脸色大变,脱口惊呼:“黑鹰铁骑。”慕容风终于来了。
    阎柔又是兴奋又是紧张,他舔舔嘴唇,四下看看空旷的原野,举鞭狂呼:“吹号,雁行密集列阵,保持速度,保持速度……”
    “命令射缨彤、鹿欢洋速来支援。”
    “告诉张大人,黑鹰铁骑出现了,请他们加快行军速度,尽早赶到双雁山会合。”
    传令兵刚刚调转马头,鲜卑人就从原野尽头处象潮水一般冲了出来。汉军铁骑飞速迎上,李溯、射虎、红柏各领本部铁骑以阎柔为雁头,一字展开。
    阎柔一边纵马飞驰,一边大声对号角兵叫道:“传令李溯、射虎、红柏,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加速。”
    双雁山下,万马奔腾,号角长鸣,大战一触即发。
    自从孙亲率军在无名原上击败了邪归逆的突袭铁骑后,阎柔就放慢了追击速度,和张燕的大军保持在三十里的距离内同步推进。翻过双雁山再往前一百里就是夫羊句山,也是最危险的一段路程。张燕和阎柔不知道慕容风的大军是不是已经赶到了朝天原,所以格外谨慎小心。按照他们的推算,慕容风和弥加如果倾尽中部和东部鲜卑的兵力来救援魁头,至少有四五万铁骑。假如慕容风放弃援救弹汗山,而是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飞奔朝天原,他就有可能抢在汉军的前面赶到目的地并从容布置。以慕容风的用兵之能和手上的兵力,他完全可以重创汉军兵力较为薄弱的左右两翼。
    李溯在卢龙塞做斥候的时候就听李弘数次说到过黑鹰铁骑。过去他没有经历过大战,对黑鹰铁骑的骁勇非常畏惧,后来当风云铁骑纵横边疆战场时,黑鹰铁骑在他的眼里就不算什么东西了。只要碰到了,一样可以把黑鹰铁骑杀得落花流水。现在就更不一样了。现在的李溯已经是身经百战的悍将,眼前的黑鹰铁骑就是他的猎物和日后的荣耀。
    号角冲天而起。李溯神情亢奋,声嘶力竭地纵声狂吼:“加速……加速……”
    战马痛嘶,四蹄腾空而起。庞大的身躯擦着长长的青草象飞一般射了出去。四千汉军将士吼声如雷,震撼山野。
    黑鹰战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三千黑鹰铁骑将士在铁鏊的带领下犹如飓风一般呼啸而来。
    双方一箭未发,只顾策马狂奔,转眼间战马的速度就达到了极限。李溯猛然坐直身躯,怒睁双目,举枪狂呼:“兄弟们,杀上去……”
    战场上发出轰然一声巨响,战马的撞击声,长矛穿透身体的沉闷声和士卒们临死前的惨嚎声霎时直冲云霄。铁鏊纵马跃进汉军战阵,手中战刀起落间,连斩两人,“杀进去,切开汉军战阵,切开它……”
    阎柔迎着飞驰而来的鲜卑人一刀剁下,连人带马砍倒在地,“吹号,密集冲杀,堵住黑鹰,死战,死战……”
    鲜卑人分作三队,就象三支犀利的长箭狠狠地钉到了巨大的雁阵上,汉军铁骑密密麻麻就象一面巨盾,以雷霆之势迎头撞上。双方将士杀声如雷,奋勇进攻,一时间战场上血肉横飞,难分难解。
    红柏带着汉军的左翼铁骑越杀越猛,一往无前,鲜卑人好象支撑不住了,死伤惨重,四散游斗。汉军左翼的密集阵列就在这惨烈的厮杀中不知不觉地松开了。铁果带着一队亲卫突然从红柏的侧面杀了过来。密集的弩箭厉啸而至,红柏猝不及防,身中数箭,倒飞而出。铁果飞马赶上,一刀枭首。掌旗兵死死抱着红柏的战旗,一头栽倒,血淋淋的身躯随即被奔腾的马蹄践踏得四分五裂。汉军左翼大乱。
    鲜卑人立即以重兵攻击汉军左翼,其凌厉无比的攻势很快就把汉军铁骑杀得狼狈不堪。只要汉军左翼崩溃,鲜卑人就会从汉军的侧翼发起猛攻,密集的战阵一旦被突破,败局即定。
    阎柔大惊,纵声狂叫:“命令射虎,带人杀进左翼,堵住鲜卑人,堵住……”
    位于大军后方的射虎听到号角声立即带着三百人向大军左翼疯狂杀去。
    射缨彤和鹿欢洋带着四千铁骑尾随在阎柔前军的后方十里处,接到阎柔的急令后,两人督军飞速前进。刚刚走到双雁山附近,邪归逆和步度更就带着五千铁骑从他们的侧翼杀了过来。
    鹿欢洋破口大骂:“斥候都是干什么的?这么多鲜卑人他们都没有发现?回头把他们都宰了。”
    射缨彤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神情十分凝重,“大帅来了。”
    鹿欢洋冷笑道:“黑鹰铁骑都来了,慕容风当然是到了,你怕了?”
    射缨彤笑笑,“大漠是我们鲜卑人的,我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大帅要想隐藏行迹非常容易。只是奇怪的是,他为什么不以主力来伏击我们?”
    “也许慕容风刚刚到,他的大军还在后面。”鹿欢洋说道,“来吧,我们杀上去。”
    射缨彤用力挥动长枪,大声喝道:“兄弟们,走,我们杀过去……”
    号角齐鸣,吼声如雷,“杀……”
    四千铁骑犹如滚滚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泻而下。
    张燕接到阎柔的禀报后,立即加快了行进速度,但等他再接到射缨彤的禀报后,却断然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张燕命令将士们以车阵护住粮草辎重,防备慕容风率军突袭。
    楼麓要求率部支援。楼麓说,慕容风可不是一般人,他在大漠里威名显赫,无人可敌。这次我们攻打鲜卑,慕容风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我们赶出去。我看阎大人和射樱彤这次很危险,如果我们不去支援,他们可能会全军覆没。
    张燕笑而不语,泰然自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