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第六章商业帝国第一三七节西西里国

重回永乐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能钓到什么鱼大家都没底,但这船长似乎早早就料到了,所以吩咐去拉绳的水手很多。从上钩的鱼的情形来看,似乎不小,反正力很大,因为船已经跟着开始晃了。不只是晃动,还有震动,看来上钩的鱼不少,而且是大鱼。
    王动马上让那些亲兵帮着去拉绳,粗粗的缆绳被十四人拉住,尽管这么多人拉,还是很吃力。王动看在边上笑,这也没用上了轱辘,不然只要两三人摇就行了。好在这绳很粗,不然,早就把手给勒断了。
    缆绳上挂了十多条细绳,第一个临近水面的鱼乍一看有四三百斤的样子,只看到个背景的时候,那些水手就开始欢呼了。而那几个欧洲水手也是兴奋的大喊,那情形一看就知,好象是钓到了想要的鱼。
    身边没几个懂鱼的,早先的亲兵大多是在京城一带招募的,现在的亲兵又是从夷洲那边招来的,而且大多是从大明朝的逃兵里选出来的,这些人没有根基,忠诚度高,但大多是祖籍河南湖广的。
    这些亲兵也不大认识海鱼,虽然这些亲兵大多在夷洲接受的训练,但也没怎么看过这么大的鱼,虽然鱼还没有出水,这帮亲兵已经开始大叫了起来,过来帮手的人越来越多了。一干人拉着粗粗的缆绳喊起了号子,“一二一二一二”,这让王动有点好奇,这绳上挂了几条鱼呀,有那么夸张吗?第一条鱼出水后,第二条鱼也露出身影,看上去更大,七八百斤不止的样子。///\这么大的鱼,怪不得船都跟着晃。
    第一条鱼。近船的时候,船长命几人用根带大铁钩木棒钩住了那鱼,然后一起动手把鱼往船上拉。不过看上去没那么容易搞。
    这鱼一米半,肉鼓鼓结实的很、锥状细长的身躯,尾鳍交叉;身躯底部至侧边的色彩明亮,上身躯则是深蓝色。鳍是深暗色,小鳍则是呈现微黄色,尾柄隆起嵴呈黑色。全身被鳞,口相当大,眼不大,胸鳍短。末端不到第一背鳍的中央。
    王动在边上看热闹,这么大地鱼,三四个大铁钩都没能难上船,又有人套了活扣在那鱼尾上,最后大家一起去拉那绳扣,把鱼倒拖上船。那大鱼身上几个血洞,在甲板上跳个不停。王动躲在一边,看这些意大利人怎么收拾这大鱼。
    有水手拿了毛毯过来,盖在那大鱼的鱼头上。整个身体都压了上去。然后另一人拿出一个大木棰,猛击那鱼的头部。打了一会后,那鱼不动了。马上又有人过来用锋利地刀在腹部从肛门剖开至胸鳍。取出鱼的内脏,去鳃。问了半天才知。这是在放血,这鱼出水后要那上处理,不然死后,血凝在身上,鱼肉就不值钱了。
    第一条鱼在处理,第二条已经要出水了,第二条显然更大,超出了大家的预计,看那浮桶的样子,应该就只有这一条了,但这条鱼真地很大。\开始几个钩扎上去时根本拎不上来,那洞里涌出的血水一会就把船边的水域染红了。折腾了很长时间,还是在别的船的帮忙之下,才把那鱼弄上船来,不止千斤,足足有七八尺长。
    船长那边处理鱼的方法很简单,看来又是烤,要不就是煮鱼汤,陈四地手法就不一样了。王动再三吩咐过这种海鱼,细细切片,先吃个生鱼片。余下的清蒸、红烧,慢慢的试,多出来的肉腌上。
    弄好的鱼,王动吩咐人送了些给刘鹰陈泽,那边果然有识货的人,这鱼名“吞拿”在中国海域也有,只是超过千斤的还没听说过。制造的。他们只知道比赛尔人远些地地方。还有一个神秘的国家。叫做“西奈”。中国的丝绸未传入欧洲以前,欧洲的纺织原料只有羊毛和亚麻。丝绸轻暖光亮。华丽美观,一进入欧洲。即引起轰动。当地人对这种精美的织物,充满了好奇。不知道蚕丝由来,并由此推测臆想出长丝树和金羊毛等神奇故事。
    欧洲从知道丝绸,到获取中国蚕桑丝织技术,是花费了相当长时间的。因为不仅中国严禁蚕桑丝织技术外传,连已掌握此项技术的波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密而不传。据记载,公元550年左右,几位印度僧侣来到拜占庭,在觐见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时,称他们曾在一个位于印度之北叫“赛林达”地方看到过蚕丝生产。查士丁尼听后向这几位僧侣许诺,如能搞到蚕种,并带回拜占庭,将给予重赏。僧侣随即返回“赛林达”取得蚕种,并将蚕种藏在竹杖中偷带到拜占庭。于是东罗马便有了蚕丝业,从此,养蚕遍布小亚细亚和希腊。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波斯人,捕捉他们的华丽地丝绸在这个过程中,并有助于扩大养蚕和丝织席卷胜利,他们通过非洲,西西里岛和西班牙。在1世纪,安达卢西亚是欧洲主要地丝绸生产中心。后十字军东征带回了东方无数的财富,丝绸再一次地刺激了欧洲人。蒙古帝国使得很多东方的技术流入到了欧洲,其中也包括丝绸织造技术。但让欧洲人更吃惊地是马可波罗的文章,在他地文章里,欧洲贵族才能享用的丝绸,在东方普通士兵百姓都能穿的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宋朝的丝绸之路交易繁荣,东方和西方商业交往中,丝绸一直唱主角。
    西班牙人对中国丝绸的认知要比意大利人更早,当初六七世纪西班牙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之下,阿拉伯人把中国的丝绸和蚕的知识带到西班牙,然后才传到了意大利。尽管欧洲人已经知道丝绸是怎么来的,但他们在技术方面与中国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在中国的商代,丝绸织物经纬线大致相等,每厘米30--72根,而到了十五世纪初,法国最称精致的高布林毛织挂毯,仅有经线8至11根,有意思的是,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欧洲人使用的最先进提高织机还是从中国传过来的,只不比,已经是在中国人使用了四百多年之后了。
    西西里国有强大的地理优势,在土耳其人控制了陆路之后,马丁一世有理由认为,以后来自东方的丝绸一定要经过中东或是埃及,走地中海,经由西西里岛,然后输入到欧洲。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西西里国的地理位置和与阿拉伯人的文化联系。马丁一世高兴的是,东方人避开了那不勒斯,虽然他不知道,东方人避开那不勒斯只是为了缩短行程尽早回国,因为女王怀孕了,但在意大利人眼中可不一样。东方人没去热那亚,没到那不勒斯,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在马丁一世眼中,那不勒斯王国是他的敌人,被他赶走的西西里旧贵族中很多人都逃到了那不勒斯国。现任国王拉迪斯劳连罗马的教皇都不鸟,自然也不会鸟他这个来自西班牙的西西里国王。
    那不勒斯国王拉迪斯劳同时还有耶路撒冷大公的头衔,不过只是头衔而已,他一步都没到过那个城市。这位那不勒斯国王非常的关注东方人的行踪,但东方人从罗马城直接上船在西西里岛停留,让他懊恼不已。没办法,谁让他没有路子和东方人搭上线。
    马丁一世可不是省油的灯,要不然,他不会死赖在西西里岛不走,他的目光看的更远,既然那不勒斯与西西里国很早就是一体的,虽然现在分开了,但是在阿拉贡的势力介入之后,再一次的合为一体也是有可能的。
    船队花了四个小时才在码头集结完毕,该下船发风的都被放下了船,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要去展示去卖的了,更多的是补充淡水和食物,而这些,马丁一世早早就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同样的,赛阿德开始活跃了起来。在西西里岛,他的手下从天方国过来已经在这等了一个月了。好在整个八月都有东方商队的信息,不然,他的手下真要赶到意大利半岛去寻自己的主人了。
    赛阿德坚持要王动移去他的船上,而来自佛罗伦萨的那位船长显然不同意,觉得这是阿拉伯人对佛罗伦萨人的侮辱。赛阿德再三表示,船的租金还会多付一倍,但那船长还是不干,他始终认为,这是阿拉伯看不起佛罗伦萨人的航海经验和技术,而不是他的船不够豪华舒适。其实再往南往东,船长去的次数也不多。这船成了美地奇家族的游船之后,跑的最多的还是环意大利半岛,最多也就是到法国。他本人还真的从没指挥驾驶过这船去埃及,事关面子问题,欧洲人的尊严问题,他不能松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