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翻云覆雨》第三百四十七章容龄归国[2]

1900翻云覆雨最新章节目录
   有几句话想和各位谈谈,各位对我庄虎臣,对甘肃的建设都是出过大力的,这个恩情我记下了
    “不敢,不敢!为大帅效劳,是应当应分的!”
    庄虎臣话锋一转道:“可是私情归私情,公义归公义,各位这些年来和大清地官员打交道,不用银子开路是万万不行的,这个我心里有数。不过
    曹鸿彰脸色的笑容立刻就僵硬了,忙跪下道:“大帅,我等虽然在别处如此,可是在甘肃却万万没敢贿赂官员啊,请大帅明察!”
    庄虎臣俯下身子拉起他道:“曹东家,你不要害怕,听我把话说完。曹鸿彰哆哆嗦嗦的爬起来,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腿依然在颤抖,靴子尖把地上地青砖敲的出轻响。
    庄虎臣笑道:“你们各位的功劳,我是记得的,今后一定论功行赏,乔东家你远赴俄国,曹东家则去安南打点,各位都是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家出力的,正是因为各位有大功与国,我没把你们当外人,这才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各位这么多年来,钱赚的不易,大清的官都是些什么混账王八蛋,我和你们一样清楚,如不用银子填他们的狗洞,你什么都干不成,别说你们了,本帅一年送给庆王、容龄的银子就不下百万两之巨,否则地话,恐怕身家性命都不得保全。”
    “谢大帅体谅!我们也是没办法啊!”
    “可是各位想过没有,你们有事情就想找官府,找官府出面,办事是容易些,但是将来麻烦也大啊!我可是听说在甘肃已经有人在拉拢廉政委员会地人了,这种事情,我是绝对不许的!至于是谁我就不点名了,这样地事情,我希望今后不要再出现了,几位和我都是多年的老相识,按你们西帮地说法是相与,你们又都是有功与国的,我可不想演一出含泪杀功臣的戏。”
    一群人听的心惊胆战,但是彼此却互相对视,一副为难的表情。庄虎臣明白他们想什么,微微一笑道:“你们是担心今后生意不好做了,对吧?”
    乔映霞原本一直被压在爷爷乔致庸的阴影之下,乔家的几个大掌柜阎唯藩、高珏、马荀都不是很瞧的起他,自打认识庄虎臣以后,参股了“点金钱庄”。又在甘肃建了几个工厂,乔家的财富在他手里暴涨,乔家上下这才算是对这个掌门人心服口服了,这才让他腰杆硬了起来。他对庄虎臣最是忠心,又自恃联络俄国革命党有功,所以壮着胆子咳嗽了一声。
    “乔东家。有什么话就直说!”
    “大帅,小人也就直言了,大清官场积弊重重,我等商贾本是四民之末,若不四时八节勤打点之些。那是祸不旋踵啊!若是稍有差池,不要说是几代人数百年积累地一些财产,就是身家性命都难以保全,这个事情大人可以问一下点金钱庄的大掌柜贾继英,这里的繁难他是最清楚的!”
    一群西帮商贾都是频频点头。
    “点金钱庄”最大的股东就是庄虎臣,赵裕德是名义上的东家,实际上里里外外地事情都靠贾继英来操持,庄虎臣和赵裕德都很少问经营上的事情。幸好贾继英的职业操守很好,西帮的规矩又严谨,每个掌柜、跑街、伙计都有身股,最普通的伙计身股收入都超过县太爷地封路了。谁要是想捣鬼就是伤害了所有人的利益,又有“用乡不用亲”的习惯,上下都是同乡,却没有一个亲属,既贴心,又比亲戚好管理,故此想贪污也不容易,办事也活络,十万两银子以下的事情,大掌柜自己就做主了。股东们都是相当的省
    庄虎臣对于西帮还是相当有好感的。清末也怪了,最有操守和信用的居然是一群被认为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万两银子一句话”,很少有人借了钱不还地。西帮商人即使再有钱,也讲究“千金之家食不兼味”,一顿饭有两个荤菜都算是犯了家规。而最没品行的则是自小熟读圣贤书的文人和官吏,贪赃枉法自不必说了,朝堂之上拆烂污互相攻讦,下了朝眠花宿柳都算是轻的,养“兔子相公”地大有人在。
    大清官场不是烂到这个程度,哪会几千洋兵,三、五条兵船就可以随时打进北京城?更不会亡国的时候,连个勤王、殉难的都没有!
    “你们担心的事情,我很明白,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打点了张大人,李大人就心里难受,要是连李大人也打点了,那也许师爷就拿住你们行贿的把柄,师爷那里你打点不打点?等到你们把所有的大人、师爷、书吏都打点一遍了,那就变成一地官府全都烂了,那恐怕皇上心里就要不舒坦了!要是当皇上的心里不舒坦,你们的万贯家财和身家性命还能有吗?”庄虎臣淡淡的说道。
    庄虎臣的话语虽然平淡,但是这些人却如同五雷轰顶,皇上不舒坦?庄虎臣不就是未来地皇帝吗?他这话里有话啊,分明是上纲上线,意思是说行贿受贿动摇了他庄家地江山社稷啊!有这一条,任你原先有天大的功劳也是难逃一死!
    “求大帅给指一条明路!”一群人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庄虎臣看他们吓地全身都哆嗦,也不禁好笑,原先这些人还真的不怎么怕自己,尤其是乔映霞、曹鸿彰,和自己是老熟人,一起喝酒都不晓得喝过多少回,酒酣耳热地时候,放浪形骸也是常有的,现在一看大清要完蛋了,怕自己都怕成这个样子。
    君臣分际大如天啊!
    辜鸿铭说的也未曾没有道理,法律二字在中国吓不住人,但是王法就不同了!中国人对于皇帝,那是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畏惧。
    “其实很简单,你们结交官府的目的不过就是怕官府而已,你们可知道咱们中国的官员怕什么?”
    “怕皇上!”
    庄虎臣哈哈大笑道:“你们说的对,是怕皇上,可是天高皇帝远啊!皇帝不是菩萨,千手千眼,除了皇上之外,他们还怕什么?”
    乔映霞想了想道:“大清的官除了怕皇上,那就是一怕洋人,二怕报馆!”
    庄虎臣一拍大腿道:“着啊!既然当官的怕报馆,你们就办报纸啊!哪个当官的欺压你们,勒索你们,你们就去告状,状子没人接。那就在报纸上嚷嚷个惊天动地,搞它个朝野哗然,我就不信这些赃官不怕?当年杨乃武、小白菜的冤枉不就是靠的《申报》?李鸿章老中堂那在大清是何等地人物,军机大臣的面子都不见得给,洋人公使、领事见他也是头大,可他老人家见了报馆的记。一向也是敬重的很!”
    “可这办报馆,我们都没经验啊!”
    庄虎臣哈哈大笑道:“办几个报馆能花多少银子?就算打了水漂也比填赃官的狗洞强!”
    乔映霞有些心动,可又面露难色道:“大人,这报纸上难免有些荒诞不经的言辞,干犯忌讳地事情。还是有些不妙!”
    庄虎臣从椅子上一跃而起,正色道:“我向各位保证,今后绝对不许有因言获罪的事情生,这一条将来就作为律法最高准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自古没见过让人说话亡国的,只有堵老百姓嘴才会国将不国!”
    “大帅英明啊!”
    “大帅有唐宗宋祖之风,胸怀天下!”
    一群人立刻就拍起了马屁。
    庄虎臣不禁好笑,这些商人和官员有一样的毛病。拍马屁的套话几乎是张口就来,流浪地不用经过大脑,都成了条件反射了。
    “好了,这话我听的也多了。没什么味道!我还是欣赏洋鬼子的做派,对政府看不顺眼张口就骂,报纸上口诛笔伐。”
    “那还得了?妄议朝政,这不是刁民、乱党的作为吗?”一个西帮掌柜摇着头道。
    庄虎臣哈哈大笑道:“亏你们还是和洋人做了几百年买卖的,洋人的朝廷不就是由百姓选出来的吗?既然捧的起他们,也踩地下他们,将来咱们中国也要这么搞,你们将来也可以参与选举啊,没准你们这些人里还能出个相、总理大臣!”
    一群人凑趣的哈哈大笑,但是庄虎臣从他们的脸上分明看出来不相信的神情。不相信是正常地。中国数千年来,哪里有百姓选出过政府脑的?更不可能有官员怕百姓的。直到有一天。官逼民反了,当官的才晓得老百姓的厉害。可那时候,后悔也晚了!自打商鞅变法以后,中国几乎就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成功的改革!既然不肯自上由下的改革,只能等着改朝换代的造反了。
    万世尤行秦制度,自打秦朝以后,国家的形式基本就没生过变化,简直是一潭死水!不停的重复造反皇帝、**没落、被推翻,新朝建立、再次**没落,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有时候,庄虎臣也觉得奇怪,为什么日本天皇七百年来一直都是摆设,可就没有哪个幕府将军把天皇制度给废除了呢?要是换了中国,什么万世一系,早就连祖坟都给刨了!
    庄虎臣已经想通了一个问题,虚君宪政和共和体制,实际上没有多大地区别,最多就是国家多个要花钱养地废物罢了,有没有皇帝只是个名义。既然老百姓习惯头上有个皇帝,那就给他们一个皇帝。
    但是**制度则必须结束,只要结束了国内的混乱局面,民主政治必须实行,否则中国这个隔些年就折腾一次地轮回结束不了!自打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对中国更加轻视,连公使都普遍给换了,把驻非洲各国的公使换到了中国,在列强地眼睛里,中国和非洲殖民地国家的黑人,文明超度已经差不多可以画等号了。
    号称五千年的文明之邦,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章,可全国的识字率才百分之二,人民无知,官员无耻,老百姓对政治漠不关心,反正谁当皇帝都是一样当差、纳粮,知识与道德的传承都出了莫大的问题,可以说好端端一个中国被满清统治了几百年,硬生生给搞成了一个文化的沙漠!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要完成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真是难啊!
    可正是因为难,才更需要有人肯干!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老天将我送到这里,难道就是为了继续这千百年不变的轮回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无论谁当皇帝,中国都一样要衰落,老百姓都一样过着牛马般的生活。那反清还有什么意义呢?
    “大帅,眼下有件要务啊,这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啊!大帅眼看就要进北京了,这国号还没定呢!天下百姓还在用大清的年号,这恐怕不成吧?”乔映霞提醒道。
    庄虎臣微笑道:“这个都是小事。毕竟和俄国人地仗还不算真的打完了,就算打完了,议和也要议个一些时日,这个事情停停再说。”
    乔映霞好心提醒,却碰了个软钉子。也就不说话了。
    “今后就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