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军阀最新章节目录
但是没有过多久,接着内心一忧,孙文在时,可以以孙文之名号号令诸侯,如此那帮同盟会、中国革命党大佬不得不服,虽然大家都知道杨兴是活曹操,但又能怎么样呢?
但在这其后,问题就很多了,虽然有军队、有警察可以掌控局势,但是政治呢?不说南方那些革命要人,如南方之胡汉民、汪精卫、林森、李烈钧、谭延闿、柏文蔚、吴铁城、钮永建、居正、张继等等,是否会臣服自己?
就像在历史上那样,这帮大佬先后组建什么改组派,西山派,组建福建国民政府,组建广东国民政府,与蒋光头对峙,从而造成果名档在政治上分裂。
在军事上,还有北方的冯玉祥、阎锡山等人,在国民革命军进入河南后,就呈现摇摆之势,一面呼吁南北对话,共同解决纷争,另一方面则积极向南方国民政府靠拢,以进行投机经营。
在这个时候,杨兴又有点感叹,感叹孙文死得不是时候,如果二次北伐成功,奉张、冯玉祥、阎锡山相继被歼灭,如果是在那个时候,孙文才死掉,那该多好啊。
这天晚上,杨兴召集自己的主要谋士,伍非百、李璜、曾琪、张群、张斯可、乔毅夫等人商议应对之策。
让人惊讶的是,会议一开,大家意见纷纷,以李璜、曾琪、张群为首的三人主张积极争取,谋夺大位。李璜建议道:兴公(旧时代对地位较高的人,一般尊称公,如此杨兴虽然只有三十余岁,但随着北伐胜利以后,一些人开始改口尊称为公),从护国战争以来,我们都独成体系,经过9年经营,兴公不但牢牢掌握果名档军警势力,并且通过和谐思想独树一帜,通过激烈的土地改革,大修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大力支持民族工业发展,而成为果名档内最耀眼的新星。
兴公,即使孙先生在世时,就被您所架空,现在孙先生离世,没有必要再搬出一个傀儡。兴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专制政府,兴公,中国需要独*裁者,即使在孙文在世时,一些人都拥护兴公取而代之,现在孙文已经离世,兴公以国民政府次帅之尊,以北伐军总司令之权,本就应该直取大位,如此为何还要迟疑?
兴公,古语言,天予而不取,必然反受其祸啊。
兴公,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请不辞劳苦,谋取大位吧。
当然,听李璜、曾琪的话,杨兴的心感觉特别管用,再高尚的人,也不可能不计较名利,大位正在眼前,没有谁不动心啊。
即便如此,杨兴也不敢大意,也只好耐下心来认真的听取其他人意见。
伍非百、乔毅夫、张斯可三人则不以为然,张斯可笑着说道:兴公,断不可直取大位啊,如今果名档虽然在名义上恢复了南方各省的统治,但实际上也按潮涌动啊。
兴公,如今南方各省,西南川贵滇、两湖、皖、苏、沪等地可以说处于兴公绝对控制之下,但闽、戆、浙、两广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则是地方派系占优而已。
兴公,我们面对的挑战不仅仅在此,兴公这几年大刀阔斧的进行土地改革、税赋改革、财政改革,大兴土木进行铁路、公路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正如其誉也隆,其谤亦盛啊,兴公,不可不在意啊。
作为穿越者,杨兴当然知道改革越剧烈,内部反对意见越大,虽然目前自己牢牢掌握军警政,也不可能不觉察啊。
想到这里,杨兴一片漠然。
而曾琪则暗自发慌,连连反对道:兴公,毫无疑问我们现在进行的革命,乃三千年之未有大变局,在这种环境下,更应该建立绝对的权威,更应该牢牢的控制权力。
兴公,在这种情况下,兴公更应该趁着孙文过世,直取大位,从而取得名正言顺的地位啊。
伍非百不以为然道:曾先生,即使兴公谋取大位,也不会增加其半分权柄,即使兴公不取大位,也不会减少其半分权柄。
兴公,各位先生,大家想想,即便孙文在世时就沦为傀儡,现在孙文这个泥菩萨过世,何惧再推出一个泥菩萨?
各位,自从护国战争以来,兴公就大刀阔斧的川省,在果名档控制各地推动各项改革,成绩迥然,早已经为天下瞩目,早已经为天下之望啊。
在这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兴公督帅北伐军各部连克强敌,一举恢复辛亥革命态势,即使深山老林中樵夫,也早已经明白执天下牛耳者必然为兴公亦,即便如此,兴公何惧再推出一个傀儡,让其在前面张罗,而自己则躲在后面操控一切。
另外,革命队伍还是按潮涌动啊,不说我们国民政府控制的南方各省,单说在北方,张作霖、冯玉祥、阎锡山等人也势力庞大,在这种情况下,兴公断不可轻易改变果名档内部权力结构,出任什么有名无实的大元帅啊。
听伍非百如此说,张群反驳道:此言差矣,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名正言顺,再说了,兴公若不直取大位,若选人不贤,很有可能形成另外一个权力核心,如此对兴公,对在座诸位反而不利。
伍非百一听,连连摇头道:张先生此言谬矣,虽然中国人讲究谋取大位名正言顺,但无不在时机完全成熟后,方可进行啊。
我等建议兴公不直取大位,并不等于兴公永远不取大位,只是现在而已。
大家想想,文王天下三分已据两分,也不谋取大位。
刘邦一统天下后,方在群臣拥戴下谋取大位。
曹孟德终生不取大位,而其子曹丕以为曹氏已经掌握天下权柄,悍然取之,曹氏终四世而亡。
李渊进入长安后,也立杨广后裔为帝,后来才取而代之。
朱元璋只是在小明王淹死之后,方称帝啊。
如此看来,古代先贤虽然都积极进取,但还是避免造成内部分裂啊。
各位,正如古代先贤在谋取大位的时候,都先立一个傀儡,现在兴公何虑再立一人?
兴公,现在刚入而立之年,与天下诸公相比,较为年轻,何虑再等数十年,待天下稳定之后,再取大位不迟?
其三,孙先生过世,其粤系党人必然不心甘,须知粤系一直以兴中会为源头,以果名档正宗自居,如此必然趁机作乱。这几年下来,兴公虽然通过陈炯明公开分化瓦解粤系势力,粤系党人虽然没有占据要职,但是因为孙文关系,必然为天下所侧目啊。若是兴公直取大位,必然引来粤系党人中的胡汉民诸人全力反击,如此不可不虑亦。
除此之外,如今虽然果名档已经重新统一南方,但在北方,奉系张作霖入主中区,阎锡山盘踞山西、冯玉祥退守张恒,国家远未达到一统。
最后,小日本盘踞关东州,早有武力吞并满蒙,侵略我山东的野心,苏俄推行扩张主义,在国内积极寻找代理人,对这些,兴公都不可不小视啊。
听到苏俄在国内的各项挑拨离间举动,留学法国的曾琪一片默然,继而显示愤愤不平之态。
而杨兴考虑再三后,一时不能自决,到最后只有听从张群的意见,一面电招在福建协助组建新政权的果名档大佬,南京前参议院院长林森、前任湘督谭延闿等人来汉,会同唐绍仪、张澜等诸公共同商议处理孙文过世事宜。
小说推荐
- 被傻夫君宠成军阀大佬
- 段小葵是一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准大四英专生。一段催眠音频让她一朝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的民国,还白捡了一个俊美的傻子老公!自穿越这天起,小葵便与傻夫君形影不离,最后还被傻夫君宠成了军阀大佬?傻子夫君:你说我是星星的孩子,那你是什么呀(思考片刻)奥~我知道了!你是月亮的孩子!小葵?我为什么是月亮的孩子
- 小曼爱吃鱼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一十一章孟婆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颠覆晚清,弄权庙堂,羽扇纶巾,谈笑间翻天覆地。萝莉天下,调教军阀,风花雪月,一曲江山觅知音。参军出品,必属精品不一样的穿越文,轻松过瘾和历史厚重谁说不能兼得
- 录事参军已完本
- 最新章:完本感言和新书的一点信息
- 我是军阀
- 一个穿越者,试图改变自己和整个时代的命运,但是历史的轨迹并不是这么好扭转的,没有冶金博士,也不是金融奇才,也不是特种兵的普通人,只能在这狂乱的时代中苦苦求生。kanshuge
- caler连载中
- 最新章:587.反击
- 军阀天下
- 2014年6月,南海舰队某陆战部队正在海南岛举行一次重大的军事演习。蓝军3号阵地激战正酣。红军先头的登陆部队在3号阵地前久攻不下,遭到了蓝军一次又一次顽强的抵抗。如果,红军在天黑之前拿不下3号阵地,那么他们这次夺岛战役将会非常的困难。目前的战局对红军可算是极为不利,再这样僵持下去,红军就有可能会输掉
- 暖茶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卷工业强国第五百四十七章德里空战
- 新军阀1909
- 一个现代的雇佣兵,一个纵横美国西海岸地下势力的强者。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1909年的清末。一个土豪的家庭,一支二百人的武装护庄。主角大胆决定,艰难起步,开始掀起一场民族复兴崛起之路。这是一部纯架空的小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欢迎大家讨论相关历史,禁绝敏感话题,谢谢配合
- 伏白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工商救国1907》发布了~试读~[2]
- 乱世大军阀
- 一本清末日俄战争中,从土匪发展为军阀的军事争霸小说…看主角如何从老毛子手里抢地盘,抢钱,抢武器…看主角如何在日俄战争中互相攻伐,发展壮大…看主角如何从朝廷手中得到东北控制权…看主角如何取代朝廷,一步一步成为世界最大军阀
- 574981已完本
- 最新章:第八百六十六章老袁低头大结局
- 明末军阀
- 年夏曰的某天,公司小职员杨波终于盼到了下班的铃声,他急匆匆的打过卡后便径直朝自己家走去。上星期他在网上订购的超白玻璃鱼缸已经到了他租住小区的保安室里,他必须早点去检查下托运过来的玻璃缸有没有磕着碰着,有什么问题也好早点与某宝的掌柜交涉。杨波是个普通的职员,每天也只是简单的过着公司-家这样两点一线的曰
- 武装颠覆已完本
- 最新章:第一百三十章反攻(终章)[2]
- 汉末大军阀
- 刘氓,现代社会的普通大学生,带着三国志11系统重生了。身处汉末,他能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改变什么?或者只是一名过客。刘氓坐在电脑桌前,看着屏幕上显示的三国志11结束画面,心满意足的笑了。这是他第九十九次游戏统一结束了。从三国志系列游戏出来后,刘氓就十分喜爱这款三国类游戏,从三国志九到十一,刘氓不知道
- 月神NE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四二章临菑战再续,高览取剧县
- 重生之铁血军阀
- 大清光绪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年。辽东境内的长白山余脉松树岭主峰顶,本该茂密的植被,早在两年前就被一间间茅草屋给取代。在这两年时间中,主峰顶的茅草屋数量,已经从当初的五六间变成如今的三十多间,层层叠叠分散在主峰顶唯一一间用石头磊起来的房屋周围。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不用猜就知道。这个位于松树岭主
- 574981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三十一章满洲里会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