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888章兵不血刃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白水县位于汉中城西部偏南,南郑县的东北部,同时,其也是益州北上最接近之地。与益州广元县相接。
    白水县县令和守备军将军皆是封严章昔日临时委派,他们的任务自然是安抚地方,保证益州北上汉中之地的畅通。因此,这里驻守的军队并不多,即便是封严章阵亡,赵军大军南下之后,经过汉中太守肖元林的补充,这里的守军也不过三千余人,加上征召的青壮,参与守城的也不过五千余人罢了。
    因为这里位于汉中城西部,益州北部,所以,赵军想要攻打此地,一般都会先解决汉中城,确保侧翼安全,之后才会对白水县下手。甚至是,为了万无一失,北面南下的敌军还要先破南郑县之后,才会对此地下手。
    所以,白水县县令冯秋和守备军将军韩德荣并不是太过担心白水县的安全问题。当然,在赵军来袭之际,他们也是做了防备的。说起来,他们二人虽然对封严章较为顺服,但其能力不高,否则,也不会被封严章安排在后方担任一地主将了。
    当然,对某些将校来说,这是对他们的轻视,剥夺他们立功的机会,这些人自然会对主将不满。但是,对于冯秋和韩德荣而言,他们却较为满意。正封严章此人与现任的镇北将军姜破云一样,都是以谨慎为重,但封严章为人更为细心一些,所以,他对麾下将校的性格和想法,都多少有些了解。被他留在后方的二人,虽然能力不高,但对于直奔前线没有太高的**,或者说,他们已经没有年轻人那样拼搏的精神了。
    是以二人对封严章的如此安排较为满意,也正是因为如此,此次赵军南下突袭,灭了封严章以及随同封严章一起行动的将领军官,但是,这些留守后方的将校,却得以幸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白水县的县令和守将以及南郑县的县令和守将都对新任的镇北将军不怎么感冒。因此,在镇北将军抵达汉中城已经三日,他们两地的首脑,都没有派人去询问以及探访的意思。
    不过,今日白水县县令和守备军将军却见到了新任镇北将军的传令兵。
    “方成言?怎么是你?堂堂武贲郎将何时成了传令兵?”守备军将军韩德荣一边细看手中的将军军令,一边诧异的询问道。
    五个传令兵为首的年轻汉子脸色变了几变,半晌,苦笑道:“还什么武贲郎将,我们都是被赵军释放回来的俘虏,能当传令兵已经不错了!”
    位于方成言身后的一士卒怒声道:“将军有所不知,汉中城外赵军兵力增加,尤其是在赵军大都督出现之后,没有攻城,直接在城外开始劝降,以前任大将军为例子,以诸位被俘又被赵军释放的弟兄们为例子,劝降守军。结果导致城中出现一些骚乱,守军士气受到影响。所以,新任的大将军则将这一且问题都推到我们这些被大将军用性命换下来,被赵军释放的诸位弟兄身上。现在,汉中城内,新任的镇北将军一边在征召新卒,一边在整顿我们这些当过俘虏的士卒。”
    方成言也苦笑道:“这也是为什么汉中城会派来援兵了,是因为新任的大将军对那些被赵军释放的弟兄不放心,所以大将军将汉中城原本收编的一些当过俘虏的士卒,还有一些对蜀王以及新任镇北将军不满的人,全部都被集结起来,送到了这里。毕竟,这里是后方,相对安全,此外,这里兵力略显薄弱,加派人手,也是以防万一。”
    韩德荣和冯秋二人都对新任镇北将军的所作所为极为愤慨,完全没有理会其他,满心都是对新任大将军的埋怨。
    “那新来的四千将士什么时候抵达?”冯秋沉声询问道。
    “黄昏之前将到达此地,所以,两位大人需要准备好将士们的歇息之处和晚饭。”
    “放心,这点不会愚任何问题,怎么说,来的都是昔日大将军麾下将士,收到新任镇北将军的不待见,难道我们还能轻视他们吗?”韩德荣哈哈大笑道。
    “这标下就放心了,如此我也好折返大军之处,给领军的将领回话!”
    方成言等数人离城之后,原本位于方成言身后的以普通士卒看着方成言那沉重的脸色,沉声道:“怎么?担心他们?亦或者……”
    方成言叹了口气,苦笑道:“怎么说也是昔日袍泽,现在竟然却要出卖他们!没想到,我方成言现在也要做这样的事情。校尉大人,你说,这样的事情是一个男儿该做的事情吗?”
    方成言以及这些人传令兵都是赵军的人,其中方言词则是昔日在封严章战败之后被赵军俘虏,却因为家中没有家人,再加上自己的同为好友的几个袍泽几乎大都留了下来,所以,方成言也随之留了下来。此次与蜀军全面对立,他们这些降卒,也经过挑选,其中一部分则成为此次的先锋。方成言则就是杨望清挑选出来,可以派往白水县的前锋人马,因为他有与白水县的县令和守备军将军都较为熟悉,所以让他以表明汉中城派出援兵的真实性。
    被方成言称之为校尉的自然就是方成言所在赵军的上司,校尉高朗。高朗笑了笑,沉声道:“对你来说,或许是做了一件背叛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和平解决白水县的问题,那你就解救了白水县数千蜀军士卒,也就是你昔日的袍泽。这白水县的县令和守备军将军,自然也无需因为与我们敌对而战死沙场。”
    “方成言,想想看,要是他们与我们敌对,这城内的三千战兵,两千与青壮,能坚守多久?这里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会对他们下手,即便是我军突袭,拿下此城,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以你现在对我军的了解,你认为他们能守得住?能坚守到援兵抵达?”
    “我们能在西城县释放那些降卒,那这白水县的俘虏,我们自然也能释放,只要他们愿意离去,我们同样能让他离开。想来,大部分士卒是不会在离开的吧,此次封严章以及这些被我们是否的俘虏的遭遇,他们应该很清楚。再说了,普通士卒并不被蜀王看在眼中,他们投降我们,在这里安家,日后在寻找机会迁移家眷,在我赵国治下生活,可要比在蜀王治下生活幸福多了,你以为呢?所以,此次行动,你并没有背叛他们,你是在解救他们。所以,你无需想太多,你只要知道,此举是对他们好就可以了。”
    方成言苦笑道:“是吗?希望如此吧,希望他们能如此看待吧。大人你说的没错,只要我认为对他们好就可以了。”
    …………
    汉中城内,新任蜀军镇北将军姜破云也得到了汉中现在蜀军的情况。现在赵军能调动的人马,已经不下两万五千余人,除了赵军援兵进驻速度很快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则是赵军与汉军已经消除了敌对,达成协议,汉中王已经放弃对汉中的收复之念,两日之前,已经回师荆州了。汉军的离去,让赵军在西城县和城固县的守军就可以大肆的减少,毕竟,无需太过提防东部的汉军,尤其是在大部汉军都撤出东部三县之后,赵军在东面已经没有危险。
    “可恶,这汉中王究竟在想什么?怎么会彻底放弃了对汉中之地的争夺呢?这样一来,现在汉中之地就成了我们与赵军的两方敌对了。”汉中太守肖元林看了手中的情报,一脸阴沉的说道。
    对于汉军的这种情况,姜破云虽然感到意外,但是,对于汉中王的退让,他还是有所理解和预料的。虽然其也很想利用汉军来牵制蜀军,但是,被封严章打的七零八落的汉军,已经不足以牵制赵军,他们也不敢。说不定因为汉军对蜀军的牵制,反而会导致赵军对蜀军的全面进攻,进而先攻取汉中东部三县。要是那样,汉军的损失会更大。
    此外,汉中王对蜀王的仇恨,绝对要大于对赵军的提防,既然汉中王能将赵军放入汉中境内,他就已经做好了放弃汉中之地的准备。所以,汉军撤离,并与赵军合作这并不是不能接受。要是他处在汉中王的位置,他姜破云也会如此选择的。
    一想到这里,姜破云不由一阵叹息。其实,他也不赞同蜀王对汉军下手。他更赞同与汉军一起,联手在汉中之地抵御赵军。如此,虽然没能将汉中之地夺回,但是,却也能将赵军抵御在国门之外,此外,还能借此以削弱汉军和赵军,日后这汉中之地还不是己方的?
    此举虽然需要的时间长,但是,对己方的损失和危害确实最小,蜀军完全可以在其他诸侯大战之际休养生息,也可以寻找机会出击。此外,与汉军联手抗赵,也能以强压弱,渐渐收买汉军将士,甚至是能提前将汉军兵不血刃的并入蜀军之中。只是可惜,蜀王并不赞同这个缓慢的计划。
    “如此说来,赵军在汉中南部可以动用的兵力就足有两万五千余人。那么,除了上午出现的那死亡伏军之外,还有两万人。城北赵军大营,白水县、南郑县,这些地方,都有可能遭遇赵军的袭击。该死,我们对赵军太大意了。”看着地图,姜破云顿时脸色难看之极。
    “将军,有什么问题?”副将孟浩一见姜破云的脸色,当即急声询问道。他可是知道,这姜破云想来都是极为沉稳之人,除非情况有变,否则,一般情况下,他不会面色如此紧张。
    姜破云脸色凝重的说道:“赵军突袭两地,很有可能是真的。孟浩,你立刻派人给两地传令,让他们就地防守,不可轻出,等候援兵。另外,让他们派人前来汉中城报道,本将军需要他们了解本将军来这里的目的。”
    姜破云之所以让两县的守将派人前来汉中城,也是为了整合汉中南部的兵力。汉中南部蜀军将士对他有所不满,他岂能不知。但现在他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他需要这些将士为他所用。所以,他让两地主将在负责地方守卫的同时,也派人来听从他的训示。
    “将军,要不要对城北的赵军大营进行一次袭击?如此也好确定城外赵军大军之中兵力的多寡。另外,还能判定赵军大都督杨望清是否在城北大营。”肖元林沉声建议道。
    姜破云摇头道:“不可,就是光从城西折返的赵军伏军就已经有四千余人了,再加上赵军大营留守人马,现在,赵军营地之内,最少有六千余人。出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最重要的是,如果赵军突袭南郑县和白水县,那么,为了赶时间,他们都不会携带各种攻城器械。所以,在城外赵军大营之中,那些床弩、投石车此刻基本上应该都在他们营内。我们要是在这大白日出去,到时候就要面临赵军那些犀利无比的器械的反击了。”
    “我们现在兵力不足,要是城中兵力足够,而且城内情况稳定,我们此刻出击,到时一个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