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789章大赵不是大燕[2]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官府的不是,他们不仅不是我赵国治理地方的梁柱,反而是极大的影响我赵国治理地方稳定。”
    “还有,因为我们捉拿了一些读书人,现在就有这么多问题。要是不予理会,反而退让,日后,还不知道这些读书人会对我们官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难道,我赵国还要向区区一些与我们不和的读书人屈服?”
    “说得好!”赵询振声道,“一群只知道死读书的闲散之人,也敢对朝廷指手划脚,也敢抗议官府的行为,要是我们退让,还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呢。我赵国的政策制度,是与其他诸侯不同,也与大燕不同。本王要让他们知道,现在,这里是大赵,不是大燕。”
    “对我大赵不满,还连成小组织驳斥我赵国制度?甚至还打出大燕和燕帝的旗号,他们向要做什么?传令,让刑部严查他们,严惩不贷。”
    “杨望真,中书省下令各地官府,凡是看无故在官府之前聚众闹事的读书人,一律革除他们身上所有的功名,我大燕,从此对他们将永不叙永。另外,诏令各地,从即日起了,凡是我大赵官员,优先从大赵皇家学院考核选拔,凡是州府正官,中枢官员,必须出自皇家学院亦或者必须入皇家学院学习之后,方可继续上升。”赵询冷声下令道。
    赵询此举,直接让各地读书人的前路给限制住了。想要在在赵国为官,就必须按照赵国的政策和制度来,否则,那就永远也只是一个读书人。此外,想要做一府长官以及其上的官职,就必须入皇家学院学习。否则,你就只能去做小吏,顶天也就是县令了。
    “另外,凡是官员升职,必须如皇家学院学习不等时日方可。皇家学院从即日起,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则是官员进修之地,一部分则是士子读书之地,允各地州学之中,成绩优异且没有直接如地方做小吏的读书人入学。”
    赵询如此做,也是为了控制这些官员。他不愿这些官员为了升职与中枢官员连成一个庞大的势力网,现在将这些官员升职和调派任命都收拢在自己手中,与中枢之地并驾齐驱之地。
    虽然不少官员都认为赵王此举让各部,尤其是吏部权利收缩不少,但是,赵询此刻是直接以下令的方式传递下去的,而不是与诸人商议,所以,他们也只能将心在的思虑压下。
    百余读书人牵连刺杀案之中被杀,顿时让赵国各地的读书人都大吃一惊,不少人都有所不满。但是,赵国紧接着颁布的诏令,才是给这些读书人致命一击。他们不满,抗议,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但现在,他们的前途就与他们接下来的举动有关,他们岂敢再轻举妄动?
    闹事?抗议?那就是永不叙永,前途尽无。想要为官,就必须按照赵军的制度做,就必须接受赵军的政策。是继续表示不满还是接受赵军的制度,顺应赵军的政策,这就是所有南方而来以及那些对赵国制度不满的读书人勉强的选择。
    纵使有一些读书人依旧对赵国官府现在的行为表示不满,但是,再也没有昔日那般一呼百应的情况出现。在前途面前,其他的都已经不重要的。就算他们没有如皇家学院学习,虽然他们还没有去参加赵国科举。但是,就算是州学有成,也有资格去做地方小吏,继而有升迁,成为官府品级官员的可能。但要是被赵军革除所有功名,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他们这么多年的辛苦,可就一朝白费了。这些读书人,自然很清楚利弊。
    除了这些读书人被赵询狠狠的收拾了一番之后,不少官员和商人也在此次清查刺杀案之中倒了霉。虽然他们不是与刺杀案有关,但是,因为这些官商之间的问题,也让不少官员下狱,不少商人破家破财。也是此次变故,也让不少官员和商人,都纷纷一震,更改了自己往日的一些问题。
    另外,还有不少人也看出,赵王遇刺只怕是假,而赵王要借着此举,将一些问题解决才是真实。幽州城之中不少读书人都牵连入谋刺谋反的罪名而被诛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除了对赵国制度不满之外,还多次提及大燕和燕帝。
    &nb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