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838章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nb永久网址,请牢记!
    更新时间:2013-09-13
    “哈哈……痛快,被汉军困在城中一个多月,终于报仇雪恨了。访问本站。”庐氏城内,第九镇守军和第十镇骑兵都援兵将校齐聚一堂,为此战的大胜而庆贺。
    “谢都尉,此战结果情况如何?”与谢安对坐的颜胥一边大口喝着杯中之酒,一边沉声询问道,“老颜我战后回城,安排将士驻地,现在还不清楚结果呢?”
    谢安脸带笑意,道:“我军将士伤亡两千余人,大部都是受伤。城外汉军两万战兵,一万两千民夫之中,战中被杀或死于战乱万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与,其中多为民夫。剩余六七千敌军,已经趁乱溃逃。不过,我已经安排人手去追捕,想来能逃脱的也不过两三千人吧。毕竟,因为坚壁清野,他们没有粮食,又在大乱之中丢失兵甲器具,想要顺利南下,也不是一见容易的事情。”
    “至于缴获的兵甲器具、军帐旗帜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有数千担粮草。此战之后。相比东雍州的汉军就会撤军了。毕竟,我们的援兵已经折返南下,折去一路人马,汉中王也不会继续留在这里攻打河南府。”说着,谢安脸上不由浮现笑容。
    “那谢都尉,你是如何三言两语就让汉军主将投降的?本以为这汉军主将既然能被汉中王看重,定然会宁死不降呢。要知道他如此轻易就能投降,破营之后,就该劝降与他的。否则,也不至于在最后追击他之际,让弟兄们受到不小的损失。”颜胥不由感叹道,在追击秦江的过程之中,秦江的亲卫可是与赵军骑兵死战不休,其中,颜胥麾下的将士,不少都是死于此战之中。
    谢安沉声道:“我能劝降与他,也与将军大破汉军有关,当然,也与赵军将他追得无路可逃有很大关系。”
    “因为汉军攻打东雍州,所以暗影卫和飞鹰卫自然对汉军的情况要加以了解。这一路汉军是偏师,是为了牵制庐氏城守军不能支援河南府,不能侧击那里的汉军大军。”
    “这秦江是汉中王麾下大将,昔日出任荆北南阳府守军之中汉军主将。此人能被汉中王看重,自然是因为他却又不凡的能力。但其却因为与洛阳王有隙,使得汉中王麾下臣子对其多有不满,所以,汉中王为了不让秦江与自己麾下的文臣谋士因为洛阳王的原因,而产生不和,所以就将他安排在这一路出任主将。当然,汉中王也有将其发配一边的意思,毕竟,这一路只是偏师,虽然有两万大军,但其中精锐老卒只有半数,其余则几乎全部都是新卒。”
    “与洛阳王有隙?与洛阳王有隙怎么会让汉中王麾下臣子对其不满?”
    “哈哈……这说起来也与我们的暗卫有关。当初为了分化瓦解南方联盟的成立,大王下令派人去南方散播谣言,分离洛阳王与其他诸王的关系。洛阳王丢失洛阳之后,实力大减,自然不是其他诸王的对手。所以,洛阳王愤怒而将权利全部交给汉中王之后将荆南和荆北两地守军撤向荆州中部,以示自己清白。”
    “而当时与洛阳王一起驻守南阳府对抗我们的汉军主将就是秦江,因为洛阳王的一时退让,秦江在洛阳王面前有所倨傲,让洛阳王甚至不满,差点让洛军与汉军在南阳府大战起来。”
    “然而,风水轮流转,昔日丢失东雍州的情况,现在又落到了占据西雍州的汉中王身上。在开战初期,汉中王向洛阳王求助,洛阳王当即以自身与赵军有嫌疑为由而拒绝。这也是东雍州攻打我们的是以汉军为主,齐军和蜀军为副的联军,却没有洛军的缘故。”
    “洛阳王没有出兵东雍州,这让汉中王既不满又十分担心,毕竟,他汉中王和洛阳王连起手来才能与另外两王对抗,要是洛阳王与他有了很深的隔阂,他岂不是很危险。另外,急于稳住西雍州的汉中王也需要洛阳王麾下洛军的支援。”
    “在得知秦江与洛阳王有隙之后,汉中王麾下的长史、参军们就因此对秦江极为不满。一个边地将军,竟然然与一地诸侯对视,引发整个局面的不顺,这些官员,对秦江哪有好脸色看?”
    “不过,这些看法,也不过是这些官员们的推断,并没有十足的理由证明洛阳王不愿支援汉中王北上东雍州是与此有关。再加上秦江驻守南阳府,才能不凡,在军中有不低的影响,汉中王也不愿无故迁怒与他。”
    “此次北上之后,汉中王一开始并没有兵分两路,而是直接攻打河南府的宜阳、永宁两城,不过,久攻不克之后,这些官员在论事之中,再次将秦江牵扯进去,使得汉中王麾下文武不和。所以,汉中王就让秦江负责一偏师攻打庐氏,预防庐氏守军侧击赵军主力所部。”
    “虽然是偏师,但两万将士,万余青壮,无视兵甲器具被我们所获,秦江折返回去,还会有什么好下场?就算这一次汉中王还不会置他于死地,但是,那些本就对他不满的官员会放过他?另外,秦江担任一路偏师主帅,汉军之中,也有不少地位在其上的将领不满,到时候,只怕不仅那些文官对其不满,就是那些同僚,也不会放过他。”
    “他这一路偏师之中,不少都是他的部下,我们饶恕这些人,他自然会有所选择。另外,我们在荆州的暗卫,也能及时将他的家眷救出。如果他要是不降,他还能有什么出路?因为此次大败,汉中王和那些官员根本不会放过他。”
    听闻谢安如此说,颜胥感叹道:“看来,这东雍州这两个月来的情况要比我想象之中艰难的多。连暗影卫个飞鹰卫都出力协助,可想而知,据守应对汉军大军不是一见简单的事情。”
    谢安苦笑道:“这一点你说的没错,在这一个多月之中,我们不知道消耗了多少箭矢弩矢,不知道用去了多少守城物资,不知道损毁了多少兵甲器具。就是震天雷,我们也在守城之中用以震慑敌军而用掉。如果不是这河南府和弘农府的百姓,只怕这能不能守得住,还是两说呢。”
    “要不然先前在城外攻打汉军大营,也不会出现将士们暴怒杀敌的情况。不过,现在好了,此战之后,东雍州的危局算是解决了。”
    …………
    洛阳,驻守东雍州的第九镇镇军将军赵林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西进东雍州的第十镇已经顺利折返,已经抵达河南府境内,而第十镇镇军将军赵雄,也折返洛阳城。
    “二哥,你们终于回来了!”见到赵雄,赵林不由大喜,与赵雄一起策马回府,不由感叹道,“你们折返东雍州,这东雍州才正真算是安然无恙了。”
    赵雄笑道:“老三,我可是听说你们第九镇据守河南府、弘农府,让汉军不得前进一步啊。没有我们,你们一样守的东雍州稳如泰山。”
    赵林苦笑道:“要是再继续下去,能不能坚守还是两说呢。这几近两个月里,南方两府之地据守之战打的甚至猛烈,损耗的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也是不计其数。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在这里获得民心,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只怕已经失守了。”
    “汉中王为了逼迫你们回援东雍州,已经三次从荆州征兵了,前线大军之中,已经有半数都是新卒。甚至是,汉中王在得知西雍州情况危急之后,更是抽调原本用来防备春陵府和豫州我军的守军都抽调北上,逼迫齐军也参与此战局势之中。我甚至担心,会引发东线全面大战。幸好大哥你们在西雍州已经获得大胜,大军回师,否则……”
    “情况这么紧张?这汉中王究竟想要做什么?难道他不知晓,他的汉中之地已经危在旦夕了?真是疯了!”
    赵林闷声道:“或许吧,不过,现在已经无妨了,你们大军回师,想来就是汉中王再疯狂,也会有所收敛的吧。除非他想让他的大军与我们在河南府和河南府拼消耗,如此一来,他可就成了齐王和蜀王的探路先锋,成了齐王和蜀王的棋子了,汉中王不会这般疯狂。”
    赵雄笑道:“弘农府的那一路汉军你无需担心了,我已经让第十镇骑兵都的人马已经南下前去支援了。想来,这汉军还以为我们还在北方,根本没有想到我们的援兵已经出现在他们身侧。五千骑兵与城内守军配合,将一路偏师击败是没有问题的。”
    “果真如此?”赵林一震,大笑道,“这真是太好了,这下东雍州的战事要比想象之中结束的更快。如果这一路偏师被我们击败,汉中王绝对不会继续再留下攻打我们,而是保全自己,准备撤军的。”
    “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不可为,汉中王此人绝对不笨。就算他一事恼怒,也应该明白难有回天之力。”
    “不过,因为汉军来袭之际,南方两府百姓为了配合我军行动,为了让汉军的后勤压力增大,也为了避免其他的意外,我们在南方两府实施的是坚壁清野的策略。两个月,南方两府境内,百姓损失不小。所以,东雍州各府府尹与我商议之后,准备向大王请求,以减免两地赋税,以作为补偿百姓的损失,也作为激励两地百姓为协助我们抵御汉军入侵所做的贡献。”
    赵雄点头道:“行,这个没问题,我来之前,大王已经预料到东雍州南方两府在这两个月受到的损失和压力,所以大王给出批示,东雍州官府可以自行决策对此战的补偿措施,地方官府能自行解决的,自行解决,不能自行解决的,立刻上报大王,给于批示。”
    “如此那就太好了,对了,大哥,给我说说西雍州的战事,你们在那里可是打的舒心,我们这里,可是守的太憋屈了。”赵林摇头苦笑道。
    …………
    汉中王得知赵军第十镇从西雍州折返,其就明白,想要在东雍州取得突破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他遵从了麾下长史参军们的意见,准备撤军。
    虽然汉中王司徒飞对西雍州的结局有所预料,但是,当西雍州失陷,长安失陷,整个西雍州被赵军全部占据的消息传至其手中之时,司徒飞也一时难以接受,当即就傻立在当场,脑海一片混乱。
    拒绝了麾下臣子的劝解,司徒飞一人静静沉默半晌,最后,也只能暗自叹息,心中充满苦涩。西雍州丢失,对于司徒飞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其的实力折损三分之一还要多。而又因为西雍州,现在,不仅让自己在东雍州损兵折将,还让汉中之地也出现危局。纵然其思虑再三,也明白自己在决策之上的错误,但已经为时已晚。
    前面暗自嘲笑司徒浩才多久?现在却临到了自己身上。司徒飞这一次,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当初洛阳王司徒浩丢失东雍州的感受。他忽然明白了,为何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