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792章洛阳1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nb永久网址,请牢记!
    更新时间:2013-07-20
    昔日赵军很难收买或拉拢这些有权势的文武官员,但是,现在却大不一样。访问本站。此刻,洛阳城被赵军团团包围,城中的官员心态也是大为改变。毕竟,与性命相比,与全家全族的性命相比,这些所谓的坚持,已经不甚重要了。
    其中,文官则还好些,那些武将,尤其是中低层将校,面对赵军的拉拢,倒的那叫一个快呀。赵军围困洛阳城十余日,城中的将校,已经有三分之一都倒在了赵军的旗帜之下,愿意归顺大赵。
    在这十余日之中,城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压抑。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则稍好一些。赵国治下的各种政策,对与他们而言,都是极其羡慕的。赵军掌控洛阳,他们自然也能享受减免赋税、分配田地、免费读书等政策的。
    不过,这些普通百姓也担心洛阳城的大战,会波及到他们身上。毕竟,刀剑无眼,谁敢保证赵军破城之后,不会采取什么手段?这里可是大燕旧都,可是住着大燕的小皇帝,还是洛阳王的老巢。
    对于上层的文武官员来说,此刻他们的压力绝对不低。战?打不过!降?这个主意现在也不敢轻易提出。毕竟,这里不仅仅是大燕的国都,更是洛阳王的老巢,谁敢保证他们提出投降,会不会被洛阳王额暗卫给处决掉?
    时间拖得越久,越是让城中的官员们揪心,一种无形的压力,让这些官员们都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小算盘。
    在洛阳城之中,虽然洛阳王没有将小皇帝放在眼中,城中的实权官员和军队都是自己的人。但是,其也没有废除皇帝,文武百官和一些中枢机构都依旧存在。当然,在洛阳城这个大燕国都之中,做主的还是洛阳王府。其余的诸如六部以及御史衙门等各司衙门,都不过是一个空壳子。任何政令,都是有洛阳王府负责。换句话说,大燕正统名义下的六部,虽然洛阳王没有废除,但是,其一点实权也没有。
    不过现在,洛阳王府已经掌控不了洛阳城的局势了。面对城外的数万赵军,而洛阳王以及麾下主要臣子又都在荆州之地,所以,整个洛阳城都渐渐失去了控制。在城中官员多次向洛阳王府右丞徐吉询问援兵以及应对方法不果之后,城中的官员都开始四下商议起来,商议眼前的局势,该如何应对。
    燕帝现在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又没有实权,更没有能力。所以,现在的局面,也使得城中的大燕旧臣开始考虑新的出路了,至于燕帝,现在已经顾不得了。当然,也有一些死忠分子,依旧空喊要与洛阳城共存亡。
    吏部尚书周挺的府邸之中,此刻洛阳城之中的几个“位高权重”的官员都齐聚一起,商议他们的出路。不得不说,这些大燕旧臣,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了。当然,能做到六部官职的人,没有五六十岁,也基本上是不可能。尤其是昔日雍王主政之时,这些六部官员,基本上都成了养老的地方。
    “周大人,赵军围城已经半个月了,从我们所知的消息看来,整个东雍州之地,只怕都已经全部落入赵军之手。洛阳王的援兵,只怕指望不上了。在这里,你老的官职最高,你老的威望也是最大的。现在,我们当如何应对,你老需要拿出个章程来,好让我们有个准备。”户部尚书苏林抖了抖发白的胡须,闷声说道。
    周挺心在冷笑,这苏林将不利的局面已经说破,洛阳被围,外无援兵,现在让自己拿出章程,除了投降,还能有什么?但是,自己要是率先说出了,那么,那么,自己就要承担投降的责任。全文字小说更新最快虽然没有人会因此而难为自己,但是,自己的名声可就臭了。毕竟,这些人可都是昔日忠于大燕的老臣了。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家人考虑。名声臭了,定然会对他们有些影响。
    毕竟,不管对谁来说,他们这些身居高位,尤其是身居朝廷中枢的官员,一旦背主,只怕不好的名声就彻底遗留下来了。而且,大部分诸侯和君主,都不喜欢这些身居高位而背主之人。毕竟,燕帝还没有做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心思一动,周挺笑着说道:“论起官职,在这里,除了我,你户部苏大人、兵部许大人、刑部贺大人可都是同一等级的。说道威望,我们这里的人,还有威望吗?赵军围城,自由洛阳王负责,我们,没有权利,更没有实力去做什么。如果苏大人有什么主意,但说无妨。”
    周挺的话倒是不假,六部之中,虽然因为重要程度和权势,高低有所不同。但是,六部尚书的官职和地位,却是一样的。此次前来的六部尚书,除了工部和礼部之外,其余的都在这里。而这两部的尚书,则都是死忠于燕帝的老臣,此次他们商议,自然不会邀请这两人前来。
    苏林心在暗骂,这周挺早就暗中联系自己部下门人,打着投降的念头,可现在,却偏偏不开口。当然,苏林也希望率先提出投降的是对方。正如周挺担心的那般,率先喊出投降的人,定然名声会大跌。
    苏林倒想率先提出投降,毕竟,投降赵军,说不定还能得到赵军的重视,被对方所看重。不过,他并不清楚赵军对城中大燕旧臣的态度,也没有与赵军联络的方法。所以,他才向周挺询问,他可是知晓,身为吏部尚书,其名下可是有着不少的亲信的。虽然赵军在城中的细作还没有联系六部以及各部主要官员,但是,他们都知晓,赵军已经开始与城中的一些将校,城门令开始联络了。
    兵部许儒急声道:“好了,不要说这些无用的话语。现在情况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洛阳王只怕是指望不上了,援兵根本就无法赶来支援。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洛阳王的援兵赶来,只怕这洛阳城外的赵军,就早已经破城了吧。”
    “现在我们商议,如果诸位还是这般废话连篇,那许某就不奉陪了。大不了,等洛阳城破,是生是死,自有天命。”
    许儒的一番话,顿时让周挺和苏林每天直皱。要是就这般散了,只怕别想在一起谋划归降之事。要是等赵军破城,谁知道他们这些大燕旧臣以及洛阳王麾下的“重臣”回师什么结果。
    苏林闷声道:“许大人勿要急躁,既然是商议,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周大人,据闻,你下面的不少官员,今日都在与城中的一些来历不明的人交往甚密。想来,此刻赵军大军围城,洛阳危在旦夕之际还能有心情与这些来历不明的人吃喝玩乐,定然是另有门路了。竟然如此,周大人何不说出来,让大家商议一番,也好让诸位有个出路?”
    周挺心在暗骂,但既然苏林说的如此明白,其他人也不是笨蛋,自然早就清楚自己这几日的所作所为。于是,只好闷声道:“下面的小崽子在忙些什么,这岂是我所能知晓的?我是他们的上官,是他们的恩主,可不是他们的爹娘,总不能事事的关注他们吧。”
    “不过,据我所知,他们似乎与一些商人交往甚密。不过,这也只是私事而已,周某并不会去关注,也不会去过问的。”
    见周挺还在装模作样,苏林气的真想将手中的茶水泼在对方的脸上。不过,既然他自己已经点出了问题,也只好说道:“商人?这洛阳城的商人,大多都是与赵国有不菲关系的。如此说来,他们定然与赵军的人,有了联系。洛阳城被围,各衙门都在考虑出路了……”
    许儒冷声道:“这般说来,赵军的人已经在城中活跃了。我们六部、都察院等各部衙门,都只不过是一个空架子,在外人看来,我们这里,不过是养老的地方。现在,赵军围城,救援不至。就算我们是六部尚书,又能如何?”
    “苏大人所言,不过是降赵而已。既然大家心中都清除,何必在遮遮掩掩?诸位,城外的赵军可不会给我们时间让我们慢慢考虑。而城中的那些官员,也不会等我答复。要是他们直接与赵军联系上,献城而降,到时候可就没我们什么份了。”
    许儒的一番话,顿时让在做的十余人心在急切起来。没错,如果还没等他们商议出结果,洛阳城反而被赵军拿下,那么,洛阳城就不关他们什么事情了。到时候,么要说好处,就是能不能保住性命,保全财产和家族还是两说呢。他们是旧臣,不管是大燕旧臣还是洛军臣子,对于赵军而言,都是敌人。要是赵军要清理洛阳城,那么,他们的结果,定然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
    刑部尚书贺名章沉声道:“许大人担心的不无道理,诸位大人,现在不要再有顾虑了,洛阳城已经是守不住了。要是洛阳城被破,我们这些可就是俘虏了。到时候,别说在赵军之中出仕,就是能不能保命还两说。”
    “诸位,就算赵军不会用我们,但是,我们也要为子孙考虑一下。要是被赵军冠上什么罪名给抄家灭族了,倒时候可就……”
    周挺此刻也顾不得什么矜持,更顾不上什么骂名了。当即就说道,“如此说了,诸位的意思都是降赵了。既然如此,大家就齐心协力的商议投降问题。现在,城中军队都是洛阳王的人,不过,我们与这些守军,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现在,洛阳王不在,洛阳王的援兵也无法抵达,城外被赵军围的水泄不通,逃跑,是没有可能的。所以,不仅仅是我们,就是这些洛阳王的亲信,此刻只怕心中也在摇摆不定。至于那些普通低级官员和将校,就更不用说了。先前苏大人也说了,他们早已经与赵军的人勾搭在一起了。所以,为了加大我们的筹码,亦或者说是功绩,我们不仅仅需要拉上朝中的文武官员,就是这些留守洛阳城的将军们,也要一起拉上。”
    “赵军之所以没有强攻,只怕也不愿意让这国都陷入战火,既然如此,我们此刻能让洛阳城和平的落入赵军手中,就算不被赵军重用,但我们的子孙,也会因此而受益。赵军,必须要给我们这些对他有利,主动归降的人一定的好处。毕竟,南方还有大片的地域和数个诸侯没有归顺呢。”
    苏林点头道:“好,即如此,周大人与本官就联络各部官员,许大人和贺大人则联络城中的守将,我们合力劝服他们,让他们归顺大赵。”
    许儒道:“苏大人如此安排,倒也合理。不过,除此之外,周大人还要与赵军的人拉上线,最起码,也要让城外的赵军知晓我们的所为。另外,本官建议,最好能劝说皇帝,让他率城中大小官员归降大赵。不管对于赵国还是皇上,这都是有好处的。”
    众人自然明白许儒的意思,如果燕帝归顺大赵,那么,对于赵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