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687谈判2[2]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宁州之地,可都是贫苦之地,亦或者处在外地骚扰之地。再加上雍军再各地的征调,使得不少百姓一无所有,成为流民。
    人口,战时最重要的资源。虽然都明白,不能任由百姓往赵询境内迁移。但是,各地无力安顿的流民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要知道,司徒雷为了和慕容成争夺交州、兖州之地,那可是打了三四年,抽调青壮为兵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打仗,自然需要粮草物资,这些,自然也是从百姓身上出,故而,各地百姓可是苦不堪言。这雍王治下的百姓可不比赵询治下的百姓,他们手中的田地可没有大族豪绅多,但却要承担极重的税赋。再加上家中青壮多为战卒,家中劳力少,难以因对越来越多的的赋税。
    “父王,决不能任由百姓大规模流入赵询那贼子的治地,否则,我们就是在帮助赵询壮大势力,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让赵询更强大。”司徒浩冷声说道。
    杨霖皱着眉头道:“王爷,属下建议,先放那些流民进入赵军治地。一来,我们和赵询已经完成协议,抛开并州不说,我们还需要从赵询守住获取粮草物资,如果一开始就将定下的协议抛掷一边,只怕……其二,这些流民在我们境内不仅没有带来好处,还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果任由他们留下,一个不好,要是经过有些人的挑拨,就会在我们最紧急的时刻,在我们后方聚兵起事,到那时,带来的危害只怕更严重。将其迁至赵询治下,既能让赵询看到我们的意思,便于我们与他们进行物资购买。”
    “其三,这赵询需要百姓所谓何?为了提高我汉人在北方的比例,已达到更好的稳定地方。现在赵询的目标是并州和凉州北方的草原之地。这些地方百姓增多,那么,属下敢说,这赵询这贼子,定然会和突厥人和羌胡进行对战,那对以我们,也是有利的。此外,这样还能活命无数百姓。对于我们来说,化不利为有利,还能活命无数,已经值得我们去做了。”
    林世文也道:“属下也赞同杨大人的意思,无数的流民,只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危害。不过,属下之意则是让人将这些愿意迁移的流民或百姓组织起来,去和赵询换取粮食和兵甲器具。用人口换取物资,想必,赵询也是乐意的。如果不同意,我们就告知那些我们治地的流民,北方赵王不远救助他们。”
    司徒雷点了点头,道:“此言有理,如此,就让去赵军境内购买的使者去与赵询这奸猾的小子去谈。”
    回到自己府邸的司徒浩当即召集了自己的数个亲信,将先前在雍王府的事情说给了自己的几个亲信。
    左司马韩林道:“大都督,这个事情已经成为定局,是无法更改的。不过,以属下来看,此事是眼前对我们有利的。能解决赵询的压力,那么,雍州的兵力就不会抽调至并州,而大都督守住的兵马就不会被减弱。现在,离我们最近的四公子算是败亡了,对大都督已无太大威胁。现在,我们应该讲注意力集中在东部齐军之外,还要私下派人和赵询联系,购买粮草物资和兵甲器具。大都督,只有自己手中的东西才算是自己的。”
    司徒浩微微地点了点头,虽然韩林没有说出自己想要的那个问题的答案,但是韩林最后说的很有道理。虽然雍州有兵三十余万,但只有不到八万才是他司徒浩的部下,其余的都是他老子,雍王殿下的。哪怕是那些援兵,来到了雍州之后,也是归属在司徒雷的雍王府之下。能直接调派的,也不过是八万不到的队伍。当然,要是他下令这八万部下去和他老子雍王作对,估计能听他的不过两万之数,这也是他费尽心思供养的亲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