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第二十五章碎叶风云(六)[2]

名门最新章节目录
   响了,鼓声不快,一声接着一声,每一声都震人心魄,在鼓声和号角声的催促下,两支五千人地康国兵团开始在城南集结。
    城头上,王思雨纵马奔上了城头,他脸色严肃地望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大食军。在高耸的城池下,他们就像一片片渺小地蚁群,他看见了那五架山一般的庞然大物,另外在正南方也搭建了一座和城池一般齐的高塔,高塔上安装了二十面大鼓和一支长长的号角,号角声和鼓声就是从这座木塔上传来。
    在敌军的大营中,两支黑压压的军队举住数百块巨大的木板,正向营门走去,王思雨看出了大食军的第一步企图。他立刻令道:“火速调五千弩军扼守南城,石和床弩准备发射”
    在主帅的命令下,一队队唐军弩兵迅速向城南集结,安装在城南上地一百二十架石和三百具床弩也做好了发射准备。
    与此同时,大食军的营门大开,一万名康国士兵扛着五百块浮桥板向城南奔腾而去,这是大食军工匠当年为了对付拜占庭的希腊火而发明的一种防火浮桥,长约五丈、宽三丈,用木质坚硬的橄榄木制成。贴着木料紧紧地包裹着三层生牛皮。最外面又用东方的火浣布捆扎,无数次试验证明。这种浮桥完全不惧火攻,甚至百斤重的石弹也难以将它砸断。
    随着他们的前进,城头上的唐军石终于开始发动,一批批磨得滚圆地石弹铺天盖地砸来,仿佛初夏的冰雹,密集得无处可逃,顷刻间,无数的康**士兵骨折筋断、头颅粉碎,浮桥板便成了现成的盾牌,康国士兵们密集地挤进了浮桥板香避,躲不进的士兵纷纷掉头逃跑,跑出石弹的射程,但又被后面的督战队用刀逼回了阵地。
    木板被砸地咚!咚!直响,石弹被高高弹起,又砸进后面远远跟随的士兵群中,瞬间便砸翻了七八人。
    在唐军密集的石弹冲击下,有地浮桥板抵抗不不住了,咔嚓断裂,也有地浮桥板本身抗住了石弹的冲击力,但地上四处滚动地石弹却成了绊脚石,许多士兵被绊倒,紧接着带倒一片,浮桥板歪斜倾覆,暴出的大群士兵立刻被唐军的石弹所吞没。
    尽管如此,还是有三百多块浮桥板和六千多康**冲过了唐军的石弹阵,奔至护城河前,开始紧张地铺设浮桥,护城河宽约五丈,大食人携带的浮桥板刚刚能够架上去,就在这时,城头上之上万箭齐发,箭矢密如雨点,没有了浮桥板躲避的康国士兵顿时成了靶子,在唐军密集的箭雨下,康国士兵大量中箭,哀嚎着跌进护城河中,鲜血染红了河流,护城河前堆满了尸体和武器,不到一刻钟,六千康国士兵已经损失过半,只有侥幸带了盾牌的士兵得以幸免,他们分为两队,一队举盾掩护,另一队则在吃力地摆放浮桥板,放桥板的办法很简单,将桥板紧靠护城河边高高竖起,随即向对岸轰然倒下,待桥板架好后,再进行距离微调和固定桥板,桥板一头有特制的圆孔,士兵用铁锤将巨大的长钉打入土中,这样才算完成一块桥板的铺设。
    但铺设的过程并不悠闲,密集的箭雨中唐军的巨石不断砸下,士兵伤亡惨重,无数桥板掉入河中,掉在河中的士兵尸体甚至堆成一座肉坝,尽管如此,没有一个士兵敢调头逃回,石弹阵的恐怖和大食人军法的严厉使他们无路可走,只有拼死铺桥,以博取一线生机。
    最后三百多块浮桥板只铺成不到五十块,在南城下形成了两座简易的木桥,但一万铺桥的康国士兵剩下不足两千人逃回,七千余士兵惨死在这条死亡之路上。
    大食军主帅阿兰在三里地外观战,他目光漠然地目睹着大量康国士兵的死亡,无动于衷,本来他可以在夜间铺桥,以减少伤亡,可夜间铺桥却又试不出唐军防御能力的虚实。
    更重要是,在他的眼里,这些东方小国的士兵一文不值,他们本来就是供大食军驱赶的肉盾,试探唐军的防御、同时消耗唐军的武器。
    他见终于铺好了两座浮桥,便冷冷地一挥手,令道:“登城车开始发动,用火油弹掩护攻城。”
    随着一声低沉的号角吹响,大地开始微微颤抖,数百部重型投石机出现了,三十头骆驼拉拽着巨大的轱辘缓缓向前滚动,数以千计的士兵在后面跟随,这种投石机是大食武器库中最庞大的一种,高五丈,长长的投杆长达数十丈,有三百根拉索,每一架投石机需要近千人发射,
    千人发力,可将四百斤的投弹射出两千步之遥,每一架投石机价值十万第纳尔,是大食攻城武器中的巨鲨,仅次于巨无霸攻城槌,更为恐怖的是,大食人将发射火油弹,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希腊火,碎叶城面临的第一次考验即将到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