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847章雍州现状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nb永久网址,请牢记!
    更新时间:2013-09-17
    在确定汉军只不过是逼迫蜀军撤出汉中,并无意赵军南下,而赵军此刻南下也无丝毫好处之后,赵询就给占据武都的镇军第三镇传令,让他们无需理会南面的战事。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不管南面情况如何,只要蜀军不北上攻击,他们就不得随意出手。就算是反击,也只需将敌人击退罢了,不要随意追击。
    赵询如此下令,也是为了防止蜀军想要用赵军牵制阴平府东部的汉军,会假借汉军将士身份,对赵军占据之地出手,以诱使赵军出击,攻打汉军所占之地。
    既然不管南方战事,赵询自然不会在以战事为重。而是与豫州官员一起,巡视雍州各地。来往雍州东西,各府县尽皆都在动工建设。因为这些工程皆大利与百姓,所以,各地百姓都积极配合,就是那些大族豪强也不得不主动参与。当然,谁要是不配合,就算官府不出面,下面的百姓也能将之声讨。
    虽然赵询没有巡视徐州,但想来徐州也和雍州一样,到处都是工地。修筑城池、关卡,疏浚河道,修筑驰道连同东西南北。顿时,刚刚大战之后的雍州,进入了大发展阶段。而林书成似乎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整日都忙碌与各府县之间。
    赵军不动,让洛阳王和齐王有些惊讶,不过,倒也没有超出他们的预料。在他们的预料之中,赵军本就不会轻易出动,而是坐山观虎斗。现在看来,赵军果然如此。
    当然,汉中王和蜀王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汉中王自然不用说,其本就不愿意赵军在此刻南下,毕竟,汉军现在还是占据上风的。而对于蜀王而言,赵军不动,那么,自己强攻汉中的行动就不会因为益州北部的原因而守阻。
    汉中王见自己几乎拿下了整个阴平府,也知晓这里对蜀军的意义。毕竟,他们关乎蜀军益州的安全。所以,汉中王就派出人马,前往益州,准备与蜀王谈判。想要让蜀军退出汉中之地,而自己则交还益州北部的阴平府。
    不过,蜀王司徒彻自然也是看出了赵军的想法,自然不担心北方的情况。最起码,现在是不担心。让出所占之地,司徒彻自然是不甘心的,就算他愿意,下面的将士也会多有怨言,毕竟,拿下汉中,也算收复失地,这汉中辖地昔日可是雍军治地,现在,如何能向汉军退缩?
    所以,蜀王一边假意派人对蜀军回复,这退让汉中之事,可以谈判,其中的条款也可以商定,甚至重新结盟,签订更深的盟约也是可以的。在之前双方开战之后,彼此之间那勉强建立起来的盟约早已经被死撤掉。司徒彻要求汉军停止对阴平府的行动,另外,要戒备北方赵军的动向,以防赵军南下。
    见司徒彻服软,司徒飞自是心中暗喜,不过,也有人以为这是蜀军的拖延之计。不管是在阴平府还是在汉中,蜀军的兵力并不是很多,与汉军的兵力相比,处于劣势。蜀王如此,不过是向麻痹汉军,想趁机掉军支援。
    这些言论都没有被汉中王司徒飞放在心上,或许,在他看来,阴平府对于蜀军太过重要,蜀军不能不放在心上,此外,蜀军想要支援阴平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或许,汉中王不愿意与蜀军真的死战,到了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大军正式南下,与蜀军大战之外,汉中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所以,汉中王相信了蜀军准备让出汉中的意思。
    但是,汉中王的想要的最终还是没能等到,蜀军的退让和谈判也没能等到,等来的则是两万战兵,直接进入汉中城内,并开始对安阳、西城两县进攻。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尤其是西城,这里处于汉中中部,这里被蜀军拿下,那么,汉军就与荆州之地失去联系,成为孤军了。
    汉军自然不会任由蜀军将这些地域拿下,让汉军与荆州失去联系。要是汉中的汉军真的与荆州失去联系,那后果可就严重了。不仅仅可能会丢失汉中之地,甚至是,位于城固的汉中王,也会被蜀军所擒获。
    汉中王发现自己被司徒彻给欺骗了之后,自然是勃然大怒,同时,也对与蜀军合谈汉中之地的想法彻底从他的脑海之中抛弃。
    其一边下令阴平府的汉军继续向西和向南推进,一边急忙责令安阳、西城两地的守军就地防守,绝不能让赵军将这里拿下。此外,还下令城固守军向南推进,逼近汉中城,以牵制蜀军兵力。此外,上庸、房陵、新城等东部诸县,也开始调动人马西进。
    蜀军援兵的到来,让蜀军在汉中的兵力多大四万上下。从兵力上来说,汉军的人马略多于蜀军,且因为汉中之地是汉军的治地,所以,在兵力上,汉军占据优势。但从实力和后勤上,蜀军强于汉军。加上蜀军后方强大的支持,大战持续的越久,蜀军自然也就越有优势。
    汉中大战正式全面爆发,西至褒城、汉中城,中部城固、西城,东部的上庸、房陵、新城一线,从东到西,蜀汉双方战斗不止。昔日安定的汉中之地,现如今也陷入战火之中,平稳祥和的生活也里汉中百姓一去不复返了。
    巡视到雍州南部,赵询等人重新抵临河南府。尤其是南面遭遇汉中王猛攻一个多月的永宁和宜阳两地,赵询更是亲至此地。
    赵询出现在河南府,虽然只是巡视地方,是巡查各地民生回复、各项工程的建设等赵军政务诸事。但是,荆州的洛阳王和扬州的齐王,都不由得紧了紧心头,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北部。赵询来了,虽然赵军大军还在各地没有调动,但是,东雍州之地作为赵军与荆州相接之地,可是驻扎有两镇合计五万战兵。而在东部的豫州、东北的兖州和冀州,随时都能调动更多的军队。所以,洛阳王和齐王不能不小心。
    对于洛阳王和齐王的担心,赵询自然是不会去在意的。现如今雍州和徐州正在开战各项有利民生的工程建设,赵军是没有精力在此刻南下的。
    不过,赵询没有在意,但洛阳王不能不在意,尤其是赵询出现在河南府南部一线,已经逼近荆北南阳府了。虽然他们开始都猜测,赵询不会在此刻挥军拿下,而且,徐州和雍州的内部情况,他们也是知晓的,赵军此刻确实没有大军南征的迹象。不过,他们不敢赌,赵询数次声东击西,先后拿下东雍州和徐州,这样的教训,他们不能不接受。
    随行的亲卫军将领韩猛看着田野见一片金黄,忍不住询问道:“赵林将军,按理说汉军猛攻这里一个多月,已经有足够的时间毁掉这些田地里的粮食了,为何现在?”
    镇守东雍州并抵御汉军一个多月的镇军第九镇镇军将军赵林笑道:“汉军没有毁掉这些粮食,想来不外乎两点。一则,汉军猛攻东雍州,而我们的大军却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回援,这让他以为他能拿下河南府、弘农府甚至东雍州之地。你想,如果这河南府、弘农府甚至东雍州被汉军占据,这里的粮食是谁的了?自然就成了他汉军的了。”
    “因为我们在河南府和弘农府实施了坚壁清野,在加上还有我军骑兵都在城外活动,劫掠汉军辎重队。所以,汉军的粮食运输,一直都是难题。那么,就此取粮食则就是解决汉军粮草的最佳办法。所以,汉军想保留这些粮食,等待成熟,就地取用。”
    “只不过,汉军没有预料到西雍州败得那么快,我军援兵来的那么快,汉军不得已才急匆匆撤军。”
    “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汉中王得知西雍州战败,大军已经回援。等到他撤军之际,想要毁掉这些粮食之时,他已经不得不考虑其中的得失。西雍州已经丢失,我军已经有能力全面反击。这两府的粮食,可都是两府百姓一年的辛劳。要是被他们毁掉,岂不是要彻底激怒我军?到那时,我军会不会大举报复,也是汉军担心的事情。毕竟,一个多月的大战,汉军损失可是不小,想要真的抵挡住我军,难度可是不小。”
    一边的司徒亮也接着笑道:“正如赵将军所言,汉军不敢在西雍州已经丢失,我军回援之际彻底激怒我们。另外,在西雍州丢失之后,汉中之地则成为汉中王心头的头等大事,其自然不希望再继续我们斗下去了。”
    赵询则询问河南府府尹:“坚壁清野,伤敌也伤自己。这河南府的百姓为了协助我们据守地方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官府可曾对他们有所补偿?”
    河南府府尹是幽州派来的,自然对赵国的制度、政策极为清楚,也知晓赵国以民为重。当下沉声道:“回禀大王,此次百姓的损失并不算大,尤其是田地里的粮食并未被损毁。收到损失的多为大族豪强,他们家中的那些不便搬运的财物皆被汉军所抢走。大王免除河南府、弘农府两地一年赋税,已经足以让他们收到的些许损失全部弥补回来。一些家财收到损失和田地遭到损毁的百姓,我们也都给于的钱财补偿。”
    “至于那些大族,因为他们所遗失之物很难估价,再加上他们家财不少,听从我们坚壁清野政令之后,损失反倒并不是太大。因为大王在雍州的各项工程开建,这些大族豪强从商反倒获利不少,对于他们的损失,他们倒也没有在意太多。”
    “除了遵从我们政令的百姓和大族豪强之外,也有一些百姓和大族并没有遵从我们的政令迁入城中,他们大多都被汉军所俘虏,损失最为巨大。不少都成为汉军的民夫,已经死于战乱之中。对于这些存活的人,我们也只能将他们归算在流民之中,安排他们进入各处的建设工地做工。”
    赵询点了点头,沉声道:“这里的百姓为何能配合我们坚壁清野抵御汉军?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赵国的政策和制度比汉军的好,就是因为这里的百姓现在的生活比过去的平稳。所以,地方官府勿要忽视这些在你们看起来不起眼的百姓。”
    “就说此次汉军北攻东雍州,如果不是两府的百姓主动坚壁清野配合守军,并据守城池。如果不是因为后方那数不清的百姓踊跃参加民夫,为两地提供助力,只怕这河南府和弘农府并不如当初那般,被汉军猛攻一个多月还未被攻破。”
    赵询此话说的倒是不假,庐氏、永宁和宜阳三城未被汉军攻破,固然是赵军的死守城池。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多百姓协助,绝对无法坚持到援兵支援。战兵两万五千人,加上地方府兵、县兵,也不过三万余人。但面对的汉军,光是战兵就有六七万,不要说还有数万民夫青壮。如果不是无数的百姓拼死支持,三城只怕已经被汉军给拿下了。
    “此次守城之中,应该有不少青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