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童》第三十六章:美中不足[2]

大明书童最新章节目录
   必须明令禁止!总之,我们可以和其他番邦做生意,也允许其他番邦来我朝朝贡,但是倭国人不行!”
    “陛下…这…这样不好吧?”彭岳一副焦急的表情,“如若我朝允许其他番邦来朝贡,却唯独禁止倭国来此。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得不到我天朝之物,而且还会生出怨愤报复之心,只怕如此会导致倭乱更甚啊!”
    “难道我堂堂天朝还会怕一个小小倭国来捣乱!”朱厚熜一拍龙椅,显得很气愤,“只要是倭人在我大明境内捣一天乱,朕就绝不会同意他们朝贡贸易的请求!”
    “陛下,倭人没有教养,所以才会出此祸事…”彭岳此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但我朝应以德报怨,如此更可显示我天朝威仪,也能够解决倭寇祸乱之事…”
    “不行!什么以德报怨!”朱厚熜使劲挥挥手,“就这样定下了,市舶司可开,但是不与倭人通商!”
    “陛下,此事还望您能…”
    “爱卿无需再言!”朱厚熜皱着眉头,“要是再在此事上纠缠,那市舶司之事就业跟着缓上一缓!”
    “臣不敢!”彭岳慌忙跪在了地上,“倭乱一日不平,我朝绝不会给予倭国通商朝贡之权!”
    彭岳此时心中生出一股寒意,他隐约觉得如果不能将此事妥善解决,那么将会无法阻止之后的祸乱,而且自己的这些努力也将毁于一旦。
    “你先下去吧,朕有些乏了…”朱厚熜偏着身体,揉揉太阳**,“市舶司之事,就还是由爱卿操办吧。”
    “谢陛下。”彭岳的声音也不似成功之后那般,透露出应有的喜悦。
    彭岳隐约觉得朱厚熜不仅仅是身体劳累了,而是心开始困乏了。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如果朱厚熜有一天真的对朝政失去了热情,那么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毕竟这些改革要是没有朱厚熜支持,怕是寸步难行,可是看着朱厚熜现在对修道之事的痴迷程度,彭岳心中的担忧也在不断加深。
    是啊,如果一个皇帝对朝政持一副不关心的态度,大多数事情不管不问,那么掌握不了实权的大臣还能做些什么呢?彭岳开始害怕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他又不得不思索这个问题,只希望这一切能够来得慢一些吧。
    附注:关于明朝海禁问题,读者有兴趣可自行百度(并不保证全部正确,但大部分信息还是有效的),从中便可得知明朝海禁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严格,那样不近人情,所以笔者一直本着务实的态度,既没有把废除海禁的难度过于夸大,也没有将废除海禁**得过于顺利,只是在阅读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细细揣摩,以写出自己认为的最合理的情况。
    隆庆开关:明穆宗(明世宗朱厚熜之后为明穆宗)时期,曾宣布废除海禁,允许私人贸易,史称“隆庆开关”(这一点如果读者有兴趣可自行百度),当然这种开关限制极大(范围只有“月港”一处,而且对于私人出海有诸多限制),但作用也极大。但此处我需要说明两点,第一,此时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但仍有许多人冒险前往,因为利润极大,与在海禁时期,走私贸易频繁猖獗是一个道理)。第二点,万历(明穆宗后为万历帝)二十年,由于日本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明廷再次下令禁海。(当然,原因不止这一点,还有很多,每件事情都是复杂的)
    我之所以写这个,是想让读者明白在海禁这件事上,统治者的顾虑以及思考角度,当然,要想彻底明白,还是需要阅读许多史料的,只看百度百科是不可以的,嘿嘿。(如果读者对于海禁之事真的了解一些了,就会发现笔者对于这件事的态度真的是很严谨的,对于此事的发展程度绝对是一种合乎情理的估计猜测,希望大家原谅我的不要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