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792章民生[2]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方,提防大灾的到来,也能储备足够的粮食供应大军所需。”
    赵询也明白裴毅所言,赵国本来虽然减免赋税,到也不至于缺粮。不过,近几年连番大战,消耗了不少的粮食,尤其是劳师远征西域诸国,钱粮消耗极其庞大。另外西域两州新立,迁入的汉人百姓也都是免税政策,不仅不能从他们身上立刻收取的钱粮,甚至还要向外支出。最起码,每年都要为西域制度的大军运输不少的粮食。
    其次,东雍州、徐州被拿下之后,又是减免赋税,特别是徐州,为了消除楚军在徐州的影响,直接减免三年赋税,可以说,偌大的徐州,基本上不会有粮食收回来。当然,商税不再其列。
    粮食不足,对赵国也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平日倒还好,就算赵军大战,通过钱粮购买的粮食也能供应大军所需。但是,如果大面积天灾,那可就是麻烦事了。
    平济仓就是起于大楚,主要是国家储备粮食,预防天灾,兵平定物价而建。其大体是,在丰收年以稳定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不至于粮价跌得太过厉害,让百姓太过亏本。而天灾到来之时,则以稳定价格出售粮食,不至于让奸商为了获利,可以抬高粮价,让百姓无以生存。
    不过,一般乱世之后,这平济仓就很难维持。而在大燕帝国,同样如此。自从大燕中后期,这平济仓就难以维持了,朝廷也就没有再顾忌的上。至于大燕四大平济仓里的粮食,早已经消耗一空。
    而此次赵询允许普通人向朝廷谏言之后,也有人提出建立平济仓,稳定物价等一系列于民有利益,与国有利的建议。赵询看了之后,也是极为满意。现在赵军占据超过半数的天下,如今赵军也没有大战发生,确实是施行这些利国利民之事的时机。
    赵询与中枢各部官员商议之后,决定在北方幽州,南部洛阳先回复两处平济仓。旋即,赵王下令,核准天下生活物资物价。随后,户部正式行文规定了盐、铁、粮米、布匹等关乎天下民生的基本生活物资的核准定价。盐每斤大赵铜币二十枚,米等各种粮食按种类分每石大多在五十枚到一百五十枚之间。布匹以其种类不同,从生绢一匹四百枚至锦绫三千余枚不等,各种物品,户部各有定价。
    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按照此物价交易,而是不能超出太多,会有一个幅度允许上下浮动。但是,绝对不允许无节制的提高和哄抬物价。户部在各种物资之上,都有一个限定数字,要是有人超过这个数字,户部就会派员彻查,一旦确定有罪,那么就将会是家产充公,入罪判刑。
    而对各种粮食的价格,户部还制定了一个最基本的买入价。也就是百姓如果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卖给官府或者店家,这个价钱在八十枚到一百枚之间。收入的粮食,会囤积在幽州和洛阳的两大粮仓之中。为了,赵询责令在两地用水泥修筑庞大的粮仓群存储粮食。
    当然,赵询也明白,国家也不能随便干涉市场之上的每一人商品。时常自有其规则,人为过多的干涉,只会起到不好的效果。所以,户部只是核定了一些民生必须的生存物资。其他的,譬如酒水、珍贵皮毛、宝物等奢侈品,这就不关户部的事了。毕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些物资,不是维持他们生存的必要条件。
    当然,其中的细则,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所偏差。毕竟,不同的地域,其所盛产的物资是不同的。物资的多寡,也会对物资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户部制度的物价,都是经过地方官府、商部下属各地的商业机构、鹰眼司、暗影司等汇总而出的。
    &nb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