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673章辽州商贸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慕容成哈哈一笑,道:“失去信心?怎么可能。本王只不过是感叹骁果军现在所占据的优势罢了,你们放心,攻破洛阳城,那是早晚的事情。骁果军又如何,早晚臣服在本王的麾下。”
    作为一方诸侯,慕容成很清楚,知道双方实力对比是一回事,知道事情的简易难度是一回事。但是,绝对不能失去信息。否则,那就代表着你已经败于对方了。
    “王爷说的对,虽然骁果军现在平定了其后方,但是,这被其定位辽州的辖地,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彻底的稳定下来。再加上要想将恢复起来,只怕还需要骁果军后方为其支出不少钱财才行。”
    “再说了,骁果军十万大军已经开进了草原之地,就是向直接南下,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姑且不说他能不能立刻将大军抽调出来,对司徒雷进行攻伐。就是其已经宣扬,要对突厥人大军进行征讨,也迫使其不能轻易的背信弃义。所以,短期里,这骁果军并不是我们最大的敌手。”钟炎振声说道。
    “你说的没错,我们不应该太在意骁果军的局面,眼下还是拿下两关为紧,只要破了这两地。司徒雷就不在具有多大的威胁了,到时候,拿下洛阳,攻陷雍州,甚至直接收复司徒雷辖地的全境,也不是不可能的。”慕容成眼中透着神光,兴奋的说道。
    无论是慕容成还是钟炎,都小看了辽州之地商业的兴起速度。当然,他们也没有料到在骁果军商业规则之下,在周围数个国家和部落刚刚熬过冬灾之后,所需要的物资,是多么的迫切。大燕汉人的物资,是多么的被各部各国的贵族所喜爱。同样,各部各国的特产,同样是中原以及江南各地商人的钟爱之物。
    见到辽州和东三府发展之迅速,商贸之便捷,对此一直有关注的赵询也不由暗暗吃了一惊。为此,赵询特地巡视辽州之地一番,随后还给新罗半岛的三国传下了骁果军的意思。言大燕商人畅行新罗半岛,各国不得阻拦、不得刁难。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代表这非同一般的意思。对于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而言,这有些屈辱。但是,他们没得选择,也不敢和骁果军硬碰硬。再加上各国也都需要大燕的商人将大燕国内的物品贩卖来本国疆域,所以,只能应下。
    对于商人而言,这可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得到高句丽、新漯河百济三国的应允之后,再加上各个镖局的护卫,那么,这些商人进入新罗半岛境内行商,基本上就不会遭遇什么危险的事情。因此,各地的商人蜂拥而至。
    幽北之地的彻底安全和来往通行南北的通道被打开,就如同一条新的丝绸之路的打开。无数的商品打到了销售的地方,而且也能直接以更小的代价,直接从室韦部落、黑水靺鞨部、新罗半岛的三国境内获得更多的商品。
    不要小看这些外族部落和国家,他们境内的马匹、牛羊、女人、奴隶、毛皮,这些物品都是大燕境内所需要的。
    当然,一些特殊的物品还是被禁止或者限量买卖的。比如向兵甲器具、粮食、水泥以及一些讲述有关生产科技之类的书籍,这都是被骁果军严格控制出界的。
    五月天气,在南部地区,以及是春末夏初时节。按理说,气温就应该不在很低,开始逐渐上升。但是,在辽州和东三府境内,依旧比较寒冷。当然,比之寒冬和初春,自然是要好上许多。
    虽然定下辽州之地,解放辽州之地被原靺鞨部路抓捕的汉人奴隶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但是辽州各处,仍然可见欢庆之后的气象。这不仅会使因为这些汉人奴隶翻身做主,还有一些则是南部迁移来的汉人百姓。在以前,他们可能是流民,但到了这里,虽然气候不太适应。但是,他们有田地有房屋,还免税。这些事情,不能不让他们对骁果军颤声心底的感谢。
    龙州城,昔日辽东国国都,现在经过靺鞨人俘虏的扩建,成为辽州治所,龙州府治地。大街之上,赵询骑着自己多日的战马玉麒麟,带着一队人马正在城中游走,不时的伸出马鞭指一指城中的各处。身着麒麟狮蛮铠甲,腰悬凌虚剑,背负火焰麒麟披风,在群亲卫的护卫下,显得格外的瞩目。
    赵询入城城中巡视,早有守军的官兵通知,一队队镇兵负责在前面开路,亲卫营士卒护卫在身侧。不过,虽然城中通道之上不得停留普通百姓,但也没有说就不让众人在一旁观看。大街两旁,店中铺内,到处都是城中的百姓商人,不仅有汉人,也有靺鞨人。不管如何,这些靺鞨人也从骁果军手中得到了安稳和生存。普通的靺鞨人自然对骁果军并无恶感,至于那些贵族,早就被迁移走了或者清除干净了。
    无数的百姓、商人一个个惦着脚尖,争相瞻仰赵王的虎威。这些百姓之中,不知道有多少是通过骁果军解救出来的汉人奴隶,不知道有多少是骁果军救济而存活的靺鞨人百姓。此刻,他们对赵询,对于骁果军,都充满了感恩之心。
    骁果军在幽北之地屡战屡胜,先破契丹人,随后灭其部落,在灭北海部,杀北海王。现如今,有逼降辽东国和粟末靺鞨部,使其成为汉人之疆域。就是灭了部落的靺鞨人百姓,对骁果军也是充满敬畏。在这其中,震天雷就是一个格外重要的作用。还真别说,这种特殊的,惊天动地的武器出现在这个时期,不能不让这些生活水平落后的部落种族赶到惊异和拜服。
    在幽北的的那些沦为异族奴隶而被骁果军解救的汉人和异族百姓之间,早就将赵询说成是天神下凡,代上天执掌神雷,他和敌人交战,只要往敌人中一指,敌人中就会落下天雷,人仰马翻大败。当然,骁果军的暗影司和鹰眼司以及商人也在其中出了不少的力气,他们需要神话赵询,以便更好的让这些异族接受被骁果军统治的结果。
    迈着整齐的步伐,杀气昂然的军队和各种闪烁着寒光的武器,各种各样的传说,甚至将眼前的这位生哈,这让那些各地而来的商人,尤其是异族而来的商人和靺鞨人对赵询更加敬服。就连那些从大燕境内而来的汉人商人,也被那站在道路两旁纹丝不动的镇兵和护卫在赵询身边及其身后的大军的威武之资所震慑。
    赵询今日入城,之所以要摆出这么大声势,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这辽州之地,是我骁果军的。谁敢打这里的主意,骁果军誓不罢休。而且,辽东国和粟末靺鞨部就是你的榜样,灭国。
    在百姓眼中转了一圈之后,赵询进驻龙州城。随后则详细的询问了一番辽州的情况,对于辽州现在的局面,赵询还是比较满意的。负责辽州政务的则是政务使杨望清,原本他是负责骁果军与辽东国和粟末靺鞨部之间的关系,其熟悉辽州情况,所以,现在直接负责辽州政务,也算是辽州的第一任巡抚,统帅地方政务。可谓好事开疆拓土之责,不可谓不重要。
    经过杨望清的一番叙说,赵询也对这辽州有了大体的了解。总体而言,辽州之地的百姓,包括靺鞨人百姓在内,大部分都认可了赵询对此地的统治。当然,要让他们一下子放弃靺鞨人的这个身份,显然有些不太现实。但是,只要他们接受骁果军的统辖,迟早会被汉人同化,不是吗?
    “我们暂且可以不实行强硬措施迁移靺鞨人百姓,但对于那些大族豪绅和所有的贵族,一律迁移,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此外,以汉话为官方语言,为标准语言。此外,各个商行、作坊,招收人手之时,以有汉人户籍者为先。当然,如果靺鞨人有技巧,那另当别论。”
    “我们要加大对书院的建设,此外,要将大燕的古典书籍,大肆的在此贩卖。让所有的靺鞨人知道,他们的后代想要为官,想要发达,那就要学汉文,入汉籍,识汉字。”
    “各地的酒肆、茶楼、青楼,所传唱之歌词文化,都要以宣扬我骁果军为主,不管真也好,假也好,必须如此。”
    “严格监控过往商人贩卖之物资,严禁贩卖或者限制贩卖的物资,只有骁果军批示方可通行,就算如此,也要一一清查。胆敢有肆意妄为者,格杀勿论。普通书籍,教导百姓向上,向善以及文学著作书籍,可以向外出售。医学、农学、工学以及各个方面的配方等,此类有我骁果军境内书院教授,有我骁果军整理的有利于百姓生活,有利于地方发展的书籍,一律不得贩卖,违令者,以奸细论处。”
    赵询随后就一一将一些需要注意和严查的事情颁布了下去,虽然与各国展开商贸可以,但是,一些东西自然是需要禁止的。尤其是一些先进之术,自然是不得外传的。要知道,在骁果军境内,医、工、商、农、匠等各种创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此,赵询除了下令编造成书之外,还大肆奖赏这些创新人士,并许以官位和爵位。使得骁果军境内,做官的不仅仅是士子,有各行各业人士。
    这些士子多余各行各业的人士为官,一开始自然是不满的。但是,让这些士子在一些方面和这些人一比之后,士子们也发觉,自己在很多方面确实是远远不如。而且,远远不如的地方,恰恰还是关乎民生,关乎战事的重要点。所以,在赵询的批示之下,这些士子终于接受了这些各行各业的人士为官。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些各种著作,也成了一些书院需要学习的东西。此外,赵询还下令,对于一些官衙,只有相应的人才才能做官。各级官员这才明白,按照赵询的意思,比如大燕国的工部,就需要匠户出身的官员担任,最起码,一部官员之中,要有八成以上的官员是匠户出身,亦或者主官也需要有三分之二是匠户考核出身方可。
    当然,这里的匠户可不是指挥制作工具之人。他们也是需要学习知识,通过考核,再逐步从底层升上来才行。税务司、财务司等官员,必须精通术算方可,可不是昔日那般,任何官员随意在任意衙门就职。
    随后,赵询在辽州各地转了转,尤其是辽州之地的木材,那简直都是参天巨木,棵棵都是制造大海船龙骨的好材料。对此,赵询自然不会放过,支会之后,自然有相应的人负责将其砍伐,随后运往南面的造船厂,等待一艘艘船只出厂。要知道,现在海贸可是异常兴旺的。尤其是在骁果军印刷了白羽商号商队关于海贸主意事项和指导的小册子之后,骁果军境内的商人纷纷下海,通往南方,乃至更远。
    “韩猛,走,今日我们去城中集市看看!”赵询忽然想起,到这里的集市看看商贸究竟兴盛与否。在兖州之地的时候,韩猛这个亲卫营都尉,自然是不能随其一起。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