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第3251章给点阳光就灿烂[2]

宋时明月最新章节目录
   章中,赵兴明确宣布:
    “大宋的疆界不在于土地。而在于人民,宋人到哪里落地生根,那里就是之域。”
    “南海所有宋人,都受大宋天朝的保护,都受我地保护!”
    “在我大炮射程之内,宋人皆受宋国法律庇护,凡受审时必须由我宋官主判。胆敢以他国私刑处置宋人者,就是挑战我大宋威严!我不惮用大炮与他讲理!”
    “谁欺辱宋商,就是向我宣战!犯我宋商者如犯我!杀我族长者如杀我父兄!害我族幼者如伤我手足!”
    为了体现宋商的身份。赵兴接下来废除海贸许可证制度,却重新建立一个大宋“国民证”制度,规定凡是远赴海外地宋商,都可以到广州市舶司办理国民证。这本国民证采用了大宋最崇尚的颜色——红色。它用薄薄的越南红木做封皮,里面的内容则套用了现代的出国护照款式,有出境记录、入境记录,等等。
    赵兴宣布,凡海外宋商抵达外蕃时,可以向当地总督府申请落地登记。当然。大宋是个自由的国度,商人也可以不进行登记。但若商人遭到了不公正待遇。或者遭到了生命威胁,可以向当地总督府申请保护——“我的大炮就是干这事地”,赵兴在第三版上咬牙切齿的宣布。
    这个决定一出,立刻在两广地带掀起轩然大波,大宋的海商纷纷向市舶司申领国民证。随着《海事新闻报》向周围扩散,连泉州、明州、密州地海商也来广南申领国民证。
    开玩笑,有了这份证件,从此在南海,只许我宋商欺负别人,不许别人欺负我宋商,这简直是护身符嘛。为此,大宋各地的商人掀起了一股南下热,不管是否经营海贸,他们也要跑到广东南路另一份国民证——反正赵兴只要申请就给发放,全不管你是否有意愿经营海贸。
    这份国民证都有啥用,按照广南地方法令,它保护持证人的版权、发明权、专利权,还保护持证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此外,还保证持证人的信仰自由权。万一持证人在外国犯了事,有这份证件,则意味着外国无权审判你,只能由驻外自治港、自治贸易领、共和国官府进行审判。而按照赵兴的说法,即使这些海外官府机构判决了,身为宋商你还有一份上诉权,可以当堂要求回到家乡,向家乡官府上诉。
    只要受审着者提出这份上诉要求,按照赵兴的说法,当地总督府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将犯事宋商押上船,递解回国。
    这个背书简直是肆无忌惮的偏袒,但大宋商人喜欢。随着这份报纸传播开来,大宋商人见面地问候语已经变成了:“今天你办证了吗?”若他们当中不办一份国民证,彼此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这份报纸传入宫中,宫里正在紧张筹备献俘太庙地仪式,赵煦终于见到他期盼的报纸,立刻坐不住了,他挥舞着报纸来到政事堂找章。兴奋地大喊:“这是开疆拓土,瞧瞧,赵离人眨眼之间替朕增加了海外七个领地,这怎么不算是开疆拓土……如此一来。朕的功绩也算是追的上先皇神宗陛下。”
    章还没回答,蔡卞手里也拿着一份报纸,他拱手说:“陛下,怕不是开疆拓土,海外飞地治理颇难,赵离人这是好大喜功,他一个指射之地还任命海外地指射官员……陛下应该下诏,委婉责备一番。”
    章不喜欢听这话,他要讨好小皇帝。便撵着胡须,得意的回答:“不管怎么说,此诚是外古未有过的创举,大宋的疆界不在于土地,而在于人民,宋人到哪里落地生根,那里就是之域——这话说地好。赵离人一举将海外七座城市纳入我大宋管辖之内,这七座城市要有杭州一半的税收,我大宋相当于增加了三个半杭州。
    海外领地无需多么操心,听到了吗,自治。这意味着我朝廷无需过多注意,只需时不时的派炮舰去一趟,展现一下我朝廷的存在。威慑当地土人,这已经够了——白白坐收三个半杭州的税收,需要做的只是登记一下进出的宋商。肥差呀!”
    章无意之中说了一句大实话,蔡卞知道他说的是赵兴所设立的总督官衔。官品相当于知州,那就是五品官,最差也是个从六品,这个官员已经靠上了高级官员地门槛,而他的任务并不繁重,无非是待在海外,体现大宋官府的存在,没事帮人记记名字。偶尔向当地土人宣示一下天朝的威严。
    海贸是个暴富的职业。待在海外,天高皇帝远的。虽然不怎么管事,但也相当于一个土皇帝,当五年土皇帝,回到中原,那就属于朝廷高级官员,要想继续在仕途努力,可以向更高品级前进。即使无心仕途,也可以按照大宋朝廷的规定,恩荫一名孩子,自己做个足谷翁——这可是替子孙置办下地家业。
    蔡卞眨了眨眼,若有所思的说:“岭南原本就是指射之地,海外那不更是指射之地吗。赵离人一向护短,这可是他的后院,我怕他不会让别人插手的。”
    章笑了笑,接着说:“你不知道赵离人的脾气,但我知道,只要朝廷不让他太难看,他会选择退让的。他自诩为规则的守护者而不是破坏者,所以朝廷只要按规矩来,他会乖乖听话地。可这厮也是个善钻空子的人,是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家伙。朝廷但凡留一点缝隙,他会把那细缝掏出了大洞来,让大船都能通过。
    嗯,只要有点建设海外领地这么大地事,朝廷要是不插手监管,岂不全成了赵离人的功劳……陛下,我家小儿子刚刚通过科举,正在等待差遣。臣以为海外苦寒,该让孩子出去锻炼一下。此外,赵离人的手段绝妙,臣打算让孩子去跟他学几招,以便为陛下创立万世基业。”
    蔡卞这是听懂了,小皇帝因为与章有了点猜忌,而自己又年纪大了,眼瞅着赵兴在南方做的风生水起,那厮还年轻,将来必然成为国家的重臣,章这是预先托子,以保证自己身后的富贵。蔡卞听了,心一动,也向陛下拱手建议:“臣的哥哥蔡元长(蔡京)闲居杭州,他跟赵离人有一段交情,不如让他南下广东……”
    小皇帝对这两个人的话都不爱听,他面红耳赤的挥舞着报纸,大声说:“朕需要地不是南海官员地任免——南海各国既然归顺大宋,都可以允许我大宋在他们的地盘上设立官府,为什么他们不来朝贡。章卿,你跟赵离人说说,今年是来不及了,让赵离人勒令南海土王在明年正旦齐来朝廷朝贡,朕要重现万国来朝地天朝神光。”
    章苦笑一下,他摇头说:“陛下,臣要发这份诏书,恐怕赵离人会封还诏书,那厮才不会做这样的事,我就知道他不会这么做,因为太花钱了。”
    赵煦没有听进去这话,他沉吟的说:“朕该亲笔写一封书信,劝慰一下赵卿,对了,开疆拓土也是一场大功,赵卿既然在广东立下如此大功,他今后还要统管南海,朝廷是不是议一下,给他一个检校太尉的头衔,以便让他随机动兵。”
    章眼珠一转,摇头否决:“陛下,赵离人已经升到三品,如此一来,若他明年让南洋土王来朝廷朝觐,该怎么封赏?”
    小皇帝一听,这道理讲得过去,他点点头,回答:“既然如此,就告诉他,一旦他实现朕的欲望,重现外国来朝,朕当封他为检校太尉,此生必不负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