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803章赵军出击2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nb永久网址,请牢记!
    更新时间:2013-08-19
    函谷关外,在赵军军阵前方直至城墙脚下,到处都是刀枪剑戟残片和斜插着的箭矢。看小说最快更新请使用访问本站。地面上,也是坑坑洼洼,到处都弥漫这血迹。
    而坚固的虎牢关城墙,也同样是坑坑洼洼,插满箭矢。一道道细小的裂缝遍布整个关墙。而城墙之上的女墙,也是高低不平,残存不一。
    赵军攻城两日,让整个关墙上下都弥漫这浓重的血腥之气。两日内,赵军没有攻上城头,但双方耗费的箭矢物资倒是不少。
    赵军在这两日攻城过程中,并没有强行攻城,而是轮流让麾下六都将士轮流向城墙靠近。同时,赵军以箭雨、弩矢覆盖城头,以投石车肆虐关墙。两日下来,高大的关墙多处出现裂痕,城墙上下,尽皆都是散乱的箭矢、弩矢。虽然汉军占据城墙之利,但是,在兵力上,在武器上和攻城器械上都远不如赵军。所以,两日来,其给赵军的伤亡并不多,与赵军对自己的伤亡几乎不相上下。
    要知道,这是赵军在攻城,汉军在守城,且函谷关是天险之关。理论上,攻城的赵军队伍可是要比守城的队伍伤亡更大才是。但是,在这里,却是不相上下,主要是因为赵军的攻城器械和强弓劲弩将守城士卒的反击给压制住了。
    不过还好,因为函谷关遇袭,潼关守军也在第一日下午派了四千援兵,让函谷关的总兵力达到一万三千左右。虽然在两日的战斗之中,攻守双方都损失了几近两千来人,但函谷关的兵力倒也没有下降。
    即便如此,但函谷关守将张陵也没有丝毫高兴之色,脸色反而更加焦躁了。数日之战,守关的将士耗费的箭矢、弩矢以及守城物资不在少数,但造成的赵军伤亡并不如意。除了因为赵军没有强行攻城之外,赵军前方重甲步卒压阵和盾牌兵护卫,也让汉军不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最重要还是因为函谷关上的投石车、床弩等大型器械不多,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使得赵军那数量庞大的投石车和床弩将守军士卒压制的很是厉害。
    “将军,赵军又开始王城内发射劝降信了,末将根本无法阻拦,一些劝降信已经被士卒暗中私藏,这如何是好?”
    闻言,张陵眉头不由一皱。赵军在攻城伊始就在向城内射劝降信,因为双方兵力差距,因为赵军的赫赫兵威,张陵不得不下令将这些劝降信一律收缴。可是,结连两日战斗,一些士卒,尤其是那些新兵,更是对赵军的进攻感到恐惧。因此,不少士卒都开始私藏赵军的劝降信,这让他感到极为的沉重。
    如果是在平日,如果是在双方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张陵自然是不惧。可是,现在函谷关守军已经难以压制城外的赵军,尤其是赵军那近百投石车和数百床弩军阵出现之后,城中的守军就没有了最开始的斗志。所以,这劝降信对守军的士气来说,将士一个巨大的打击。
    “既然无法阻拦,就不用去理会了,告诉将士们,就说我们的援兵正在向此地开进,城外的赵军,根本无法攻入关内。至于这所谓的劝降信,也不过是赵军想要瓦解我汉军抵抗而已,切不可相信。”张陵揉了揉眉心,沉声道,“另外告诉将士们,打退赵军之后,全军将士,官生一级,均赏银十枚。”
    “啊?”副将苦笑道,“将军,全军将士升官赏钱?如果说升官还有可能,但是赏钱,我汉军有那么多钱财吗?就是有,只怕大王也不会给的吧,要是日后……”
    张陵涩声道:“那你说如何办?难道做看函谷关被赵军攻克?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住函谷关,等关外的赵军退却之后,至于这赏赐之事,自有上面人担心。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
    “可是……上面自然是不会拿出这批钱财的,只怕到时候将军你……”
    “顾不得那么多了,两害相较取其轻,现在函谷关已经是危在旦夕了,再不采取一些措施,只怕不用赵军强攻,函谷关的守军将士就在赵军的强大震慑下自己崩溃了。至于日后……如何再说吧,本将军问心无愧就是。”
    “那……将军,长安如何说?两日了,以长安和这里的距离来算,林大人也该派出救援了。”见张陵如此说,副将也只好将此事放下,转而询问援兵之事。
    “援兵?”张陵不由苦笑,“援兵还是别指望了,就算有,也是从长安之地组织的青壮,要赶至这里,也是数日之后了。至于战兵,现在只怕都无法抽调。”
    “什么?”副将和数个将校顿时急了,“将军,函谷关危在旦夕,林大人怎么可能不拍援兵支援?难道他就不怕函谷关被赵军攻占?函谷关一破,西去长安就不远了啊。”
    “不是林大人不派援兵,而是现在长安西北、北面皆有赵军在活动。相比之下,我们这里有函谷关据守,其他地方则更加困难。不过,林大人也说了,这里的情况已经被他报之荆南大王之处,另外,也会让荆北的大军向北行动,以牵制东雍州赵军。所以,诸位弟兄,只要我们能坚持一段时间,不仅有上万青壮协助,荆北的数万战兵也会从旁协助。”张陵如此说,也是为了安一安这些将校的心。
    “报……诸位将军大人,城外赵军又开始攻城了!”
    …………
    江陵府,诸侯会盟基本上达成了一定的协议,蜀王、齐王也放下彼此的争执,与汉中王和洛阳王一起,协力对抗赵国。为此,齐王和蜀王都将减少在彼此边界之地的防守,转而向北,支援西雍州和荆北之地。此外,减少彼此的内斗,将精力转向辖地的治理和回复,囤积粮草物资等。
    在汉中王的强烈要求,甚至是以西雍州丢给赵国为要挟之下,齐王和蜀王终于答应对荆北和西雍州进行支援。当然,汉中王为了防止蜀王对汉中、西雍州的威胁,其要求蜀军和齐军支持粮草物资、钱财以及兵甲器具,而不是直接派军支援西雍州之地。毕竟,蜀军距离西雍州之地太近,而齐军却不予西雍州之地有接壤,汉中王不能用齐军来制衡蜀军。加上蜀军现在没有与赵军直接对抗,而西雍州之地的得失,也对蜀军至关重要,所以,这西雍州之地所需,就由蜀军支持了。
    而在荆北之地,汉中王则要求齐军和蜀军皆派军支持。因为这里位于南方诸侯的中间部位,赵军攻陷这里,对齐军和蜀军都很有威胁。而汉中王也用齐王和蜀王相互制衡,所以,其要求双方都派军共同驻守此地,以防赵军。
    然就在汉中王与齐军和蜀军的人商议细节之时,林书成的紧急求援信就传至汉中王的手中。看到手中的情报,汉中王几乎就不敢置信。函谷关被赵军大举进攻,危在旦夕,这消息不能不让其惊慌。要知道,函谷关一破,那长安之地可就直接处在赵军的虎牙之下了。如果长安没了,也就意味着西雍州没了。西雍州要是丢了,他联盟还有什么意义?
    惊慌失措之下的汉中王一边将情报告知蜀王和齐军的人,尤其是蜀军的人,立刻要求他们支援荆北,以牵制赵军在东雍州的大军。之所以没有让蜀军直接出兵西雍州,倒不是汉中王此刻还在忌惮蜀军,而是等蜀军出现在西雍州之地,只怕长安三辅之地已经丢失了。而大军从荆州向北,能更进一步的牵制住赵军。林书成在信函之中也是如此说,给汉中王点明了其中的重要性。
    齐王和蜀王也先后得知了赵国行动的情报,在他们大吃一惊的同时,也感到一丝丝的恐惧。对于汉中王的要求,二人都立刻应允。此刻,已经不是他们与汉中王讲条件的时候,要是西雍州丢了,对南方诸侯来说,绝非好事。
    所以,齐王和蜀王都急忙调动军队,向荆北而去,准备向东雍州压去,让东雍州的赵军放弃地西雍州的攻伐。
    汉中王除了担心西雍州的情况我,也担心荆北之地的情况。更确切的说,其更担心洛阳王的情况。林书成在向汉中王求援的同时,也向他说明。函谷关遭遇赵国攻击,荆北之地定然同样会得到消息。而荆北向荆南传递消息定然比长安之地向荆南传递消息快捷。如果汉中王还没有得到荆北的消息,那就说明,洛阳王那里出了问题。
    当然,林林书成到没有说洛阳王与赵国有联系,会降赵。毕竟,就算是林书成也不会相信洛阳王会向赵国投降,毕竟,洛阳王不仅是诸侯王,而现在,洛阳王也没有被赵国逼迫到不得不降的地步。
    而让汉中王感到忧心的是,荆北之地确实没有消息传来。
    …………
    赵军行的消息,位于荆北的洛阳王比汉中王更先得到消息。不过,其并没有将情报向南传递,也没有主动站出身来号召什么。自此上次蜀军、齐军使者逼问其与会见赵国使者之后,其就已经将荆北驻军的主帅身份让给了汉军主将秦江。现在赵军行动,其自然不会理会,毕竟,赵军攻打的是西雍州,而不是荆北。不得不说,现在的洛阳王对汉中王已经有所不满了。
    洛阳王确实得到了一些消息,毕竟其是荆北之地身份最高的人,不过,其也没有将消息向南传递。在洛阳王看来,自己也是一地诸侯,凭什么需要自己向他人禀报消息?
    所以,当秦江得知对面的赵军在攻打函谷关之时,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出击,对面的赵军并不是全部都向西而去,另外,引发与赵国大战,也不是他一人能做主。故而,其就与联军诸将校商议。同时,秦江并不清楚函谷关之地的详细情况,其也不知道,函谷关现在已经很难抵挡赵国的攻打了。
    不过,这个时候,汉军将校还好说,都支持出击。不过,洛军将校则都没有一人提出意见。虽然洛军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但是,也让秦江感到极为的棘手。荆北之地联军不到五万,其中两万是洛军,三万是汉军。虽然汉军占优,但想要与对面的赵军较量,还离不开洛军不说,其也需要洛阳王的批示。毕竟,只有洛阳王才能负担的起与洛军开战的责任。
    让秦江感到苦涩的是,其找到洛阳王回报情况之时,洛阳王冷淡的告诉他,其为了避嫌,已经不再理会与赵国的战事,此外,其也不再是荆北之地的主帅了。这荆北之地,自然有你秦大将军负责。
    一脸的不满之色让秦江深感后悔,后悔当初在洛阳王面前摆架子,以至于情况到达这种地步,让他进退不得。
    也是因为如此,再加上其不清楚函谷关那里的情况,所以,秦江并没有向北进军。直到荆南汉中王的军令抵达,其才开始调动军队,向北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