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第4356章神仙能有罪吗?

宋时明月最新章节目录
   这种坚持也许是来自对赵兴不可能伤害他的盲目自信,也可能是来自道士们的鼓动宣传。
    据说,宋徽宗还是端王时,就曾经有一个道士预言:“吉人当继大统”。吉人合起来,正是赵佶的佶字。赵佶当上皇帝之后,子嗣人丁不旺。道士刘混康告诉他,京城东北角风水极佳,倘若将地势增高,皇家子嗣立即便会兴旺。徽宗下令照办。不久,宫中竟然连连诞育皇子。这一来,使宋徽宗对于道教大为崇信。
    一次,宋徽宗前往圜丘祭天,蔡京的儿子蔡攸随行,由一百多个道士执仪仗为前导。队伍出了南熏门,徽宗忽然停住,指着前方的空中问蔡攸:“玉津园的东面好像有亭台楼阁,重重叠叠,那是什么地方?”
    蔡攸立即装神弄鬼地回答:“我只隐隐约约看见云彩间有几重楼台殿阁。再仔细看,都离地有几十丈高。”
    徽宗问:“看到人了
    蔡攸答道:“好像有一些道家童子,手持幡幢节盖,相继出现在云间,眉毛眼睛历历在目。”
    一君一臣,一问一答,认定了有天神下凡。于是,皇帝下令,就在其地修建道宫,名曰:迎真宫——“由是,益信神仙之事矣。”
    皇帝宠信的道士不少,最属林灵素。此人深得神灵鬼怪之精髓,最大的特点就是胆子极大,口气极大,极其坚定果断。他相貌极为奇异。据说,因为好酒贪杯,又没有钱。于是向人家赊账。欠多了酒账,债主前来讨债,他“举手自折其面”,结果,导致他一半脸干枯如骷髅,一半脸则滋润如常人。
    平心而论,单凭这副尊容,一般人见到,先就会拿他当半个神仙了。而我们的教主道君皇帝本不是一般人。因此,皇帝一见到林灵素。顿时就懵了,他疑疑惑惑地发问:“先生过去当过官吗?曾经见过我吗?”
    道家大师林灵素答道:“我往年在天上玉皇大帝那儿当差时,曾经侍奉过圣上您的大驾。”
    皇帝道:“那段事如今我还恍惚记得。我记得你好像是骑一头青牛,那青牛如今哪儿去了?”
    灵素回答:“我把它寄牧在外国了。不久就会来此。”
    皇帝又惊又喜。不但知道了自己地前世。还找到了天上地仙伴。皇帝地心情无比喜悦。林灵素象现代心理治疗地催眠大师似地。索性唤醒了皇帝所有沉睡地前世记忆。他告诉皇帝:天有九霄。神霄为最高。上帝地大儿子是神霄府地玉清王。负责主持南方地工作。号称长生大帝君。这陛下。
    然后。林灵素谦逊地告诉皇帝。自己就是府中那个名叫褚慧地仙卿。如今主子下凡为帝。自己当然也要降临凡世辅佐君王。林灵素指着蔡京问皇帝:您不记得了吗?这是左元仙伯呀。他讲得兴起。把满屋子地人一一指给皇帝:王黼乃文华吏。盛章为宝华吏。而貌美如仙备受宠爱地刘贵妃正是九华玉真安妃。童贯等一干人也都名列仙班。如此一来。搞得大家欢天喜地:怪不得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如此开心。闹了半天。原来上辈子在天上就是老朋友了。
    徽宗皇帝弄清楚自己地前世今生后。相当感慨。他派人宣谕有关部门。并正式册封自己为“(道教)教主道君皇帝”。
    在信仰地催眠下。徽宗皇帝坚信自己是道教神仙。自己地胡作非为都是神仙举动。而蔡京等奸臣则是自己地神仙道友——神仙能有错吗?
    神仙不会有错。所以宋徽宗没有错。他四处搜刮奇珍异宝。建设华美地亭台楼阁。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建造神仙地地上宫殿。这算什么罪?这算什么罪?
    太学生动起来了,他们群集午门,要求陛下下罪己诏,要求陛下贬斥蔡京等奸臣,撤销讲义司,恢复三部六省职权。皇帝不为所动;文武百了,皇帝虽然终于甩脱了黄庭坚,退回了禁中,但黄庭坚依旧在紫纲殿坚持,皇帝不为所动;最后,连另一个宰相张商英都发动了,他带领百官叩阙,要求陛下举行大朝会,皇帝依然不为所动。
    中午,再度传来的消息表明局势进一步恶化:赵兴率领军队两路夹击汴梁,且发布明喻,并上书兵谏要求罢免蔡京,罢花石纲。同时还有赵兴宣布查封苏州应奉局,杭州支应局,并以手中宰相印,宣布废止蔡京颁布的多项法令。
    消息传来,群情耸动,皇帝依然不为所动,他在等待天下勤王的消息。
    赵兴的上书发布后,整个大宋先是集体失声,大家都口瞪目呆的屏住呼吸,静等后续反应。结果,接踵而至地消息让他们更加口瞪目呆了——原本作为制约赵兴而存在的北洋事务局立刻转发了赵兴地谕令,宣布查封北洋事务局境内所有的应奉局、供奉局、支应局;宣布罢止花石纲、宣布查封新建道观,还田于民……
    紧接着,远在环庆的曾布强撑病躯,签署了他的最后命令,命令照样转发赵兴废止新法的谕令,同时他命令陕西各军各安其位,禁止异动。
    再下来,早已怒火万丈地谢麟闪电般出击在太湖四处挖掘奇花异石的苏州供奉局衙役,同时宣布遵行赵兴地谕相关新法……
    南洋事务局、北洋事务局,两湖、陕西相继动作,赵兴本人又坐在两淮中枢,两淮官员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至此,大宋的重要军政几乎都响应了赵兴地命令,而另两个重要军镇——河东的真定府、大名府,它们头顶上压着得胜归来地玄武军,既不敢表态支持,也不敢表态反对。只好收束军队。胆战心惊的等待皇帝谕令。
    五日后,僵持终于有结果了,蔡京坐在紫辰殿中,他地亲信及儿子兄弟围坐两边,蔡京喃喃地说:“不会有人来了,不会有一兵一卒过来了,我们完了。”
    大太监梁师成慌慌张张的从殿门跑过,蔡京看见,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内相,陛下下旨了吗?”
    梁师成黯然的点点头。蔡京站起身来,潇洒的掸了掸袍子,说:“走吧,这舞台从此不属于我们了。”
    应该说,大宋从此不属于你们了,蔡京被贬谪后,携带的家产装满了一百艘船,他沿运河南下,史书记载,沿途没有一位百姓肯卖给他食物。以至于蔡京饥饿难耐,在路途上饿死了。
    不过。这段史书描写有点不靠谱,蔡京买不到食物估计是可能的,大还不至于饿死,因为总有贪图钱财的人。
    历史还记载了,蔡京在饥说了句:“吾今日才知道人心。”
    估计,这句话也出自书写历史者的泄愤。实际上,蔡京不可能说这句话。他是个死不改悔的人。
    真实地历史上,蔡京在第一次贬谪后。深感缺乏知音的艺术皇帝又重新召回了蔡京,直到金兵破城,宋徽宗退位,宋钦宗将其重新贬谪,这才发生了蔡京载着满船金银买不到食物的事件。
    但现在,历史稍稍改变了,由于赵兴开拓了海外,蔡京这次的贬谪地不是大宋境内,而是勃泥,赵兴生恐事情发生变故,在蔡京船至徐州的时候,就抢先下手,将蔡京全家人接到船上,用快舟直接送往勃泥,从而,他在勃泥再无音信,无声无息的消息在历史长河中。
    六月初,赵兴再次提兵进入徐州,并声称重新编练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手机用户登陆,章节更多,请登陆16k文学网阅读!徐州军士,整修徐州军事设施;与此同时,帅范兵入真定府,打着与赵兴相同的借口接管当地军队。借助赵兴威压朝廷的势头,老实人黄庭坚决定趁胜追击,要求皇帝再下罪己诏,散去身边的道士,将太监杨戬、梁师成、李彦等人贬斥—
    此时,已经完全没有脾气的皇帝完全答应了朝臣们地逼宫。
    黄庭坚再接再厉,要求皇帝拆除已经完成的延福宫,正在修建地艮岳……
    赵兴听说此事后后极力阻认为延福宫已经建成,也花了国家许多钱粮,不应该随意拆毁,这次,黄庭坚这个老实人没有听从赵兴的话,他坚持认为延福宫的存在只会容纳一帮骗钱的道士,藏污纳垢,坚决应该拆除,更应该将延福宫中一万宫女放归。
    延福宫一万宫女是皇帝这些年精心搜集的,他听了道士地话,每隔几日都要挑选一名处*女侍寝,以采阴补阳,延绵益寿,宋徽宗心中常觉得这一万宫女不够使,还应该再召几万,反正国家有钱。现在黄庭坚的主张等于剜去了他地心头肉,但如今不仅黄庭坚动起来了,连墙头草张商英也摆出一副耿介的姿态,大有不废帝誓不罢休地架势……
    无奈之下,小皇帝许了。
    朝堂上一连串变化让北洋事务局的韩忠彦也欢心鼓舞,他觉得这时候,张商英地新党发言了,赵兴的南党发言了,他身为旧党旗手,不能不出声,于是他也跳了起来。其他两党几乎把该干的事情干完了,韩忠彦想成为大家的注意点,他就必须走的更远——
    他果然走的更远。
    首先,韩忠彦要求追讨宫中宦官的罪行,并要求将宦官中大奸大恶者贬至海外,加强监管。接着他要求皇帝废止其宠妃,也就是那位被道人称作为“九华玉真娘娘下凡的神仙”刘贵妃,他认为招引道得朝廷乌烟瘴气,全是这位宠妃所为。
    更进一步,韩忠彦要求朝廷明诏斥责王安石,提出但敢言新法者,朝廷永不录用,为此,他提出了一份长长的名单……
    韩忠彦的第三点触及到了新党,也是大宋朝堂在此走向党争边缘。
    实际上,连赵兴也认为王安石的某些法令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故此,韩忠彦的论调一出,朝廷陷入一片争执当中。原本一致对准宋徽宗的火力。因为党争而再度紊乱起来。
    此时地宋徽宗完全表现出深切忏悔地态度,他已经接连下了三份罪己诏了——历史在这里出了变故,赵兴提前十年发动兵谏,使得事情有了挽回的余地。而原本的历史上,金兵兵临城下,宋徽宗连下了七份罪己诏,痛哭流涕的忏悔也没有挽回亡国的命运,连他最钟爱的女儿都成了金人的战利品,被蹂躏、被侮辱。
    宋徽宗的忏悔态度终于使黄庭坚有点心软,他放松了对宋徽宗的追逼。并派出南党名义上的党魁王钦臣阻止赵兴继续进兵。另一方面,张商英忙于应付韩忠彦地反扑,也无心继续对宋徽宗穷追猛打,结果,朝堂上反而宁静下来。
    王钦臣赶到徐州的时候,没有找见赵兴,一打听才知道,赵兴因一名妓女的要求,游。他的士兵还在徐州,正从附近雇用大量农夫。修建所谓的徐州防御体系。
    王钦臣跺了跺脚,抱怨说:“方今官家因女色误国。怎么赵离人也染上了这个毛病,呀呀呀,这一对君臣,倒真是绝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