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称王》第三百二十七章,杀破狼(5)

寒门称王最新章节目录
   苏良槊刺刘征,箭射刘鹰,不过是二十几个回合间,就在千军万马中,让两员匈奴汉国大将殒命当场。
    如此悍勇,让关注这场战斗的一干匈奴汉国将士惊骇齐齐发出一声惊呼,在苏良身边的匈奴汉国士兵甚至下意识的往后边退缩数步。
    这汉家将领究竟是谁,竟然勇猛至此。
    那过丈的身高就如金刚神邸,那一条马槊就如乌龙一般,虽不曾大声吼叫,却如天神降临。
    此刻,眼见身旁的刘鹰被苏良一箭射死,一起冲来的其余几个匈奴汉国大将都是一愣,眼前这个挥舞马槊的汉家将,领竟可以生生拔掉身上中的箭矢,如此英雄了得,他们能敌得过么?
    对手凶狠,这些将士胆气顿失,可石勒就在后边亲自观战,几人可不敢因为自己的胆怯而坠了大军的锐气,如果不拼杀一阵就后退,石勒肯定不会饶过他们。
    而且,他们也寄希望于苏良刚刚和刘征已经斗过了二十多个回合,如今肩膀也已经被刘鹰射伤,勇猛肯定不复刚才,他们三个人,互相配合下怎么算都有几分机会。
    想到这点,却是硬着头皮冲了上去,就算知道面前是头猛虎,也要撕咬几口才甘心。
    苏良眼见三个匈奴汉国的将领一起冲来,却是丝毫不惧,纵马就迎了上去,心下却更是升起滔天战意。
    今日,他就是要让这些鞑虏知道他的名字,一个让他们今后做梦都会胆寒的名字。
    三员匈奴汉国的将领,除了一个校尉,刘宝、逯明单拿出来哪一个不是可以独自统军,冲阵战千军的勇士?
    可当他们面对苏良的时候,却都生出了不敌之感,三人轮番抢功,却被苏良一人敌住。
    苏良的左肩明明已经被刘鹰那一箭射伤,但却丝毫没有受影响的模样,手中马槊上下翻飞,也没有丝毫的停顿。
    而且,这一次苏良迎战上三人后,竟然专门和敌人硬碰硬,手中马槊招式精妙,却在攻击之时加上千斤之力。
    三人也早看出苏良力大,并不想和他如此硬碰硬,数次纵马,想要离开苏良马槊的攻击范围。
    奈何苏良招式精妙,总能提前封堵、拦截住他们的兵器,而且每一招似乎都留有余力,如此绵绵不绝的打击中,却是始终不见疲倦。
    一时间乒乒乓乓如打铁一般,又似珠落铜盆,四个人的兵器不断撞击在一起,又不断荡开,发出一声声龙吟虎啸之音。
    三个人虽不敌苏良,但为了保命,相互配合下,左支右挡,总算勉强压住了苏良的攻势。
    可是这样光挨打,不能反击的情况下,逯明、刘宝和另一个匈奴汗汉国的校尉都见了汗,不但手臂酸软,身子更是阵阵发麻,这明显是要脱力的前兆。
    几人都心知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而对面的苏良就和个怪物一般,依旧毫无疲倦,这更让他们心底生出一股绝望:“这哪里是在和人作战,对面分明是一头怪物”
    几人现在恨不得能立刻调转马头逃走,但现在哪一个又都不肯先走。
    并不是他们多么讲究袍泽情谊,想要主动为战友断后,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走,旁边的人也肯定要走,到时候眼前这个人形怪物追上去杀掉哪一个,又或者全部杀死他们,就不一定了,这种三成以上大概率的事情,他们都不敢去赌。
    最好是能有两个人先撤,留一个人拖住这家伙,只要留下那一人能脱得苏良一招半式,待他们冲进千军万马中,就算苏良无敌,一时也追不上他们了。
    而且,此刻,双方交手已经超过了二十多个回合,就算这时撤退,石勒那边也交待得过去了。
    想到这些,逯明和刘宝两人却是互看一眼,两人都是十八骑中人,这个时候自然要结成同盟,死道友不死贫道,这点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随后,两人心有灵犀,和苏良对过一招后,却猛然齐齐调转马头向石勒的中军奔回。
    剩下的那个校尉一愣,苏良马槊已经狠狠刺来,槊锋在他的眼中越变越大,这次没有了袍泽的帮助,他又倒霉走神,一招之下,就被刺死在当场。
    苏良见逯明和刘宝逃走,轻蔑的笑了一声,也不追赶。
    他的任务固然是要击杀对方大将,但更主要的是带领这五千轻骑,最大限度的为身边这一万西凉甲卫的重甲步军的侧翼提供掩护,所以他根本不可能离家这里。
    此刻,苏良一纵胯下青骢马,手挺马槊,就带着狂澜军将士和失去了主将的匈奴汉国骑军搅在一起。
    失去了主将,又被眼前这个狰狞的悍将连杀三员大将,这些匈奴汉国的骑士看向苏良的眼神已经不单单是畏惧那样简单了。
    畏惧只会让他们一拥而上,疯狂撕杀,以此掩盖住心中的畏惧。
    可是如果是失去了信心,并且陷入崩溃的状态,那面对敌人就是唯恐避之不及了。
    此刻,他们已经把苏良当成了魔鬼一般。
    其实,但从外表看,苏良现在也已经是浑身浴血,大多数是敌人临死前贱到身上的鲜血,但有些却是身上的伤口流出的。
    虽然连续撕杀,只有肩膀上哪一箭最重,可毕竟当时苏良是硬拽弓矢出身,刘鹰射出的那弓矢虽是马弓所为,力量不大,但弓矢锋锐上却带有倒勾,一拽之下,却似带出一团血肉,当时苏良忙于撕杀,还不觉得什么。
    现在连番搏斗,不但气血活跃,鲜血开始从那伤口涌出,那伤口四周的肌肉也开始不断牵扯疼痛起来。
    但苏良却好像丝毫不觉身上中箭一般,带着面具的的脸部本就看不出变化,身子更是毫无晃动,执槊的手臂也依然坚定。
    带领五千狂澜军骑军如旋风一般,来回在匈奴汉国阵中冲杀着。
    骑兵对骑兵鏖战不休。
    另一边,孔豚率领自己麾下,剩下的七千多骑军却是围着冉瞻率领的这五千狂澜军的重甲步军围攻,却并不上前。
    但这些狂澜军的重甲步军似乎早料到了这些,也不心急,竖起盾牌后,大步向前,任凭敌人箭雨及身,却是毫无惧色,除了极个别的倒霉蛋外,大多数弓矢都被那防御极佳的明光铠和前几排树立起来的盾牌拦在了身前。
    而一旦有哪个匈奴汉国的骑兵赶纵马到他们阵前,立刻就是数道刀光劈出,将人马瞬间分尸。
    而且,这些西凉甲卫的重甲步兵和其他重甲步兵注重原地防守不同,他们却是始终在运动中保持进攻的姿态,虽然这样消耗极大,但却极大的震慑着孔豚和他的手下,根本不敢轻易靠近,而在远处用弓弩攻击,却又没有什么效果,相反这些重甲步军阵中的弓箭手可以利用手中的新式钢弩对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一时间,这些匈奴汉国士兵进攻也不是,退走也不是,表面上看是七千多匈奴汉国骑兵围绕着他们骚扰不听,但实际上却是他们不断驱赶着这些匈奴汉国的骑士,缓缓前进,但又被这些骑兵明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
    ~~~~~~~
    建康城内,司马睿看着坐下那个一身苦力打扮的中年男子,眉头微皱。
    魏晋是最讲究风骨的时代之一,尤其是在士族阶层,更是分外重视这点。
    身为士族、文士可以只穿一件大衫,坦胸露背,口吟风月,但那也算你是有风骨。
    可是你若让一个士大夫打扮成贱籍百姓的模样,却是绝对不肯,甚至有些士大夫临行前,还要正正衣衫,不肯失去一点风骨。
    因此,令狐艾这身打扮,落在司马睿眼中,颇为有些不屑。
    “都说王烈出身卑微,重用寒门、贱籍,今日一见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令狐艾据闻是他心腹,却这样一副打扮,真是有损风骨。”
    令狐艾何等样人,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此刻一眼就看出了司马睿眼中的不屑,令狐艾却是毫不为意,依旧恭敬的长身一礼:“小人令狐艾见过左丞相、琅琊王殿下,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说完,竟然是深深拜倒,久久不起。
    此刻,堂上除了令狐艾就只有司马睿和刘隗,至于令狐静,小小中军军主,中军又被王敦控制,加上他后台又不硬,司马睿对他才没有什么兴趣。
    所以,早早的就将这小子打发走了。
    令狐静却如蒙大赦,狼狈而去,却不知道身后已经有人跟着他离开。
    因此,令狐艾如此大礼,却让司马睿一愣,自来到建康,想要攀龙附凤,从他这里获得政治利益的人很多,但真正肯真心拜在他脚下,给他一拜的人却少之又少。
    而且令狐艾就算衣着再惊世骇俗,也代表了堂堂二品镇东将军王烈,他自己也是四品官员,又是士族出身,肯这样拜服自己,这面子不可谓不重。
    司马睿心里那份轻视到是少了许多,心下暗赞令狐艾懂得做人,如此低姿态,换做是谁都不可能再恶言恶语了。
    再加上司马睿知道令狐艾是当街和建康城的百姓,宣布他要来自己的王府,司马睿又最重自己的名声,此刻自然不肯慢待他。
    却是大步走了下去,亲手扶起了令狐艾,满脸笑道:“诶呀,令狐大人,你也是朝廷大员,小王虽代表了至尊,但也受不得你这一拜啊。”
    司马睿虽然表示出了足够的礼节,可这番话却是说的不软不硬,一边表明了他尊重令狐艾的态度,一方便却是直接提醒令狐艾——我,是大晋的王爷,代表了至尊司马邺来节制、管理江左。
    司马睿的这点小心思,令狐艾又怎么能看不出,他不禁想起王烈在闲暇时和他们这些心腹说的一句话:“真正有实力的人,不会假装谦虚,但也不会把自己的底牌随便摆在桌面上,而且他轻易不会靠别人去压制对手,毕竟那不是他自己真正实力的体现。”
    因为王烈时常有惊人之举、之语,因此令狐艾他们对王烈的话早已习以为常,而这句话放在今日的司马睿身上却正好不过。
    想到这些,令狐艾嘴角忍不住浮出一丝笑意,但却转瞬就将这笑意变作了尊敬的笑容道:“王爷,我家主公说过,王爷乃是皇室宗亲,身为大晋的官员,无论他在何等位置,都会敬重王爷您。”
    司马睿一听这话,微微一愣,片刻却是由衷的欣喜道:“王明扬也算是识得大体,知道这大晋江山是谁的天下……”
    却忽然听得刘隗在一旁连连清咳,司马睿这才醒悟过来,俊脸一红。
    其实以司马睿三十几岁的年纪,又经历过许多的波折,本不该这么性急,只是他这些年王敦压抑太久,又见过了太多对他的不屑,因此咋一听到有人如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